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三重逻辑
2022-03-12李明鑫
〔摘要〕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性表达与实践经验的理性升华,它既内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逻辑,又指涉总体协调高质前行的社会发展逻辑,还关联以人民为中心旨趣引领的价值逻辑。自然-社会-人的平衡协调、自然-社会的平行发展、自然-人的平等共生凝构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自然生态逻辑。物质充足与供求均衡、民主充分与法治健全、精神滋养与意义索寻、和谐关系与公平正义显明了美好生活的社会发展逻辑。维护人民尊严、增进人民幸福、促进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形塑了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三重逻辑虽各侧其重、各显其质,但却不能割裂而论,它们共同筑构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整体图景与价值期许。
〔关键词〕美好生活,新时代,自然生态,社会发展,价值关涉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2)01-0037-10
美好生活是人类在生存发展中所追求的愿景与梦想,也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所谋求的图景与境界。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勾画,还是西方伦理之思中的本真生活、诗意栖居、道德王国等理性的诉求,无不包含了对美好生活景观的描绘。美好生活作为一个复合型概念,不仅指涉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话语表达,也关涉学者在思辨批判中的智性探索。新时代,它更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的庄严承诺,即“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1。作为政治宣言与庄严承诺的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它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虚假的宣传,而是蕴含丰富内容、多维领域、广泛民意的中国场域的真实生活样态。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4这凸显出在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11。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丰富性、实践深入性与意义深远性的特质,也广泛引起学界对其普遍关注,这不仅促发了关乎美好生活元素构成、主体关涉、生成逻辑等观点的争奇斗艳①,还催生了关于美好生活历史追求、实践逻辑、价值期许等思想的比肩而立②。虽然上述种种观点的生成路径不同、理论内核迥异,但都延展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阐释空间。作为一个囊括多元视角、内蕴多重价值、涵盖多维空间的总体性范畴,还需要对其内在的逻辑理路进行合理诠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要旨的自然生态逻辑,二是以总体协调高质前行为聚焦的社会发展逻辑,三是以人民中心旨趣引领为核心的价值逻辑。如果说自然生态逻辑呈现的是人民对安全与环境层次美好需要的求索,社会发展逻辑彰显的是人民对物质、民主、法治、公平层面美好需要的回应,那么价值逻辑折射的则是人民对教育、正义、意义层面美好需要的探寻。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自然生态逻辑
人民美好生活是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智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活样态,它不是与社会发展无涉的玄思妙想,也不是思辨与幻想独白的结果,而是现实境遇中自然-社会-人三者间对话的具体产物。之所以将自然-社会-人之间的关系建构用“对话”一词表达,是因为人民美好生活不仅摒弃了长久以来自然存续与社会发展二元对立的异化关系,还扬弃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目的的进化范式,转而倡导以平衡、平行、平等为逻辑进路的发展模式。就此而言,自然-社会-人之间的对话皆以或彼或此的方式塑构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自然生态逻辑,这具体表现为新陈代谢的平衡循环、生态文明的平行发展与生态人格的平等关照。
(一)美好生活在自然-社会-人之间的对话中实现新陈代谢平衡
“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3〕359-360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不仅关涉人的现实需要,还指涉自然-社会-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因此,在逻辑上可以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定位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样态。或者说是维系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保持“新陈代谢”平衡的生活范式。无论是马克思所指的“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4〕215,或是福斯特所指的“自然和社会之间通过劳动而进行的实际的新陈代谢相互作用……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相联系……是通过人类具体的劳动组织形式而表现出来的”〔5〕175-176。二者无不指涉了美好生活的生成需要自然-社会-人三者间达致新陈代谢平衡。由是观之,这种生成不仅关涉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要实现平衡发展的意蕴,还内隐了自然生态系统内部也需要获致“自动平衡”循环的意图。无独有偶,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自然生态逻辑不仅从人民需要美好生态环境的角度回应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更从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的维面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存续根基是人类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161这是不证自明的客观事实。但自然与社会的供给与索取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演变为畸形与异化的状态。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的爆发无疑表明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是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来换取的。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直面社会发展与人民需要二者之间的张力,在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自然生态恶化现实与人民需要优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中,科学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12的辩证思想。而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是决定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进入新时代后,美好生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以綠色发展、低碳发展与循环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与满足人民需要。从总体上看,无论是三江源头治理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或是国家公园的建立与“双碳”目标的设定,抑或是大气雾霾治理与蓝天保卫战的攻坚,都展现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协调的节奏中进行的。而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健康发展与人民需求满足正彰显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自觉生成,描绘了经济利益、社会效应与生态效益平衡发展的真实图景,进而从客观存在的维度确证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走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7〕28。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仅需要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保持平衡,还需要自然界系统内部能够维系良性持续的“自动平衡”循环,唯有这样,大自然才能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可持续发展与完善的支撑。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摒弃了“那种以人类为中心的狭隘思想体系,转而发展一种广泛的方法来寻找将人类需要与生物圈内其他生物形式的一般需要相协调的特别方法”〔8〕131。