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指导对硕士生科研产出影响研究
——以H 校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为例
2022-03-12刘鑫
刘 鑫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1]我国采用导师负责制,导师指导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2020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指出“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使命崇高。研究生导师应及时督促研究生完成科学研究任务,指导研究生高质量完成学业。”[2]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立足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以H校公共管理学科7名硕士研究生为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导师指导对硕士生科研产出的具体作用,以促进导师的有效指导与学生学术素养的提升。
二、文献综述
1.导师指导
龙立荣、杨英根据“学业支持”和“心理支持”两个维度,将导师指导分为工具型、情感型、理性型、教练型四种[3]。包水梅、杨冰冰借鉴管理方格理论构建方式,以“定规行为”和“关怀行为”为基本维度,建构出研究生导师指导风格概念模型:贫乏型、指令型、牧师型与协作型[4]。古继宝等人在支持型和控制型分类基础上,从内部与外部动机理论分析了高支持高控制、高支持低控制、低支持高控制、低支持低控制四种导师指导模式下研究生创造力的高低[5]。侯志军等人通过对782份有效问卷的研究分析,探索了导师指导风格、研究生专业认同对知识共享及学术创新的影响[6]。
2.科研产出
宋志红等人将科学基金资助作为自变量,将科研产出作为因变量,比较了在有无获得科学基金资助的不同条件下,研究者科研产出的不同情况[7]。鲍威等人发现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与科研产出紧密相关,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倒U型关系[8]。高耀等人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导师对学术型硕士生科研产出影响显著,导师年龄越小、职称越高,学生科研参与及科研产出的表现更优异[9]。
三、概念界定
1.“双引导型”指导
“双引导型”指导指向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意指高频率地带动学生学习相关文献、完善自身的科研成果,第二层次指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科研兴趣并朝之努力,即导师不仅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研究兴趣自主选定研究课题,也会主动通过组织会议、布置科研任务(如阅读文献)等方式监督学生学习、完成科研成果。
2.“强支持型”指导
“强支持型”指导指的是导师鼓励、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研究兴趣自主选定研究课题,认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在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时给予细致入微的帮助,但这种帮助是不定期的,需要学生主动联系导师。
3.“弱指导型”指导
“弱指导型”类导师并不意味着将学生搁置一边,撒手不管,完全让其放任自流,而是相较于以上两种方式,导师与学生平时互动较少,导师指导力度和情感性关怀有待提高。在这种指导方式下,学生显著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研究发现
1.“双引导型”指导方式对硕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
通过访谈本研究发现,这种指导方式有助于激发自我效能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去广泛思考社会问题,并从中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如C受访者提到:“导师鼓励我们主动去挖掘自己的科研兴趣,界定自我价值。”导师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空间,满足学生内部尊重需求。如A受访者提到:“刚开学导师就告诉我们小论文、毕业论文的选题一定要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这样才能享受研究的过程。像我的小论文就是基层治理方面的,这是我本科就比较关注的话题,想想这是我的作品就很激动。”
另一方面,“双引导型”指导也会使硕士生在导师监督与指导的推动下顺利且高质量的完成论文。与高校教师相比,硕士生的科研积累仍是相对不足,因此,导师的监督管理会使学生清晰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如A受访者提到:“导师每周二下午都会组织我们开会,让我们汇报这一周的研究情况或是分享阅读的文献,有时还组织调研,我觉得在这一过程中我的确学到了理论、研究方法、信息整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导师的这种定期总结能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文章的每一部分都能紧扣中心,不做无用功。”
综上所述,“双引导型”指导主要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激发硕士生科研产出的主动性,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二是可以保证硕士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论文写作上,提升成果质量。总而言之,“双引导型”指导可以培养硕士生的科研兴趣与习惯,增强科研产出的活力与稳定性,不仅保证了科研产出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数量的增长。
2.“强支持型”指导方式对硕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
一方面,导师的支持能有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增强科研兴趣。F受访者表示:“我的导师一直鼓励我们要主动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她也欢迎我们有问题时主动找她。”同样,D受访者也提到:“研一时,老师在课上提的点子突然启发到了我,经过了解我发现这个主题蛮有意思的,之后我向导师表达了我的想法,导师表示这个选题很好,并向我推荐了一些相关的网站及文献。写完初稿之后,我发给导师看,导师为我提出了很多详细、切实的修改意见。”D受访者又提到:“当看到导师提到的那些建议时,我意识到写好文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于是我更想把它做好。”当问及D受访者是否会再产出时,D受访者表示:“我觉得还是看机会吧,如果有感兴趣的话题我会去做的。”
