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欠”义场词的共时与历时研究

2022-03-11江裕婷邓春琴

关键词:方言文献

江裕婷,邓春琴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欠”义场词是指表示“借人钱财未还或该给而未给”义的词,现代普通话中主要用“欠”,方言中也用“该”“差”“争”等。“欠”义场词属人类语言基本词,被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Swadesh list)收录。词汇虽复杂多变,但基本词的发展却有迹可循。本文试对汉语“欠”义场词的方言分布与历时演变进行讨论,并尝试解释二者的对照关系。

一 “欠”义场词的分布现状

根据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欠~他十块钱(Owe)[1]”例和其他方言资料,可知现代汉语方言中“借人钱财未还或该给而未给”义的表达有“欠”“该”“差”“争”等,具体见表1。

表1 “欠”义场词的方言分布现状表

续表

现代汉语方言中“欠~他十块钱(Owe)”有四个主导词:“欠、该、差、争”(表1),它们的地理分布各异。

“欠”分布地域最广,通用程度最高,绝大多数汉语方言区都使用“欠”表示欠负义。特别是在中国东南地区的汉语方言中,“欠”分布最密集,使用最普遍。比如:(1)浙江慈溪、庆元等吴语区;(2)福建漳浦、福州等闽语区;(3)江西峡江、萍乡等赣语区以及寻乌、会昌等客家话地区;(4)湖南的湘语、赣语及西南官话区;(5)广西的西南官话、粤语和客家话等地区;(6)广东的粤语区;(7)海南、台湾的闽语区。“欠”在一些方言点能与其他说法兼用,形成“一点多说”现象。例如,西安话“欠”“差[tsha21]”兼用。“欠”《广韵》反切是“去剑切”[2],严韵开口三等溪母字,读作去声。如今,“欠”在大多数方言中读去声和阴去,读去声的如:北京上海;读阴去的如:福建厦门[khiam11]|江西都昌。除“欠”以外,“欠”还有“ 、等写法,本文皆用“欠”代表。

“该”南北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及以北的官话区。此外,它还散见于非官话区的部分方言里,如江西北部的赣语、湖南中北部的湘语以及山西部分晋语。如属西南官话的贵州大方话“该该账[kai55kai55tsa213]”表示名词“欠着的账”,属晋语的山西长子话“该下啦”表示动词“欠账”[3]。“该”的兼说非常丰富,安徽枞阳“该[kε21]”“空[khu n21]”兼用,四川旺苍“该[kai55]”“争[ts n55]”兼用,湖南泸溪“该[kεi33]”“差[tsha33]”兼用,山西太原“该[kai11]”“短[tu53]”兼用等。

“差”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沿线附近,如安徽中部及以南的吴语、江淮官话中,湖北东南部的赣语、江淮官话里,以及浙江南部的吴语等地。另外,在云南、贵州、四川的西南官话中也偶有使用,如云南建水“差账[tsha55tsa213]”,表“欠账”。

“争”一部分密集地分布在广东、广西的粤语和客家话中,另一部分又零星地散布在四川、贵州的西南官话和河南、陕西的中原官话里。“争”《广韵》反切为“侧茎切”[4],耕韵开口二等庄母字。如今,“争”在普通话中读作,在各方言中的声母多为或[ts],只在部分方言点读送气声母,如闽语:福建三明福建将乐[tha55]。

除四个主导词外,“短”主要出现在山西晋语里,如山西襄汾“短钱”表示欠款;“少”在客家话、中原官话、粤语和吴语中偶有使用,如福州:“少侬人家钱”表示欠别人钱;“缺”主要存在于浙江、上海的吴语里;“空”则见于江淮官话及赣语中,比如《扬州评话选》:“他准备离开扬州,空人的要还人,人空他的就去要。”[5]此外,还有“错”“推板”和几个无本字的表达,因在方言里并不多见,都不再赘述。

