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模拟试题(二)
2022-03-11黑龙江省大庆市四十四中学肖寒凝
◇黑龙江省大庆市四十四中学 肖寒凝
1.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
据上图可知,当时
( )
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2.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委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党
( )
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
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3.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上表反映出当时边区
( )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4.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建设三线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旨在
( )
A.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B.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
C.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公元前216年,因保卫卡苏里努姆时异常勇敢,元老院拟授予普莱雷斯提士兵罗马公民权,但被普莱雷斯提人断然拒绝。原因是他们不愿意因接受罗马公民权而舍弃本邦公民身份。这表明当时
( )
A.罗马公民权具有排他性
B.罗马显贵阶层的相对封闭性
C.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D.罗马公民权的吸引力在减弱
6.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 )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7.20世纪上半叶的某一时期,苏联平均每公顷土地每日需要的劳动者数量从15人下降到9.4人,而同期各地城市规模却大幅度增长,如莫斯科人口从212万增加到413万。由此可知当时
( )
A.新经济政策带动市场活跃
B.反法西斯战争的人力调整
C.农业集体化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建设改变人口布局
8.下表是2006—2008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单位:%)。
类别2006年2007年2008年发达国家美国2.92.92.51.92.21.9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拉美9.89.811.58.95.08.810.08.44.3
上表可以说明
( )
A.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力衰退
B.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C.美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5年,创始人为一个国际性的世界设立了开放与合作的系统。这一系统发挥了作用,并使全球化得以出现。在这个新世界里,团体和个人越来越经常跨越国界直接互动,而不涉及国家。这有其危险性。犯罪、毒品、恐怖主义、污染、疾病、武器、难民和移民,都比以往更快、更多地往返流动。他们也更加清楚远方国家发生的不义和残暴,期望各国对此采取行动。但是新技术也为相互了解和共同行动创造了机会。如果我们要从全球化取其最佳而避其最恶,我们必须学会更好地治理,学会如何更好地共同治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政府或国家的消逝。正相反,国家必须加强。各国可以在基于共同规则和价值的共同机构中一同采取行动,从而彼此扶持,彼此加强。这些机构必须反映当代的现实,包括权力的分配。必须成为各国同非国家行动者,包括全球性公司合作的场所。
——摘编自科菲·安南《联合国秘书长千年报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全球治理”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治理”理念提出的意义。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九龄(678—740),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开元年间官至宰相,成为秦至唐在统一王朝任官级别最高的岭南人。张九龄为政注重民生疾苦,轻刑罚,薄赋敛,扶持农桑。其为人忠诚耿介,敢于进谏,亦终因此罢相,后有人认为这是唐朝由治到乱的分水岭。张九龄有《曲江集》传世,其诗清新自然,其文高雅严整。岭南多被时人视为蛮荒之地,而在张九龄的笔下,却是山明水秀,风光无限。他曾主持开大庾岭新路,便利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至今用之。张九龄“耿直温雅,风仪甚整”,人们以其家乡之名称之为“曲江风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称赞他:“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
——据《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九龄成为盛唐名相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九龄的历史贡献。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起初英国的税收是由包税人收取的。1683年,包税制被取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1713年后大多数税都是通过政府雇员征收的。1714年,财政部又发展为财政委员会,负责监督向国库输送收入,从而实现了财政的国有化,建立起了真正的公共财政体系的雏形。1782年形成了经济改革法案,把原先属于国王私人的财产重新界定为公共财产。1785年,税收管理重组为两个办公室……前者负责关税,后者管理土地税、财产税和1799年后的所得税。
材料二随着新中国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的确立,国家逐步展开了税收制度的修正与完善工作。1952年讨论了中国当时的税制改革问题。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合理调整,简化合并,开辟新税,试办商品流通税……1958年之后,为了适应农村人民公社的发展和农村财贸管理体制的变化,中国在农村试行了人民公社财政包干办法,进而在部分城市试行了国营企业“税利合一”上缴办法。由于违背了经济规律,这些做法很快以失败告终。在整个税制改革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了中国自身的社会主义性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税收的变化并概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税制改革的异同。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为开始实行币制改革,推行了法币政策。起初,我国一直以来用银两作为货币,并且形成了银两和银元并用的局面。后来,南京政府当局实施废两改元的政策,成功地为1935年的法币政策改革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国际上,美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公布了《白银法案》,操纵世界的白银市场,推动美国商品的出口。所以,原先的银本位制被南京国民党当局放弃,转而实行了纸币代替银元的货币改革,希望能够借此缓解国内当时经济异常困顿的局面。日益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和支出远远大于收入的巨额财政赤字也是国民党政府当局不得不于1935年11月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国民党当局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实施了法币制度的改革,主要目的就是摆脱当局的财政危机,挽救自己的统治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进行法币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A 6.A 7.D 8.B
9.(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
(3)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0.(1)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
(2)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发展,国际粮食需求扩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备、资金和市场,工业化进程加快。
11.(1)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引发新问题;新技术为全球治理创造机会;联合国成为重要的国际组织;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全球治理。
(2)有利于全球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革新;有利于各国改革以及国际合作;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2.(1)科举制的推行和崇尚诗文的社会风气;开明纯正的政治氛围;南方的开发和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2)为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树立了贤相的典范;文学作品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岭南的认知。
13.(1)变化:由包税人收取变为多数由政府雇员征收;国王征税权的限制不断强化;税收管理机构不断细化;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国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与完善;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发挥经济管理职能;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传播。
(2)同:税制不断调整;税制改革适应政治政策的调整。
异:中国注重农业税,英国注重公共财政;中国体现社会主义原则;英国体现资本主义民主。
14.(1)美国转嫁经济危机造成中国白银外流;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国民政府财政金融危机;国民政府对金融的垄断;军费开支激增。
(2)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遏制白银外流;巩固了国民政府的统治;推动中国货币制度发展;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