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长日将尽》的创伤记忆书写

2022-03-12缪思敏南京理工大学南京210094

名作欣赏 2022年21期
关键词:史蒂芬小姐记忆

⊙缪思敏[南京理工大学,南京 210094]

《长日将尽》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位英国管家史蒂芬斯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包含两条时间线:一是在新东家法拉戴的资助下,史蒂芬斯驾车游历英格兰六日的见闻;二是史蒂芬斯回顾自己过去的管家生活。虽为仆人,但史蒂芬斯志向远大,心比天高,一直秉承着职业“尊严”。在达林顿府成为“二战”前后英国隐秘的政治与外交“轴心”的辉煌中,他尽忠职守,一丝不苟,堪称完美。但是,史蒂芬斯性格上过于理性甚至冷酷,为人处事上压抑自我情感,这让他付出了悔恨一生的代价。在旅行的最后阶段,他终于意识到曾经的职业尊严给他带来的只有无尽悔恨。最终,他来到黄昏的码头,坐在长椅上欣赏码头彩灯亮起的活动,也享受着长日将尽的美好与失落。

创伤是弗洛伊德早期理论研究的核心,他在《精神分析导论》中对心理创伤进行了定义:如果在短暂的时期内,某个经验使心灵受到极其高度的刺激,致使有效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弗洛伊德不关注创伤事件本身,而是强调创伤的记忆性,通过创伤理论可以了解受创主体史蒂芬斯的创伤记忆的具体表现。而创伤理论的后期代表人物朱迪斯·赫尔曼(Judith Herman)的《从创伤到复原》一书在创伤领域内占据重要位置,该书全面地阐述了创伤的本质和复原的各个阶段。赫曼的研究证明了“创伤事件的主要影响,不只在自我的心理层面上,也在联结个人与社群的依附与意义系统上。创伤事件破坏了受害者对环境安全、正面自我价值和天地万物合理秩序的基本认定”。但是,建立与外界的联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创伤修复与复原,从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史蒂芬斯以旅行和回忆来实现个人心理创伤的治愈。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基础,结合赫曼等对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辅助创伤复原等,解读史蒂芬斯内心创伤记忆的表现,并分析其创伤修复过程,使得读者也可以真正感受到主角内心的创伤。

一、创伤记忆表现

不同于“普通”记忆具有易变性,会随着时间发生动态的变化,创伤记忆是固定和静止的。它们是从过去深刻的体验中获得的记忆痕迹,而这些深刻的痕迹会镌刻在人物的大脑和心灵中。正如威廉·福克纳在《修女安魂曲》中所写:“过去永远不会死,它甚至还没有过去。”此外,不同于令人愉快或者烦恼的普通记忆,创伤记忆很难加工成为连贯的故事,而是以片段的方式呈现,这也对应了史蒂芬斯选择闪回式地回忆过去。史蒂芬斯的创伤记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对父子亲情的压抑、对爱情创痛的否认、对个人职业理念的盲从。

(一)对父子亲情的压抑

在回忆中,史蒂芬斯提到了他的父亲,可以看出这对父子关系非常疏远,他们没有一些温情的回忆,大篇幅的回忆都和工作有关,鲜有私人接触。史蒂芬斯为自己所筑的心墙太高,他内心的情感永远是被工作的理性所埋没。在回忆中,他对父亲一直是使用职业化的第三人称,从不透露自己的情感。而父亲对儿子的态度也是冷淡,没有关切的话语,似乎双方很早就对这样的交流方式习以为常,可事实上他们的对话一直是在窘迫的气氛下展开的。这也充分说明了父子之前不知道如何表达爱,而作为儿子的史蒂芬斯更是没有在一个爱的环境下成长,他的记忆创伤在童年时期就已经产生了。

