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友,这个女孩有点 灵”
——访广州市南武中学曾信瑶
2022-03-11秦银银
◆本刊记者 秦银银
“想象一下,当你正在凉亭里写生时,一条体长约两寸、大拇指粗,身上有着黄色假眼花纹的青色大虫子突然掉在你面前……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才一个多月大的小孔雀聪明到能自行打开纱窗并从窗台跳下,这时正好一只流浪猫经过……”
“对着一片芦苇荡专心致志看文鸟,想着靠近点拍,结果一脚踩进泥坑里……
“用四台摄像机‘直播’了一只苍鹭现场跳求偶舞,结果它被拒绝了,它得有多尴尬……”
采访一开始,广州市南武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曾信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她滔滔不绝地将自己在自然观察活动中遇到的小插曲悉数讲给记者听。
别看曾信瑶年纪不大,从小就爱与自然打交道的她已能轻松辨认几十种蝴蝶、几千种鸟类,绘制自然笔记近200张,科普漫画《龙洞水库之灵》《我家阳台上的小蚂蚁》发表在《现代中小学生报》上,她还先后被评为“十佳观鸟科普大使”“优秀自然观察科普大使”。步入高中后,她又沉迷于实践探究。
图2 曾信瑶(右一)在海珠湿地为小朋友们讲解鸟类知识
在自然观察活动与实践探究中,曾信瑶收获了强健的体魄、敏锐的观察力,更是找到了探索的乐趣。
捉虫赏蝶观鸟,自成“小专家”
陪伴曾信瑶度过童年时光的一个布制毛毛虫玩具不仅消除了她对昆虫的恐惧,还让她对昆虫产生了喜爱之情。找虫曾是她爬山的最大乐趣:一窝正在进食的蚂蚁,几只不知所措的马陆,两三条蜈蚣,翻着肚皮六脚朝天的金龟子……这些都吸引了她。
在海珠区实验小学上四年级时,曾信瑶加入学校的自然观察队,选修了“蝴蝶饲养”课程,并在刘广老师的引领下系统地学习自然观察的知识,天河区少年宫观鸟班的一次观鸟活动则让她的兴趣由低头找虫变成了抬头观鸟。
一次,曾信瑶正在观音山观鸟,一个“笃笃”的声音吸引了她,原来是一只长着蓝色脑袋的大鸟正用嘴猛敲树干。“最初我以为它是普通的大拟啄木鸟,当这小家伙把头转过来我才发现,它的脸上有一条又浓又粗的黑眉毛——竟然是黑眉拟啄木鸟!这可是一种罕见的啄木鸟!”这次的经历也让她领悟到:观察时不能急着下结论,等一等,看一看,或许能刷新认知。
在兴趣的引领和老师的指导下,曾信瑶观鸟、辨鸟的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她被评为“十佳观鸟科普大使”,并作为“小专家”在滨江东路小学、西塱小学为同学们讲解鸟类的知识。在滨江东路小学,她主要介绍了广州市的常见鸟种,分享了孵化、养育孔雀的过程,风趣且专业的讲解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为了调查西塱小学校园内有哪些鸟类和植物,她提前到学校顶着烈日转悠了两个多小时,笑言“原本黝黑的皮肤雪上加霜”。
图3 曾信瑶在滨江东路小学给同学们讲解鸟类知识
组团队上赛场,主动成长
刚进入初中,曾信瑶就组建了学校首个自然观察社。起初,这个社团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四五个缺乏自然观察基础的社员,极其简陋的基础设备……
身为社长的曾信瑶迎难而上:没有基础,那就学呗;没有时间,那就挤呗;没有课件,自己做呗;没有题目,上网找呗……在生物老师朱巧玲的指导和她的“魔鬼式训练”下,自然观察社团的水平提高了,社员人数也成倍增长,每个社员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有的擅长追踪鸟类,有的擅长辨认植物,还有的擅长观察蝴蝶……个个都成了自然观察的好手。
为了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从绝版书到畅销书,从中文书到外文书,曾信瑶翻阅了十几本鸟类专业书籍。通过不断实践,她还总结出一套辨鸟诀窍:“鹟、鹡鸰等都有特殊的飞行轨迹,识别猛禽要数翼指,鹭科鸟类可通过观察振翅频率识别……”除了将理论用于实践,曾信瑶还与社员组队积极参加比赛。2019年5月,她组建了“自然之眼”小队,在海珠区中小学鸟类和植物识别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9年11月,这支小队再次出征,在广佛肇三市中小学生自然观察教育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图4 曾信瑶(左二)在广佛肇自然观察比赛现场
2019年7月暑假期间,曾信瑶又组建了“关关雎鸠”小队,开展自然观察项目式学习。“因为鹭科鸟类具有体型较大易观察、外表美观、求偶舞的姿势优美等特征,所以我们就以鹭科鸟类为观察对象,以其求偶方式为主题,开始了观察。”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她与队友们跟踪观察小白鹭、苍鹭、夜鹭等鹭科鸟类近两百只,拍摄照片近两千张,并制作了时长5分钟左右的视频。
在2019首届国际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中,“关关雎鸠”小队完成的项目《鹭哥哥的求偶方式》荣获二等奖,其绘制的自然笔记也获得该项赛事优秀作品奖。
爱实验重微观,开启新视界
南武中学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中学联动实验室”开设了60多项研究课程,能让学生学习现代生物、生命和神经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科学实验的一般探究过程。一上高中,曾信瑶就被它吸引,并在这里开展了各种实践探究。
在指导老师林佳眼中 ,曾信瑶“对实验非常认真,喜欢研究生物学问题。”高一上学期,一瓶未开启的凉茶带给她灵感:“一天,室友帮我拧凉茶时,我顿时就想:中草药会不会对细菌有抑制作用?”于是,她叫上自己的室友,开始了探究。
之后,曾信瑶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与室友蒙着被子、打着手电筒翻阅了《本草纲目》,筛选出51种主治肠胃且疑似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并参考了专业人士的意见,以黄芩、艾草、黄连、厚朴、泽泻5种低毒中药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为了便于开展实验,她在家人的赞助下购买了无菌实验台和数个瓶瓶罐罐放在家里。因为这个实验,还差点酿成“事故”。“有一次,曾信瑶的爸爸打开冰箱,差点把一瓶大肠杆菌当成饮料喝了。”曾信瑶的妈妈告诉记者,“谁会想到,饮料旁边会放着一瓶大肠杆菌呢!”
图5 曾信瑶在实验室制备干艾草药汁
2021年11月,曾信瑶完成了《5种低毒中草药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的探究,并荣获第 37 届海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一等奖。但她并没有就此止步,期末考试一结束,她又扎进实验室,继续完善其中的环节和数据。“像玉兔般‘杵草药’,一个上午添加药液204个来回,煮好的干艾草液隔天变成了果冻状……”重做实验时,虽然屡次“翻车”,可她依然一遍又一遍,享受探索带来的乐趣。在曾信瑶看来,“自然观察讲究的是将人与自然视为整体,把自己融入进去,感受每一个生命的悲欢;而在实验室,你需要打开上帝视角,尽可能抛开所有的情绪因素,专注于眼前的实验。”
这个寒假,曾信瑶特别忙:除了完善之前的实验,她参加了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线上科技特训营,为即将到来的生物竞赛做准备。但她很享受这种状态:“一天能花九个小时学习生物知识,我觉得很开心。”
“认准了的地儿往下挖,总能挖到水。”在学习与实践中,曾信瑶爱与困难“死磕到底”。相信这份坚持与执着,会一直陪伴着她走在科学与探索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