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水平进阶的“气候与生活”作业设计
2022-03-11宋彩萍
摘 要:以“气候与生活”为例,按照课程标准相关内容要求分析—核心素养水平划分—设计各阶段主题作业的步骤进行进阶式初中地理作业设计,并分年级实施作业案例。对实施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发现各年级完成作业的情况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素养水平和作业情境设计,作业设计中应加强信息素养类地理实践作业的设计、根据素养水平的阶段要求进行作业设计、根据认知过程的特点设计各类各层级作业。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进阶;作业设计;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3-0033-05
2017年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提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课标明确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并进行了水平划分,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目标和方向,也为地理学习效果的测评提供了依据和参照。基于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和学习进阶,初中地理教学中也应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纳入日常教学和学习评估中,目前很多学者和教师已经开始针对初中教学探讨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构成以及培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尝试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和方向。从目前相关研究和实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①没有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照搬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要求,拔高对初中生的素养要求;②没有根据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行分阶段的水平进阶培养,对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缺乏系统的目标设置;③对于初中生地理学习质量的评估只凭经验进行总体概况,没有考虑不同学习阶段的素养水平要求,忽略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阶段性;④不少教师认为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进阶,忽略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长期性。因此,对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根据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基于不同学习阶段的进阶式培养。
日常作业训练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减负,增强其学习成就感。此外,已经有一些教师关注到地理作业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并对作业进行创新设计,如教师王琰在作业设计时,不仅注重地理知识的结构化,还关注地理方法和思想的渗透,设计创新型的地理作业。[1]然而,只有基于核心素养水平进阶的作业训练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实现核心素养水平的进阶。本文以“气候与生活”主题作业设计为例,从初中地理课程设置的整体出发,找出初中不同学习阶段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要求,详细讨论基于核心素养水平进阶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操作步骤。
一、主题选定及其与课程标准的对照分析
1.主题内容的选定
“气候”是自然环境诸多要素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其中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不一样,反映气候特征也会不相同。气候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活动、医疗卫生、军事战争等有很大影响,而气候的异常往往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反之,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人们不恰当地对待自然环境往往会导致全球气候恶化。由此可见,气候与人类密切相关,气候的学习往往需要学生动用综合思维方式、人地协调发展观念。以区域为学习载体,地理实践活动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气候”也是地理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中有很多关于气候的内容,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的分布和人教版教材来看,“气候与生活”的相关内容贯穿初中地理学习阶段的各个学期[2],以此为学习进阶的研究主题,可以有效地观察初中每个阶段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作为初中生阶段性核心素养水平进阶的有效参照。
2.主题内容的课程标准要求
将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内容结合现行的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按照初中学习阶段分学期进行罗列,如表1所示。
二、相关内容的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根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气候与生活”应培养的地理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表现如表2所示。吸收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分析时沿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内涵解读和分析角度以及水平划分方法等。
三、作业设计案例及分析
1.作业设计案例
将表2中的地理核心素养表现水平作为各阶段“气候与生活”作业设计的目标和依据,设计各阶段的主题作业,如表3所示(所有作业设计图文资料来自教材、互联网以及文献资料)。
2.作业案例分析
表3中四个作业设计案例是基于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在地理核心素养表现水平进阶目标的指引下,围绕同一主题“气候与生活”而设计的。其中作业设计案例一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制作图表工具,学会阅读图表归纳地理信息,并结合身边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此作业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水平要求较低。
作业设计案例二则利用印度孟买特大洪灾作为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地理图表,归纳图表信息以及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区域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情境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该作业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水平要求比案例一有明显提升,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组织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
作业设计案例三利用吐鲁番葡萄节作为问题情境,除了要求学生阅读地理图表和归纳图表信息以及区域气候特征之外,还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分析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该作业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水平要求比案例二进一步提升,对学生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要求进一步加强。