根据弗洛伊德对创伤的理解,创伤包含了童年早期所经历事件的记忆、青春期后期经历事件的记忆与后期经历事件触发的关于早年事件的记忆,而童年时期的创伤记忆对一个人影响最深。因此,儿童时期所经历的丧失(亲人的离去、照顾者的更替,甚至断奶等)更易于引发创伤性体验,并形成难以消失的创伤记忆。在史蒂芬斯的回忆中,一次也没有提到自己的母亲,这也暗示了他的母亲对他的关爱不够,影响甚微。而父亲在他童年中有着无意识的精神引导,尤其在他哥哥去世的那段往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曾经致使自己哥哥去世的将军来到父亲主人的府邸时,他的父亲依然能够保持职业素养,悉心照顾这位“举止毫无教养,言谈话语粗鲁不文”的客人,最终得到了褒奖。这种压抑情感的职业尊严在史蒂芬斯看来是伟大的,并认为是海斯协会所谓的“与其职位相称”的高贵尊严的化身。因此,童年记忆中的父亲形象也是史蒂芬斯学会抑制自我情感的最初启蒙者。

但是,童年的记忆创伤也不意味着史蒂芬斯就是一个冷若冰霜、视情感为草芥的人。当记忆停留在1923年时,达林顿勋爵将最具有影响力的贵族们召集到府上来开一场重要的会议。此时,老史蒂芬斯已经彻底病倒,而史蒂芬斯无暇安守病榻。在得知自己父亲中风到去世期间,他只在父亲的阁楼里有过三次简短的停留。在父亲唯一一次清醒的时候,袒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情感:“真希望我对你来说是位好父亲。”可面对这样父亲少有而直接的真实情感袒露,史蒂芬斯感到局促不安,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真高兴您现在好些了”,甚至回避父亲直白的表达,直接推脱说明天早上再找时间聊。就这样,史蒂芬斯在忙碌的工作中得知了父亲已经去世,未曾见到最后一面。尽管史蒂芬斯没有回忆父亲弥留之际自己的心理活动,语调也没有波澜,可是在他压抑感情的背后,是内心的极度痛苦和悲痛,已经展现出异于平常的精神样貌。达林顿的教子小卡迪纳尔先生对史蒂芬斯表示出关切,询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因为他看起来好像快哭了。对此,史蒂芬斯直接否认,又掏出了手帕赶紧擦了擦脸。这简短的用手帕擦脸的动作却像是史蒂芬斯在与压抑的情感作斗争,用手帕加以掩饰自己的痛苦,他内心的真实情感早已溃不成军。

弗洛伊德认为,由环境影响造成的激烈因素是导致创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面对死亡、遭遇遗弃、激励失望和错位等,父亲的去世无疑是一道创伤记忆。在漫长的记忆中,史蒂芬斯依旧清楚地记得去父亲房间的情形,记得屋里惨白的光线,甚至是房间里烤肉的气味,他的内心还是怀念父亲的。一方面,父亲在职业素养上以强大的超我无意识影响着史蒂芬斯的自我,为了职业牺牲本能甚至自我,给史蒂芬斯树立了榜样,致使他一生效仿;另一方面,父亲抑制情感的程度是畸形的,他的去世和职业素养最终没有给史蒂芬斯带来童年的爱和温暖,留下的却是记忆的创伤,即对父子亲情的压抑。

(二)对爱情创痛的否认

童年的创伤记忆不仅没有让史蒂芬斯感受到真正的亲情、爱、温暖,也造成了他不知道如何爱人,如何表达爱,甚至面对爱情而不自知。在他的回忆中,史蒂芬斯最早提及两性情感是提及达林顿府前女管家和男副管家因为结婚而离开达林顿府,在他看来这是对于工作秩序的一种严重威胁。他认为婚配发生在高级职员之间会对工作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直到肯顿小姐的出现,像一束阳光照进了他的内心。肯顿的性格活泼开朗,而且工作负责。他们之间虽然一直是工作上的交流,史蒂芬斯也从未直接表明对肯顿小姐的情感,可事实上史蒂芬斯对她早已产生情感依靠。

