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学生思维拓展的培养

2022-03-12肖志峰

师道·教研 2022年1期
关键词:逆向动画思维能力

肖志峰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思维能力处在学习能力的核心地位,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同样计算思维是一个围绕人这个主体开展的,通过科学实践,学习思维不断尝试、创新并在大脑里总结完善。所以计算思维是关于塑造人为主体的内在品质的概念,并视作为人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主体部分。

一、信息技术课堂中思维被动的现状

目前,初中文化课程突增,伴随着学业考试压力、中考应试压力、家长期望压力和课业负担压力的持续加重,部分教师授课模式又回归到灌输知识点上,短短的40分钟一节课出现内容多、强度大、机械操练重复。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想动口讨论、不爱发问、不想思考。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思维惰性,缺乏思维意识,只想拿来不想探究。所以思维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教师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激发和成长的。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在设置教学三维目标的时候做好充分准备,挖掘身边丰富的情境材料,从熟悉的人和事物开始,可以通过举行故事会、辩论赛、实验探索和其他有声有色的形式来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例如,《网上获取信息》一课中,为了让同学们更有兴趣也更直观的了解网络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引入课堂情境设计的时候,模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嘉宾座谈会。

(二)点拨启发,拨动学生思维散发。比如,在准备上《动作补间动画》这节课的时候,虽然亲手制作动画是新鲜有趣的内容,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使用Dreamweaver Flash软件,反而无从下手。为了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动画制作原理和思路,需要精选一些优秀的动画实例,如“节日动态贺卡”“校运会宣传”“禁毒知识”等优秀动画作品给学生鉴赏。

(三)循序渐进,铺设思维坡度。学生对教师设置问题解答的完成情况主要取决于问题设置的难度与坡度影响。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结合学情的实际情况,统筹配置课堂提问的坡度难度。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启迪引领,通过自己的思索实践,形成计算思维,做到步步拾级而上、逐渐层层递进,最终攀登知识的高峰。

(四)过程反演,提高逆向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很多类同质异的概念,学生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模式,习惯性用以往的经验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思维一旦固化,就会变得生硬死板,生搬硬套,丧失了创新能力局限了自身发展。要让学生掌握逆向思维的方式,首先教师要跳出思想禁锢不能只围着正常的地方转,嘗试在在重点处采用反向思维法来对学生进行反演反问,引导学生跳出现象,从事物的实质去看待问题。开放思想,打破固化,多用逆向思路引领学生突破惯性思维和经验的禁锢,从而提高他们的反向思考能力。挖掘教材中的探索性内容,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信息技术概念和原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对课程进行重新组合。

三、开启学生思想之门,促进教与学相长

众所周知,学习的根本就是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活动,见文思意是一方在教授另一方在学习的活动,是师生两种角色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不同思想的碰撞交融是需要多种形式的交流和传授的。目前来说,不乏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经典案例和方法,但其中常用且便捷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发问让学生思考。建立良好的问题互动环境它可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这就是一种润滑剂和兴奋剂,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抛出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受到阻力时,教师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可以再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的动力驱使思考并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逆向动画思维能力
逆向而行
做个动画给你看
培养思维能力
动画发展史
培养思维能力
我是动画迷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