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内涵·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三维探析

2022-03-13刘衍峰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政治生活文化

刘衍峰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关键字:美好生活 生成逻辑 内涵特征 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论断,并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由此成为新时代语境下人民生活追求的总概括和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向往,正确认识美好生活的内涵特征,厘清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探索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

美好生活的理念,具有其动态发展的历史生成过程。在中国古代史中,美好生活发迹于先秦哲学的思想,在诸子百年争鸣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又随大同思想的演变而不断丰富。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美好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描绘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目标。

(一)中国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追寻的目标。美好生活不仅是中国古人自然生发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历史上诸多思想家、哲学家十分关注并深入探讨的问题。诸子百家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十分丰富,且影响深远。《论语》浓缩了儒家思想的精华,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美好生活思想。在《论语·季氏》中记载道“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不贫,和无寡,安无倾”,[1]在孔子看来财富平均、社会安定是美好生活的理想蓝图。在《墨子·兼爱下》中写道“故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随意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2]墨子认为美好生活应当是政治统治稳定、老百姓生活富足的社会。老子描绘了心中的美好生活图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①人民生活在国土小、人口少的国度,有用乘车坐船,没有冲突纠纷、没有柯刑暴政,生活简朴,社会民风淳厚,兵甲没有存在的必要。

中华文化中关于美好生活比较适当的诠释即为“大同”,而“大同”一词最早见于《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3]大同社会即大道施行的社会,财产和权利是大家都有的;才能与德行为筛选人才的准则;人们相互间注重和谐与诚信;社会秩序安定、没有暴乱与战争。千百年来,中国人以“大同”来怀念过去、反思现实、展望未来,在历代思想家、政治家规划的美好生活的蓝图中,在劳苦大众争取美好生活的斗争中,在诸多相互影响与各具特色的阐释中,“大同”思想都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在《春秋繁露·王道》中,董仲舒融合了“大同”思想,描绘了一个人们生活美好富足、仁义道德达到很高水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蓝图。《太平经》中提出的“万年太平”理想也对“大同”思想有所借鉴,其中的平均主义对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有重要影响。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美好生活的描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本质上就是实现全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事业。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就表达了有关美好生活的理解,在他的高中毕业论文《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里提及“个体的工作为由,以同时期人的幸福与完美为出发点,方可实现个体的完美”。[4]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美好生活不仅仅是个体完善、个人生活的美好,还在于他人的幸福、共同生活的美好。

关于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生活图景,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进行了各具特色的阐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及“就共产主义而言,其主要是对私有财产也就是个体异化的一种扬弃,所以是依靠个体同时为了个体而对个体的实质的占据;所以,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5]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日益脱离人的本质,陷入一种片面的、贫乏的生活。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通过对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扬弃,人的一切感觉都得到解放,人与对象的关系从直接、片面地占有到全面地拥有,人的本质和生活的片面性被克服,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多样性得到恢复,实现了人的自由本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美好生活的诠释为:“所有的个体均无特定的活动范畴,均能够随意地选择发展的部门和场所,社会在生产中发挥着协调作用,所以让个体能够根据自身的爱好决定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上午狩猎,下午捕捞,傍晚放牧,晚饭后接着进行批判,如此我便不只是一个单一的牧人、渔人、猎人或批判者。”[5]马克思的本意并非要展现人们能够肆无忌惮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为了表达共产主义时期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彩,生命更加有趣味,每一个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核心要义。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肯定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的合理性,并且进一步预言了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主要特征:在共产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消费品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享有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等等。

(三)中国共产党对美好生活的探索

美好生活既是中国共产党远大的社会理想,又是贴近时代的现实实践,这种实践具体地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为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所作的种种努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革命建设以及改革,所做的每一种努力,其出发点均是让中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毛泽东自觉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历经二十余年的艰苦奋战,在党的指引下广大民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伟大成就,创建新中国,让民族解放和独立变成现实,开启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把保障人民生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最终实现经济局面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形成了较为独立自主、成熟完善的经济体系与工业体系,为之后探索美好生活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对毛泽东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在邓小平看来,美好生活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其一是充足的物质生活,其二是充沛的精神文化生活。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6]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追求美好生活必须消灭贫困。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图景更加清晰、具体与全面。[7]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旨在追求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生态的全面发展,解决好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与矛盾冲突问题,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其最终目的使为了使人民群众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均是为了给人民带来福祉”。[8]

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承袭我党的使命,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与奋斗,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相对意义上的美好生活,不过大家在美好生活上的夙愿与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民主的物质生活需求逐步水涨船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9]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状况后,习近平提出了通往美好生活得路线图,具体来讲即是2020年全民实现小康;2035年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完成关于美好生活的规划,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努力奋斗,让所有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特征

追求美好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需要,也是党和国家在新阶段的执政目标。美好生活既满足人们生存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又关注人们全面发展的精神需要,其内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美好生活。科学理解美好生活的内涵特征,对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具有积极作用。

(一)美好的经济生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活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性领域,人自身、自然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只有从经济生活中,特别是从物质生产活动中,才能得到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人的全部生活以物质生产与消费为前提,生活的前提是生存,人类要生存,首先要从事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以满足人们基本的衣食之需,正如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0]个人的经济生活深刻影响其生活的总体状况。一方面,个人的生活总是基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水平,个体不可能享有超越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物质生产水平的生活,个体的物质生活水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由不同的个体与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关系所决定,不同的个体处于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不同位置,从而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生活状况。无论是就社会生活的整体状况还是个体的生活状况而言,经济生活都是美好生活的现实基础。美好的经济生活意味着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个人也能享受到物质生活富足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