语言会受到分化和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在地理分布上留下其发展的线索,基本词汇的共时分布和历时演变能够相互解释、相互印证,我们可以参考历史文献梳理词语的演变脉络。正如李小凡、项梦冰所言,以汉族的发展史和区域发展史为线索,参照文献中关于汉语方言的零星记载和出土的考古资料,我们可以粗略地勾勒出汉语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轮廓[6]。所以,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借助文献考察“欠”义场词的演变和竞争替换情况,以期对“欠”义场的历史面貌进行大致描述。

二 “欠”义场词的历时演变

汉语“欠”义词非常丰富,本节拟据文献对“欠”义场内部成员进行分时期描写与分析,期望得到不同时期“欠”义场词的竞争替换关系及该语义场大致的历时演变情况。

(一)先秦两汉

在先秦两汉文献中,今存的四个“欠”义场主导词并不用作“借人钱财未还或该给而未给”之义,该用法主要由“负”“逋”二者承担。

(1)其已分而死,及恒作官府以负责(债),牧将公畜生而杀、亡之,未赏(偿)及居之未备而死,皆出之,毋责妻、同居。(《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

(2)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汉书》卷八十六)

(3)假举骄奢,以作淫侈,高负千万,不肯偿责。(《潜夫论·断讼》)

(4)子以三因缘生:一者父母先世负子钱;二者子先世负父母钱;三者怨家来作子。父母勤苦求财已致便死。(《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笔者调查了《楚辞》《逸周书》《公羊传》《左传》《庄子》《管子》《吕氏春秋》等多部先秦典籍,“负”主要用作“仗势”“背驮”“遭受”“失败”等义,均不表示“借人钱财未还或该给而未给”。由此,我们可推知,“负”表欠负义不晚于秦代,《睡虎地秦墓竹简》提供了较早的书证。“负”后常接名词、数词构成动宾结构,名词为具体的事物,如“责(债)”“钱”,偶尔还接双宾语进入“V+OIO(人)+ODO(钱)”结构,如例(3);数词则直接置于“负”后,表示欠负钱款多少。“负”的“受贷不偿”义当由“违背”义衍生而来,“负债、受贷不偿”是违反契约、法则的行为,与“违背”有相似性,可由“违背”隐喻得出。

“逋”,本义“逃亡”,在先秦特指奴隶或罪犯逃亡。《说文解字·辵部》:“逋,亡也。从辵,甫声。”秦汉以前,“逋”主要用作此义。秦汉及以后,“逋”与“负”常连用构成并列结构,或后接贷税、租赋等具体名词构成动宾结构,表示“拖欠(租赋)”,相较于“负”更强调时间上的拖延,主要见于汉代。如:

(5)宜当数谢逋负之过,后可有善,子孙必复长命。(《太平经》卷一百一十四)

(6)诸逋贷及辞讼在孝景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汉书》卷六)

(7)前时设备,物至则收,国无逋税,民无失穗,三生也。(《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卷九)

王凤阳认为,“秦汉之后,农奴制逐渐废除,‘逋’也就由农奴的逃亡转而指农户拖欠税赋了”[7]。可见其“拖欠”义为“逃亡”义转喻得到,“逃亡”和“拖欠”连接了同一行为的前后两端,因逃亡、逃窜而未缴纳赋税或未偿还税款造成了“拖欠”,二者具有相关性。

“欠”“该”“差”“争”虽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均已出现,但各自表义,均不表示欠负。

以先秦两汉的几部文献观之(表2)。

这一时期,“欠”义场内有两个常用词“负、逋”,主要见于秦、汉文献中。“负”可单用,也可后接名词、数词构成动宾结构,表欠负义。“逋”表示“拖欠”也大致出现在秦汉之际,强调“长期不偿”。从文献看,一是先秦两汉欠负义的使用并不普遍,且先秦不如秦汉;二是“负”“逋”的竞争自秦汉始行,这一时期二者势力相当。

(二)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欠”义场词基本沿袭前一阶段,“借人钱财未还或该给而未给”之义依旧由“负”“逋”二字承担。“逋”的欠负义用例较之前有所增加,但“负”仍不普遍。