这不仅意味着新时代美好生活获致了“绿水青山”自然生态的良性再现,满足了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还意味着破除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工具关系,满足了自然自恢复与自净化的需要,进而形成了人回归大自然的亲近关系。正如习近平所言:“自然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理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9〕246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对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治理与修复秉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这不仅催发了自然生态系统内部新陈代谢的“自动平衡”循环,还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满足人民更高层次需要奠基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二)美好生活在自然-社会之间的对话中实现生态文明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在与传统生活样态的对比中彰显了一种生态化与绿色化的特质。在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嬗变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生活问题和生活本质的加深关注与不断探寻,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所达致的共识。如前所述,在新时代境遇中,人民对更舒适居住条件与更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塑构了美好生活的自然生态逻辑。所以,也就可以理解,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趨向和谐、复归本质、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共生的生活体例。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与社会生态文明的关系是相互关涉、相互衔接与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9〕242。而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寓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的。另一方面,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诉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旨归。这是因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7〕6。这种新要求就是有效实现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合理满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被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究其原因,不仅涵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健康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舒适的居住条件、安全的生存环境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一言以概之,良好的生态环境业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必需品”。中国共产党直面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与现实诉求。进入新时代后,着力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9〕244,并积极推进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制度健全为保障,以系统治理为依托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为人民美好生活塑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让人民重新呼吸到清新空气、领略到壮丽景观、体验到舒适居住。由此可见,良好生态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共同的重要彰显。
生态良好固然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但这种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绿色”的书写与描绘。“绿色生活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延续‘好生活’的必要前提,是实现‘美生活’的主旨意蕴。”〔10〕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中的“绿色”将不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实施“生态帝国主义”与“生态殖民主义”战略来换取的“假绿色”,也不是发展中国家以先“黑色”工业、后“绿色”治理的“墨绿色”,而是以绿色技术发展物质生产,以绿色政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绿色治理开创国际新秩序的全球性、均衡性、持续性的“真绿色”。这不仅体现在新时代美好生活聚焦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结构规划与能源结构调整的绿色化,还体现在人民思维方式、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即生成了以理性适度、简约低碳为逻辑遵循的思维模式、消费模式与生活模式。不难看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所开显的绿色向标,它既包罗了美好生活的经济发展、社会运行、生态治理共时性维度的各领域,也囊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治理、开发-保护、排泄-循环历时性维度的全过程。
(三)美好生活在自然-人之间的对话中获致平等共生关系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自然生态逻辑固然昭显了自然-社会-人三者间整体的对话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局部对话,但它更离不开自然-人之间对话的彰显。因为若没有人类存在,不仅生活无从谈起,就连自然界也会失去其现实意义。而这足以表明,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鲜明的属人性特质。这即是指美好生活“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7〕122。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人民摒弃了工具理性与技术理性主导下的以资本逻辑为遵奉的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格范式,转而形成了一种以生态理性为内核的、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人格范式,即生态人格〔11〕。生态人格的形塑为美好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提供了正当性前提。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宣传教育,激发了人民生态意识的觉醒,以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工具性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则致力于从道德关怀的视野中促发人民承担生态责任与践履生态义务的自觉性,以达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共生。
如前所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式样态,这不仅意味着美好生活是社会与自然之间和谐对话的产物,更意味着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平等对话的产物。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正是通过“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7〕122来激发人民生态意识的觉醒,并以此实现人与自然工具性关系的根本扭转。这种扭转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态人格的逐渐完善与健全中,逐步将生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从认识论的维度认同平等对待自然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内容,以形成亲近自然的认知观念,又从实践论的维度践行保护生态的具象行为,以营造出改善生态、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就此而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生态人格的形塑以激发生态意识为手段实现了尊重自然与保护环境的知行合一。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通过形塑人民生态人格来力求改变人与自然的工具性关系,不仅为激发人民生态意识的觉醒,更为能够从道德关怀的视野中呼唤人民承担生态责任与践履生态义务的自觉性。