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樟树
2022-03-12唐银生
唐银生
九棵老樟树中有一棵最大最高最雄壮,那就是村头的樟树王了。
樟树王像一把巨伞插在村头,五六个大人才能合抱。树冠直插云霄,浓浓密密,亭亭如盖,树荫足有一个篮球场大。“香樟四季碧如春,绿叶绿果绿宜人。”传说它树龄有两百年了,是历代村民心头的神树——村落的忠实守望者。树底下是过往行人的歇息地,下地村民的避暑处,更是全村孩童的乐园。村里开大会,树下成会场;谁家办喜事,树下成宴厅;要是好不容易盼来公社的电影队或外地的马戏班子,树下准能热闹好几天。那时村里开了小学复式班,教室离樟树王不远,师生跑步、跳绳、做操都在树下进行。可惜那时我还没到上学年龄,乡下又没幼儿园,吃完早饭跟姐姐来到学校,铃声一响,姐姐进教室听课,我被老师关在门外,只得与同龄伙伴们去玩。
玩的花样很多:有时模仿电影里的情节在树下打仗,累了,跳进树旁的小溪洗澡嬉戏;有时用一种黏土捏成小汽车,晒干后惟妙惟肖,引得不少大人前来围观;掏鸟窝时,我们可以爬上樟树王顶端,掏走大把斑鸠蛋和喜鹊蛋……有一回,因为爬树摔伤了脚,玩不成了,姐姐经老师同意,才把我带进教室里听课。
这一听,让我对读书有了浓厚的兴趣。
那天,老师讲的课文是《乌鸦与狐狸》,精彩的故事让我听得入迷。那该是文学对我最早的启蒙和熏陶吧。我多想天天像姐姐那样,坐在教室里听课呀。可是,我的脚很快好了,老师又不准我坐在课堂里了。于是,我常常蹲在窗户下“偷听”,回家后捧上姐姐的书,一丝不苟地读起来,遇上不懂的就缠着姐姐问。谁承想,姐姐的一本语文书,大多数篇目我都能背出来。
有一回,老师坐到樟树下,叫学生一个个背诵头天学过的小诗《我们的手》。背出了的,用红笔打个勾,背不出的重来。见有不少学生背着背着卡了壳,我竟自告奋勇地说:“老师,我能背。”随口就背:“我们的手,是劳动的手,万丈高山也能搬走;我们的手,是战斗的手,敌人见了浑身发抖;我们的手,是创造的手,前人没有的东西我们要有。”老师惊讶不已,问我怎么学的。我说跟姐姐学的。老师说,你真棒,好学的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老师的表扬深深激励了我。我发奋读书,成了上个世纪80 年代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告别小村时,我凝望枝繁叶茂的樟树王,恋恋不舍……
在外求学和工作,加上父母姐弟相继迁入县城,我竟很少回故乡了。那年,我偶然听说村头的樟树王倒了,很是诧异,邀上几个在外工作的儿时伙伴回村察看。见高大的树干倾伏在地,树叶也已枯黄,心疼不已。老队长说,是因为春天小溪涨水,急流冲刷树蔸,掏空了树王根基,接着一场台风,就将它刮倒了。目睹眼前的惨状,想起古人对香樟“泊名愿落梅兰后,心静好陪日月长”的美誉,不禁惘然若失,忧心忡忡。
豈料,五年后,当我再次回乡时,却见樟树王倒下的地方,一棵比碗口还粗的樟树耸立着。瞧它遒劲的根须和郁郁葱葱的长势,不像是移栽的。村民说,它是樟树王掉下的种子自然生长的。过去隐在灌木丛中,与杂柴争养分,长得高高瘦瘦。樟树王倾倒后,村民发现了这棵小樟,于是把周边的植物全砍了,给它培土施肥,还做了护栏。你看,才几年工夫,它就疯长到四五层楼高了,这是不是死去的樟树王在显灵?
看来,樟树王注定是后继有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