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对非洲猪瘟防治的研究进展
2022-03-13杨飞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农业农村局552200
杨飞/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农业农村局 552200
随着猪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数量的增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非洲猪瘟的影响越来越大,会给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从当前的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情况来看,传统的中医药防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此,应该加大对中医药防治非洲猪瘟的研究,更好的防控非洲猪瘟的疫情。
1 非洲猪瘟的概述
1.1 非洲猪瘟的概念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当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 类动物传染性疾病。主要的发病特点为病程时间短、发病速度快和死亡率高。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体温升高到40℃~42℃、呼吸困难和咳嗽,有些患病猪眼鼻部位会出现粘性和脓性的分泌物,淋巴结和胃肠黏膜出血明显。
1.2 起源和发展非洲猪瘟主要起源于非洲,之后向其他的地区扩散和蔓延,在上个世纪的50 年代传入欧洲西班牙,在上个世纪的70 年代传入中美洲地区,在2017 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在2018 年的8 月传入我国的沈阳地区,后在全国各地蔓延。
1.3 病原和流行病学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在猪体内的几种类型的细胞中存活,能够在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非洲猪瘟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使其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猪瘟病毒在低温储存的血液中能够存活6 年左右,在温室中可存活数周,当在55℃温度下被感染的病毒的血液经过30min 之后能够被灭活,或者在60℃的环境下经过10min 能够灭活。家猪和野猪是非洲猪瘟的主要易感动物,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带毒猪和患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患病猪的排泄物能够污染饲料或饮水资源,健康猪接触之后能够染病。间接接触的主要媒介为蜱类和蚊虫,叮咬之后传播。此外,生猪运输车辆和医疗器械设备以及其他的非洲猪瘟病毒的污染物都可以传播该病。
1.4 非洲猪瘟的防控从当前的非洲猪瘟的防控情况来看,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有效的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通过高温和消毒剂能够灭杀病毒。采取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最有效的手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养殖人员和车辆的控制工作,严格控制车辆和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针对车辆和物品要实施严格的消毒制度。第二,采取封闭式的饲养管理方式,发现患病猪后立即的隔离治疗,避免家猪和野猪密切接触。第三,禁止泔水进入生猪养殖环节。第四,禁止从疫区调运生猪。
2 非洲猪瘟病毒致病致死的5 个步骤
2.1 第一步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之后,病毒通过鼻炎入侵体内,直接在扁桃体内增殖,并且迅速扩散到下颌淋巴结,通过血液组织扩散到全身各处的器官,主要包括脾脏和肺脏。感染的器官还有大量的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通过内吞的作用可以进行病毒的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因为非洲猪瘟病毒需要存活,需要大量的红细胞以便获得氧气,导致血小板减少,造成血管发生炎症和损伤,进而出现败血症。
2.2 第二步大量的非洲猪瘟病毒随着血液入侵到脾脏部位,刺激β 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在血管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内皮细胞损伤。
2.3 第三步猪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之后的7d 内,及外周血细胞中的免疫细胞会受到诱导作用的影响,造成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下降,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崩溃。
2.4 第四步非洲猪瘟病毒会导致动物体内的细胞受损和中粒细胞聚集,形成血栓,造成猪出现呼吸困难和供氧不足等临床症状,也会导致血小板中的数量明显减少,发生休克或者猝死。
