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用航空管制方法

2022-03-10林娟涓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航空安全实时性管制

林娟涓

珠海中航飞行学校有限公司 广东 珠海 519000

引言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低空空域也实现了有序开展,为了提升管制综合效果,要结合通用航空的基本要求,践行全过程管理机制,从而提升航空管制工作的基本水平。

1 通用航空安全概述

通用航空包含军事航空活动、警务航空活动、海关缉私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活动等,涉及行业较多,并且,还与气象探测、海洋监测、教育训练、旅游观光、遥感测绘等方面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基于此,要想维持通用航空安全管理水平,就要匹配实际需求落实更加有效的航空安全管理体系方案,发挥航空管制的优势。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低空区域内通用航空活动增多,如图1所示,要匹配通用飞行时间落实相应的管制流程才能更好地提升通用航空安全水平。

图1 2005-2020年通用航空飞机机型需求

由图可知,我国通用航空飞机类型和数量在不断增多,这也增加了通用航空作业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人飞机,甚至会出现“黑飞”的问题。例如,2018年,浙江省萧山机场就因为晚间一架没有经过批准的私人飞机临时降落造成全机场临时关闭1个小时,影响到18架次航班的正常运行。因此,全面系统化地落实通用航空管制方法和处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

2 通用航空管制具体方案

在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区域予以划分,然后结合实际需求完善对应的管制方案,提高通用航空管制工作的实效性,打造安全、可靠、科学的管制体系,维持综合管理效益[2]。

2.1 区域内民航负责通用活动

对于各个机场而言,区域内民航负责通用活动的种类最多,一般主要涉及飞播造林、航空摄影摄像、观光旅游等具体活动,要保证区域管制中心落实对应的协调方案,以确保相应工作都能落实到位,维持航空管制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减少不良操作对后续管理效果产生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区域内民航负责通用活动的过程中,要依据对应的步骤和基本要求予以落实和开展,维持综合效果。

第一,要在飞行前对相关资料予以集中分析,首先要保证资料齐全,涉及空军批件、地区性管理局的批件以及详细的空中作业图。然后要保证通用航空公司和企业与地区管制中心签订相关协议,对具体工作内容和规划线路予以校对。最后,若是出现机组申请作业时其他文件齐全,但是保障协议有延迟的情况,就需要向航空技术部门进行电话证实,确认签署过相应协议后才能开展相应活动。

第二,在资料准备工作结束后,就要开展正式的作业管理,一般是在接到相关机组申请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开展相应操作,依据具体标准和流程管理要求落实相关操作。①机组若是利用电话申请完成相应工作,要求直接完成服务报告,并向区域申请。②若是服务报告室在接收电话申请后,就要利用FDT动态电脑予以集中分析,明确计划中的相关内容。一般是按照计划对作业区和通用民航作业区以及作业区外围低高度飞行的影响性展开讨论。例如,两个作业区的应用范围存在重叠,此时通用活动无法实现两个作业的并行处理。③通用航空作业图中要明确标注航路航线的位置,确保能提升航路飞行的规范性。④确定实时性活动,要在作业区域到达进近区域后实时性告知具体作业范围,获得塔台相关指示后继续完成飞行。⑤只有在区域指导和进近管制均认可的状态下,才能申请第二天的相关飞行计划[3]。

第三,在控制部门接收到通用航空起飞申请后,一般是按照基础步骤完成实时性分析工作,然后在获取“同意”后完成辅助管理,及时掌握动态的基础上促进民用航空通用活动管理的规范性。

第四,在保障协议签署的过程中,要对其中的相关内容予以集中管理,一般是由区域指挥部完成通报,并且在飞机起飞后要将相关记录时间集中报备空军,利用不间断性的机组作业情况汇报过程维持飞行的安全性,然后要在落地后记录相关时间和架次。

第五,若是在协议中标注通用航空活动由机场自行指挥操作,则要明确具体方案,敲定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也要确保综合管控效果符合预期,并且保证活动范围不会超出机场的实际管理范围。比如,某机场的水平范围为40km,垂直范围为3900m,要联系航空公司和机组获取准确的对比结果,以便于指导具体工作,提升区域管制工作的时效性,针对问题也要及时联系区域管制室,从而避免其对授权产生影响,提高区域内民航通用活动的管理效率[4]。

