APP下载

精准思政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的三维向度

2022-03-13程智龙胡世怡郝晓红

煤炭高等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资助精准育人

程智龙,胡世怡,郝晓红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是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1]可见,资助育人,也是全过程育人的重要环节,是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20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进一步凸显。随着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法与手段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精准思政是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介入,在精准思维和理念的引导下开展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有其清晰的逻辑前提,实现“精准化”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回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而面临挑战的必然选择[4],资助育人工作也不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精准扶贫与精准资助上加大力度,资助政策更加完善,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精准思政理念的提出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解决困境、深入检视、推进路径的三维向度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精准思政:解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三重困境向度

1.从政策层面解决资助育人精准问题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5]。目前各地政府与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资助体系,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难与上学难问题,使经济困难学生上学无后顾之忧。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完善精准资助育人、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标任务[6]。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相对贫困的人口基数较大、困难程度认定较复杂,这给资助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也促使高校资助工作与时俱进,做出改变,将工作对象重心转移到相对贫困学生的帮扶与教育上来。高校资助育人作为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承载着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功能,但首要解决的是“资助谁”的问题。为此,高校要识别出“真贫困”,更精准更科学地认定出符合资助的对象与资助标准,为精准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传统的高校资助工作流程有学生到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班级认定、学院批准、学校审核四个步骤,存在人为因素较大、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很难做到资助工作开展的公平性与合理性。2019年教育部取消了一些证明,其中包含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改为申请学生的书面承诺,这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信任,避免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申请时由于没有开到相关证明而错过申请受助机会的情况。但同时,缺少此类证明给高校的资助工作增加了认定的难度和辨别的压力。随着大数据建设与网络技术发展不断完善,利用资助系统广泛搜集学生家庭状况、个人消费、生活习惯等信息,再经过系统整理、分析、辨别,精准识别受助对象,可以减少人为主观经验的影响,推进高校资助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这与精准思政的落实不谋而合。当前各高校积极部署精准资助工作,在精准对象、精准标准、精准发放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7],但也存在着“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等问题,为此需要解决资助育人的精准供给问题。

2.从思政层面解决资助育人供给问题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0年工作要点》九次提到“精准”,其中包括“精准思政”[8]。精准思政是一个内涵丰富并随时代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拓展的概念。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赋能精准思政工作,运用大数据分析找准工作切入点,联通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辅导等工作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切实推动精准思政落地落实[9]。高校资助工作是透过资助的显性表象直达育人的内在隐性本质。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任务繁重,资助工作中存在的助困与育人“两层皮”现象问题亟待解决。换句话说,即使拥有一整套的政策制度支持,能够解决贫困学生入学与在校生活保障,但其个人的长远发展需求以及个体实现,仍缺乏相应的有效供给。为此需要通过精准识别受助学生需求、合力配置资源、延拓实施策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需求。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原生家庭原因,在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高校要基于学生发展需要构筑多方供给平台。一是针对学习短板构筑专业提升平台,通过“一帮一”学习互助、专业解读、课业辅导、奖学金激励等渠道有效增强受资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的能力;二是针对心理短板构筑自立自强平台,结合隐性资助、有偿资助、朋辈引领、榜样力量、感恩教育等维护受资助学生的安全感与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三是针对能力短板构筑技能成长平台,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环节让受资助学生获取专业技能,提升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3.从实践层面解决资助育人动力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个体对事物的有效认知需要一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是沟通事物认知的桥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中,资助工作者囿于育人功能的价值认知不足,缺乏相应的应变机制,影响了工作推进的持久动力。一是资助的力度与资助广度难以得到把控,出现资助过于集中与资助平均化的两级分化,进而造成资助资源的浪费,难以兼顾效益与公平;二是资助管理过程重视程度不够,资助工作成为一项任务,导致资助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形成育人的有效实践;三是资助育人过程中一味迎合受助学生的需求,导致部分受助同学出现“等、靠、要”思想,背离资助的初衷,助长消极情绪蔓延。同时,目前主要由各院系辅导员兼职担任的高校资助管理队伍,由于工作任务繁杂、工作精力分散,很难在资助育人上做到精准思政。为此,高校要正确认识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一支“专、精、良”的资助团队,在平台管理、资助研究、活动开展等过程中深耕、打磨,积极探索、创新资助育人的方式方法。

二、精准思政:深入检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三重向度

资助育人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精准思政的实施促进了资助育人工作方法与模式的改变,促使资助育人工作在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评估中不断地进行检视和修正。

1.精准思政深入资助育人对象精准识别

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二次元”“佛系”“躺平”“斜杠”“能托底”“堪大任”相互交叉,共同形成当代青年大学生鲜明的群体画像。面对鲜明的个体,思政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发展,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形成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时效性。精准识别是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的首要前提,既要通过数据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掌握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达到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中,精准识别是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也是资助工作有效开展的理论依据。一是精准识别目标个体。高校生源广阔、院系专业存在区别,导致评判标准不可能是统一的,为此需要发挥大数据功能进行信息采集,并加以分析,对评定规则做出修正。对不符合资助同学进行取缔,对符合资助对象进行鼓励申请,实行动态进出,有效管理。二是精准识别工作方法。资助育人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性的收集、认定、发放等工作,而是需要在掌握资助对象前提下进行的精准化与逻辑化区分,并应用大数据、智慧校园、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现实需求进行信息化处理和预测,并将结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现精准定位与精准供给。三是精准识别资助场域。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多场景多形式的构筑体,资助育人工作需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也要重视通过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增强受助学生的思想引领与敬业精神,为受助学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方案,让精准思政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10]。

