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的广谱价值及其推进策略
2022-03-12任怡周伟
任 怡 周 伟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乡村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薄弱环节。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教育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不容忽视,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齐欠发达地区教育短板。“十四五”规划也指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特别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更需要教育扶持,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其内在发展动力,缩小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基于广谱价值论的角度浅析教育帮扶的价值,为探索和进一步完善教育帮扶机制运行界定标准提供经验指导,对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文献综述
正如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一样,教育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之石,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1]。教育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施教育帮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2],缩小区域间教育水平差距,进而推动教育走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道路[3],另一方面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建立健全教育帮扶机制,有利于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4],形成教育的可持续高效发展趋势[5],为助力乡村建设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根本保障[6]。
目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取得了卓越成效,但在教育发展水平方面仍然存在城乡、地区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7]。据相关研究,解决好教育帮扶中“为何帮”“如何帮”的问题将更加有利于帮助落后地区、学校尽快发展起来[8],进而缩小区域差距,共同推进乡村振兴[9]。因而,对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的广谱价值及推进策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首先基于目前学术界教育帮扶研究现状,对教育帮扶广谱价值进行归纳与分析,从宏观层面得出教育帮扶的价值及标准;其次深入剖析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的主要模式及其运行现状,结合教育帮扶广谱价值与新公共管理理论,从微观层面构造教育帮扶的内在建构路径;最后根据价值标准和内在建构路径,针对乡村教育帮扶提出切实可行的推进策略[10]。
二、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模式及其广谱价值
(一)教育帮扶模式
1、主体嵌入式
在教育帮扶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主体嵌入式是最基础的一种帮扶模式。即是通过优质资源学校切实参与到薄弱资源学校的实际发展中,实现实实在在全方位的帮扶,这种模式重点强调“参与”二字,使两者的发展切实结合,给予实际的帮扶措施。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11],教育帮扶亦是如此。在教育帮扶过程中,优质资源学校的职能是帮助和服务,而并非管理和掌舵。教育帮扶主体要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对口支援、协作帮扶等社会服务,进而辐射带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为薄弱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针对其短板,利用学会平台将专家和课程等优质资源以嵌入方式精准输入。教育帮扶要明晰帮扶责任,优质学校要确保每次帮扶活动与当地既定工作计划精准对接,与当地教育教学活动同频共振。主体嵌入式较为重视线下教学,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资源,又要鼓励优质学校的教师实地帮扶,加强师资专业交流,提升教学水平。
2、主体多元式
主体多元式是指在主体嵌入式的基础上,为扩大帮扶范围、增强帮扶强度,采用“多对一”的形式,增加优质资源学校数量,共同助力薄弱资源学校发展的帮扶模式。主体多元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育帮扶的进度,但各主体之间如何协调发展仍是帮扶过程中亟需面对的问题。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职能应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创造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12]。因此,推进教育帮扶活动要加强主体协作,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主体多元帮扶较为突出的例子是“组团式”帮扶模式,由对口支援地区根据贫困县教育帮扶需求,组团选派支教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由选派引进的优秀校长植入引领,汇聚各方力量,按需帮扶,协同用力,专门针对一个贫困县或一所薄弱学校实施管理输入、示范引领和培训指导,进行“重塑性”“植入式”帮扶。
另外,随着我国已进入“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创新精准扶智方式提供了可能性[13],教育帮扶措施也结合了时代科学技术,坚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帮扶效率的提高。例如,针对欠发达地区学生的综合能力,薄弱学校的办学能力的提高,构建“线上+线下”帮扶新路径。针对欠发达地区学校的资源短缺问题,开展线上教学,把优质课程、讲义等同步播放于贫困地区学校,使得学生享受公平高质量教育以教育信息化更好地支撑、引领、推动现代化帮扶,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
通过深入分析教育帮扶的主要模式,尝试构建教育帮扶模式内在建构路径图(如图1所示)。即在广谱价值的引导下,教育帮扶主体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帮扶价值取向,这是帮扶的标准所在;其次通过在帮扶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措施,包括参与实际、整合资源、多元协调和现代化技术等,对帮扶客体实现服务帮扶、精准帮扶和全民帮扶的帮扶结果。
图1 教育帮扶模式内在机制建构路径
(二)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的广谱价值
广谱价值论关于价值的定义是广义客体对广义主体的效用[14],而教育帮扶的价值在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15],进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广谱价值体系作为价值评判标准,为教育帮扶、乡村建设、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提供指导和启示,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广谱价值与教育帮扶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16],即广谱价值可以为教育帮扶过程提供标准和依据,教育帮扶过程中相互作用也促进着广谱价值的产生,深刻把握两者关系将有助于教育帮扶目标的实现。
基于广谱价值理论,将教育帮扶的广谱价值类别分为如下:
第一,可借鉴的帮扶内容。例如,教育帮扶中的管理帮扶,即是帮扶学校对受扶学校在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育活动和制度建设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提高受扶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帮扶,协作双方学校加强教学研讨活动,开展远程网络教学,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发展帮扶,共建教学团队,加强教师交流,加大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教学专业化水平;资源帮扶,帮扶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受帮扶学校的办学条件,对受援学校在图书资源、信息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帮扶,使受扶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有全新改善。
