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岛森林地质灾害治理策略及成效评析

2022-03-11王兴周石爱健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整平拱形护坡

王兴周,石爱健

(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烟台265800)

1 治理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

治理区位于长岛县南长山王沟北嘴山,东经120° 44′22"—120°44′37",北纬37°56′38"—37°56′19",面积约0.099 km2,具体位置见图1、图2。

图1 长岛地理位置图

图2 治理区地理位置卫星影像图

1.2 地形地貌

治理区为剥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坡度5°~30°,山体南北走向,山体自然坡度30°~80°,局部近乎直立。区内海拔高4.18 m—89.13 m,高差85 m。由于前期治理,顶部形成不稳定边坡,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1.3 地质环境

治理区自然风化形成大量不稳定边坡,严重危害生态景观。长期风化作用导致岩体结构破碎,部分岩体脱离母岩形成危岩体、孤石,山体裸露,植被难以生长,极大影响该区森林生态功能。危岩体极不稳定,汛期暴雨激发下时常发生崩塌灾害,严重威胁该区森林资源安全。

2 治理策略

2.1 现状及问题

治理区东部紧靠长岛南长山岛海岸带,受长期风化作用,岩体结构破碎,在地震或强降雨等外动力影响下易崩落。前期山体治理破坏了土地和植被,使治理区山体原有地形地貌景观遭受严重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不稳定边坡,堆积的碎石及碎石滑脱面等,大量山体裸露,造成严重视觉污染,严重威胁森林生态功能。见图3 和表1。

图3 治理前现状

表1 治理区地质灾害问题一览表

续表1:

2.2 治理思路

根据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特征,选择采用削坡整形、营造绿化平台、坡面清理、顺势整平、边坡排险、拱形骨架护坡、修筑挡土墙等措施,消除治理区内地质灾害,种植土回填整平等方式营建植物生存环境,最后对治理区植树植草绿化。通过以上措施,改善治理区内地质环境,恢复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提升视觉效果,从而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实现恢复治理区生态环境、保持边坡稳定和恢复边坡植被。

2.3 治理措施

根据现场勘查及山体现状,治理工程施工顺序为:削坡整形→边坡排险→坡面清理、顺坡整平→开凿种植穴、种植槽→拱形骨架护坡→修筑挡土墙→种植土回填→植树植草绿化等治理措施,实现最大面积绿化,使治理后边坡稳定,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1)削坡整形:该区内部分不稳定边坡及陡崖坡度大,局部几近直立,岩体破碎,为能消除视觉污染以及最大限度地恢复土地,先进行削坡整形。通过削坡整形方法营造绿化平台,削坡角度为35°,标高为30 m、宽5 m。削坡整平采取工程爆破措施、工程机械削坡或其有机组合,自上而下逐步推进。

(2)边坡排险:采用人工清除方法施工,不得因施工影响后壁和两侧岩土体稳定性;一般采取人工撬棍、千斤顶等简单工具使松动浮石滚落到陡崖底部,大块石清理采用风镐破碎清理。清理完成后表面无浮石,危石等。

(3)坡面清理、顺坡整平:对治理区内地势起伏较缓区域坡面清理、顺坡整平,采取人工结合机械方法进行,确保表面无大的块石。严禁出现反坡、坑槽;坡面危石、松石、浮石必须清除干净,使坡面稳定平顺。

(4)开凿种植穴、种植槽:在坡面清理、顺坡整平区及整理好的平台上和标高为30 m、坡度35°以上部分开凿种植穴,种植穴1 m ×1 m ×1 m(长、宽、深),呈品字型。在平台坡脚处,不稳定边坡坡脚处开凿种植攀缘植物种植槽,40 cm ×30 cm(宽、深)。

