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半刚性路面裂缝处理要点研究
2022-03-13李建霞
李建霞
(山西省晋城北公路管理段,山西 晋城 048000)
0 引 言
半刚性基层路面出现反射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温度型裂缝,即所应用的半刚性基层在温度梯度以及温度应力影响之下发生收缩,当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开裂,裂纹逐步向上反射到沥青路面形成裂缝。二是荷载型裂缝,即在车辆荷载的持续性作用下,导致半刚性基层开裂,裂纹反射到路面形成裂缝。经过总结发现,半刚性路面结构的反射裂缝多数是由温度型裂缝引发的。
1 反射裂缝的产生
1.1 温度型裂缝
该类型的裂缝主要有两种:其一,基层结构发生开裂后,在其表面铺设一层沥青罩面,在环境温度突然降低的情况下,基层结构的裂缝因为温度收缩变化而持续扩大,造成结构位移,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出沥青罩面层的抗拉强度时,就会造成面层开裂,形成低温收缩裂缝。其二,在昼夜温度相差较大的区域,基层结构的裂缝在热胀冷缩的持续交替影响下向上扩散,导致沥青罩面出现裂缝,形成温度疲劳裂缝[1]。
1.2 荷载型裂缝
2 反射裂缝的扩展
沥青面层出现的反射裂缝会进一步扩展而导致路面严重损坏,其扩展模式包括纵向扩展与横向扩展。
2.1 反射裂缝的纵向扩展
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分析,按裂缝的受力特点和位移特点,将其抽象化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张开型、剪切型、撕开型。温度应力导致的裂缝属于张开型,而车辆荷载导致的裂缝属于张开型与剪切型。当车辆行驶到接缝、裂缝正上方时,造成的是张开型裂缝,在接缝、裂缝的前后部位时,造成的是剪切型裂缝。在实际情况中,撕开型裂缝比较少见。在沥青面层厚度较大且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张开型相对应的温度型裂缝一般都是出现在罩面层底部,然后逐步地扩展到罩面层顶部,形成对应裂缝。对于正荷载影响之下所产生的张开型反射裂缝,通常发生在罩面层底部,并且经过荷载作用垂直向上扩展。偏荷载影响下,剪切型反射裂缝在罩面层按照45°角向上扩展。在车辆荷载以及温度应力同时作用下,裂缝扩展的路径会相对比较垂直[2]。
2.2 反射裂缝的横向扩展
裂缝的扩展过程通常是在道路表面某些位置出现裂缝,然后快速向两侧横向扩展。在实际情况中,反射裂缝主要是在轮迹位置出现。同时,水分浸入、氧化、车辆荷载等环境因素常常会加速反射裂缝的横向扩展,在反射裂缝产生初期,即使裂缝扩展到整个路面宽度,也不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3 工程实例
某公路项目长度为8 km,路幅宽度为52 m,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随着通行量持续增多,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大型、重型车辆上路行驶,导致路面结构发生严重的病害问题,尤其是裂缝发生率较高,对路面结构的性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经过对该路面进行全面检查,决定在原沥青路面上铺设沥青罩面层,以满足道路运行要求。
3.1 局部处理
灌缝:灌缝通常用来修补线状裂缝,在施工中,主要是通过灌缝机、高压热空气、吹风机进行灌缝施工。其施工材料为沥青、乳化沥青等。
挖补:在块状裂缝、龟裂问题处理时,将损害部位挖除,然后制备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凝土填补并压实。
3.2 改善罩面层性能
罩面层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罩面层性能,可以保证罩面层抗变形能力与抗拉强度合格,从而及时将车辆荷载消散。而有效地控制罩面层变形问题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中间夹层结构的设置中,需要重点考虑其力学性能,目前可以选择的结构形式较多,应用比较普遍的是SAMI层和土工织物夹层。中间夹层结构的关键是保证旧路面与沥青罩面层充分黏结,从而提升罩面层的承载性能与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1)SAMI中间夹层
狭义的SAMI中间夹层主要是指橡胶沥青薄层,广义则是指应变吸收薄膜。在橡胶粉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沥青材料,将大幅提升沥青薄层的软化点,从而保证其回弹性能符合工程要求。在SAMI的配置环节,需要综合分析水平应力参数,同时还要保证竖向荷载可以及时向下传递,防止沥青薄层发生严重变形的问题。
