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经验研究
2022-03-13邓友鹏
邓友鹏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的政治生态土壤。”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了党内政治文化,可见党内政治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进而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延安时期,尽管中国共产党并未正式明确地提出“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但是在这一时期内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纠正党内政治错误风气、完善党内组织建设、提高党员思想觉悟的过程中,主动建设并塑造了一系列优良的党内政治文化。其中所蕴含的建设经验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取得胜利,而且能够助力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上领导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人民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概述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要对延安时期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经验进行探索和总结,其逻辑起点必然在于党内政治文化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一)党内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般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从广义上看,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它包括物质创造物和精神创造物,与“文明”的概念相近。从狭义上看,文化是与物质相对的、人类在历史中形成的精神创造物,它包括人类创造的精神活动、思想理论成果、制度文化等。在探究党内政治文化时,如若采用广义上的文化,会导致党内政治文的范围过于宽泛,难以体现其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区别以及对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驱动作用。因此,在界定党内政治文化时,采用的是狭义的、与物质相对的文化,即与毛泽东论述的文化同义:“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
在界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范围后,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确定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与内涵。首先,从性质上来看,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因而党内政治文化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政党理论的阐扬和发展,是立足中国大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体系,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点之一。其次,从内容上看,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的观念反映,是中国共产党组织架构、制度设计背后所体现出的深层次精神因素,包括了党的建设理论、价值理念与政治意识、党内政治氛围、党员的理想信念等。再次,从主体与对象的角度来看,党内政治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主动塑造的,但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同,它面向的是党的内部,所形成的文化成果的首要教化对象是党员。最后,从作用上看,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基础,有利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纠正党内错误风气,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管理党组织内部、纠正党内错误风气、加强党员政治建设和党性修养等过程中,植根于中华文化而形成的思想观念、行动方式和党内精神氛围,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赓续发展的必要武器。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系统地、直接地阐发他们的文化理论,但是在唯物史观中则是体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狭义的文化,必然是一定社会物质条件的产物;而政治文化,更是鲜明地展示出其特定的阶级意义,代表着特定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其次,文化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逻辑,即在继承和发展以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表现出与社会生活的“不匹配”,超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状况而引领社会的发展,这一规律是文化发挥其强大动力的重要原因所在。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不仅要与时代主题相符合,更要抓住党的先进性与以往的党内政治文化成果,实现对党建的引领。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首先,思想理论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想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4]其次,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党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风气,部分党员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慵懒、腐败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和先进性的突出因素。要防止中国共产党不变质、不腐化,必定要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在深层次上影响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及经验
延安时期,尽管中国共产党并未正式提出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但在革命实践和党的建设过程中主动塑造并形成了积极的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当时国情与党情,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地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以纠正党内不良风气、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力量。
(一)坚持以革命实际需要为导向
中共中央在延安的这一段时期,中国革命从总体上看仍然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题仍然是反帝反封建,但从具体的实际来看,中国的革命形势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几个较大的转变,即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国共合作抗日,再到解放战争。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无论是革命工作还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都立足革命的主题和具体任务所展开,体现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始终以革命的实际需要为导向。
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日本帝国主义已开始对中国的侵略行动,然而这时国共两党仍处于对峙状态,许多党员干部和革命战士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反对国民党上。党中央在对当时中国形势作出判断后认为,当前主要矛盾在于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为了国家的安危,中国内部必须先团结起来。毛泽东指出“只有经过共产党的团结,才能达到全阶级和全民族的团结”。[6]基于现实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党内的思想进行统一,通过党内会议报告等形式,塑造“促进党内团结以达到民族团结”的党内政治文化,促使党员干部思想上的转变,由此形成了并不断地强化这种“党内团结”[5]的文化风气。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的反和平政策,以及后期国民党因内部腐化而节节溃败的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通过音乐、书籍等文学作品的出版,以及革命形势报告会等途径,营造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一方面,积极营造鼓舞士气的党内文化,激发党员和人民军队的高昂斗志,以争取革命的胜利。例如,毛泽东在写给新华社的评论《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提到,革命的胜利已经在加速到来。这为高昂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分析国民党的溃败原因并探索党建之路,认为廉洁是政党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共产党以更大的力度弘扬廉洁的政治文化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党性修养是党员将党的性质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行动中的表现,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决心、正确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表现,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表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出身成分构成较为复杂,党内存在着思想上未入党、慵懒、立场不坚定等思想政治问题。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做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工作,从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能够准确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同时把党员的党性修养的提高视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首先,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发展和教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是党员提高党性修养的先决条件。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党的七大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极大地增强了党员学习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在党员心中的崇高地位。其次,通过整风运动来加强党性修养。延安整风运动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整顿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问题。这场整风运动使得党内政治文化风气得到了空前的净化,端正了许多党员的价值观念,塑造了实事求是、主动加强党的理论学习的党内政治文化。
