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
2022-03-12李珂费凡唐琪张锦
李珂,费凡,唐琪,张锦
(1.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太仓 2154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04)
近年来,临床一般选择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上肢手术,罗哌卡因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常用药物,其为布比卡因哌啶环中第3 位氮原子通过丙基所取代的产物之一,但单用罗哌卡因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1]。艾司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异构体,与消旋体氯胺酮相比,其应用剂量较小,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且麻醉时对患者的呼吸、循环较为温和,患者更容易接受[2]。本研究结合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我院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120 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我院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120 例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肢手术适应证,且能配合完成该研究;②年龄16~65 岁;③未使用影响手术的药物。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系统疾病者;②存在精神类疾病者;③临床资料不完善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 例。研究组男28 例、女32 例;年龄18~63 岁,平均年龄(39.72±0.23)岁;体质量42~73 kg, 平 均 体 质 量(55.93±1.13)kg;ASA 分级:Ⅰ级23 例、Ⅱ级37 例;手术时间32~110 min,平均手术时间(70.82±0.09)min。对照组男27 例、女33 例;年龄18~63 岁,平均年龄(39.71±0.24)岁;体质量42~72 kg,平均体质量(55.91±1.12)kg;ASA 分级:Ⅰ级24 例、Ⅱ级36 例;手术时间32~109 min,平均手术时间(70.80±0.11)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0.375% 20 mL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63;规格:10 mL ∶75 mg(按C17H26N2OHCl 计)]。研究组采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罗哌卡因麻醉:0.3 mg/kg 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403BL;规格:2 mL ∶50 mg(按C13H16ClNO 计)]静脉注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见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见效时间)、Ramsay 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清皮质醇(Cor)、血糖(BG)水平、不良反应。Ramsay 评分标准:于麻醉前(T0)、臂丛阻滞完毕后15 min(T1)、臂丛阻滞完毕后30 min(T2)、术毕(T3),采用Ramsay 量表对患者镇静状况进行评价,其中1 分表示患者心情躁动不安;2 分表示患者可以进行手术;3 分表示患者基本可以按照指令进行,但是表现为嗜睡;4 分表示患者进入睡眠,可以被唤醒;5 分表示患者进入睡眠,不可以被唤醒[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研究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运动阻滞见效时间、感觉阻滞见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s),min]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s),min]
组别 例数 运动阻滞持续时间 运动阻滞见效时间 感觉阻滞持续时间 感觉阻滞见效时间对照组 60 501.25±160.08 14.55±1.35 548.11±156.23 11.57±5.33研究组 60 603.23±152.13 10.13±2.33 648.22±160.25 7.83±3.02 t 值 3.577 12.714 3.465 4.729 P 值 0.001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Ramsay 评分比较
两组T0时点Ramsay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T4时点Ramsay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Ramsay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Ramsay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T0 T1 T2 T3对照组 60 4.65±0.11 3.20±0.13 3.21±0.12 3.22±0.14研究组 60 4.67±0.13 2.52±0.11 2.43±0.12 2.33±0.10 t 值 0.910 30.930 35.602 40.070 P 值 0.365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MAP、HR 及血浆NE、E、Cor、BG水平比较
两组T1~T3时点中的MAP、HR、血浆NE、E、Cor、BG 水平优于T0时点,且研究组T1~T3时点MAP、HR、血浆NE、E、Cor、BG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MAP、HR 及血浆NE、E、Cor、BG 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MAP、HR 及血浆NE、E、Cor、BG 水平比较(±s)
组别 时间 MAP(mmHg) HR(次/min) NE(pmol/L) E(pmol/L) Cor(μg/L) BG(mmol/L)对照组(n=60)T0 87.32±9.02 78.33±9.32 1.17±0.33 0.35±0.17 211.72±45.52 5.02±0.64 T1 98.71±11.81 86.70±10.43 2.42±1.10 0.84±0.34 307.85±80.14 6.76±0.83 T2 100.16±9.73 90.51±11.31 3.04±1.47 0.92±0.37 345.76±87.24 7.24±0.89 T3 99.46±10.14 90.20±10.73 2.78±1.25 0.87±0.31 350.42±88.10 7.26±0.94研究组(n=60)T0 88.24±9.53 76.22±9.12 1.05±0.23 0.34±0.15 209.33±42.76 4.53±0.51 T1 80.72±7.91 68.71±8.63 1.42±0.44 0.64±0.24 248.55±60.14 6.16±0.77 T2 77.12±7.73 70.33±7.92 1.55±0.56 0.72±0.30 275.98±69.61 6.45±0.83 T3 75.31±7.11 69.11±7.83 1.52±0.53 0.69±0.32 281.10±70.44 6.36±0.77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及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作用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需要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促使臂丛神经干周围所支配的地方表现为神经传导阻滞的一种麻醉方法,为临床麻醉常用方法中的一种[4]。氯胺酮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麻醉药,具有麻醉、镇静、镇痛的作用[5]。氯胺酮一般是通过抑制全身、中枢神经系统对抗手术中的炎症反应发挥保护神经的效能[6],其对于NMDA 具有拮抗作用,一般用于预防术后谵妄。另外,氯胺酮还可以通过促使细胞凋亡、炎症减少,从而产生保护神经的作用[7]。罗哌卡因为长效酰胺类中可以进行局部麻醉的药物中的一种,可以通过促使钠离子通道被阻断,随后可以使得神经纤维冲动传导被可逆性的阻滞,产生较为明显的镇痛效果[8]。
3.2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运动阻滞见效时间、感觉阻滞见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相较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可以更长时间对运动和感觉进行阻滞,且术后恢复运动和感觉的时间较短,效果更好[9]。研究组T1~T4时点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 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的镇静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在T1~T3时点较低,说明患者相较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可以更好地配合,且可以被唤醒[10]。两组T1~T3时点中的MAP、HR、血浆NE、E、Cor、BG 水平优于T0时点,且研究组T1~T3时点MAP、HR、血浆NE、E、Cor、BG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相较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对呼吸没有抑制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机体指标更加正常[1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12]。
3.3 结论和不足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且对患者的呼吸没有抑制作用,机体指标更加正常,镇静效果更好。但本研究并未探讨给药剂量与镇静效果之间的关系,在今后研究中会加大对于给药剂量的探讨,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