这一时期,“负”的用法与先秦两汉大体一致,主要表示“背驮”“承担”“违背”等义,其“受贷不偿”义发展非常缓慢。在笔者查阅的《后汉书》《百喻经》《南齐书》《齐民要术》等多部文献里,“负”的“欠钱”义用例极少。其义用例如:

(8)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筭,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后汉书·左雄传》)

(9)宝箧镜喻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百喻经》卷上)

(10)上遣侍中王晏黄门郎王秀之问疾。薨,家无余财,负债至数十万。(《南齐书》卷二十三)

(11)到后五年春,当有诏使,来顿此亭,姓龚,此人负吾金,即以此板往责之。(《搜神记》卷三)

例(8)中“负筭”也写作“负算”,指欠负人口税,后亦泛指欠负各类租赋。这一时期,“负”仍常接与财物相关的名词,如“责(债)”“金”“钱”等。其中,“负金”“负钱”还兼表背负金子、钱财之义,说明在类似搭配中,“负”的欠负义用法尚未凝固。此外,“负”表欠负义在《百喻经》里仅以上1 例,而其余文献中无此用法。可推知,直至魏晋南北朝,“受贷不偿”仍然处在“负”诸多义项的边缘位置,较先秦两汉无太大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拖欠”已成为“逋”的一个常用义项,且“逋”大都表示百姓对官物的拖欠,主要是官府租赋。如颜师古:“久负官物亡匿不还者,皆谓之逋。”再如,《光武帝纪下》:“初,光武为舂陵侯家讼逋租于尤,尤见而奇之。”李贤注:“逋,违也。”其中,“违”即谓未及时缴纳足量的租赋。在这一时期的典籍中,“逋负”“逋租”“逋悬”等搭配常见。如:

(12)二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赦天下,文武赐位一等。系囚降宥,诸逋负宽减各有差。孤老、六疾不能自存,人赐谷五斛。(《宋书》卷五)

(13)逋租钱五十七万五千四百米一百八十四斛。(《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

(14)比年以来,杂调减省,而所在州郡咸有逋悬,非在职之官绥导失所,贪秽过度,谁使之然?(《魏书·帝纪》卷五)

(15)今农政就兴,宜蒙赈给,若逋课未上,许以申原。(《南齐书》卷四十)

例(14)“逋悬”指所欠租税;例(15)“逋课”的“课”也是古代的一种赋税,用法如“国课”和“完粮交课”。前言,“逋”表示欠负义为“拖欠”,强调时间的拖延。我们知道古代缴纳租赋是有确定的截止时间的,早如秦简《金布律》:“十月户赋,以十二月朔日入之;五月户赋,以六月望日入之,岁输泰守。”这记载了秦朝的国家征赋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这种收租征税的方式,比如《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关于赋税逋欠存在“未毕”的记载,也反映出有未及时缴纳赋税的情况,造成所谓的“拖欠”。因此,“[+拖延]”当视为表欠负义的“逋”的关键义素。

结合文献,笔者发现,这一时期“逋”表欠负义的势头在增强,相较于“负”呈现优势。如《南齐书》中,“逋”39 条用例里“拖欠”义占30 例,而“负”65 条用例里“受贷不偿”义仅占7 例。再如《三国志》中,“逋”15条用例里“拖欠”义占4 例,而“负”102 条用例中无一表示“受贷不偿”。此外,在《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宋书》《魏书》《百喻经》等多部文献里,“逋”使用度也更高。

结合魏晋南北朝的几本文献观之(表3)。

表3 魏晋南北朝时期“欠”义场词使用频次表

续表

今存的四个“欠”义场主导词依旧没能进入欠负义用法的竞争中。自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负”“逋”二词一直都是“借人钱财未还或该给而未给”义的常用表达,且这一时期,“逋”用作以税租、税赋为主要内容的“拖欠”使用更加普遍,能够反映早期吏民缴纳官府赋税的大致情况。“负”表“受贷不偿”义发展缓慢,文献用例不多,略逊于“逋”。