(三)坚持分层次、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1938年,为适应革命的需要,党中央决定扩大党员队伍,开始逐步发展大量的共产党员。随着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干部与一般党员分工的进一步明细,党员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的分层愈加明显,这就客观地提高了党内政治文化熏陶的难度。面对党内外的新情况,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时坚持了分层次、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首先,在传播方式上采取集中教育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党的领导人演讲、对政策文件和经典著作的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开展集中教育;另一方面,注重文学作品的熏陶作用,比如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延安颂》等,同时也积极发挥党支部和民主集中制的作用,在日常的组织生活中加强党员对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其次,在宣传对象上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岗位、不同文化程度的党员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以提高党内政治文化传播的效率与质量。有工作经验又有文化水平的干部主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党史国史和现实形势;有工作经验但文化水平较低的同志则应学习文化知识和政治常识;工作经验有所欠缺但有文化的同志,则应把党的理论与自身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高级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则要加强对当今局势和政策的把握。[6]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党内政治文化传播策略,对于党内政治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注重党内党外政治文化建设的相互辉映
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革命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延安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注重党内政治文化与文化工作相结合,既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革命和革命文艺的发展,又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丰富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1942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毛泽东在开幕式和会议结束时作了重要讲话。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思路。首先,“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时必须要深入实际,熟悉传播对象的情况,区分干部、一般党员、知识分子、群众的实际。[7]其次,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必须是从人民的生活中来,同时也要有效地流传到党员和群众中去,以党员干部为中介,使党的文化在群众中得以普及。最后,要把党与非党的文艺工作联系起来,形成文艺统一战线。只有这样,党内的政治价值观念才能更加通畅地传播到群众中去,党内政治文化才能更加体现出人民性和革命性。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经验的现实启示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执政能力的精神保障和动力。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必须认真总结和关于学习延安时期所积累的经验,使之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历史基础和方向。
(一)构建符合时代课题的党内政治文化
从国内形势来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了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进。这昭示了我国的发展踏上了新的征程,意味着党和国家的工作有了新的使命。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遭受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蚀,世界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秩序被扰乱,全球经济低迷,全球化进程也因此受到冲击,逆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凸显。面对国内国际的复杂情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力量,必须积极主动应对困难与挑战。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党内政治文化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也更加明确,就是要使得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定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全国人民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弘扬艰苦奋斗和临危不乱的政治文化理念,通过日常教育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消除党内畏难、慵懒的情绪,在党内形成团结、英勇、敢作为的风气,提升中国共产党在困难现实中的斗志和战斗力。
(二)注重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以发挥党内政治文化主体作用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锻造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能力,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以巩固党内政治文化的良好氛围和充分发挥党员在其中的主体作用。首先,把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落实在基层,贯彻于党支部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之中。党支部是党员过组织生活、接受组织教育与管理的堡垒,是团结党员的主要阵地,在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和塑造党内政治文化时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其次,“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8],发挥好党史对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内政治文化塑造的强大作用。总结党的经验,应该成为党的日常工作,成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必要途径,以党史学习的常态化培养党员正确的政治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党内政治文化风气。
(三)在文化治理中提升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力
中国推进文化治理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其中起领导作用,实现中国共产党、政府、市场、社会、人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联动。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必然要起深层次的引领作用,既要使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肩负领导文化治理的重任,也要实现党内政治文化塑造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互交融。一方面,要塑造符合人民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党内政治文化。以此提升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力,把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向社会,推动党内的良好传统、正确的政治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形成,引领文化治理格局的发展。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人民群众应该领会和践行,也必须要融入到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中,使党内政治文化更加贴合国家发展、社会现实和人民意志。同时,要以党员带头阐扬和践行,使党内政治价值更生动地向人民展示。
(四)培育清正廉洁的党内政治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08.党风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清正廉洁的党内政治文化有利于形成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凝聚党内力量。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要坚持法治保障和思想建设相结合,全方位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净化。一方面,必须要以宪法为根本,完善党内法律法规,严明党的纪委,约束党员的行为,以法治保障廉洁建设的推进。同时,巩固党的反腐败成果,持之以恒推进反腐败斗争,严肃整治“山头主义”“权钱”“权色”交易以及买官卖官的不法行为。另一方面,必须紧扣思想教育这根弦培育廉洁文化,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廉洁文化精华,赓续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文化基因,通过思想教育制度化和常态化和榜样的宣传、红色文化教育等多种方式涵养党内廉洁文化,实现“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9-70.
(五)把人民至上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旨归
中国共产党构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直接目的是提高党的无进性和战斗力,更好地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实现国家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我们党的鲜明本质,党的一切工作和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到底在于实现人民的幸福。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和旨归必须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在发展党内政治文化时,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到全过程,以人民情怀来滋养党内团结文化、斗争精神、廉洁文化和党性修养,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坚持人民至上还必须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强大力量,“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3.,充分吸纳人民群众对于党的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形成人民至上的党内政治文化价值的同时,彰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