2.5 第五步非洲猪瘟病毒会导致猪体内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造成体内出血,尤其是内脏出血严重,患病猪拉出血便。
3 中医药防控非洲猪瘟
我国的中医药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药的悠久的实践经验对非洲猪瘟进行以下的阐述。因为非洲猪瘟是一种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高热并且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机能的衰退。
3.1 防控的原则当前没有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是许多的实践表明,非洲猪瘟病毒害怕高温,并且使用高浓度的消毒剂能够全面的灭杀,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效果显著,为此,养殖人员应该坚持以下的防护原则。第一,做好养殖场内外的人员的控制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进入养殖场的概率,针对易感得猪只,要加大防疫的力度,做好养殖场内的消毒,确定消毒的方法、消毒时间。第二,采取封闭式的饲养管理方式,生产区和生活区要严格的隔离开来。第三,在饲养管理中,加强对饲料的管理,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提高猪的抗病能力。结合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做好排查工作,能够有效的控制疫情。
3.2 中医辩证原则瘟病在中医理论上又被称为瘟病,在《难经》中明确记载该病和中风比较相似,主要是因为对生物机体的冬季保暖措施不到位造成风寒导致。在《瘟疫论》书中也明确提出了瘟病的诱发原因主要是病毒造成机体的神经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动物的肝脏。首先在病症判断中,因为病邪侵犯肌表,就会出现明显的打颤和高热的症状。其次,如果患病猪受到外邪干扰,临床症状发展迅速,进而影响患病率的肺部和呼吸道组织。再次,当邪气内陷时,病猪会出现明显的呕吐和发热症状,直接影响病猪的正常生活,如果没有第一时间的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病猪的肺部组织和脾脏组织遭到严重的损伤。最后,如果邪气内陷,患病猪的肝火和体重征会完全受到影响,病毒细胞明显增大,导致病猪表面没有光泽,出现紫黑色的病斑,死亡率高达100%。
3.3 中医药瘟病理论对非洲猪瘟防控的认识在瘟病的第一阶段,病邪主要集中在体表,很容易去除,需要补气和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服用,能够起到补正气的作用,防止邪气的继续入侵,从而起到驱除病邪的作用,同时该阶段也是瘟病治疗的最主要的阶段。后3 个阶段主要指的是瘟病发展的深入阶段,随着瘟病的不断发展,病情不断的恶化多变,病邪直接入侵肺部、心脏和脾脏。在瘟病侵入机体脏腑阶段,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明确该病的轻重缓急,主要以攻邪为主而达到邪去则正安的目的,可以选择清热解毒和补益类的中药,从而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3.4 从中医药理论的角度总结“治未病”“治未病”治疗的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疫情。从中医治疗角度来讲,邪气能够造成环境阻止体内机体的紊乱,造成患病猪的正气不足。为此,应该做好患病猪集体的内部预防工作,补正气,提高猪只的整体免疫能力。我国有些中医药理论中也明确提出了正气是抵抗邪气的主要方法,养殖人员在饲养的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治疗和干预工作,提高生猪的体质,调节猪只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功能,提高正气的水平。《诸病源候论》中明确提出了情绪也会影响体质,如果情绪长期受到消极影响的话很容易患病,要做好前期的预防服药工作。在临床治疗方面,可以选择滋补和清热解毒的中药,目的是提高生猪的抵抗能力,选择一些补益性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和党参等,能够起到提高生猪正气的作用。也可以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包括黄连板、蓝根和蒲公英等,目的是提高生猪的抵抗能力,在预防非洲猪瘟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非洲猪瘟是因为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导致,在中医药预防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生猪的发育情况具体的讨论,调查研究显示,所有的猪种都容易感染非洲猪瘟疫情。
3.5 从中医药的角度进行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临床研究表明,患有非洲猪瘟的患病猪的体温明显升高,并且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精神不振和采食量下降,患病期间不愿意进食和运动,有些病猪喜欢睡觉,少部分的患病猪脉搏跳动比较快,容易出现咳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结合中药理论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控干预,第一,做好猪舍的消毒管理,可以选择浓度为2%的生石灰,待生石灰准备好之后反复的使用清水对圈舍进行冲洗和清洗,提高消毒能力。第二,为猪群提供新鲜的猪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做好圈舍内的排泄物的清洁工作,达到巩固生猪正气的目的。可以选择的汤剂中药包括黄芪、大青叶、白术、泽泻、茯苓、丹皮、栀子、大黄、当归若干,将选择好的中草药粉碎之后使用大火熬制,熬制30 分钟之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在水分变少之后停止煎煮,然后给猪服用即可。