据史蒂芬斯后来回忆他与肯顿小姐共事的那些岁月里,她至少三次试图把花送进他的房间,一次,肯顿小姐执意想看他手中的书,甚至不顾言语的拒绝和身体上的接触,最后她“轻柔”地发现他在阅读一本多愁善感的罗曼史时,史蒂芬斯却为自己找了借口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这不仅是在口头上完全否认对感情的态度,更是内心不敢正视自己对感情的向往。在闪回的记忆中,肯顿小姐永远是主动的一方,有时史蒂芬斯甚至认为她是胡搅蛮缠,直到在一次聚会上肯顿小姐作出了最后一次试探。她问史蒂芬斯,在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后,还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她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回答,也是给她留在达林顿府的一个理由。然而,史蒂芬斯说,一直等到他协助爵爷实现了爵爷所定下的所有伟大目标之后,他的人生才算圆满,并不考虑自己的感情。他像圆规的一角一直以爵爷为中心而转动,从不考虑个人情感。他的童年记忆创伤让他没有勇气回应感情,最终使得肯顿小姐倍感失望,另嫁他人。

史蒂芬斯始终克制着自己的感情,眼睁睁看着注定让自己悔恨一生的事情发生而无所作为,为了专心工作放弃了个人幸福,一心服务于“具有全球意义的会议”。尽管他在回忆中从未表达出爱情的创伤,但他的内心骗不了自己。他依旧记得夜深之际徘徊在肯顿小姐门口时,会非常肯定在门后的她一定是满面泪痕。同时,小说开头史蒂芬斯收到了肯顿小姐的来信,这也是他到英格兰西部旅行的最初目的。虽然肯顿小姐已经结婚,可是从现实到回忆,史蒂芬斯都只称呼她为“肯顿小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一直没有接受她结婚的事实。史蒂芬斯刻意曲解信中的内容,尽管信中从未提及肯顿小姐想重返达林顿府的意愿,可是他猜测肯顿小姐“婚姻不幸最终还是走向终点了,信里并没有细讲这方面的情况,这当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他的主观化解读冥冥中泄露出他对肯顿小姐旧情未了,内心盼望着肯顿小姐的回归是出于私人的意愿而非是公事之需。直到最后真正两个人再次相见时,他所想的事与愿违,肯顿小姐已经放下了过去,继续留在丈夫身边,就是这样的答复终于让史蒂芬斯承认“我的心行将破碎”。这也是他唯一一次直抒胸臆地表达对肯顿小姐的爱恋之情,这也证实了他在漫长的回忆岁月中一直饱受的失去爱情的创痛。

由此可见,史蒂芬斯不是没有对爱与被爱的需求,只是童年时期的创伤记忆让他像父亲一样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感情,面对情感时更是选择以逃避的态度转向工作中。恰如同肯顿小姐始终未拿进房间的鲜花一样,史蒂芬斯与肯顿小姐的人生轨迹终究是错过,渐行渐远。他放弃了拥有爱情、家庭和自由生活,他在旅途一直陷入到创伤记忆里,就如同他最后面对的落日余晖,他的爱情和希望已经消失,美丽落日就如同爱情的创伤记忆永远铭刻在心。

(三)对个人职业理念的盲从

在两条时间线上,史蒂芬斯重点叙说了他引以为豪的管家工作。作为“管二代”,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大半生的时光都献给了达林顿府,就连新主人准许他驱车游历英格兰西部地区时,他最初想到的也是工作,直接拒绝这样的安排。除了本职工作,他还深层次探讨了“什么是伟大的男管家”,在经过深入思考之后,他认为“职业性尊严”是衡量一个优秀管家的关键要素。与老一辈的管家价值观不同,史蒂芬斯认为效力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绅士,这样就相当于服务全人类了。在他的记忆中,达林顿就是他理想的绅士人选,达林顿府就是世界之轮的轴心。因此,史蒂芬斯反复强调“伟大的管家”这一理念,无条件地服务于达林顿勋爵。