第二,可评价的帮扶标准。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监督评估程序的完善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育帮扶成效,均可以用于构建帮扶标准、帮扶活动评价体系。因此,评价教育帮扶活动可围绕受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监督评估程序的完善度等标准要素展开工作,以期及时诊断教育帮扶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帮扶成效。
第三,可参考的帮扶经验。众多教育帮扶案例是乡村振兴的一大缩影,为教育帮扶活动提供可靠经验。例如,贵阳一中与关岭教育“1+1+3”组团式帮扶工作,围绕“搭建好一个班子、做好一个规划、建立一个平台、培养好一支一线教师队伍、探索一种新的机制”改革教育帮扶,完善帮扶体系,形成一校一品的教育特色,对于改善教育帮扶模式具有一定可借鉴意义。
三、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模式的运行现状
目前,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虽实施时间较短,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基于对广谱价值和帮扶模式的内在建构路径的分析上,在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帮扶过程不规范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对欠发达地区的薄弱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帮扶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但是,就目前教育帮扶实施状况来看,帮扶过程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17]。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教育帮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帮扶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帮扶工作秩序不稳定,导致教育帮扶工作缺乏有力支撑与保障[18]。帮扶学校不能有效根据被帮扶学校的发展状况,发现目前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落实具体的教育帮扶内容,使得教育帮扶工作总体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教育帮扶具体实施工作过程中存在报道不及时、宣传不真实等问题。教育结对帮扶的理念在城乡学校内部的宣传力度不足,帮扶工作的信息报道宣传和上报工作落实不到位,缺失专人负责报道宣传,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不及时。帮扶理念未在师生群体间形成影响力,导致民众基础薄弱,甚至部分城乡学校领导缺乏对教育帮扶工作的重视,教育帮扶领导管理水平偏低。
(二)帮扶资源配置效率偏低
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能力的高低[19]。在乡村学校中,教学资源整合度不高,人力、物力、财力等教学资源难以形成有效供给以及优质均衡的合理配置结构。就整体而言,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和已配有资源闲置浪费并存的现象。这种事实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三个方面。
第一,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师资流失严重,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化水平整体偏低。教师流失数量日益增加,使本就不充足的农村师资力量深受沉重打击,加剧了农村教师缺失的危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教师年龄、专业和职称等多方面。农村教师学历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农村教师队伍缺乏科学有效的培训[20],很少有针对教学能力的专门的、连续的、系统的培训项目,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有限,导致农村教师队伍成长速度缓慢。
第二,物力资源配置方面,农村学校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资源配置与城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教育发展水平。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损坏严重,图书资源紧缺、硬件设施老化、多媒体设备损坏等问题较为普遍,影响基础设施使用的效能与性能。整体来看,物力资源配置整合度不高,资源配置效率偏低,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教学水平。
第三,财力资源配置方面,地方政府对学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足,学校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政府同一拨款经费运转,相关教育经费指标都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尤其难以保障教师工资水平,难以保障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此外,各级主体对教育经费的管理监督缺失,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三)帮扶监督评估机制不完善
教育帮扶监督评估机制是对帮扶事前、事中、事后等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对教育帮扶成效进行严格评估验收,以及时发现并矫正帮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顺利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的有力保障。目前,教学帮扶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程度相对较低,教育帮扶支教活动的督查力度仍然偏低,教学帮扶中教学评估机制不健全。具体来看,教育帮扶活动的监督评估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监管主体单一,优质学校以及薄弱学校双方都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对教育帮扶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教学帮扶工作中政府部门、社会部门也存在监督缺失问题。双方协作学校、政府部门、社会等主体监督缺位,监督制度不完善,造成监督力量薄弱,同时也是教育帮扶贯彻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无法及时掌握教育帮扶进展、及时诊断帮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影响帮扶活动成效。
其次,缺乏对帮扶支教活动开展情况的跟踪督察,在教育帮扶过程中未能有效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难以确保教育帮扶活动有效扎实推进。比如,留守儿童问题仍是教育帮扶活动中应首要关注的一大问题,但教育帮扶活动中对留守儿童关爱政策实施缺乏必要的监督,目前,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农村教育的一大隐患。
此外,缺乏教学帮扶活动中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估、中期质量抽查和教学绩效评价等相关制度,各教学环节相关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不强,工作效率偏低,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由于教育成效具有间接性、潜在性及滞后性,使得教育帮扶的成效短期内难以客观观测,同时也为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带来一定的挑战。
四、乡村振兴中教育帮扶的推进策略
农村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农村人才培养必然要依靠乡村教育的发展。在新型乡村振兴视野下,开展教育帮扶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协作帮扶,使受帮扶学校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养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和共享城乡、东西部教学资源,促进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教学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梯。开展教育帮扶活动,要着重完善教育帮扶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帮扶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城乡、东西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要切实提高对农村薄弱学校教育帮扶的效果,需要建立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作为首要保障。建立健全教育帮扶管理机制要解决好帮扶谁、谁帮扶、怎样帮扶等基本问题,以确保教育帮扶活动取得理想成效。