(二)美好的政治生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政治是一种社会活动,政治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政党与公民都是政治生活的主体,他们参与国家事务、施行治理国家的活动,构成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政治是使人的共同生活得以可能的前提,是人的共同生活与动物性群居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1]这就是说,人必然以群体性的方式生存,人总是在特定的政治联系下生活,为了协调人们的共同生活,人们需要建立一定的政治组织、确立稳定的政治制度;并且只有在稳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下,只有在有序的政治生活中,人们才能进行生产和生活,才能实现个体自身的独立及其美好生活。新时代,美好的政治生活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的进步,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美好政治生活的根本追求。

(三)美好的文化生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

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中,文化塑造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文化是人实践的产物,在人的实践中,支撑社会经济和政治运动的内在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得以形成,并以具体的、外在的文化产品、服务、活动来表现、传递与巩固。另一方面,文化是人的第二天性,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既以有形的方式表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又以无形的方式内在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价值与意义的支持。美好的文化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内在体现,从表象而言,文化生活似乎是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享有安定有序的社会生活基础上,作为人们生活中锦上添花的部分而存在。文化生活固然有丰富人们日常生活这一功能,但它更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精神境界的塑造与提升的过程,因此,很大程度上正是在文化生活中人们的美好生活观得到了塑造。美好生活不仅是一种物质性的诉求,也是一种精神性的感受,这种精神上的感受当然可以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与经济生活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政治生活主要是实现人们有序的共同生活不同,文化生活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人的价值观念,构建人的精神家园。

(四)美好的社会生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环境

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民的生活内容并不能完全归结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三个方面,民生问题、社会治理问题与上述三个方面不能截然区分开,社会生活日益成为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相对的独特领域。它们相互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各自不能归结于其他方面的独特内容与规律。美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可以为美好的社会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而构建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相适应的社会体制与社会秩序又为美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作为人民社会生活重要内容的民生问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都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美好的社会生活是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

(五)美好的生态生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永续条件

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这一方面,意味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共同构成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人本身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构成了生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人的生存活动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另一方面,意味着人必须依赖自然来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延续,人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生态环境而存在。马克思认为,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既有肯定的方面也有否定的方面。否定的对象性关系,即人在自己的活动中把自然视为征服与利用的对象,罔顾自然规律、漠视自然本身的价值。在资本的驱使下,这样的行为更是变本加厉,结果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人类否定自然时,人类往往也会受到自然的“打击报复”,生态环境的恶劣会反过来限制人的活动,甚至危及基本的生存。肯定性的对象关系,即人主动认识与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来利用和改造自然,这样,人既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又没有破坏自然,反而使它更美丽、更有活力;并且由于使人实现了更好的生存,自然以一种新的方式得到了尊重和承认。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的“于个体生存而言,金山银山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不过绿水青山一样是大家幸福生活所必须的东西,是无法通过金钱衡量的,也是不可或缺的”。[1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自然前提,只有构建人与生态环境的肯定对象关系,建设更好的生态环境,人才能更好地生存,实现美好生活。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美好生活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美好生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地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必要路径。

(一)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13]新时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人民对“稳定的就业”“满意的收入”“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等多方面的需求,为此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保证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增强新兴产业的科技竞争力,从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统筹发展的协调性,从内在结构、功能上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使发展兼具同步性。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使得产业结构更加适应新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更高需求。近年来,虚拟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上升,我国产业结构有“脱实向虚”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14]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虚拟经济的发展会诱发“泡沫经济”,甚至动摇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因此,坚持“实体优先”理念,加强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物质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所在,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前提。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人民美好政治生活提供坚实的领导基础。我国当前的政治参与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城乡、阶层间的不平衡现象,这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个体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会对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动机、能力与水平发生影响。因此,新时代要在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加平等的政治参与。政治生态是各类政治主体存在与发展的环境和状态,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政治生活的大气候、大环境。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中,人们才会积极、有序、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方面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党内外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制度体系的完善、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新征程上,要继续稳扎稳打,使政治生态沿着风清气正的轨道发展,营造美好的政治生活环境。

(三)重视文化事业建设,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5]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持续提升。但是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在地方实践中,“重经济、轻文化”的理念一时难以扭转,忽视文化建设,把文化仅仅视为经济发展的手段,把修建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体现政绩的方式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切实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责任,为实现人民美好文化生活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文化消费成为人民日常消费的重要部分。但是,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功利化、娱乐化倾向明显,一些粗制滥造、品味低俗的文化产品流入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当然要追求经济效益的实现,然而,文化产业根本上还是要帮助人民提高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要扭转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趋势,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弘扬主流价值观,丰富优质文化供给,切实关注人们精神滋养上的需要,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

(四)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民生诉求的聚焦点逐渐从民生水平的总体改善,转变为社会资源与服务的公平享有上。当前,无论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还是收入水平、个人就业与发展的平台和机会都向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社会中的优势阶层则由于经济或其他方面的优越地位占有更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与服务,而人民享有社会公共资源与服务的水平又进一步扩大社会的阶层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16]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要在发展中提高与改善民生状况,从包括收入分配制度在内的各种社会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有效缓解城乡、区域、群体间的不平等现象。在基层治理方面,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愿愈加强烈,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力的边界,让人民更全面、更深入地参与社会治理,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愿景。

(五)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水资源、空气、土壤的污染则会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的危害。有效地进行污染防治,解决这些损害人民群众生态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人民尽快享有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绿的美好生存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17]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于建立绿色发展模式,从全国层面来看,绿色发展模式的建立还需一定时间。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村和农业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基础设施缺乏、环保产业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全国上下一盘棋,全面摒弃粗放增长模式,才能将发展方式转变为实际意义上的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政治生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谁远谁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