因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所强调的人类利益至上的生活样式,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诉求的“把道德价值归因于至少某些非人类的实体”〔12〕21的生活样态,而是“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13〕354的生活范式。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中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共生,是在人与自然平等对话的情境下得以获致的,而二者平等对话的有序进行则依赖于生态人格的塑造。因为“生态人格在道德责任上打开了人对自然的关怀之窗,将道德关怀的视野从人类拓展到了整个自然界,不仅在广度上将其内容涵盖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在深度上也着眼于当下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权衡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消除了自然的他者性,不再将自然当成人之外的甚至是与人相竞争的存在,而是将其内在地化为与人同生息、共繁荣的存在”〔11〕。就此而言,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生态人格的塑造不仅促使人民要内在地承担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责任与神圣使命,还从德性提升的境界中履行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义务。所以,新时代美好生活通过人民对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与生态义务的深度践履,造就了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关系,进而全面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
二、总体协调高质前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发展逻辑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历史的、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样态,“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14〕。习近平站在唯物史观发展观的高度揭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过程具有发展性与永续性的特点。这也表明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动态的、全面的、具体的历史过程,而不是静止的、单向度的、抽象的历史阶段。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作为一个总体性范畴,不仅涵盖了外在生存环境维度的自然生态逻辑,更囊括了经济发展、政治治理、文化建设、社会运转四个维度的社会发展逻辑。这也正契合了新时代人民对于更高层次物质文化与教育、民主、法治、公平等更全面需要的诉求。就此而言,“坚实的物质基础、充分的民主保障、丰厚的文化滋养、良善的秩序基础”〔15〕不仅是成就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其继续发展与健全完善的内在要求,更是其趋向完美与靠近此岸的真实图景。上述各方面无疑确证了人民美好生活是迥异于其他社会形态单向度、空想性美好生活的全面性、真实性的客观存在,而“坚实的”“充分的”“丰厚的”“良善的”的价值判断无一不是在证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开启了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有鉴于此,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发展逻辑,举其要者,有这样几个维度。
(一)物质充足与供求均衡的经济维度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531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一样,生产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能够生活的前提。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隶属于“类”生活概念中的具体范式,依循生产力与经济基础是决定社会发展力量的原则,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历了解决温饱、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阶段后,正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其经济发展也逐步实现了质性跃迁。所以,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经济发展维度已不再是管温饱、重数量、高消耗的“有没有”的传统模式,而是转向服务发展、注重质量、低耗高效的“好不好”的新型模式。以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3〕238。这一方面体现在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充足的与全面的,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的供求关系呈现出均衡性与可持续性的态势。
改革开放之初,为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现实矛盾,为彻底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遵循经济逻辑,这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也為人民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人民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出现了贫富差距增大、区域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遵循经济逻辑虽然为我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发展不协调、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直面种种现实问题,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正是基于上述的改革与转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不难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宏观国家层面为人民美好生活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为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了全面性的准备。而从微观层面看,我国积极完善分配制度,创新推进第三次分配的全面开展,使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达致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进而使人民对物质需求的购买力得以提升,并在更高层次物质需求的满足中感受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真实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为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奠定了充实全面的经济基础,还从供求关系改革上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持久存续与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马克思恩格斯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6〕531-532这表明,人民的需要在得到满足之后会依据实际情况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就是致力于满足人民更高层次、更全面的需要,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安全健康的产品,而这则要依赖于供给层面的不断输出。但由于我国早期在核心技术、产业转型等方面存有不足,在人民需求转变的同时,供给的产品却没有随之转变,质量与服务也未能跟上人民需求的变化,进而导致了有效供给不足、“需求外溢”等诸多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聚焦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着力做到“三去一降一补”,以实现美好生活中供求关系的均衡发展。不难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9〕140。