2.2 其他类型通用活动

除了民航监督管理的相关飞行活动外,一些其他类型的飞行活动也要匹配通用活动管理要求,从而避免对正常的航空器飞行产生影响。

第一,无人驾驶的热气球升放活动。指的是一些无动力驱动或者是无人操作的充气物体,总质量超过4kg,一般的上升速度会达到每分钟400m,其会在10000m以上自动爆破。基于此,对12500m以下的民航飞机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为区域管制室一般仅仅是了解气球的释放地点和对应目标高度,所以,对于气球升空的批准就是对相关情况进行全面衡量和评估[5],在收到申请后,一般是结合风向、风速等基础参数对气球可能出现的飞行路径展开测评,并且在未来30min内对其进行实时性跟踪,了解其颜色、大小、移动方向等,保证机组能建立实时性信息传递,提醒相关机组予以注意[6]。

3 通用航空管制的建议

3.1 践行细节管理

第一,在通用航空安全高度、气象情况分析过程中,判定其是否适航,不仅要采纳相关专业部门的建议,也要由机长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评估,管制人员要配合机长开展相应的调配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创设更加安全、健康、稳定的飞行环境,从而发挥航空管制工作的应用优势。

第二,在批复文件查阅的过程中,要对批准的有效期限予以关注,确保批件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并及时实现信息的交互和传递,提高航空管制工作的综合水平。

第三,若是飞行中受到影响,需要联合当地相关部门,调配通用航空活动,有效实现避让转场,或者是指挥航空器停止作业及时返航。

第四,若是通用航空活动在过程中出现联系不及时的问题,且超时达到30min以上,则要及时报告相关机组,有效完成应急处理,及时按照特情处置程序落实相关工作,避免对整体管控效果产生影响,出现安全隐患问题[7]。

第五,因为航空高度较低,所以一般在某个固定的区域阶段时间内只能允许1个通用活动,避免通用活动之间产生相互影响,提升航空管制工作的基本水平。

3.2 搭建航空管制安全监督系统

为了提升通用航空管制工作的实效性水平,要整合具体内容和管理方案,维持管控标准的同时,确保能落实安全责任机制,提高运行的规范性,维持综合管理水平,确保运行科学的监察系统,实现综合管理目标[8]。

第一,要拟定通用航空安全政策和规章制度,保证在具体工作落实过程中能监控航空安全流程,组织相关数据的调研分析和实时性管理,并且配合系统应用要求及时发布通用航空活动的相关细则和情况,落实安全指令工作。

第二,要积极落实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通用航空管制工作的实际水平,也要创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指导氛围,保证相关企业能更精准地认识到通用航空安全性对航空管理的重要性,结合管制要求和规范落实标准化工作,依据具体流程完成相关工作。

第三,要对通用航空企业准入机制予以关注,及时审核相关内容的同时,对资质、运行文件、运营规范安全许可证等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化审核,从而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管控平台,促进全程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9]。

3.3 创新管理机制

在通用航空产业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结构和管控模式已经逐渐被取代,因此,要积极转变单一化的监管机制,利用“监督、指导、服务”并行的闭环式管理方案,提升事先预防和风险分析工作的规范性,制定更加合理的管控措施,确保通用航空管制的相关方法都能有序开展。

另外,利用全局管控职能为相关工作安全发展指明方向,及时进行隐患的排查,优化工作规范性和科学性,共同促进通用航空管制工作的进步。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具体的管控方法,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审核机制和相关资料分析、评估、预判等内容都能有序落实,从而维持通用航空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共建和谐的通用航空管理平台,为通用航空管制工作安全顺畅地开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航空安全实时性管制
基于规则实时性的端云动态分配方法研究
考虑误差不确定性的航空安全预测新方法
在世界各地,航空安全问题变成了美国领导地位问题
构建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仿真
管制硅谷的呼声越来越大
ANOTHER YEAR OF SAFE FLIGHT OPERATIONS
航空电子AFDX与AVB传输实时性抗干扰对比
放松管制
药价管制:多元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