3.6 “治未病”的中药产品的应用“治未病”的主要目标是坚持预防为主,在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的中药包括黄芪粉、双黄连和金叶清瘟等。在中医药防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的治疗方式。第一,选择参芪粉,包括党参和黄芪的混合物,该类中药的主要作用是补正气,并且在持续用药的过程中能够巩固生猪的正气和免疫能力,达到滋养气血和健脾固气的作用。黄芪还能够起到排毒利尿的作用,并且药性比较温和,有效的保护生猪的脾脏和肺脏,缓解猪气虚乏力的情况,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和水平。党参味甘,能够改善生猪的食欲,并且补气。一些中药理论中也明确提出了党参的药用价值,将党参和黄芪混合食用能够提高中枢的整体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第二,将双黄连制作成粉剂,再将制作好的粉剂放在生猪的饲料中,能够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双黄连粉剂的主要成分为连翘、黄芪和金银花等,药浴的颜色为黄色粉末状,其中黄芪的主要作用是能够保护住的肺部,药性偏苦,能够起到泻火和清热的作用,金银花能够调节肺部和胃部的功能,其药性偏干,在预防和治疗多种传染性疾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的传染性疾病,对全身脏器的危害比较大,连翘能够保护生猪的心脏和肝胆部位,其药性偏苦,让三种药物混合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疫病防控效果,能够起到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目的。也能改善在生猪治疗期间所产生的邪气,达到防控的目的。第三,选择金叶清瘟散方剂。该类药剂中含有甘草、天花粉、白芷、板蓝根、柴胡、金银花等多种中药,其中的大部分的药物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的功能,柴胡药性偏辛,可以起到保护生猪肝脏和肺部功能的目的,在治疗期间要控制好用药量和用药的方法,真正起到清瘟败毒的效果。第四,刺五加的应用。刺五加富含多种糖类以及刺五加苷,是理想的干扰素促诱生剂,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起到双向免疫调节的目的,可以帮助猪只提高免疫力和免疫答应调节水平,解除免疫抑制。一些科研已经研制出了抗非洲猪瘟药物产品康之源,主要的使用方法就是在患病猪死后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然后给其他的猪只的饲料中添加康之源,使用一周之后停一周再使用。第五,银蟾散的应用。主要的成分包括银环蛇毒、黄芪、绞股蓝、人参叶、党参、蟾酥等12 种中药材的组方,其中的蟾酥具有防控病毒的作用,党参、绞股蓝、人参叶等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够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银蟾散系列产品的主要使用方案如下所述,肌肉注射银蟾,每头肥猪5mL 左右,母猪注射10mL,注射1 次即可,能够有效的阻断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银蟾散,控制好用量,首次连续使用20d,之后每月连续使用7~10d。第六,三黄抗菌保肝健脾方。选择黄连、黄柏、黄芪、大青叶、刺五加、千里光、金银花、连翘、黄芩、茵陈、青蒿、山药、茯苓等中药若干,将药物混合之后煎药口服,每天服用一次,猪场稳定为止。在复养期间,用药一周停一周交替使用,其中的黄连、黄柏、黄芩可以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党参和黄芪能够提高免疫能力,茵陈和青蒿能够保肝,山药和茯苓能够起到健脾,其它的药物为辅助的中药,形成抗菌保肝和健脾的组方,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4 结语
引发非洲猪瘟疫情的原因有多种,加之随着猪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会增加非洲猪瘟的防控难度,在日常养殖中应该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除了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之外,了解中医药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整体上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能力和水平。随着国家对非洲猪瘟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科研机构加大了对非洲猪瘟最新防控药物的研发力度,许多中药配方被研发出来,并且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信在广大的中医药专家和中西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更好的推动非洲猪瘟防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