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2022-03-11田振兴张蕊董斌

当代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骨性胫骨关节炎

田振兴,张蕊,董斌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山东 枣庄 277000)

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属于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病理特征主要包括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多发于中老年群体[1-2]。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僵硬,严重情况下可出现畸形、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3]。现阶段,临床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以手术为主,且手术方式较多,如单髁置换术、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等,但不同手术在治疗效果尚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疗效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本院接收的90 例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0 月本院接收的90 例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17例,女28例;年龄53~71岁,平均年龄(61.38±5.33)岁;手术部位:左侧20 例,右侧25例。研究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1.43±5.36)岁;手术部位:左侧22 例,右侧2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为内侧间室骨关节炎;②无明显外伤史,经常规保守治疗6 周效果欠佳者;③X 线片显示前交叉韧带功能正常,活动度基本正常者;④具备手术治疗适应证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间室关节炎者;②伴有类风湿、结核性等炎症性关节炎者;③合并心、肝、肾或严重骨质疏松者;④严重精神疾病或无法完成随访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髁置换术,实施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并将患肢外展,患侧膝关节屈膝至90°。在髌骨内侧旁做长8~10 cm 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层,纵行切开股四头和髌骨内缘,显露关节腔。获清晰术野后探查韧带的完整性,了解各间室软骨退变情况。将膝关节屈曲90°,安装胫骨髓外定位器,依据胫骨内侧平台破坏程度确认截骨厚度,在胫骨上固定胫骨截骨导向器,并使用往复锯进行胫骨垂直截骨,根据截骨大小选择胫骨假体型号。膝关节屈曲45°,于髁间窝开槽,安装股骨髓内定位器。在股骨内髁中线钻孔,并安装股骨截骨模型,测量伸直间隙、屈曲间隙,清理多余骨组织,在关节囊和切口周围浸润注射罗哌卡因、氨甲环酸,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使用脉冲枪冲洗,在胫骨、股骨假体涂抹骨水泥,凝固后,冲洗伤口,进行彻底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研究组采用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关节镜仔细探查髌上囊、内外侧间室和髁间窝,清理增生的滑膜组织及皱襞,修整髌骨缘、股胫关节边缘增生等骨赘。对半月板进行切除成形,以维持稳定,在胫骨结节内侧3 cm和距关节线1 cm位置做切口,切口需向远端延伸5~6 cm,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肌筋膜后将其切开。然后,明确胫骨结节内侧至L状骨膜的位置,在该位置剥离滑膜,切开支持带、内侧副韧带浅层。在髌腱后方置入S 形拉钩,以起到保护髌腱组织的作用。在骨膜剥离器下,贴着骨膜分离内侧副韧带,分离至胫骨内缘侧后停止。在距离胫骨平台约3 cm处,通过“由内侧向外侧”的方式,置入1枚导针。在C 臂透视下确保导针尖端接近腓骨小头,将截骨导针定位器安装、固定在导针上,并使用定位器引导置入第2枚导针,且第2枚导针和第1枚导针相互平行。在截骨导针下方处借助摆锯截骨,截至距外侧皮质1 cm 位置停止。在胫骨结节上方开展斜行100°截骨,并用骨刀撑开,在截骨位置置入合适的截骨模块,在C臂透视观察置入情况,待置入满意后对截骨区域进行填充植骨,并使用Tomo‐Fix 胫骨近端内侧锁定金属接骨板、锁定螺钉进行固定,确定固定满意后,缝合截骨钢板远端解剖位置,并使用软组织覆盖接骨板,彻底冲洗、止血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并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②疼痛:术前、术后4 周和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取一条长约10 cm 的游动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总分1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剧烈。③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4 周和8 周,采用美国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5]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包括疼痛、僵硬、关节功能等内容,总分96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组别对照组(n=45)研究组(n=45)t值P值住院时间(d)7.33±1.24 12.09±1.86 10.65<0.05术中出血量(ml)125.69±40.36 168.57±42.91 3.64<0.05手术时间(min)122.98±18.75 126.38±18.92 0.64>0.05

2.2 两组VAS 评分、WOMAC 指数比较 术前,两组的VAS评分、WOMAC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 周,两组VAS 评分、WOMAC 指数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WOMAC指数比较(,分)

表2 两组VAS评分、WOMAC指数比较(,分)

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WOMAC,美国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与本组术后4 周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n=45)研究组(n=45)t值P值VAS WOMAC术后8周22.39±6.38ab 17.43±6.01ab 2.83<0.05术前6.32±1.08 6.30±0.05 0.09>0.05术后4周3.45±0.98a 2.81±0.82a 2.50<0.05术后8周2.63±0.74ab 1.60±0.62ab 5.33<0.05术前45.33±9.65 45.30±9.62 0.01>0.05术后4周32.56±8.51a 25.66±7.42a 3.06<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可能与中老年人骨骼机能逐渐衰退有关[6-7]。通常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多因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单髁置换术虽为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案,但术后易出现磨损情况,导致临床疗效欠佳。因此,临床需为此类患者选择一种更有效的手术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应用于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术中出血量较多,住院时间较长。分析原因为,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的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切开组织较多,导致术中出血量多,而术中出血量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住院时间[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4周和8周,研究组VAS评分、WOMAC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改善其关节功能。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能通过矫正膝关节内翻畸形来促进患者的膝关节排列恢复正常[9-10]。当膝关节生物力学恢复正常时,能促进关节软骨修复,进而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同时,在该手术下,膝关节的负荷能从内侧间室转移到外侧间室,达到减轻胫骨平台内侧压力的目的,使外周阻力下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疼痛。接受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胫骨结节有所抬高,进一步松弛髌韧带的张力,使髌股关节内负荷减轻,达到缓解髌股关节磨损的目的,延缓膝关节炎进程。患者膝关节炎进程减慢有利于缓解其膝关节疼痛,并促进退变关节表面软骨修复,提高膝关节功能。虽然该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多、住院时间较长,但该手术在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显著,因此,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将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应用到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中,能有效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并改善其膝关节功能,但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住院时间较长。

猜你喜欢

骨性胫骨关节炎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成骨细胞在骨性关节中发挥的作用
跑步易患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