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

2022-03-13沈泉涌

党课参考 2022年5期
关键词:干部时代信息化

〉〉〉〉〉沈泉涌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途径方法,从而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自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强调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坚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突破了经济社会的传统边界,对社会发展、国家治理及政党建设都带来了巨大影响、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信息革命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自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党的建设信息化水平,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广益街道的“VR党建工作站”,为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沉浸式的“5G+VR”数字化学习体验。图:严悦嘉/新华社

一、充分认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

21世纪初的信息化革命,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运用信息化推动各项工作快捷开展势在必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拓展党建工作新载体,而且能够为传统的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一)应对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题中之义

信息化不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而且深刻影响着政党的生存环境和执政环境,改变着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称互联网为“最大变量”,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给我们党带来了新的考验。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拓展党建工作的领域、内容和方式方法,是应对信息化对党的建设影响的迫切需要和客观要求。

(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平台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如何应对网络民主的要求,更好满足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需求;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畅通党内信息互通渠道;如何进一步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信息化时代党内民主建设需要回答和解决的。信息化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为发展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提供了更好条件。互联网大数据所体现的即时开放、群体沟通、影响快速的优势已经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展现出来。

(三)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举措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过程,就是党自身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信息化具有提升效益、激发活力、精准管理等功能。比如,通过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为每一名党员建立一个档案信息库,定期进行更新,让相关工作在数字平台上运行,既体现公平公正,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打破之前只参加自身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的壁垒,实现信息互通数据互动,等等。网络信息化凭借其不可比拟的特点与优势,为党建工作提供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的平台。

(四)推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既要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根据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主动把握时代脉搏,遵循党建工作规律,应时而变、顺势而动,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优势与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现代网络以及各种信息平台,构建现代化的网络党建平台,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不仅创新党建手段和方式,而且开拓全新的党建工作领域,形成信息化背景下党建工作大格局,不断进行党建工作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党建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准确把握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要求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党建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总的来看,党建信息化已经从过去的点上开花到了现在的普遍推行、综合运用阶段,进展迅速、成效显著。要在总结运用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准确把握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推动党的建设信息化健康发展。

(一)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信息化

要灵活应对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以历史的眼光、前瞻的思维、开放的胸襟、科学的态度,大力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教材讲到底”的传统理论武装工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党员干部的需求。要紧紧围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打造内容丰富权威、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快捷的理论武装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新兴媒体的优势,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学习系统,实现从信息聚集到问题解答、从提供分类到提供引导、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从单向平台到互动平台的转变,不断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思想理论阵地建设,一是要“守住”,二是要“占领”。“守住”就是要坚守阵地,确保思想理论阵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占领”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载体,使之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扩大增强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新渠道。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占领信息化条件下思想理论宣传的制高点,建设网络马克思主义阵地,围绕理论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网上交流,解答网友的困惑和疑虑,对各种社会思潮及时给以评析和引导,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要坚决给予回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

舆论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是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支撑。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任务。网络舆论引导的根本目标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引领方向,从而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按照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要求,不断推进信息化条件下舆论引导的创新,既增强把握正确导向的自觉性,又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努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渗透力、融合力。

(二)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化

信息化是干部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干部工作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内在要求,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又具有现实可能性、可操作性。要把当前信息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干部工作实践中来,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决策、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服务。

全面掌握与干部相关的各类信息,是确保选准用好干部的基础。一方面,针对不同人员、不同时间的数据信息孤立分散,存放碎片化、运用静态化、查阅复杂化等问题,全面收集干部在日常工作、年度考核、信访举报、抗疫一线、重点领域、急难险重岗位、重大事项、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数据。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系统支持多点、多层、多条件的综合分析研判功能,在设定检索条件后,系统能根据干部基本信息、任职经历、考核奖惩、能力特长、性格特点等多维度指标,快速检索出符合条件的人员,为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等多个工作环节的综合研判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实现干部数据从静态保存向动态应用的转化,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知事择人。

运用大数据建立干部管理平台,推动干部管理工作由“人性化”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变,依托先进的科技设备资源,将以往提供查阅的资料由单一的表格、文档等纸质材料,升级为利用平板电脑快捷检索查阅的电子资料。平板电脑数据中储存了本级管理干部的全部信息,查阅时只需设定部门班子、编制职数、干部类别、专业特长、履历经历等条件,系统便能快速检索出符合条件的干部,也可以根据姓名检索查阅某一具体干部的全部信息,解决了过去大量纸质材料携带、保存、查阅带来的不便,让提供研判分析的数据、材料彻底摆脱了媒介、时间、地点等限制。实践证明,“大数据”跑路,大大节省了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真正将从事干部工作的人员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以便利用更多时间和精力近距离接触干部、了解干部。