(二)民主充分与法治健全的政治维度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固然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坚强后盾,以确保人民自然属性(即生命,生理机能)的健康延续,但也需要获得正当的权利以彰显人格尊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与其他社会形态的生活相较,最显著的特征是真正地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及其成果。”〔16〕591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政治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助益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一方面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实践,将政治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使唯物史观从理论变为现实;另一方面,也从具体实践中满足了人民在美好生活中对民主、法治等方面的需要,进而促进人民能够有序参与政治建设,以获致自身的全面发展。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也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因为“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17〕96。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9〕159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中国共产党不仅用制度体系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且还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以拓宽实现人民民主的范围与渠道。特别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这是保障新时代美好生活人民享有充分民主的质性飞跃。它不仅规定了民主充分享有的主体是全体人民,民主充分享有的特征是过程性,更强调了民主充分享有的性质是全面。不难看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与践行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对民主需要的满足,更好地促动人民在美好生活中的政治参与。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发展逻辑固然需要推进人民民主的充分实现,但维系人民民主的持续享有,政治发展的良性运转,政治生活的有序进行,也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是随心所欲、毫无约束的生活,也不是封建专制、畸形片面的生活,而是法治、德治与自治三者有机结合的生活。这是因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美好”总是对应着“丑恶”,需要用法治来加以惩戒与约束生活中的“丑恶”。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也是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与保护人民,实现法律反映人民意愿与体现人民意志;另一方面,又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动全民知法、学法、守法,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促发人民懂得用法律维护权益与约束行为,进而实现国家与人民在双向互动中共同促进美好生活的良善存续。由是观之,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发展与完善必不可少地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为刚性保障。
(三)精神滋养与意义索寻的文化维度
物质基础与政治保障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奠定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性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新时代美好生活只由此二者构成。精神生活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以确证自身向此岸世界靠近的根本标志。所以,人的精神生活也是塑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精神世界的觉醒与文化层面的涵养,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核心着眼点。”〔18〕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为满足人民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美好需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念,既从本土关照的视野创造性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其新时代内涵,又从全球关涉的维度创新性发展和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全球文化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抑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都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实现了人民在文化涵养、境界追慕上的跃迁。
从精神层面探寻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文化维度的发展逻辑,并不意味着要抽离现实,将人民的美好生活抽象化,使之成為无根的虚无缥缈,而是要落脚到人民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感受、精神追求与精神提升中探讨。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仅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二为”原则、“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了大量喜闻乐见的文化与文艺作品,还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大众化转型与创新,为人民能更好地传承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与更深刻地领悟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提供了必要准备。这一方面丰富了人民在闲暇时间的活动内容,缓解了社会必要劳动所带来的疲惫;另一方面又促使人民在欣赏这些优秀作品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以获致精神上的滋养。
新时代美好生活为人民提供的精神养料,不仅是为了丰富人民的闲暇生活与提升人民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人民在美好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与索寻人生意义。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宣传,也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普世价值”,而是立足中国实际提出的为促进人民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与精神面貌的智慧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民主,社会层面的公正、法治都完全契合了人民对法治、民主、公平、正义等更高层面的美好需要。不难看出,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效抵制了西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的渗透,以助力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对人民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矢志不渝地探寻人生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和谐关系与公平正义的社会维度
人的生活不仅包含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它还涵盖了人的社会生活。“这是因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4〕379“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501所以,美好生活作为抽象的“人的生活”的一种具象客观形态,无疑也内含了社会维度。而美好生活的社会(狭义)维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表现为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就业分配等方面的需要。不难看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狭义)发展逻辑主要蕴涵了两个层面:一是公正逻辑,以民生福祉为目的,“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9〕223;二是和谐逻辑,以关系规定为纽带,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无论是罗尔斯所关注的权利正义还是戴维·哈维所阐释的自然空间正义,其落脚点都是人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取各种权利的正义性。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公平正义不是某一方面的公平正义,而是囊括人民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公平正义。这种公平正义的实现依赖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蛋糕”做大的同时,也把“蛋糕”分好。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注重再分配的公平性与均衡性,并开展实施第三次分配以对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进行有益补充。这不仅促使人民的收入得以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得以提升,还逐步缩小了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差距,增强了人民在美好生活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此外,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中的公平正义除分配领域外,还涵涉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与分配正义遥相呼应,共同促发了人民在新时代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体验。