作业设计案例四利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给三江源地区带来的问题作为情境,要求学生不仅能够阅读地理图表和归纳图表信息,还能预测评估气候变化趋势,从时间的变化尺度分析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运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联分析区域之间的影响,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此作业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四题中最高,它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人地协调观意识,要有区域综合、时空综合的思维素养,要会查找各种地理图文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四、作业完成情况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1.统计结果
对作业案例的每个问题进行赋分,每小题赋值2分,因此每大题皆为10分。将四个作业案例分别发放给初一、初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其中初一统计回收作业份数为52份,初二为50份。统计每个年级的作业平均得分情况生成统计图,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初一和初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存在差异,其中作业案例一差异较小,案例二、三和四都存在较大差异。经课题组地理教师的探讨,认为其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两点:地理素养水平的差异和作业情境熟悉程度的差异。
2.影响因素分析
(1)地理素养水平的影响
如图2所示,作业案例一差异较小,但是完成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完成情况不甚理想的学生的理由大多为没有查到丹阳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这说明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较差,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这在初一、初二年级都存在。获取信息的能力往往被忽视,因为以往的作业大多数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问题解决,而信息的获取也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案例一和案例二是基于初一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要求而设计的,案例三和案例四则是基于初二学生所需达到的素养水平而设计的。从图2的统计中可以发现,初一学生作业案例一和作业案例二完成的情况较好,平均值都在7分以上(每题总分10分);案例三和案例四完成的情况不甚理想(平均值6分甚至以下),这也说明案例三和案例四的素养要求已经超越了大部分初一学生的水平,对大多数初一学生来说难以达到。而初二学生案例三和案例四的完成情况要比初一好很多(平均值都在7分及以上),相对来说案例三和案例四的素养水平要求比较适合初二学生,接近其最近发展区。这说明在不同学习阶段需要根据素养水平的不同要求进行作业的设计,而不是一味地拔高要求或者降低要求。
(2)作业情境设计的影响
如图2所示,初一学生对于作业案例二的完成情况要明显好于初二学生。经过调查访谈发现:初二学生普遍反映初一所学的一些知识点存在遗忘现象,所以作业完成不理想。经师生共同探讨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当作业情境与目前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时,学生完成的情况相对好一些;②当作业情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时,学生完成得也相对较好。这说明情境的熟悉程度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与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学生对记忆的依赖性较强,而观察、分析和组织信息的能力较弱,当遇到不是很熟悉的问题情境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
五、启示
基于上述作业案例的实施,可以获得以下作业设计的启示。
1.加强信息素养类地理实践作业的设计
作业目标的确定,不只是关注作业所涉及的地理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在目标确定时,需要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进行拓展,将地理核心素养和信息素养等融入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学习。在作业目标的具体描述中,不仅包含具体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目标,还包括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组织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問题等信息化学习技能和素养的培养目标。可以尝试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去查找和组织信息的地理实践类作业,训练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组织地理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在学业水平测试中难以考查,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却非常重要。
2.依据素养水平阶段的要求进行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衔接,还需要考虑素养水平要求的阶段性,不能盲目地拔高学生的阶段性素养水平。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只有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没有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要求,教师可以尝试对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进行阶段性划分,依据划分的水平进行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努力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素养水平进阶能力的训练中,既得到素养水平的阶段性提升,又能收获学习的成就感,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3.根据认知过程的特点设计各类各层级作业
虽然作业设计的目标也是定位于学生素养水平的提升,但是其功能与学业水平测试有差异,其功能应更侧重于学生素养水平的训练和阶段性提升,因此作业情境的设计需要有梯度,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到不熟悉的情境,实现从知识识记过渡到知识迁移运用的认知进阶。可以根据马扎诺教育目标理论,从认知系统、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出发构建作业设计的框架,不但能细化学科问题,实现根据认知要求进行作业分层,还能发现学生的作业习惯、作业动机等问题,有效实现地理素养、学习素养的提升。[4]
以上基于核心素养水平进阶的作业设计研究,其目的在于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在科学性、系统性、阶段性原则的指导下设计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有效作业,实现核心素养水平的阶段性学习进阶。对于作业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科研意识和能力较强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文件的指引下,不断尝试、总结和反思,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有效实施案例和设计模式及步骤。这些案例的学习有助于一线地理教师设计出更有效的作业,更好地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琰. 上海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作业创新设计[J]. 地理教育,2019(2):31-3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赵子岳,陈康宁,翟家齐,等. 三江源沱沱河气象站53年来气候演变规律分析[J]. 人民长江,2014,45(1):24-27.
[4] 宋彩萍.基于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作业设计——以初中地理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3):64-69.
342950033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