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彦淖尔市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增光添彩

2022-03-11赵婷靳燕龙张晓霞倪伟郑辉

内蒙古林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巴彦淖尔经济林全市

赵婷 靳燕龙 张晓霞 倪伟 郑辉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

巴彦淖尔沃野千里,山水相映,物产丰饶,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在刚刚结束的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协调推进高水平生态保护,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经验模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巴彦淖尔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持续调结构、强品质、建基地、育市场、兴品牌、促增收。不断创新生态产业发展思路,努力拓宽发展领域,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沙产业、苗木花卉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等,切实提升了全市生态产业的经济价值和附加值,正在形成科学合理、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对加快巴彦淖尔市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林产品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林业产业基地255.13 万亩。全市现有林业产业化企业200 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 余家。其中,国家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 家,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 家,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 家,国家级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7 家,自治区级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5 家。

全方位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产业体系

经济林产业建设取得新突破。巴彦淖尔市光热水土资源具有发展经济林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全市按照突出特色、统筹谋划、集中连片、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引进并大力推广具有早结果、早丰产、优质高效、省力省工、便于机械化作业等优势的“宽行密植、主干纺锤形”经济林栽植模式,提高经济林产业发展质量。同时,集中林业产业资金、项目,全面打造标准化经济林建园模式,扶持一批经济林专业镇、村(组),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经济林33.62 万亩,其中,梨类6.7 万亩、苹果类0.41 万亩、塞外红苹果0.57万亩、桃李类4.2 万亩、枸杞1.4 万亩、肉苁蓉16.6 万亩、葡萄0.34 万亩、干果类2.6 万亩、木本油料类0.8 万亩。全市经济林产业正朝着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迈进。

沙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沙下有土、土中有水,既有治理条件,又有产业化治沙的禀赋。因此,始终坚持生态治理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方向,遵循钱学森提出的“多采光、少用水、新科技、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达到生态与生计兼顾、绿起来与富起来结合、治沙与致富双赢的目的。

截至目前,在乌兰布和沙漠形成了以肉苁蓉、酿酒葡萄、中药材、生态旅游为主的沙产业发展体系。其中,在王爷地、游牧一族、五鑫公司3 家肉苁蓉企业的辐射带动下,人工接种肉苁蓉累计达16.6 万亩。全市先后引进诺民、帝泰、盛世千源等葡萄产业企业6 家,建成年产500 吨有机高端葡萄酒庄1 座,引进赤霞珠等酿酒葡萄品种18 个、红提等鲜食葡萄品种10 个,葡萄种植面积达到0.34 万亩。乌兰布和沙区40 余家中草药企业种植甘草、锁阳、黄芪、黑枸杞约5 万亩,连翘、牛蒡、防风、桔梗等中药材正在进行试验和推广。

苗木花卉产业方兴未艾。2021年,巴彦淖尔市以各旗县(区)国有苗圃(林场)为骨干,以社会其他各类种苗生产主体为基础,建立了布局相对合理,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育苗30511.6 亩,其中新育苗1500 亩、留床苗29011.6 亩。受市场调节作用的影响,与前几年相比,虽然新育苗面积、可供造林用苗数量略有下降,但良种使用率大幅提高,保证了全市林业发展的种苗供应。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8 个林木良种,依托林木良种补贴资金的投入,经过大力推广,林木良种在各旗县(区)得到广泛应用,使工程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65%。

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巴彦淖尔市境内有19个自然保护地,其中自然保护区6 个、湿地公园7 个、沙漠公园4 个、自治区级地质公园1 个、国家级草原公园1 个。依托G6、G7 高速公路,全力打造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先后创建国家4A 级景区2 处,国家3A 级景区2 处,自治区高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和乡村旅游示范点9家。此外,还构建了以栽植经济林为主,集生态观光、休闲体验、赏花赏果、认领采摘于一体的游乐营销模式,现已打造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10 个。

多举措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出台政策,重点扶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十条意见》《推进全市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全市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各旗县(区)也相继出台经济林产业扶持政策,积极配套电商、保鲜库、包装、产品深加工等相关要素,为经济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各地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对涉林草企业给予优惠;对发展沙产业的林业企业,在水、电、燃料、种苗、抚育管理等方面给予补贴;对特色林产品,建立补贴、信贷、保险联动机制,提高企业和林农的风险保障水平。

项目拉动,整合资金。坚持以财政扶持为导向,以企业、林农投入为主体,以银行贷款和招商引资为补充,建立多元化的林业产业发展投入机制。不断整合林业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等项目资金,用于林业产业发展。对林农采购苗木给予定额补助,对林产品加工企业优先给予贷款,并实行贴息政策。

优选品种,树立品牌。根据全市自然环境条件和果品发展基础,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引进新品种。全市主推河套酥梨、稳定苹果梨、引进新优梨。在发展好梨产业的同时,借助“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扶持壮大了内蒙古金丰农牧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诺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杭锦后旗啸天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实力强、声誉好、果品质量有保证的的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使一些特色经济林产品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品牌。

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巴彦淖尔市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广经济林产学研一体化“西农”模式,在项目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各地以经济林示范园为样板,应用水肥一体化、铺设园艺地布、立杆拉线等先进技术,进行刻芽、拉枝、整形等精细化管理,因地制宜、分期分批推广宽行密植模式,使经济林尽快进入初果期。五原县、临河区、乌拉特前旗、杭锦后旗等地建立了以塞外红苹果、红绿早酥梨为主的宽行密植高标准经济林示范园区,起到了较好的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科技引领,助推升级。强化技术服务,将技术指导贯穿经济林苗木栽植、嫁接、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水肥一体化管理全过程,组建了经济林服务专家组,通过“星火科技 12396”手机APP 在果树栽植的关键时间点,进行现场指导或远程视频诊断,及时为果农提供必要的服务。持续实施科研推广项目,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经济林造林技术推广、河套地区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示范等项目,不断提高林草科技贡献率。

壮大龙头,延伸链条。坚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壮大林沙产业龙头企业,围绕林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打造名优品牌,占领市场高地。积极申报以苹果梨为主的梨类和沙区酿酒葡萄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建立订单、农超对接、“互联网+”等销售平台,不断扩大销售范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动力之源。只有做大做强做优生态产业,才能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如今,巴彦淖尔市正以“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为发展目标,为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提供坚实支撑,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正在河套大地徐徐展开。

猜你喜欢

巴彦淖尔经济林全市
冬日花开农事忙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2017—2018年巴彦淖尔市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