但是,他自认为的职业理念让他在达林顿府被收购后产生了反思。在达林顿府的全盛时期,史蒂芬斯手下有三十几个全职员工供他差遣,而被美国人收购后,府里的员工加上他自己这个大管家就剩下四个人,而宅邸的大部分区域都被关闭不再使用。他对管家这份职业有着理想主义的追求,对于他而言,为达林顿勋爵服务,就是在促进全人类的幸福,成为“伟大的”管家。可是,新主人对他这样的古板做派不予认同,于是差遣他去西部旅行。这无疑反映出史蒂芬斯从前想坚守的职业理念随着达林顿勋爵的去世而逐渐被外界所摒弃,而他为这份所谓的“尊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错过父亲的临终以及和肯顿小姐的爱情。

这段事业上的创伤记忆在史蒂芬斯的西部旅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提到,创伤记忆是具有“潜伏期”的,尽管对创伤性时间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丢失,但是若在生活中受到相关的或者类似事件发生时,对受创者而言可能会激发对往事的回忆,而这些记忆侵扰会使受创者一直对现实世界保持抗拒的姿态。因此,史蒂芬斯再次面对别人谈论绅士达林顿勋爵的过失时,他认为爵爷为人品行高尚,对后人对爵爷所做的过失评价而愤愤不平。这样的抗拒足以体现出史蒂芬斯对曾经所追随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他开始慢慢反思,记忆中爵爷赶走两名犹太女仆现在他看来是不太妥当的,回忆中的那些爵爷的言论现在看来已经“显得相当奇怪,有时候甚至令人讨厌了”。这些无疑否定了史蒂芬斯以前所遵从的职业理念,现在来看他的努力都是盲目的,是没有自我判断力的。

在旅途的最后,史蒂芬斯认识到自己毕生所追寻的尊严和个人信仰,只是虚幻的影子。在他避重就轻的叙说中,为了将毕生所盲从的职业理念即“尊严”视为人生最高标准,一次次逃避亲人和爱人的期待,留下了无法挽回的遗憾。他失去了亲情和爱情,他所秉持的伟大管家的价值观不再有意义,这些使得他承受着创伤记忆。也许当他再次回到给他带来三次重大创伤的地方时,任何一样不起眼的物件或者谈话都会再次触发他对于创伤的闪回,这种创伤困扰了他的一生,在服务达林顿勋爵的光环下失去了自我,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二、创伤记忆复原

史蒂芬斯的创伤经历包含三方面:父亲的逝世、肯顿小姐的离开和个人职业理念的崩塌。他的创伤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战后英国人民的集体创伤记忆。但是,回忆过去的创伤经历和游历英格兰西部则帮助史蒂芬斯承认伤痛,找到释放的途径,开始修复其创伤,最终实现自我和解。

