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推进理论创新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2-03-12朱丽娟

新长征 2022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理论

朱丽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精辟概括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实现的四个“伟大飞跃”。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最终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开拓出一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正确道路

回首近代中国,自1840年以来,为救亡图存,曾有过许多进步团体、志士仁人为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奔走呼号,但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而积累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作了独创性的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理论创新所开辟的正确道路、所指明的前进方向,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彻底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及官僚资本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并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赢得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尊严。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开拓出一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光明道路

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为开端,在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彻底消灭了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制度,国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从1953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我国不仅工业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其他各项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解放军得到壮大和提高,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证明我们不但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使年轻的共和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三、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虽然在这一时期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但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面向21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大胆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达到了新境界。

对此,《决议》这样总结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國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也就是说,中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四、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迎来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从新的时代和新的历史方位出发,系统研究并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观点,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突破,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美好愿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深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展示出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理论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责任编辑/雷   博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理论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