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2-03-10魏宇超马银辉张燕兵陈宝江
魏宇超 马银辉 张燕兵 孙 磊 陈宝江*
(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保定071000;2.大马棕榈油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108;3.山东中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滨州256603)
红棕油是通过分子蒸馏等先进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棕榈油产品。在其他营养成分不变的前提下,红棕油保留了比传统棕榈油更加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和天然维生素E[1]。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是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营养成分,不能在动物体内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对家禽肠道健康的作用体现在改善肠道绒毛发育状况和提高相关消化酶活性,从而改善生长性能,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促进机体健康[2-3]。Ao等[4]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虾青素可改善肉鸭终末体重和体增重,并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Rayani等[5]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锌和维生素E显著提高了肉鸡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张小纯等[6]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能降低螺鸭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螺鸭经济效益。程康等[7]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天然维生素E提高了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有利于肠道发育。目前,关于红棕油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鲜有报道,尤其是红棕油对肉鸭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红棕油在肉鸭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棕榈油和红棕油由某公司提供。红棕油中含有500 mg/kg类胡萝卜素和800 mg/kg维生素E。
1.2 试验设计
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为(50±2) g的樱桃谷肉鸭6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添加0.45%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0.15%红棕油+0.30%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0.30%红棕油+0.15%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3组饲喂添加0.45%红棕油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42 d。
1.3 基础饲粮及饲养管理
基础饲粮为参照NRC(1994)营养需要配制的颗粒状配合饲料,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整个试验在秋季进行,试验期间进行人为温度控制,平均气温处于28 ℃左右。饲养试验在河北沧州乐寿鸭业规模化养殖场进行。试验肉鸭采用网床养殖,自由采食,充足饮水,并严格按常规管理程序管理和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续表1项目Items含量 Content1~21日龄 1 to 21 days of age22~42日龄 22 to 42 days of age营养水平 Nutrient levels3)代谢能 ME/(MJ/kg)11.9912.35粗蛋白质 CP19.6717.06钙 Ca1.271.29 总磷 TP0.540.56赖氨酸 Lys1.150.80蛋氨酸 Met0.470.36苏氨酸 Thr0.820.62色氨酸 Try0.220.17
1.4 检测指标与方法
1.4.1 生长性能
试验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各组肉鸭采食量、体增重和死亡数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死亡率。
1.4.2 肠道发育
42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10只试验鸭进行屠宰,取空肠和回肠肠段2~3 cm的样品,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10%中性甲醛固定备测。固定组织经全自动脱水机脱水,包埋,切片后染色、封片,然后采用BA210 Digital数码三目摄像显微摄像系统对切片进行图像采集,选择要测量的区域并采集40倍图片测量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计算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
1.4.3 肠道消化酶活性
42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10只试验鸭进行屠宰,取空肠和回肠食糜于5 mL冻存管中,-80 ℃保存,用于测定空肠和回肠食糜中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试剂盒均购于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步骤参照说明书进行。
1.4.4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测定采用盐酸不溶灰分做内源指示剂的方法。采集19~21日龄和40~42日龄的全部粪样,期间记录各组肉鸭每天的实际采食量,每天于固定时间收集全部粪便,试验结束后将粪样烘干粉碎,放入样品袋中备测。参照张丽英[8]的方法测定各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1.4.5 血清生化指标
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中抽取1只鸭,共40只,公母各占1/2,翅静脉采血10 mL,静置后3 500 r/min离心10 min得到血清,采用日立721型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葡萄糖(GLU)、脂联素(ADPN)含量。
1.5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初步计算,再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均值比较和差异性检验,采用one-way ANOVA程序检验各组数据间差异是否显著,差异显著者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 果
2.1 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1~21日龄,试验2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各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22~42日龄,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1~42日龄,试验3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之间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肉鸭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
表2 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红棕油对肉鸭肠道发育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空肠绒毛高度分别升高了20.59%(P<0.01)、13.22%(P<0.01),试验1组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2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
表3 红棕油对肉鸭肠道发育的影响
2.3 红棕油对肉鸭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2组空肠脂肪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1组回肠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回肠脂肪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