精准识别干部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和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利用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方法,以单位和人员为基础构建统一的服务后台,将干部培养、考核、任用、监督等环节中产生的静态数据和干部在重点领域、重要时期、急难险重工作面前的动态表现有机整合,建立干部“立体画像”所需全档案数据。既能将现代科学研判方法与传统选人用人方式融为一体,将干部数据进行充分分析研判,用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还原干部真实表现,又可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干部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岗位的综合表现,以此了解干部工作作风、性格特点、道德品行,准确把握干部特点,还可将所有数据有效串联起来,绘制干部成长“路线图”,追踪干部成长轨迹,更加全面地了解干部,给不同类型干部精准“画像”,为班子配备和选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

(三)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

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不仅有助于促使人才工作决策从“经验加感觉型”向“数据加事实型”转变,而且有利于帮助人才成长发展,推动“唱好创新创业戏”,将为人才工作的开展开启“导航灯”,成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利器。

依靠对海量信息的挖掘、分析,积极构建海外人才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球搜寻,消除人才引进中的信息不对称,推进高层次人才智能匹配。人才大数据平台特别是搜寻系统,运用可视化展示技术、云储存技术、人工搜索、人职匹配和推荐算法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与高层次人才实现智能推荐、智能匹配、智能互动,信息精准投放,为我们“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进行人才调控与监督提供方便,也为“走出去”招商引资引才提供动态指引,大幅降低人才引进中的盲目性和资金投入。

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让人才工作“高铁”驶入大数据的新轨道,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围绕政策发布与查询、资金补贴核定发放及进度查询、人才统计查询与汇总分析、企业状态变更与信息查询等功能,立足于人才政策宣传、人才项目申报、房租补助申请、生活补贴申请等核心业务,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人才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用人主体和人才通过平台服务前端,实现政策服务、信息服务、环境生活服务“一网通”、一站式办理。

人才评价信息化建设推动着人才管理现代化的变革,促进人才评价在人才管理工作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首先,通过系统接收电子材料、批量流程审核审批、在线信息更改等功能,把大量的人力从事务性工作中释放出来。其次,采用信息化方式评价,个人数据信息、评价(考核)过程信息、结果信息可通过加密技术安全存储、账号密码安全访问、软硬件设备防护等多重手段确保安全不泄露。最后,信息化评价中,评委可通过技术手段快速查找申报者的业绩成果、论文著作、单位推荐意见等,进而全方位、多角度评价每一个参评人员,提升职称评审质量。

(四)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

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要求。坚持把传统党建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一个必然趋势。

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说教式教育的弊端,通过网上学习和交流互动,营造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同时运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及时性和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优势,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有效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培训灵活多变,网上课堂“永不下课”,不受时空限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中,共产党员网等平台开设专网、专题、专栏,打造“全天候、开放化、菜单式”的权威学习平台,让党员随时随地接受学习教育。

位于上海浦东的“微型互联网+党建学习馆”,几平方米的“红色”天地,“刷新”了不少人对大数据时代下党建工作的理解。图:胡洁菲/新华社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创新党员管理工作,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党员管理方面组织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在线建立党员信息数据库,实现党员管理的动态延伸,将所有在册党员的姓名、职业、所属党支部等基本信息,录入党员信息数据库,对党员信息和需求情况及时进行采集和跟踪。运用网络技术与党员实现远程音视频对接,进行“三会一课”等直播互动,并对党员提出工作要求。建立党支部微信群、“网上e家”等平台,开通党组织与党员联系交流的“直通车”,能够有效强化党员管理。开通“党员排查清理系统”,建立上下贯通的违纪违法党员数据库,为排查清理违纪违法党员提供基础信息支撑。探索在网上建立组织生活平台,既方便广大党员,又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保证党组织生活的常态化。

依托党建信息化平台,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规范运行、工作纪实、监督检查、科学考评机制,让基层党建工作有“计划表”“流程图”“明白账”。通过对当前党建工作的全部任务和需求分析进行摸排,科学设置网上党组织管理基本内容和功能,包括网上干部管理、党支部管理、组织生活、党费缴纳、党员发展、考核评价及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和移动终端建设等多种功能。利用互联网终端,通过各级党组织定期全程上传工作资料,对党组织学习教育、基层服务、载体建设等进行自动记录,增加党员干部业务考核、党组织测评、数据统计汇总、信息通报及存档等功能,形成日常考核监督管理与年终综合考核管理的有机结合,使对党组织的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实时管理转变。

