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题培训为载体的网络育人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2-03-11公惠玲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讲座本科生师生

公惠玲,刘 娜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1 线上信息素养专题培训实施的背景

1.1 居家学习成常态

2020年,为了抗击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自上而下、众志成城,各类各级学校按照要求纷纷发布延迟开学的决定。教育部2020年2月4日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各高校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利用雨课堂等多种教学平台,做好网络授课,通过各方努力,线上教学很快进入了有条不紊的状态。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成常态,学生们除了上课的时间,业余时间该做什么呢?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又应该怎么解决?这些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问题。

1.2 师生获取资源遇困境

疫情期间,教师和学生需要居家学习和办公,无法到学校和图书馆获取资源。校外访问图书馆资源时遇到诸多问题:①不知道如何访问图书馆的资源。②部分师生能够通过VPN等途径访问到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但是不知道如何使用。③对免费资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不够了解,种种原因导致居家学习期间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

2 线上信息素养专题培训的基本情况

2.1 前期调研,为开展培训做足准备

从讲座内容上把好质量关。实用的内容是吸引师生参加培训讲座的最好宣传。为了定制适合该校师生需求的讲座,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前期开展了在线的调查和实地访谈,选取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和临床医生为目标人群进行调查,2020年确定了7个适合不同人群的讲座主题。从主讲老师遴选上把好质量关。开展讲座培训是每个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之一,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参加的人数不多,其次很多培训讲师是数据库的培训人员,有的甚至是数据库的销售人员,一方面他们不了解学校师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专业培训经验上也有欠缺,所以总体来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系列培训讲座为了避免之前的问题,决定从图书馆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和培训任务的老师中遴选出7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承担本次培训任务。从平台选择上把好质量关。为了给广大师生呈现更好的现场效果,同时考虑到经费问题、互动功能和回放功能等,讲座前充分调研了目前可以使用开展线上讲座的主流平台包括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和QQ直播等,因为学校前期已经购买了雨课堂的专业版,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已经关注了雨课堂的公众号,且掌握了一定的学习使用技巧,所以最终选定雨课堂作为授课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做好师生宣传。讲座开始之前一周通过图书馆网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QQ、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第二课堂、易班、QQ群、微信群等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时注意区分讲座的目标受众,进行针对性的宣传,例如第一场讲座主要对象是本科生,最后两场的目标受众是青年教师和临床医生,对象不同,宣传的方式和策略也要有所侧重。宣传形式除制作海报、微信推送、发布文字公告之外,还制作了讲座视频预告,希望师生提前了解讲座内容,吸引真正有需求的师生进入课堂学习。

2.2 实力开讲,用精品内容奉献师生

2020年系列线上培训活动从2020年4月23日开始,每周一讲,时间基本固定在每周四的19∶30-20∶30。固定的时间有利于师生形成固定思维,增加活动的师生黏性。每场讲座前主讲老师都会精心准备,包括材料搜集、PPT制作和现场讲述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多次现场演练的。讲座开始前通过雨课堂公告发布上课提醒。课程结束后发布回放提醒。上课过程中开放弹幕,便于学生及时反馈问题,课程结束前预留提问时间,及时解答师生的问题。讲座内容由浅入深,可以让刚开始接触科研的本科生也能听懂。培训重点突出实用性,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查询方法更清晰,雨课堂直播的形式,现场互动良好,视频回放功能让参与讲座的方式更灵活,讲座主题、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见表1。从讲座的课堂数据、直播现场、课堂弹幕和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良好。

表1 2020年系列培训讲座主题和主要内容

2021年的系列培训讲座,在前期讲座的基础上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和完善。讲座主题主要包括“核心期刊知多少”“文献全文免费获取的N种攻略”“慕课漫游指南”“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使用讲座”“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查新知多少”等。开展形式上,除了雨课堂的线上直播外,增设了线下参与的场地,允许部分报名同学现场参加讲座培训,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全程跟踪,做好反馈总结

本案例解决了疫情期间不能线下聚集的问题,解决了该校师生校外访问资源、获取资源和使用资源的问题,充实了学生课外学习内容。为了辅助广大师生更好地学习和利用系列培训讲座的内容,同期制作微信推送,指导大家掌握学习技巧,详细介绍了如何回放视频、调节倍速、打印课件等学习技巧。讲座结束后及时发布问卷调查了解讲座效果,征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反馈总结。为了扩大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在图书馆官网、学校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新闻。

3 线上信息素养专题培训的创新之处

3.1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提升素养

案例针对该校师生的信息需要分层级定制培训内容,适时将培训讲座由线下搬到线上,以提升该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实现网络育人为最终目标,活动形式与讲座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典型性。系列培训讲座除了前期策划和主讲老师的认真备课之外,不涉及场地费等其他费用,节约运行成本。由于直播内容可以回放,师生参与的灵活高,可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内容选择上以实用为主,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可操作性强,讲座效果好,对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线上培训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3.2 以精品内容为切入点推广资源

培训讲座的开展必须以精品内容为切入点。案例中对主题内容和主讲老师都进行了严格地把控,并全程跟进讲座过程,保证每一场讲座都能主题突出、讲授生动、内容完整清晰。系列培训讲座是依托馆藏资源进行的。7场讲座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图书馆资源的访问、获取和使用,无形之中对图书馆各类资源进行了推广。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大家了解到图书馆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在实际应用中推广图书馆购买的各类资源,更容易被师生接受。

3.3 分层宣传,精准区分不同人群

系列讲座中内容以本科生为主要对象,宣传推广方式也与之对应,活动前期在第二课堂进行发布,参与学生可以同时获得素质教育学分。从第二课堂报名人数来看,本科生也有强烈的提升信息素养的需求。系列讲座中内容针对青年教师和临床医生的,宣传方式也有所侧重。

4 项目应用效果

2020年系列培训讲座结束时,课堂总人数3 400多人,讲座累计参与人数近7 000人次。从师生数量上来说,比以往的培训讲座有很大的提高。课程结束后,对参与课堂的师生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63份,回收63份,参与调查的同学90.48%的师生来自安徽医科大学,6.35%的师生来自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其他人员占3.17%。参与调查的学历或职业里以本科生为主占84.14%。研究生、教师和医生占14.28%。93.65%的师生认为本次系列讲座主题突出、讲授生动、内容完整清晰。在“您觉得讲座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中66.67%的师生认为“没有问题,讲座举办得很成功”。19.05%的师生反映了“网络不好有卡顿现象”的问题。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本次系列讲座“满意”和“非常满意”占95.24%,“基本满意”占4.76%,没有“不满意”。在开放题的回答中师生也对本次讲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纷纷留言“感谢各位老师的认真讲座,收获很大”“讲座活动非常好,受益很多,希望以后多举办一些这类讲座”“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讲座很好,希望可以有更多同学知道”“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这次图书馆的活动全都是干货,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以后写论文这一块,希望图书馆可以多推出一些这方面的活动”。

图书馆的线上信息素养专题培训以提升信息素养、助推学校科研为目标,以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临床医生为主要对象,围绕图书馆资源分7个专题逐步展开,培训内容由浅入深,兼顾不同层次人群,重点突出实用性,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相结合,视频直播和视频回放相呼应,线上系列培训已经连续开展两年,反响良好,是网络育人路径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后期可结合不同时点、研判形势,在活动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上加大力度,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猜你喜欢

讲座本科生师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麻辣师生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