其一,实现精准识别是教育帮扶的首要前提,识别教育帮扶对象是后续教育帮扶、监督以及评价等机制运行的依据。识别教育帮扶对象要以公平为价值取向,以科学为识别原则,以接受教育的能力、条件、意愿以及适合的方式为识别标准。
其二,由重要政府部门牵头,精准设计教育帮扶工作,制定并完善教育帮扶工作开展过程中具体、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和帮扶计划,维持教育帮扶工作秩序,落实教育帮扶相关政策,为教育帮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一方面,教育扶贫进入新阶段,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发达学校优质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把优质课程、讲义等同步播放于贫困地区学校,使得薄弱学校学生享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学业成绩、身体素质、道德品质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尤其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包括学业指导、心理辅导以及生活关怀,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其三,加大帮扶理念的宣传力度,尤其帮扶与被帮扶学校领导以及师生要高度重视教育帮扶工作,提高对教育帮扶的了解与认识,形成多元化协作式帮扶,提高教育帮扶管理水平。及时宣传报道教育帮扶具体实施工作,公开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提高帮扶透明度与政府公信力。
(二)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罗伯特·登哈特夫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合理质疑,以政府视角提出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的职能并不是“掌舵”,而是建立非政府组织,依靠这些组织的整合力和凝聚力以及公民的积极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合力,优势互补,共管共治。乡村教育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应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导下加以完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要加强整体统筹与应用,学校协调机制的完善离不开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完善学校协调机制要加强三大主体之间的合作,形成政府引导、学校落实、社会监督的有利局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级各类学校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协调模式。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区域间资源流动和经验互助的长效机制,形成“保优质、促发展、消分化、重引导”的教育优质均衡新格局。一方面,着手统筹优化财政支持、师资配置、基础设施等资源,尤其要优化师资队伍,引导一流教师人才投身教育帮扶事业,进一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要加强学习发达地区学校特色办学模式,理性借鉴优良办学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改革,进一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其次,乡村学校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只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人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坚持民主开放的原则,实施合作式教学管理模式,学校教育质量才能得以有效提升。帮扶学校还应该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求真务实,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原则,制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以解决目前受援学校中存在的教学资源不充分、教育教学质量较低的现实问题。协调帮扶工作是整合教师资源的强有力措施,通过城市学校教师帮扶乡村学校教师,提高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了教师教学资源配置。帮扶学校应该着手选派学校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援学校指导帮助建设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对受帮扶学校在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育活动和制度建设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扎实有效开展帮扶活动,不断提高受援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最后,对于社会主体而言,也要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帮扶的活动中来,并且要抽调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智力资源积极实施教育帮扶政策。高等院校等主体参与农村教育振兴是其对社会期待的回应,也是塑造自身良好社会形象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要充分利用其在教育、科研、人才和智力等方面优势,对受援学校进行全力援助。同时,国有企业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在全社会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参与乡村教育帮扶的工作,为乡村学校建设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资助。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重要代表人物温森特·怀特、罗德斯很注重职业化的监督管理,以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为焦点来评估管理水平。在教育帮扶活动中,学校与政府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两大监督主体,此外,还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对帮扶工作的监督力度,形成相互监督的模式。进一步健全教育帮扶成效评估体系,优化教学成效。对教育帮扶活动有效实行监督评估管理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方面,教学帮扶工作应该扩大监督主体,引入社会群体的监督,人大、学生、家长、教师、社区人士、新闻和社会媒体等都可以成为教育帮扶监督主体,通过社会群体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和压力,对教育帮扶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管,促进信息共享,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监督效果,提高教育帮扶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加强教学帮扶监督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教育帮扶活动要创新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优先将发展性评价作为考核重点,每学期优质学校对被帮扶的薄弱学校至少开展两次帮扶支教活动,每次帮扶支教活动应选择级别较高的带队负责人,选派两名以上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参加。每次帮扶支教工作结束后必须向上级汇报支教工作情况,每学期结后要向教研室上报帮扶将把帮扶支教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效纳入校长、教师绩效考评中,以完善教育帮扶工作评估体制。建立多元参与考核评价体制,通过协同创新,引导政府、帮扶与被帮扶学校以及村级组织共同参与帮扶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