(三)隋唐宋

“欠”义场词在隋唐两宋进入新阶段,“欠”的加入成为该语义场的一个重要变化,打破了前期“逋”“负”的两立格局。

(16)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人三千,其口赋逋税而庐宅尤破坏者勿收责。李贤注:“逋税,谓欠田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17)先是河南县亡失官钱,典负者坐死及罪徙者甚众。李贤注:“典谓主典,负谓欠负。”(《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人们释义时通常会选用熟悉的、常用的词来解释,可见“欠”表欠负义在唐早期便已普遍。另外,在《全唐诗》《酉阳杂俎》《寒山诗》《太平广记》《旧唐书》《敦煌变文集新书》《朱子语类》等唐宋文献里,笔者找到了更多“欠”的欠负义用例。如:

(18)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全唐诗·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

(19)自此贫富强弱,一切均平,征敛赋租 庶无逋欠,三二年外,此州实冀稍校完全。(《元氏长庆集》卷三十八)七签·灵验部》)

(20)几家欢乐梦先成,欠负官钱勾却名。(《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

(21)云初为冥官所追,牵拽甚急,问其所以,但云为欠债抵讳事,自思身心无此罪犯,必恐误追。(《云笈

可见,唐宋时“欠”表欠负义已常见,且口语程度较高,多出现在诗文、笔记当中。“欠”的“欠负”义当由“打呵欠”间接引申而来。打呵欠时,气从人上出之,气出则体不足,“欠”由此引申出“缺少、不足”义,这与人以己为参照的认知相关。“欠”表“缺少”义较早,如北齐《颜氏家训·勉学》:“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基本相互关系能帮助我们理解所处世界中的事件和动作[8]。而“缺少”和“欠负”二者就处在“原因—结果”这组相互关系中,因“缺少、不足”可致财物往还,进而能转喻得到“欠负”义。

“负”在隋唐两宋的用法与前阶段基本一致,“欠负”“负欠”“逋负”经常连用,能够反映出“欠”义场词的复音化趋势。如:

(22)欠负他人钱,蹄穿始惆怅。(《寒山诗》)

(23)天宝六年四月八日敕节文,其赎铜如情愿纳钱,每觔一百二十文。若负欠官物,应徵正赃。(《唐会要》卷四十)

(24)十三年正月乙酉,大赦。免元和二年以前逋负,赐高年米帛羊酒。(《新唐书》卷七)

从文献看,“负”表欠负义依旧不温不火,在口语和出现频次上甚至已不如“欠”。如在口语性较强的《酉阳杂俎》《太平广记》《宋代笔记小说》中,“负”表欠负义的频次分别为3,17,11,而“欠”表欠负义的频次分别为6、27、7。《宋代笔记小说》的内容多改编自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故事,“负”的使用略高,大概是受到两汉魏晋的用语影响。

“逋”仍是“欠”义场的主导词,主要表示对政府租赋、田租的“拖欠”,常见于官方文书中。如:

(25)诏书曰:“逋租宿债,欠负官物,并悉原免。”(《贞观政要·纳谏》)

(26)尝有诏免畿内逋租,实不行用诏书,征之如初。(《顺宗实录》卷一)

此外,借几部文献辅以说明这一时期“欠”义场词情况(表4)。

表4 隋唐两宋时期“欠”义场词使用频次表

在隋唐两宋的“欠”义场词中,“负”缓慢发展,“逋”仍占主导;新成员“欠”自隋唐始表欠负义起,就表现出较强活力,在口语中比“负”更活跃,常出现在口语化的诗文、笔记和答录里,但在正式的公文中还未能动摇“逋”的优势地位。“该”“差”“争”仍未出现欠负义用法。

(四)元明清

“欠”义场词的整体格局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更大的变动。

在《元曲选》《元刊杂剧三十种》《元史》《荔镜记》《水浒传》《金瓶梅》《三遂平妖传》《西游记》《红楼梦》《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海上花列传》等文献里,“负”已很少用作欠负义,基本以“债负”这一复音词形式偶尔出现。如:

(27)奉承乡绅,听他说人情,替他追债负,不顾百姓遭殃。(《醉醒石》第七回)