幼儿信息化教学一直强调传统教学具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树立了不摈弃传统教学具、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如何与教学融合的思想。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具协同互补,共同服务于幼儿教学。传统教学具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助于增强师幼的自主性、提高师幼互动质量、使幼儿获得直接与间接经验。整合方法有将二者“按类型和主题进行整合、按教学要素进行整合、围绕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整合”[4]。
(2)土工织物夹层
土工织物夹层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土工材料与沥青,而沥青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果想要提升结构性能,可以采用聚合物沥青材料制作,既能够保证结构性能和指标得到提升,还能够降低项目成本,尤其是在现场条件较为特殊的情况下,比如环境温度比较低时,应用改性沥青材料可以全面提升抗冻效果。同时,土工织物的上下都铺设沥青材料,可以提升旧路面和罩面层的黏结效果,促进整体性能提升[3]。
3.3 设置防裂结构层
防裂结构层采用级配碎石或者沥青碎石材料,一是可以促进基层水分排出,二是可以预防半刚性材料基层出现反射裂缝,三是可以提升结构强度,四是可以降低项目成本。
3.4 沥青路面裂缝处理
一是根据裂缝损害的情况,选择灌缝施工方式,一种是开槽灌缝,另一种是直接灌缝。如果裂缝在10 mm以上,且边缘部位没有任何变形、散落、支缝,可以先进行内部的清洗处理,再直接灌缝施工。对于裂缝宽度在10 mm以内的情况,则需要先应用开槽机完成扩缝处理,再应用灌缝机往内部灌入胶液材料,将裂缝完全封闭。二是应用设备在缝槽内灌入密封胶材料,然后进行碾压施工,并且根据路面坡度,自高到低进行灌缝施工,然后采用密封胶喷洒其表面,让密封胶充分渗入裂缝。如果裂缝宽度在10 mm以上,灌缝后需要进行密封处理。裂缝宽度在10 mm以内,则采用多次间隔灌注的方法,施工时间相对较长。
3.5 混凝土路面裂缝处理
一是非扩展性表面裂缝如果宽度在0.5~10 mm之间,可使用开槽机扩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开槽机锯片,保证切入深度在1.5~2 cm之间,且应沿着裂缝走向进行切割,确保槽口整齐规则。
二是开槽扩缝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使用钢丝刷和吹尘机将裂缝内部的杂质、灰尘清理干净,保证裂缝两侧50 cm范围内干净整洁,黏结力满足要求。
三是胶液灌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灌缝机的走向,在第一次灌注5 min后,进行灌缝找平处理,且确保密封层结构合格。同时,确保胶液灌注的高度达到工程的施工标准。
四是对于非扩展缝局部宽度超过10 mm的情况,应用冲击钻沿着裂缝扩宽缝口,形成宽度为1.5 cm的沟槽,工作人员按照裂缝深度确定槽深,其深度应该小于板厚。混凝土碎屑必须全面清理,并采用压缩空气吹净处理,再采用砂浆灌入施工,并且振捣密实,然后抹平处理,最后需要对表面进行封闭处理[4]。
五是路面裂缝养护施工环节。灌封胶必须满足防水性、耐老化、环保性的要求,且具备较高黏结性和弹性。此外,还要保证温度适应性好,以适应不同环境的应用需要,在冬季灌缝施工中,灌缝胶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
六是开放交通。在工程施工结束后,需要在30 min内开放道路通行,可以在路面均匀地铺撒一层砂子或者石粉,能有效预防轮胎带动灌缝材料[5]。现场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天气情况,以确定具体的开放交通时间,从而保证道路通行的质量与安全。
4 结 语
反射裂缝是影响公路工程性能、关系公路交通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反射裂缝的产生多数是因为半刚性基层的干缩裂缝受到温度应力、车辆荷载的连续作用,导致其不断向上扩展。面层结构厚度以及基层结构的温缩性都会影响反射裂缝的扩展速度。一般来说,通过增加厚度,并且加入SAMI层或者级配碎石的方式,可以提高半刚性结构的性能,从而保证公路路面性能满足运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