首先,史蒂芬斯对过往沉重的创伤经历的叙述是破碎的、非线性的,这和创伤回忆的特点完全吻合。因此,他的片段式创伤记忆为他提供了重新认识自我、发泄自我情感的一个机会,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未来。创伤理论认为,创伤潜伏在人的潜意识层面,不可言说、难以排解,只有当创伤记忆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被叙说出来时,创伤的症状才能得到减轻,这也是创伤修复所必经的过程。因此,史蒂芬斯在回忆中叙说了人生重要的情感关系,即父子之情以及与肯顿小姐的情感。同时,他远大的职业抱负也占据了回忆的大段篇幅。他以回忆过去的日记体的记叙再现个人情感和事业的冲突,旁观者可以看到他的真实想法和情绪。当然,回顾过去的创伤记忆是痛苦的,但是,正如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所说:“不带情感的回顾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同时,宣泄是释放压抑情感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破碎的创伤记忆宣泄了过往的痛苦,原来在严肃认真、冷静从容的绅士外表下,史蒂芬斯有着对父亲去世的遗憾,有对错过爱情的悔恨,以及对个人职业理念的质疑。因此,史蒂芬斯从“前叙述式”前后不一、遮遮掩掩出发,到慢慢重构自己的人生故事,被压抑的自我得到和解。最终,创伤主角重新组织自我,宣泄个体创伤,从而减轻了个体伤痛,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其次,史蒂芬斯游历英格兰西部的旅行也是创伤记忆复原之旅。只有他远离达林顿这个封闭守旧,远离刻着帝国烙印的旧世界,才会真正走入充满自由平等的新社会,才能真正找到自我,真正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在旅途前斯蒂文斯不舍得离开府邸,但是路途的风景人情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甚至感到不用驾车便是一种解脱,享受自己的假期。尤其是在旅途中,他和村民哈里的谈话冲击着自己的内心,哈里关于民主议会制的言论令深居在达林顿府的史蒂芬斯耳目一新。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所认为的“尊严”和如今社会上的民主政治,逐步开始对过去奴性的自己有了深刻反省,不再对达林顿勋爵的观点无条件接受。这也意味着史蒂芬斯开始慢慢走出狭小固执的天地,开始建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创伤理论,建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是创伤修复的前提基础。直到第六日傍晚,史蒂芬斯看着夕阳西沉,华灯初上,他开始和陌生人交谈自己的心迹,这让他蓦然意识到这份相谈甚欢的对话也能感受到烟火温情。同时,他也认同了陌生人的建议,慢慢享受自己剩下的人生,重新审视自己,认为“应该采取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把我剩余的这段人生尽量过好”。他开始从冷漠转为温情,从自闭转为开放,从沉湎过去转为正视现实。这意味着史蒂芬斯彻底告别束缚折磨他的创伤过往。虽然过往的创伤记忆已经产生,但是他学会开始积极地拥抱人生,努力创造自我认同,更加珍惜当下。

创伤记忆对史蒂芬斯的影响体现为不断闪回和压抑自身情感,否认事实,活在过去的迷梦中,主动切断自我与外界的联系,延续了创伤的痛苦。但是,拼凑碎片的回忆叙述和六天的英格兰西部之行让史蒂芬斯修复了自己的创伤记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可以走出固化自我的影子,继续面对生活。

三、结语

创伤记忆为史蒂芬斯展示了自己的创伤经历,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父子亲情的压抑,对爱情创痛的否认,以及对个人职业理念的盲从,从这些闪回的记忆片段可以看到管家真正的内心世界,缩短了读者和书中人物的情感“鸿沟”。同时,史蒂芬斯的创伤记忆从童年时期就已经开始,由于缺乏亲情,并且受到父亲节制情感的影响,他一心追逐职业“尊严”,从而成为“伟大的管家”。可是,旅行的回忆让他自省,复原了创伤记忆。由此可见,史蒂芬斯通过了个人回忆叙述和六天的游历经历重新开始认识自我,建立与外在世界的联系,最终达到自我和解。这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史蒂芬斯开始摆脱创伤记忆对人生的牵制和羁绊。石黑一雄曾说过,创作从来都不是宣泄愤怒或狂躁的手段,而是用来抒发某种遗憾,纾解忧愁。史蒂芬斯的创伤复原方式为他的创伤记忆提供了宣泄口,同时也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治愈了人们的内心。

①⑥ 〔英〕朱迪思·赫曼:《创伤与复原》,施宏达、陈文琪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151页,第553页。

② 〔美〕彼得·莱文:《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曾晨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③ 安媛媛:《创伤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版,第12页。

④⑤⑦ 〔英〕石黑一雄:《长日将尽》,冯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84页,第41页,第207页。

猜你喜欢

史蒂芬小姐记忆
晚霞小姐
给善良一次机会
美男子与女儿乱伦生子双双被捕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谁在跟踪雁小姐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