(28)做小娘的,原无从良之意,或因官司逼迫,或因强横欺瞒,又或因债负太多,将来赔偿不起。(《醒世恒言》卷三)

同时,“逋”在戏曲、诗歌和小说中已均不常见,渐渐退出口语,只在政令、契约等正式书面文字里保留。如:

(29)江淮夏税所免之数,与外郡丝绵同,民间逋欠差税并除之。(《元史》卷九十六)

(30)二十八年,正月,免江淮贫民逋租,罢淘金提举司。(万历《应天府志》卷二)

(31)灾蠲,有免赋,有缓征,有赈,有贷,有免一切逋欠。(《清史稿》卷一百零三)

在文献中“逋欠”一词使用非常普遍,据当今口语和书面语使用“欠”多过“逋”看,“逋”在当时的保留或受到书面语发展滞后的影响。

“逋”“负”渐渐衰退,而“欠”迅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主导,普遍见于文献。如:

(32)他两个老人家商量,说是前生欠下那和尚尼姑的债,莫去告官带累地方邻里了。《三遂平妖传·第七回》

(33)玉甫前世里总欠仔俚哚几花债,今世来浪还。(《海上花列传》第四十二回)

(34)兄弟不过一时手头不便,欠了他几个臭钱。(《孽海花》第五回)

元代以后,“欠”无论在适用范围还是使用频次上都占据明显优势,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

此外,“该”自明代起也出现了表欠负义的用法。如:

(35)这个人道:“我便姓鲁,叫做鲁华,你某年借了我三十两银子,发送妻小,本利该我四十八两,少不得还我。”(《金瓶梅》第十九回)

(36)凤四老爹道:“我有个朋友陈正公,是这里人,他该我几两银子,我要向他取讨。”(《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

(37)恶棍讹诈杨姓该欠二百银子,又买通了州官,非刑拷问,追其银两。(《施公案》)

(38)据廿壹都石仓源蔡宅庄民人黄其富程称,贰月拾伍日,有大寮庄林显桂带令贰拾余人往伊家诈称伊祖黄利发该欠票钱,威逼索取钱捌仟。(《光绪拾贰年松阳县黄其富约》)

“该”,本义为军中戒约。《说文解字·言部》:“该,军中约也。从言,亥声。”此前,“该”在文献中主要用作“具备”“包容”“应该”等义,直至明清才始表“欠”义。关于“该”表欠负义的时间,前之学者大都认为在元代。比如,《汉语大字典》“欠”义书证为[9]:

(39)他少俺银子,本利兑该二十两,数次索取不还。(《元曲选·窦娥冤》)

又有学者,如汪维辉[10]、李明[11]把以下例句视为“该”表欠负义的书证,也在元代。如:

(40)父亲你去时问刘员外借了十个银子,本利该二十个银子,无的还他,他强逼我为妻。(《元曲选·鸳鸯被》)

(41)我父亲许久不回,本利该还二十个银子。(《元曲选·鸳鸯被》)

还有《汉语大词典》也将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作为“该”表欠负义的首出例证。然而,笔者认为,以上用例中“该”并不表“欠”义,并且“该”表“欠”义应起于明代,例(35)《金瓶梅》可为书证。上面认为“该”表“欠”义源自元代的书证皆来自元曲,“该”大都处在“本利该……”的结构中,笔者认为,此结构实际表示“本钱和利息共计……”义,其中“该”实表“共计”义,而非“欠”义。因此,这些用例不能作为“该”表“欠”义的早期书证。另外,笔者梳理《元曲选》发现,元曲中表欠负义时多用“欠”“负”,偶尔也用“少”。其用例如:

(42)第一来看着咱兄弟情,第二来少欠他脓血债。《元曲选·梁山泊李逵负荆》

(43)我若是见人债负,俺那里白云满地无寻处。(《元曲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44)这南门外有个赛卢医,他少俺婆婆银子,本利该二十两,数次索取不还。(《元曲选·窦娥冤》)

