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妥昔单抗不同给药策略对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缓解率及MMPs、miR-106b-5p、PCAT-1、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2-03-12李胜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单抗发生率化疗

王 超,李胜强,赵 岩

王超,李胜强,赵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 300193

0 引言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例,死亡人数超60万例,病死率居第4位,巨大疾病负担已构成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美国NCCN指南中对Ras野生型晚期CRC患者一线推荐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标准用法为西妥昔单抗每周给药,但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单周治疗需反复多次住院,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时间、经济成本.部分Ⅱ期单臂研究及国外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西妥昔单抗双周方案效果良好,可能成为西妥昔单抗另一种治疗方式.基于欧美CRC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亚洲人群是否同样受用,还需大量研究证实,本文首次探讨西妥昔单抗不同给药策略对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缓解率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miR-106b-5p、前列腺癌相关非编码RNA转录物1(PCAT-1)、不良反应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7-07/2019-03我院74例采用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的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西妥昔单抗给药策略不同,分为2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肝转移灶数目、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及病变部位均衡可比(>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符合《CRC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3)》;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结直肠腺癌,基因型为RAS野生型,且经组织活检证实存在肝转移;预期生存期≥3个月;患者自愿签署化疗和靶向治疗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克罗恩病;存在化疗禁忌者;同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治疗依从性差;合并严重感染;入组前曾接受过放疗或者化疗等辅助治疗者;手术治疗后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无法耐受或者治疗期间死亡.

1.2 方法

1.2.1 单周组:首次予以西妥昔单抗(Merck Europe B.V.,批准文号:S20171039)400 mg/m,静脉滴注120 min,后续每周予以250 mg/m,静脉滴注60 min,1周/次.

1.2.2 双周组:予以500 mg/m西妥昔单抗治疗,每2周重复1次.mFOLFOX6方案:第1 d静脉注射奥沙利铂85 mg/m²、亚叶酸钙400 mg/m²,第1 d静脉推注氟尿嘧啶400 mg/m²,后以2400 mg/m²持续泵注46 h,2周为1个周期,行4个周期化疗后由外科评定是否可以手术.

1.3 观察指标 (1)疾病缓解率:依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评价西妥昔单抗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病情进展.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计算客观缓解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分级,分为Ⅰ-Ⅳ;(3)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参照KPS功能状态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其中KPS提高10分以上为提高,提高、下降不足10分为稳定,下降10分以上为下降,其中提高、稳定为改善;(4)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时间为自开始化疗开始至肿瘤进展或死亡的时间.

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MMPs及miR-106b-5p、PCAT-1表达.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空腹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保存于-80 ℃环境下待检.(1)MMPs表达,采用Westem blot法检测其MMP-2、MMP-9、TIMP-1含量,提取蛋白后,用BCA蛋白质测定试剂盒定量测定细胞蛋白浓度.通过SDS-PAGE分离后,将蛋白转移至PVDF膜中,BSA液封闭30 min,4 ℃孵育过夜后,用含有的TBST溶液洗膜3次,每次10 min,在室温下孵育二抗(1:5000),封闭1 h.使用ECL显影液检测目标蛋白 的表达水平,gapdh用于蛋白内参对照.实验重复3次;(2)miR-106b-5p、PCAT-1表达,提取血清中总RNA,采用反转录试剂盒将RNA反转录合成cDNA,miR-106b-5p反转录反应条件为37 ℃ 60 min,95 ℃ 5 min,以cDNA为模板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miR-106b-5p水平,引物序列为5′-AAACUGCUGACAGUGCAG-3′;反应条件为95 ℃ 3 min,95 ℃ 10 s,60 ℃ 30 s,共50个循环;PCAT-1反应条件:42 ℃ 60 min,70 ℃ 5 min,以cDNA为模板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PCAT-1水平,引物序列为5-GACAGCTGACATAGGCACCC-3′;反应条件:95 ℃ 10 min,95 ℃ 15 s,62 ℃ 31 s,72 ℃ 30 s,共40个循环.选U6为内参基因,计算miR-106b-5p水平、PCAT-1水平,试剂盒均购自美国赛默飞公司,血清miR-106b-5p、PCAT-1相对表达量以2表示.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为mean±SD表示,使用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使用检验,<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缓解率 双周组疾病缓解率78.38%高于单周组5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2.

表2 两组疾病缓解率对比[n(%)]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双周组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及痤疮样皮疹发生率均高于单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MMPs 两组治疗前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1MP-1)表达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双周组MMP-2、MMP-9表达量均低于单周组,T1MP-1表达量高于单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MPs表达对比(mean±SD)

2.4 miR-106b-5p、PCAT-1 两组治疗前miR-106b-5p、PCAT-1相对表达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双周组miR-106b-5p、PCAT-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单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miR-106b-5p、PCAT-1表达对比(mean±SD)

2.5 卡式评分改善率 双周组生存质量改善率72.97%高于单周组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6.

表6 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比[n(%)]

2.6 生存情况 双周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4个月,单周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9个月.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4,=0.078).图1.