另一方面,“强支持型”指导并没有突出导师的主动督促作用,使得硕士生科研产出的时间和精力由学生自主决定,导师外部推动的影响有限。如E受访者表示:“我现在已经完成三篇论文了,每一篇的主题都是在基于现实问题的思考上结合书中知识选定的。”当问及导师影响时,E受访者提到:“我导师比较忙,但偶尔也会关心我近期生活情况及科研情况,在论文选题之前或初稿完成之后我都会主动咨询导师的意见,导师提出的意见都非常受用,这些意见能有效充实、完善我的文章。”
由此可见,在“强支持型”指导方式中,导师主要起到补充与鼓舞的作用。在这种指导方式下,硕士生将自己的想法积极地表述在文章中以展现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同时,也会主动请教导师给予完善建议。因此,“强支持型”指导的显著特征是学生主观能动性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自身研究热情与导师信息反馈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可以高效地完成文章产出,但同时,由于是学生自身科研热情和动力在发挥主要作用,所以学生科研产出的数量是不确定的。
3.“弱指导型”指导方式对硕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
“弱指导型”指导与前两种指导方式具有显著不同,在这种指导方式影响下,硕士生科研产出显著受到周围同学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学生个人因素之外,导师的指导方式对其也会产生间接影响。如G受访者平时与导师互动较少,G受访者没有考博意愿,对自己所读专业的认同程度也一般,对科研的敏感性与积极性相对较弱。经了解,相较于同年级其他学生,G受访者论文产出时间较晚,且质量相对一般。
G受访者提到:“研二的时候,我发现周围同学都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投稿了,所以我开始着急写论文,刚开始想着还是得找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选题,定好之后我主动请教导师该选题是否值得做,导师表示可以深入研究,并为我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之后我就开始写了。”G受访者又提到:“但后期我越来越没有信心,但又不舍得放弃重新写。”由此可以发现,在这种指导方式下,硕士生与导师沟通交流的频率偏低,即使在完成论文之后,也难以从中获得自我满足感。
总而言之,在“弱指导型”指导方式下,硕士生无法保证将充足的精力有效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同时科研产出的成就感也有所欠缺,其科研产出的时间相对迟缓,且质量较前两种而言也相对较低。
五、结论与讨论
1.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H校7名公共管理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探寻导师指导对硕士生科研产出的深刻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双引导型”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科研兴趣、增强科研产出的自我效能感,同时,通过导师经常性的指导也可以保证硕士生科研产出的精力与效率,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硕士生科研产出的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其数量的增长;其次,“强支持型”指导同样也可以增强硕士生科研产出的内部动力,有利于硕士生科研产出质量的提升,但同时对产出数量的作用是不确定的;第三,在“弱指导型”指导下,硕士生科研产出更多的是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下硕士生科研产出的时间较晚,质量也相对一般。
2.优化建议
2.1 高校:完善相关制度
就实际情况而言,不论是对于导师还是硕士生而言,在日常工作或学习生活中,都存在着一些不必要的负担,从而使得导师没有充足的精力去指导、关心学生,硕士生因忙于其他事物也没有精力去和导师深入讨论自己的科研情况。因此,本研究认为,高校作为双方的共同纽带,应发展相关制度以促进导生之间的相互联系,积极调动双方参与到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健全完善导生合作的制度,如科研项目的奖励机制。此举可以激发导生双方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推动导师指导的积极性与学生产出的主动性。
2.2 导师:实施目标管理
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学奠基人”——彼得· 德鲁克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该管理技术以明确、科学的目标为实践导向,可以使组织更有效地运作以获得更好的绩效[10]。就硕士生科研产出这一问题而言,导师虽然要给予学生自主性支持,但也不能盲目地使其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导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为学生设定一定的科研目标,例如,阅读相关文献,并定期进行汇报,这可以对学生施加适度的压力,使其将精力有效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除此之外,导师也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其设定的目标进行调整,这有利于保证管理目标的实效性,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2.3 学生:主动沟通想法
经访谈本研究发现,在学生科研产出的过程中,导师指导无法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导生缺乏沟通。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们的交往频率与相互间的密切关系呈正相关,双方频繁的交往互动有利于形成共同话题和共同感受[11]。因此,作为互动主体之一的学生,应考虑到导师自身的压力,主动与导师沟通自己的想法。当需要导师的指导将其作为“指南针”时,积极寻求导师的帮助,使导师了解自己的困惑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