(5)拱形骨架护坡:为防止边坡在暴雨等外力作用下失稳,造成不必要安全隐患,对东部坡脚绿化平台边坡实施拱形骨架护坡。采用M7.5 浆砌片石拱型骨架防护,骨架内栽植草。拱型骨架净距宽3 m,拱形骨架矩形部分高、宽均为3 m,相邻两拱圈净距为40 cm,拱圈采用M7.5 浆砌片石,镶边石采用C20 预制混凝土块。浆砌片石设计厚度在30 cm 左右,所以片石厚度应在20~5 cm 之间。片石的抗压强度不小于30 mpa。拱型骨架基槽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开槽深度为垂直坡面以下30 cm。护脚深度为40 cm,宽为40 cm,护脚采用M7.5 浆砌片石砌筑。设一道检修踏步,检修踏步净宽60 cm。踏步台阶宽50 cm,高40 m,台阶下设置铺砌。沿线路方向每隔10~15 m 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3 cm,缝内全断面填塞沥青麻絮。上部平台设置拦水堤材质为C20 预制块,宽度10 cm,高度50 cm;平台为M7.5 浆砌石,厚度10 cm,宽度60 cm;底部设置碎落台及边沟,边沟外接截排水沟,碎落台为M7.5 浆砌石,厚度10 cm,宽度160 cm;边沟为M7.5 浆砌石,厚度5 cm,上口宽度100 cm,下口宽50 cm。拱形骨架护坡工程施工完成后,需在骨架内回填种植土以进行植草绿化(图4)。

图4 拱形骨架护坡施工样图

(6)修筑挡土墙:为防止不稳定边坡变形失稳,在治理区东部不稳定边坡坡底处距离坡脚1-2 m 处修建挡土墙。挡土墙规格:墙体顶部宽50 mm,底部宽900 mm,基础上部墙体高1000 mm,挡墙下部基础埋深200~300 mm,宽700 mm,采用M7.5 砂浆毛石砌筑,毛石强度不低于30 mpa、块径不小于30 cm,中部厚度不小于20 cm 毛石。石料泄水孔用毛石砌筑200 mm ×20 mm,间距3 m,采用φ10 cm 排水管,泄水孔应保持直通无阻(图5)。

图5 挡土墙大样图

(7)客土回填:挡土墙内侧进行渣土回填,渣土回填厚度30 cm,渣土可采用废石堆积区的渣土。客渣土要求压实,压实系数0.8。挡土墙内侧渣土回填完毕后,需回填种植土,厚度约500 mm,在开凿的种植穴及种植槽中回填种植土。

(8)植树植草绿化:拱形骨架护坡、挡土墙、客土回填等工程修筑完毕后,结合周边环境及山体自身情况对治理区域进行植树植草绿化,尽最大可能恢复原有山体绿化环境。结合场地条件,树种选择黑松,坡脚种植槽内选择爬山虎等攀援植物。黑松“品”字形栽植,株行距2 m ×2 m,高度1~1.2 m;坡脚种植槽内及挡土墙内侧栽植爬山虎一排,间距0.3 m。拱形骨架内植草及小灌木。

3 治理效果评析

3.1 治理效果

项目于2018年1月开始动工,2019年底完工,达到了消除地质灾害、绿化周边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治理目标(图6)。

图6 治理后效果

3.2 效果分析

该处地质灾害治理主要采取了削坡整形、营造绿化平台、坡面清理、顺势整平、边坡排险、拱形骨架护坡、修筑挡土墙等技术措施。小规格苗木成活率较高,种植密度偏低,大规格苗木较少,草本植物覆盖度较高,固坡遮挡效果较好,景观层次、品种多样性均一般。季相变化也不太明显,整体给人的视觉比较自然统一,但相对这30°~80°左右的边坡,能达到这样的治理效果实属不易。

4 结语

本次治理的地质灾害属自然风化形成的破碎山体,局部山体直立,加之前期山体治理扰动破坏,形成大量裸露山体,治理及生态修复难度较大。针对治理区地质环境的特殊性,根据治理区土壤、坡度、坡比、岩石裂隙、岩石硬度等特性,选择采用危岩体清除、工程爆破、修整坡面消除治理区地质环境问题,采取拱形骨架护坡、修筑挡土墙方式营建植物生存环境,最后对治理区内植树绿化。通过持续跟踪观测,整体治理效果较好,为海岛其他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整平拱形护坡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分析
“拱形”结构在巴托克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拱形桥的承受力大吗?
深中通道再添科技利器国内最先进水下3D碎石整平清淤船正式开建
深水基床整平及沉箱安装施工工艺探讨
坚固的拱形
应力复杂区巷道断面折线形和曲线形实践分析
辊轴提浆整平机在机场道面铺筑中的应用探究
浅述混凝土护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