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可能并不了解圆明园

2022-03-11何国胜

南风窗 2022年5期
关键词:圆明园专家历史

何国胜

《圆明园防渗之争》

我对圆明园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历史课本中。

“被八国联军焚毁”“辉煌宏伟”“瑰丽至极”,记忆中,跟圆明园相关的仅是这些描述。为数不多的两次近距离接触,一是之前在北京实习,在地铁4号线上看到有“圆明园”站,但因为远从未去过;二是来广州求学后,去过珠海观光,当地有一个1∶1复刻版的圆明园,称为“圆明新园”。当然,它复刻的只是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看过后也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只记得有个人半裸着身子,在远瀛观石阶上大声喊叫作直播。

相信很多人都想一睹圆明园在盛况时的容颜,因此不少人曾有过疑问:为什么不复建圆明园?

我曾是这类人之一。近来读了一本书,这个疑问似乎得到了解答。《圆明园防渗之争》,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赵永新。是的,通过书名就可知道,这本书并不是用来专门回答“为什么不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它讲述了一段历史,一段有关圆明园的当代史。

2005年,兰州大学一位客座教授张正春无意间发现圆明园内湖底正在大量铺设土工膜,用来防渗。换到现在,你我一听感觉也没什么大事。觉得防渗是好事,既可以节约水,又有景观的美感,一举两得。但记者赵永新接到环保专家的报料,然后经过对专家的咨询,发现这是对圆明园极具破坏性的行为从而首次公开报道了此事。没想到这引起长达半年的讨论、争锋和巨大的公众关注。最后,圆明园防渗被叫停,她又度过一劫。

为何防渗这种看似节约水源的行为,会对圆明园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呢?作者当时通过对各个顶级专家的采访和对圆明园防渗听证会中各位专家发言的如实记录,给我们做了解答:一是它会破坏圆明园固有的山形水系,而中国园林历来讲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二是在防渗过程中,对驳岸也进行了防渗处理,这既破坏了原有驳岸的自然和艺术之美,又阻断了岸边树木的水源补给,会导致其大量死亡。三是上述两方面的破坏,会让圆明园失去其最重要的价值——遗址公园,它承载的是爱国教育和让人们勿忘国耻的功能。

更值一提的是,当时的圆明园管理处实施防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营划船等盈利项目。同时,他们还大肆砍伐圆明园西区原有的自然林木和铲除草灌植被,规划了更废水的观赏性草坪。现在看来,这种考量和行为难以理解又让人愤慨,可在当时,却是“常规操作”。那时,经济发展碾压一切也优于一切。

发展和保护在当时是一对典型的矛盾,而且圆明园管理方也有充足的防渗理由。从历史而言,圆明园是著名的水景园,水是它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防渗会让圆明园留下更多的水,故此可以重现它往日的风采。从现实而言,彼時的北京缺水严重,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甚至不少地方出现地面沉降。所以在圆明园渗水严重的情况下,大量的供水难以为继,防渗似乎是个成本低且见效又快的方式。

这的确是现实问题,所以当时圆明园管理方做出如此解释后,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两方都有理的情况,就异常考验公众、专家和政府的判断能力。这种复杂的利益纠缠、意见交锋,使得这事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最终有了一个好结果。而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大量的专家和民众参与到保护圆明园的行动中,更显珍贵。

这一整个过程,对很多人而言几近陌生。不管是在环保史、新闻史中,这都算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出现这样的慨叹:“原来十几年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已经不差”“原来老百姓有如此的积极性参与治理”“原来媒体的力量真的可以改变一些东西”。而且,在整个反防渗过程中,媒体和专业学者的互动、努力,环保机构和公众的积极参与,都是民主和科学决策的生动例证。首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认为圆明园防渗之争这件事,“极大地推动了环保法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贯彻实施,堪称我国环保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闻最精彩的故事,往往在背后。这本书的另一价值就在于它呈现了当时新闻报道中没有呈现的东西。如记者跟圆明园安保人员的斗智斗勇,如何在他们严防死守的情况下,想尽办法进入圆明园,了解实际情况。还如在此事最初被报道之前,不少教授对圆明园一事没有什么信心,因为他们此前早已反映多次,并无任何改善。再如基层管理工作部门的满腹委屈和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听证会现场。

此外,我也对赵永新的职业精神生出敬佩。都说新闻是历史的底稿,那新闻人便是历史的书写者。可从当下来看,担得起这种称呼的新闻人和媒体机构所剩不多。新闻的娱乐化和去公共化已经不是趋势,而是成为了现实。热点不过夜的时代,再难有人对一个事件有持续半年的关注。

持续的关注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的那股力,一直在推动更多的牌倒下。在圆明园防渗事件中,尽管最初的报道引起巨大波澜,但其实很快也归于平静,圆明园管理方也在暗地继续推进防渗进度。如果此时媒体就此放过,注意力转至他处,那圆明园估计难逃此劫。而正是赵永新们没有放弃,持续关注,才促使此问题正确解决。

到后期,他们发现了更多圆明园违规操作的证据。比如圆明园福海几百平的湖心岛被出租给私人,里面拴着两只看门的大狼狗,不准游客进入。再之后又发现,万春园内建有别墅,一套的月租金有5000多美元,这完全违反遗址公园的管理规定。

就是这种不懈的关注和持续的揭露,汇聚成一股股力量才最终推动防渗工程的叫停。这无疑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媒体、媒体人、公众等,都觉得自己是有力量的,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这些都是这件事的可贵之处,也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是老一辈新闻人留下了的印记,它让当下的我们有了可供辨认的指向标。所以,《圆明园防渗之争》这本书应该成为新闻学子和新入行记者的枕边书之一。你可以立体地观察作者怎么设置问题,怎么挖掘素材,怎么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更多信息、怎么讲述事件的台前幕后。我们也应该知道,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什么,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最后,来说说我文初所提到的那个疑问,也就是“为什么不复建圆明园?”。这个疑问的解答算是个意外收获,本书作者在记述反防渗的过程中,介绍了很多专家的观点。其中几人强调了圆明园的定位和价值——遗址公园、反思历史。

圆明园是中国遭受列强欺辱的证据,是屈辱的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她以悲凉的姿态长存,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那段历史,让我们反思,中华民族怎样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些价值,远比复原圆明园有意义得多。因为被模仿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真实的历史。

这本书并不“好看”,这是指在写作技巧和遣词造句上。它没有什么精巧的结构,也无华丽语言,可它贵在真实,贵在对历史的忠实记录。消费社会中,我们不少人多多少少忽视了历史的价值,觉得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对现实又有何意义?可我对一句话记得尤为深刻:“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因为只有理解了历史,我们才能理解当下,而只有理解了当下,我们才能预测未来。

猜你喜欢

圆明园专家历史
梦回圆明园
致谢审稿专家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新历史
请叫我专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