新时代美好生活固然需要实现人民对公平正义美好需求的满足,因为公平正义既是美好生活的生成基础,也是美好生活的价值归依。所以,新时代美好生活中公平正义的实现还对人际关系的良性搭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起到了奠基作用。由是观之,新时代美好生活社会(狭义)发展逻辑必然包含和谐关系。一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政策托底与保护弱势群体等方式建立了世界上最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多领域、多内容、多层次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共同享有,从而缩小了人民在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时的差距。这种差距的缩小不仅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逐渐增进,还促进了人民之间的关系在逐步共同富裕、全民共同享有的过程中走向和谐。另一方面,人际关系的良性搭建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社会领域营造风清气正、和谐有序的氛围提供了条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依循法治、德治与自治的有机结合,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为举措,在和谐社会与平安中国的建设中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人民美好生活贡献了安定有序、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旨趣引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境遇中“人民生活”的中国出场与中国表达,它不仅指涉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逻辑,还内蕴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维度总体协调高质前行的社会发展逻辑,更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美好生活总是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关涉于生活目的、存在意义、生存价值与生命境界,总是要竭力尊重人的本性,聚焦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以及建构属于人的精神家园。”〔19〕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蕴涵着尊严、幸福与自由的具体价值期许。而之所以尊严、幸福與自由筑构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是因为“要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与话语表达的具体叙事出场。
(一)维护人民尊严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共享的美好生活,是抓住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的美好生活。它在促使人民获致充实的物质基础、真实的民主权利、优秀的文化养料、和谐的社会秩序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进而实现对人民尊严的保障与维护。而这也正恰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倡全社会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为创造人有尊严的生活、体面生活的物质条件,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更加人性化、人道化,从而把解决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置于战略性高度”〔20〕164-165的价值关怀。就此而言,新时代美好生活诉诸于人民权利的正当享有与有效保障来助益人民尊严的维护。有尊严的美好生活虽然以人民获致正当权利为前提,但也有赖于人民在美好生活中能力的全面获得与不断提升。因为人的尊严是确证人本质的具象表现,能力的发展是人向本质复归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这就意味着只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问题。而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效获得与有力保障又是维系人民尊严的基础性前提。为此,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以制度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既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多维度拓展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以全面促进人民权利的正当享有,又不断以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推动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以实现人民权利的有效保障,进而使人民在受到尊重与维护尊严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通过权利的获致、享有与保障来维护人的尊严,不仅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为了逐步满足人民向本质复归的需要。
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通过权利的正当享有与有效保障实现对人民尊严的维护与坚守,它还致力于助益提升人民的能力以促使人民获致尊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与体面劳动的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教育与工作方面的美好需要。而教育事业与就业工程都是助推人民在美好生活中获取与提升能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使人民在美好生活中获得智性发展与德性提升。智性与德性的拥有不仅意味着人民具备了基本的生存能力,更意味着人民获致了“以正义的能力为基础的有尊严的、人性丰满有活力的生活”〔21〕68。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新时代美好生活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使人民在拥有智性与德性的同时,也获致技术能力。技术能力的提升促使人民能够更好地劳动与实践,让人民在“能够”劳动与“有能力”实践中实现尊严。无论是理论素质与道德品质能力的获得,还是技术能力的提升,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都从多维度助推人民尊严的实现与坚守,进而让人民生存于有尊严的、体面的美好生活之中。
(二)增进人民幸福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不仅关涉维护人民尊严、促发人民享有体面生活的价值,还关联增进人民幸福、助益人民达致幸福生活的价值。幸福是与美好生活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判断标准,它同美好生活一样,既涵涉社会发展的客观图景,又内蕴人民生活的主观感受。由此可见,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体验不仅表现为物质享受的全面性、政治民主的充分性、社会秩序的和谐性与生态环境的优美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化滋养的先进性与精神境界的向善性。就此而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价值关怀中的幸福,既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只注重精神提升的幸福,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只聚焦物质享受的幸福,而是客观物质享受与主观精神提升有机结合的全面幸福。