2.精准思政深入资助育人目标精准评估

评估包含评价与估算,作用于对事物的鉴定与估量。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基本方式之一[11]。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阶段也是个人价值观、思想快速成熟的时期,立德树人既是育人的目标也是评估育人效果的衡量标准。首先,信息化、网络化平台的出现,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精准化评估提供新的可能。例如教学目标的评定、学生的评教、育人的达成与综合素质表现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鉴定、分析提供报告和进行反馈。其次,精准评估同样适用于检验资助育人工作是否符合预期,是否达成育人实效。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活动参与、他人评价等方式建立资助育人的目标反馈机制;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层次分析,对资助对象认定的合理性、资助金额发放的力度、资助活动与教育的有效性、成长的目标实现进行设定,得出“是否一致性”的结论,并做出合理判定与改进意见。最后,高校资助育人评估的精准性既直接影响着资助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思政教育精准化的实施。一方面,资助评估精准化是思政评估精准化的具体展示,可以显性展示出精准思政的强大作用;另一方面,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反映出精准思政理念能够在多个方面得到施展,并展示出精准思政应用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3.精准思政深入资助过程精准管理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资源与教育结构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但随之而来的是管理的滞后导致的思政教育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能应对信息不对称与数字鸿沟等挑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虽然其作为技术的研发与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但在实际的运用与操作中仍然存在着技术壁垒与制约因素,为此需进一步构建精准思政发展机制,打通各有效环节并实施精准管理。当前各高校对于资助对象的认定,全凭学生主观方面的信息申报,再由系统依据分值进行划定,而一部分学生在申报过程中缺乏诚信意识,趋利避害,从而造成系统在认定过程中不能根据真实情况进行辨别。为此资助工作应结合育人过程,注重管理程序规范化与创新,结合申报系统评定、上传诚信承诺书、组织班级认定、评定结果公示等环节对申请的学生进行道德约束。同时在资助育人过程中,高校要运用精准管理思维,了解和掌握受助对象的需求,实现精准供给。如来自偏远落后地区与问题家庭的资助对象,他们在学习、心理、行动、能力等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也容易出现消极懈怠等现象,如若不实行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则会造成毕业难、就业难等问题,失去了资助的教育公平性。为此需拓展多样化的资助方式,注重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相结合、激励资助与个性资助相发展、共性与个性相促进,做到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精准施策中实施“一生一档”,以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三、精准思政: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三重路径向度

1.协同育人,强化“大思政”育人格局

精准思政作用于资助育人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实践。贫困程度不好区分、相对困难数量居多、困难特征不明显等给资助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高校需要在信息化、数据化上下足功夫,通过理念的转变、大数据技术运用,实现资助工作的多维融合,实施全员配合参与思政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首先,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专任教师与辅导员要创新话语方式将我国脱贫攻坚、扶贫资助、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融入“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及各类课程之中。在资助政策讲解中,教师要将国家资助体系以及受助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详细阐述,让学生准确获取资助政策与申请条件,并深刻感受国家扶贫的力度与肩上的责任,加深诚信申请与自强自立意识。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宣传部、建设部与学生工作处等育人主体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榜样引领、事迹宣传、融媒体发布等形式强化“线上+线下”育人阵地,突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受助的温暖与关怀并实现由“他助”到“自助”的进阶成长。再次,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党委统一负责,整合建设处、信息处、学生处、后勤处、人事处等多各部门资源,实行信息畅通,发挥思政教育育人合力,构筑系统化思维。例如,高校要在校内食堂、商店等一卡通消费场所实行数据跟踪,通过相关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对比,进行“精准画像”,避免出现应助学生遗漏现象。最后,高校要在资助管理中实行动态调整,做到进出有理有据,切实增强资助的精准度,对虚假申报的学生实行批评教育,及时追回受助补助,并给予处分。总之,高校要通过多部门协同配合,全员上下逐步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深耕运作,守好资助工作责任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守正创新,拓展“发展型”育人渠道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守坚持马克思主义之“正”,创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新”[12]。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对守正的改革与突破。精准思政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一种工作模式,也是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具体体现。资助育人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高校资助工作应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所谓发展型资助,是指在资助价值上实现更高追求,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13]。首先,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应从阶段性向全程性转变,聚力全程化育人,工作体系也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聚合全员性育人。其次,高校应积极拓展多方育人途径,挖掘多方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使资助工作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展示出精准思政的强大魅力。传统的资助形式包含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同时辅助勤工助学、公益基因、企业赞助等扩充资助,这在一定程度实现了“授之以鱼”。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如果能够做到让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道德浸润齐头并进,对内显示的是自我发展,对外传递的是“感恩”“诚信”“爱国”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资助育人的“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将变“输血”为“造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授之以渔”。

3.知行合一,融入“跟进式”育人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也是理论和实践相互发展、相互融合的要素关键。“跟进式”是及时介入、及时采取行动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育人的一种创新模式。“跟进式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合理需求……是解决高校目前资助育人困境的有效方式[14]。当前高校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重经验轻理论、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失衡;精准供给中表现出助困与育人“两张皮”;受助对象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资源要素匹配不协调;资助与育人有效融合有待解决。为此,高校在助困与资助工作中要树立发展眼光,做好跟进,及时介入,采取行动,做到精准对接,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的价值诉求。首先,高校要增强受助对象的意识形态教育,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围绕个体发展需求,构筑个性化成长方案。其次,高校要实施以学业成长为主、职业生涯规划为辅、融入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的全程跟进教育模式。再次,高校要将长期的工作思路融入大数据资源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形成理论成果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促进资助队伍专业化建设。最后,高校要实施跟进式资助,让资助与育人能够持续不断开展下去,形成完整的资助育人体系,并打造出有特色、有温度的资助育人品牌,有效增强资助工作的推进程度与宣传力度,让资助工作大有可为,让资助工作真正发挥育人的“长久之助”功能。

猜你喜欢

资助精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