(五)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信息化

要积极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适应信息化、大数据带来的技术革新,推动纪检监察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数据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推动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更加科学、严密、高效。

进入“互联网+”时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借助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多地拓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在线举报功能,手机随手拍,微信“一键通”,形成人人可监督、处处可信访、时时可举报的监督“天网”。从近年来各地的信访举报数据来看,网络举报大幅增长,在举报总量中占较大比重。随着纪检监察信访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不断加快,将为群众信访举报带来更多便利,进一步激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数据在巡视巡察工作中的运用,通过全面收集财政、审计、信访等部门的相关数据资料,系统梳理各单位的共性问题、重点问题和廉政风险易发领域,形成巡察重点清单,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纪检监察机关通过运用大数据平台,联通工商、社保、税务等信息,既能在审查调查过程中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核查,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和批量比对,判断问题线索真实性,寻找办案突破口。随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信息化手段对更好实现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检察、审判、公安等机关的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既能有效避免“带着党籍蹲监狱”等现象出现,又能使执纪执法程序更加规范、衔接更加顺畅。

擦亮监督的“探头”,同样需要运用科技的力量,让纪委监委的监督更加精准。主动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好信息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就能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成为监督利器。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延伸监督范围,拓宽监督领域,联通线上线下监督,以信息化促进巡视巡察监督精准化,坚持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促进形成监督合力。

三、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对党建信息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参与相关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还存在总体设计和工作统筹不够,党建信息化整体性、协调性较弱,信息化建设层次较低,应用范围较窄,人才匮乏,保障不力等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一)聚焦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推进党建信息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明确”高度概括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明确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明确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国际主张,明确做好网信工作的基本方法。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科学成果,是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信息化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把握其深刻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提高推进党建信息化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站在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前沿,勇敢承担起党建信息化的责任,经受住党建信息化的考验。

(二)聚焦拓宽应用范围,扩大党建信息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我们要牢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深化信息技术在党建工作各领域中的应用。比如,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可利用数据抓取技术更加全面、精准、即时地收集思想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回应党员、群众关切,做好理论宣讲和释疑解惑;在干部和人才工作方面,可依托大数据技术全面掌握干部信息,更加精准科学识人用人;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辅助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作风建设方面,可运用大数据技术更便捷地服务群众,等等。要加强对党建信息化知识特别是“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解决党员干部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不敢用网、不会用网、不善用网的问题,解决一些党员干部遇到网络舆论事件手足无措、处置失当等问题。

(三)聚焦信息互联互通,推动党建信息平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目前,各地推进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推出相关平台,但出现了重复建设、“数据孤岛”等新问题。推进党建信息化工作,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统筹协调,将各地的平台有效联系起来。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大数据建设总体要求和党的建设实际,研究制定新时代党建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明确党建信息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要求、方法举措和保障措施,构建统一部署、统一指挥、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工作格局。既要注重分类推进,充分考虑各级各地各单位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又要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适时将各地的党建信息平台有效连接起来,构建基于大数据应用、全国联通的智慧党建平台。

(四)聚焦线上线下互动,正确处理网络党建与实体党建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寄希望于网络能够解决一切党务工作的倾向,很多同志想通过网络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党务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形成了严重依赖网络信息平台的工作习惯。要注意防止用网络党建取代实体党建、用线上的“键对键”取代线下的“面对面”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坚持将党建的传统优势与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机融合起来,筑牢线上线下两大阵地,用线上党建支持线下党建、用线上活动促进线下管理,实现线上线下统筹推进、良性互动。同时,推进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防止和反对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

(五)聚焦网络信息安全,完善党建工作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机制

在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工作中,必须始终把信息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绷紧信息安全这根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各项制度,将安全保障措施贯穿于网络建设、软件开发、信息利用的全过程,做到规划、实施、发展“三个同步”。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监控、数据备份、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建立配套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党的建设信息安全。

(六)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切实加强党建信息化专门人才建设

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建设跨度长、要求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必须打造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党的建设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既要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大力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起来、优势发挥出来,又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加强实践锻炼,培养一支既有较高政治素质,又善于运用互联网工具的智慧党建工作者队伍。尽快研究制定党建信息化人才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吸引、激励、管理、教育等方面的配套制度。

(七)聚焦把握工作规律,强化党建信息化建设前瞻性和创新性

党建信息化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必须加大党建信息化问题研究力度,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信息化的内在规律。一方面,要把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列入党建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推动各级党组织进一步认识到党的建设信息化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数据环境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要注重建立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应用软件技术标准,研究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根据党建信息化的特点,制定系统应用、网络安全、数据保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加强研究成果转化运用,以研促用、以用促研,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对党的建设的贡献度。

1.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干部时代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