表4 红棕油对肉鸭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红棕油对肉鸭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由表5可知,在21日龄,试验2组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试验1和3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和3组钙表观代谢率分别升高了12.42%(P<0.05)、19.19%(P<0.05)、13.74%(P<0.05),试验2和3组总能表观代谢率分别升高了9.63%(P<0.01)、6.83%(P<0.05)。在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粗脂肪表观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2和3组总能表观代谢率分别升高了8.66%(P<0.01)、3.35%(P<0.01)。
表5 红棕油对肉鸭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2.5 红棕油对肉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6可知,在21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3组血清脂联素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
3 讨 论
3.1 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有关红棕油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报道较少,红棕油比棕榈油含有更多的天然维生素E和天然类胡萝卜素。研究表明,饲粮中维生素E或有机锌水平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9]。Akter等[10]研究表明,补充红参和α-生育酚组合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红棕油提高了肉鸭总能表观代谢率,说明红棕油中富含的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可以使肉鸭的代谢增强,但对生长性能未达到显著影响。
表6 红棕油对肉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 红棕油对肉鸭肠道发育的影响
肠道通过形成肠褶皱、隐窝、绒毛、微绒毛增大肠黏膜的吸收表面积,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大小侧面反映了小肠的吸收效率,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越高说明肠道与食糜的接触面积越大,消化吸收效率就越高[11]。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升高,试验2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冯宇隆[12]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维生素A显著增加了北京鸭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肠壁厚度、绒毛高度、绒毛面积和杯状细胞数量。黄靓[13]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降低猪空肠隐窝深度和绒毛宽度。上述结论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说明红棕油对于肠道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类胡萝卜素提高了肠道的免疫应答,减少肠道内病变[14]。此外,维生素E具有提高肠道抗氧化的能力,从而减弱活性氧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的刺激,最终减少肠道细胞凋亡,防止出现因活性氧刺激而引起的肠道内绒毛和黏膜的损伤[15]。
3.3 红棕油对肉鸭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是通过消化酶将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物质分解成小分子低肽及氨基酸、麦芽糖、葡萄糖和短链脂肪酸等才被小肠吸收。消化酶对饲料的消化主要取决于其活性、浓度和添加量[16]。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均极显著升高。马渭青等[17]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可以提高肉鸡肠道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而且天然维生素E效果是优于合成维生素E。有研究表明,摄食维生素E或虾青素都可以使泥鳅幼鱼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呈上升趋势[18-19],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这是因为机体在吸收红棕油后,其中的类胡萝卜素及其转化物维生素A和天然维生素E复合作用,改善了肠道发育,进而促进了消化酶的分泌。
3.4 红棕油对肉鸭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1~21日龄,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钙表观代谢率显著升高,试验2和3组总能表观代谢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在22~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极显著升高,试验2和3组总能表观代谢率极显著升高。金海峰等[20]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硒和维生素E提高了山羊对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张拴林等[21]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硒和维生素E提高了肉牛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以上研究结论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这说明红棕油中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提高肉鸭对饲料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活性氧自由基可与DNA、蛋白质、脂类发生反应,抑制它们的生理功能,从而引发疾病或降低饲料转化率。而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可以减少对细胞的损伤,改善了肠道结构形态,促进了肠道消化酶的分泌,有利于肠道健康,进一步提高饲料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22]。
3.5 红棕油对肉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是反映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衡量动物机体组织器官的健康状况。有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维生素A可以促进脂肪合成,超过这个范围会抑制脂肪生成,减少肝脏脂肪的积累,说明饲粮维生素A对动物脂肪合成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23-24]。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反映机体血脂和脂肪代谢的关键生理指标,饲料能量过剩会导致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而在本试验中,试验2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并且在42日龄,试验2组粗脂肪表观代谢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这表明机体脂质代谢系统稳定,没有出现能量过剩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E可提高动物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分解代谢酶的活性,促进转运和排泄,降低其含量。张敏等[25]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趋势。在本试验中,试验1和2组42日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试验2组42日龄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是机体蛋白质来源之一,总蛋白是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和,可作为蛋白质代谢的指标。由于维生素E的添加改善了氮平衡,能有效保护心脏和肝脏免受氧化损伤,提高了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进而提升了粗蛋白质和总能表观代谢率[26]。
4 结 论
饲粮中添加红棕油可以提高肉鸭空肠和回肠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结构,提高营养物质代谢率,并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提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本试验条件下,肉鸭饲粮中红棕油适宜添加水平为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