其中,“欠”“负”“少”都可用在“少欠”“欠负”等同义的并列结构中,或用在“少欠他脓血债”“少俺婆婆银子”这样的“V+OIO(人)+ODO(钱)”双宾结构中。而《元曲选》中的“该”无一出现在类似的并列结构或双宾结构中,所以元代表“共计”义的“该”应和明清小说中能够进入“该欠”“该我四十八两”(见例(37)、例(35))等结构表“欠”义的“该”区别开来。明清起,“该”在《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醒世姻缘传》等北方方言的文献中常见。

“差”“争”在这一阶段已有“欠”义用法,但不普遍,只在清末的契约、档案中发现了极少痕迹。如:

(45)立出当山土文契人吴臣忠,今将自己受分之业坐落地名大坨土山一幅,其界上齐高坎,下齐坨中,左右齐老界,四至分明无混,差钱二拾四文。(大清咸丰二年《立出当山土文契》)

(46)民事案件决词分为寻常及特别两种,例如:该案系为争债一千元,陪审员查得被告确欠原告全数,则决曰:……(《大清光绪新法令》)

综上,并借以元明清时期的几部文献观之(表5)。

表5 元明清时期“欠”义场词使用频次表

元明清时期,原先的常用词“负”持续衰微,在文献中逐步消失;本不常见于口语的“逋”,也渐自退出口语交际,主要保留在府志、史册等正式的书面公文里;伴随着“逋”“负”的衰退,后起的“欠”乘势成为“借人钱财未还或该给而未给”义的最常用表达,一直延续至今。与此同时,“该”“差”“争”也相继出现欠负义用法,但均不普遍,三者中“该”用例稍繁,“差”“争”用例极少,都不如“欠”常见。

三 “欠”义场词的衍化更替解释

“欠”义场词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面貌。首先,各词表达“借人钱财未还或该给而未给”义的时间或早或晚。其次,各“欠”义场词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的势力和使用程度各不相同,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替换关系。“负”“逋”出现最早,在秦汉文献中便已发现二者的欠负义用例,且两者势力相当,直至魏晋南北朝,“逋”才逐渐表现出一些优势来。“欠”于隋唐进入“欠”义场,成为欠负义的又一表达,显现出强大活力,具备超越“负”的势头,此期“逋”仍占主导。元代起,“负”渐渐消退,“逋”也逐渐退出口语,“欠”一跃成为这一时期的“欠”义场主导词,后期明代“该”的加入、清末“差”“争”的加入也丝毫没有动摇“欠”的优势地位。据当今“欠”义场词的使用情况看,“欠”义场词的分布现状基本为明清“欠”义场格局的延续。整体而言,“欠”义场词历史演变情况大致如图1 所示。

图1 “欠”义场词历时更替图

笔者认为,语义场发生历史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受到了词汇本身发展的限制。比如,“负”在历史上表示“受贷不偿”义的时间跨度很大,但其欠负义用法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在明清渐渐消失,今只在“负债”等词中保留了该义,究其原因还是与“负”自身相关。“负”自先秦起就承担着众多的义项,如“背驮”“违背”“仗恃”“失败”“辜负”等等。《汉语大字典》收录的“负”的义项有25 个,《汉语大词典》中有28 个。汪维辉认为,“一个词随着使用的频繁往往会引申出许多新的义项,词义负担不断加重,表意的清晰性受到影响,这时就会把某些义项卸给其他词”[12]。由于“负”长期承担的词义过重,并且其“受贷不偿”义一直又处在“负”众多义项的边缘位置,因此,随着语言的发展,“负”的“受贷不偿”义逐渐衰落而被新的词所承载,如与其相伴发展的“逋”到后期逐渐与“负”拉开距离并占得优势,再如元明清时期“欠”对“负”的进一步取代。