图1 单周组与双周组生存分析.

3 讨论

随着CRC普查工作开展,以及肿瘤标志物应用,CRC检出率得到明显提升,但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其中约50%发生肝转移,丧失手术治疗时机,经转化治疗可促使部分患者获得手术机会,进而实现长期生存.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的临床应用是转移性CRC治疗领域一大热点,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已成为目前RAS野生型转移性CRC标准一线治疗策略,可促进患者缓解率及生存率明显提升.西妥昔单抗常规给药方法为单周方案,即首次给予400 mg/m,此后每周给予25 mg/m,因西妥昔单抗具有较长半衰期与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有研究提出,西妥昔单抗双周给药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等方面同单周用药相似,是一种更为便捷的用药方案.目前,国内对于西妥昔单抗单周与双周用药方案的对比研究尚少,本研究收集了2018-07/2020-03在我院采用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的RAS野生型CRC肝转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发现,,双周组疾病缓解率78.38%、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72.97%较单周组54.05%、48.65%高.因西妥昔单抗半衰期较长,故双周方案给药可达到同每周给药相似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和最低血药浓度,西妥昔单抗作为人鼠嵌合IgG1单克隆抗体,可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胞外激酶特异性结合,进而阻断内源性配体介导的EGFR信号传导通路,诱导肿瘤凋亡.K-ras基因是编码EGFR信号转导通路RAS蛋白的基因,在RAS野生型肿瘤中,该蛋白受到严格调控,而西妥昔单抗可有效阻断其下游信号传导,进而抑制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和诱导凋亡.俞悦等研究发现,西妥昔单抗双周给药治疗KRAS/RAS野生型转移性CRC疗效确切,客观缓解率(76.3%)较单周组(54.8%)高,同本研究结果相似.

既往随机对照试验重点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为Ras野生型CRC患者带来的额外生存获益,对于分子靶向药物疗效预测的分子标志物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尝试从分子标志物方面入手,对照性研究西妥昔单抗儋州与双周方案对Ras野生型CRC患者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以往,临床通过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常规肿瘤标志物判定恶性肿瘤发展及治疗效果,应用价值已经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缺乏创新性.Pan等研究指出,miR-106b-5p具有调控肿瘤细胞生长、转化、侵袭、迁移等功能,在大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PCAT-1位于染色体8q24,是发挥癌基因功能的一类长链非编码RNA,倪慧等研究发现,PCAT-1在CR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由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西妥昔单抗治疗的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双周组miR-106b-5p、PCAT-1相对表达量低于单周组,表明西妥昔单抗双周给药策略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分泌产生循环IncRNA,调节miR-106b与其相关的靶基因表达,进而调控CRC细胞的增殖、侵袭、凋亡,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基质MMP是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能够促进癌细胞转移,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1MP)对MMP产生拮抗作用,MMP-2、MMP-9表达与直肠癌病情进展、肿瘤浸润生长呈正相关.本研究对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实施西妥昔单抗双周给药可显著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活性,抑制间质细胞MMP-2、MMP-9合成及分泌,进而阻止CRC患者肿瘤远处转移和向周围组织侵袭,为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争取获取手术机会.此外,双周组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及痤疮样皮疹发生率较单周组高,虽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未影响治疗,但临床应用过程中针对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差、高龄等机能状况低下的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还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4 结论

总之,与每周给药相比,西妥昔单抗双周给药可为患者提供更高的疾病缓解率和生存获益,虽然这一治疗策略目前未被视为常规手段,但随着新证据出现和治疗优势人群筛选更加精准化,该策略可为合适的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机会,以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美国NCCN指南中对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一线推荐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标准用法为西妥昔单抗每周给药,但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单周治疗需反复多次住院,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时间、经济成本.

探寻西妥昔单抗单周给药和双周给药在RAS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找出西妥昔单抗单周给药和双周给药策略对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缓解率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miR-106b-5p、前列腺癌相关非编码RNA转录物1(PCAT-1)、不良反应的影响.

单周组首次予以400 mg/m西妥昔单抗,静脉滴注120 min,后续每周予以250 mg/m西妥昔单抗,1周/次;双周组予以500 mg/m西妥昔单抗治疗,每2周重复.

双周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单周组(<0.05);双周组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及痤疮样皮疹发生率均高于单周组(<0.05);双周组MMP-2、MMP-9相对表达量均较单周组显著下降,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1MP)表达量较单周组明显升高(<0.05);单周组与双周组的miR-106b-5p、PCAT-1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双周组下降幅度更大(<0.05);双周组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高于单周组(<0.05);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西妥昔单抗双周给药治疗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缓解率、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优于每周给药,但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际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虽然西妥昔单抗双周给药策略目前未被视为常规手段,但随着新证据出现和治疗优势人群筛选更加精准化,该策略可为合适的RAS野生型CRC肝转移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机会,以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猜你喜欢

单抗发生率化疗
IL-23/Th17 轴拮抗剂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进展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我国抗癌新药研究引国际关注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