新时代美好生活增进人民幸福不是无根之谈的口号,也不是流于思辨的空想,而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呈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致力于民生福祉的增进,全面小康社会成功落地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不仅反映出物质供给与民主保障的高质发展,也凸显了社会治理与生态保护的重大成就。无论是经济发展与政治治理,还是社会运转与生态建设都为人民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体验幸福积淀了客观条件。在生存维度上,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供求平衡,生产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更安全、更健康的物质需要,让人民在生存安全中感受幸福;在发展维度上,新时代美好生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的政治参与,加强社会创新治理,构建全范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教育与就业机制体制,让人民在全面发展中体验幸福;在享受维度上,新时代美好生活以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以系统修复为实践进路再现环境的优美,塑造绿水青山的壮丽景观与天蓝气清的生活环境,让人民在审美享受中体悟幸福。
人民在美好生活中幸福的判断标准不仅依赖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客观成就,还依赖于人民自身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境界品质的提升。如前所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体,所以增进人民幸福不但需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让人民在吃得好、穿得暖、行得便的境遇中体会幸福,还需要为人民贡献优秀的先进文化与精神滋养,让人民的幸福也遨游在意义世界、人生价值与人生境界之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话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人民在美好生活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的艺术创作与文学作品,以实现人民在物质充分享有与精神极大享受中增进实质的幸福感。
(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不断探寻的理想境界,也是马克思主义者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可见,无论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对人民尊严的维护,抑或是对人民幸福的增进,其最终指向无疑是助推人民在新時代美好生活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因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思想是唯物史观基本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用意深刻”〔22〕。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永远的进行时”,说明它是一个不断超越现状逐渐趋向完善与完美的过程。无独有偶,人也是一种超越性存在,并能够在克服种种困境与限制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最终向自由王国迈进。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人类发展规律对人民美好生活进行创造、建设与完善,从总体性的维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生成。
在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中,人民的需要是全面的,不再只局限于物质文化领域,而是拓展到民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全方位领域。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生活层次与品质处于提升的态势,另一方面则说明人民在解决温饱、实现全面小康后,渴望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即获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人民需要的变化,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仅以高质量发展为原则提升物质经济发展的水平,以满足人民在物质生存层面的更高发展,也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第三次分配等理念,以满足人民在政治参与和社会保障中的更好发展,还贡献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绿水蓝天白云等“养料”,以满足人民在精神境界与良好环境中的更优发展。不难看出,新时代美好生活人民的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有序的,是以物质生存发展为基础的,智力健全、能力提升、道德向善的发展。
如前所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一种趋向完美的生活,是在不断超越中实现自由的生活。这种自由的生活也必然引领人民在超越限制与困境中获致自由个性的生成。“在唯物史观中,人的自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由精神、自主活动和自由个性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人的一种理想生存状态或生活状态。”〔22〕新时代美好生活助力人民获得全面发展,就是为了人民能够自由的有意识的实践〔6〕162,以促动人民向其本质复归。新时代美好生活为助益生成人民的自由个性,既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通过创造优秀的文化资源供应了人民自我超越的物质条件与精神奠基。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对人民自由全面发展有着引领与助推的人文价值关怀。
总之,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契合人民美好诉求的真实生活样态。它既通过自然-社会-人之间的交互对话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逻辑;又基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覆盖折射出总体协调高质前行的社会发展逻辑;还立足维护尊严、增进幸福与实现自由的人文关怀凸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它不仅是对中国智慧的理性凝聚,也是对中国实践的真实呈映,更是对中国未来的价值许诺。
注释:
①参见龚天平,孟 醒:《美好生活的基本元素》,《南通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李志:《中国式美好生活的哲学解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6期;徐艳玲,王敏:《考量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生成逻辑的三个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4期。
②参见赵思童:《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历史追求及其时代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马纯红:《“美好生活”的内在属性及其实践方略论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3期;赵建波,解超:《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期许与实践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8〕威廉·莱斯.满足的限度〔M〕.李永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10〕周 杨.美好生活视域下的绿色生活方式构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01):85-91.
〔11〕彭立威.论生态人格——生态文明的人格目标诉求〔J〕.教育研究,2012(09):21-26.
〔12〕乔纳森·休斯.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M〕.张晓琼,侯晓滨,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
〔14〕习近平.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N〕.人民日报,2019-09-19(01).
〔15〕毛勒堂,韩 涛.作为总体性的“美好生活”及其可能〔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3-19.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8〕项久雨.论美好生活的马克思主义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07):5-14+159.
〔19〕胡軍良,李明鑫.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人民性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1-23(02).
〔20〕马云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1〕纳斯鲍姆.寻求有尊严的生活:正义的能力理论〔M〕.田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2〕张三元.论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指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5):83-92+160.
责任编辑 苏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