语言的发展又会受到认知的影响,而认知大都和现实世界相联系。“逋”自秦汉以来,不断发展,始终与拖欠官府租赋、租税相关。“逋”原本指逃亡,后受到国家征赋制度的影响逐步衍生出“拖欠”义。秦汉时期,“以訾征赋”盛行,随着这一征赋制度的常态化,“强民隐藏,弱民兼赋”之类的隐匿、逃亡问题便逐步暴露出来,而“拖欠”政府税款便成了百姓隐匿、逃亡的直接目的,即“逃亡”和“拖欠”两个动作建立起基本相互关系来,因此,“逋”能够从“逃亡”义转喻得到“拖欠”义。秦汉、魏晋南北朝,及以后的各个朝代都能发现百姓逋欠政府税租的记录,类似的赋税制度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而无中断,所以“逋”作为官府整理、记录税务情况的常用词,一直保留在文献中。如今,“逋”伴随制度的消亡而不再常见。

另外,语言的经济性也会影响同义词间的竞争替换。笔者认为,“欠”自隋唐以来迅速发展并逐步取代“逋”“负”成为“借人钱财未还或该给而未给”义最常用表达的原因是,“欠”本身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欠”“负”“逋”自隋唐起,在表示欠负义时就已经建立起了同义关系。但据文献,我们发现三者中“欠”的用法实则更加丰富:“逋”表“拖欠”,对象基本都是政府税赋、田租;“负”表“受贷不偿”,在隋唐以前搭配的对象基本都是表财物的“钱”或“债”,其前期搭配的宾语类型也比较单一,隋唐及以后“欠负”“负欠”经常搭配,“负”受到“欠”的感染才逐渐与其他类型的宾语进行组合,如“情”“物”;而“欠”自始至终既能表示对政府税赋等各种财物的欠负,又能表示对情感、物品的欠负,能够搭配的宾语类型超过“负”与“逋”。可见,“欠”“负”“逋”三者中,“欠”更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所以“欠”能够逐渐完成对“负”“逋”的取代,成为“欠”义场词的主导。另外,明清时期,“欠”的普遍使用也为现代汉语方言中“欠”分布地域最广、通用程度最高的局面做好了准备。

“该”在明清才始表欠负义。关于“该”的欠负义用法,笔者认为是由其表“共计”义的“该”与语境中出现的表偿还义的“还”共同形成的“共计欠款……,应还……”语境经过推广产生的,后将另写一文以作阐述,这里不再赘述。明清文献中,用作“欠”义的“该”主要出现在北方方言的小说中,如(明)代表山东话的《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中有“欠”义“该”各4 例、2 例;(清)代表江淮官话的《儒林外史》中有“欠”义“该”3 例;(清)代表北京话的《红楼梦》中有“欠”义“该”4 例,其余用例不再详述。这与现代汉语方言中“该”主要分布在北方方言区的格局恰能对应。“欠”义“该”自明朝便在北方方言中使用,发展到清代,依旧仅出现在北方方言中,而据《汉语方言地图·词汇卷》“欠~他十块钱(Owe)”例中“该”的地理分布看,表欠负义的“该”仍基本只在长江以北的北方方言中使用,笔者推测,“该”极有可能是所谓的“长江线型”词,即“该”的使用受到长江天险的影响,这一北方汉语的特征越过“秦淮线”向南扩散,遇到长江被迫停顿,未能推广至南方方言。

此外,清末“差”“争”也始表欠负义,至此,四个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欠”义场主导词“欠”“该”“差”“争”全部出现。可见,清代是“欠”义场词向现代过渡的关键期,是现代汉语方言“欠”义场词的重要萌芽期。

关于“欠”义场词的历史演变,笔者认为,如所谈到的,一方面与词义自身发展相关,另一方面,还和人们说话的求新、经济原则有关,再者或受到人口迁移的影响。对方言中分布的一组同义词进行历时考察,可以帮助各成员溯源,并助于理清各词在历史不同时期的演变线索和竞争替换情况。本文尝试对“欠”义场词作共时解释与历时分析,但受文献的局限性和复杂性影响,加之笔者对材料的鉴别和利用能力有限,只能得到“欠”义场词大致的发展情况,而其中更深层的演变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方言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 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s of Diaoyu islands dispute from American media and Korean media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