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0林钢梁刚易秋丽陈宇黄小玲周灿梅黄晓莉丨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文:林钢,梁刚,易秋丽,陈宇,黄小玲,周灿梅,黄晓莉丨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对海外培训项目经验的研究与总结,探索搭建符合国家战略发展以及城轨交通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的培训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领域之一,但目前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国际业务快速拓展的需求。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化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国际化人才的短缺势必制约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海外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传统的培养方式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如何培养行业需要的管理型、技术型国际化人才,并不断适应行业新技术新发展,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截至2021年5月,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地铁”)主要开拓了埃塞俄比亚轻轨、以色列地铁、越南轻轨、埃及城际铁路等4个海外输出项目,顺利完成海外项目国际化人才培训的各项工作。深圳地铁在重点培养双方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行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不断探索和思考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一、深圳地铁的应用实践
深圳地铁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是将国内轨道交通专业人才与国际标准对接,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将运维技能输出海外,通过海外培训的实施,将外国的学员培养成与岗位匹配的应用型人才。
(一)国内人才对接,打造出征海外的国际化专业人才队伍
1.综合技能素质
在国际化视野下,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应具有“应用能力强、技能操作熟练、交流熟练”的综合素质。轨道交通专业国际化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较强的国际化交流能力,以及掌握相关的国际标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海外项目,为此专门制订了2020年国际化、专业化人才培训计划(图1)。
图1 深圳地铁2020年国际化、专业化人才培训计划
运维技能——技术输出的核心。为海外项目提供服务,运维技能是基础与核心。因此,深圳地铁将运维技能作为日常培训项目,利用深圳地铁教育培训中心的理论课程优势及深铁运营的实际操作优势,不断在理论与实践中巩固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轨道交通涉及多方向专业,若在培训时将专业过于细化会导致难以掌握轨道交通知识的全貌,加上派驻海外项目人员数量有限、项目间人才不能灵活调动等原因,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打造适合国际项目的人才队伍,深圳地铁在运维技能培训中通过划分相近专业的方式,采取大专业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与项目需求的匹配度。
项目管理水平——打造国际化标准。轨道交通在发展与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的管理人才。面对国际化项目,根据国际化的行业标准培养出的项目管理人员更能被国际市场认可。因此,深圳地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国际化人才管理培训,进行国际标准培训、PMP①项目管理培训及认证、FIDIC②条款学习。针对不同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认证有些许不同的情况,深圳地铁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对比其中差异进行学习。
语言能力——海外市场的通行证。面对海外市场,只有在能顺利沟通的前提下,才能将运维技术更好地输出。因此,在培养轨道交通国际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提升的是其英语水平。为了打造专业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2020年深圳地铁对员工进行外部专业机构英语培训714课时;内部兼职培训师组织英语培训518.5课时,力求最终能达到技术人才能使用英语沟通,培训师能使用英语教学的目标。
2.师资队伍培养
在轨道交通技术输出海外的过程中,培训的实施是关键的一步,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对海外项目开展培训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培训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国际化理念。深圳地铁通过内部培养,加强培训师的专业学习,强化国际化能力。
首先,通过内设的培训课程,加强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学习,通过研究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及其特色,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其次通过深圳地铁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培训师内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及进行课程开发、授课技巧、课件的制作等软技巧的提升;最后,调查研究各个地区的思维方式以及开展工作的习惯,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员工的课程体系、考核标准。同时,利用对内部员工开展培训的机会进行双语教学,不断提高培训师的专业授课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并与国际接轨。
3.国际化安全理念灌输
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法律和规则是交流合作的基础和保障。海外项目派驻人员应充分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同时,由于文化不同,各个地区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培养轨道交通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避免人际冲突,保证交际顺利实现,实现交际目的。
深圳地铁在员工的培训课程中,增加相关项目国家法律法规、民俗禁忌、风土人情等课题。同时根据不同项目国家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学习:例如以色列项目增加宗教信仰方面知识的培训,越南项目增加政治文化方面的学习,让员工了解当地文化、尊重当地文化,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在出发至项目派驻地前,深圳地铁再次对员工进行相关外事纪律的培训和强调,以及开展安全作业培训,向员工灌输国际化安全理念,为员工的自身安全及海外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运维技能输出,建立国际化项目培训体系
1.埃塞俄比亚轻轨培训项目——轨道交通培训输出的“先行官”
埃塞俄比亚轻轨项目是中国城轨交通行业第一个海外输出的运营项目。深圳地铁在“一带一路”与“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与中铁二局及埃方积极探索,找到了适应三方的轻轨交通国际培训新思路。
建章立制,搭建培训体系。针对埃塞缺乏培训考核标准的问题,深铁国际比照深圳相关培训考核要求,因地制宜,协助埃塞建立健全了系统的培训机制及有效评估机制。同时,为了推动埃塞轻轨培训管理项目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深圳地铁针对埃塞当地员工的特点,编制了相关培训管理制度。
“送出去”+“请进来”。针对轻轨专业老师匮乏的问题,在运营筹备期,深圳地铁派遣了182名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团队,远赴埃塞俄比亚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深圳地铁还特别组织了200名当地学员和技术人员到深圳地铁的客流大站进行参观和学习,以“师徒带教”的模式,让学员跟班跟岗进行培训学习,并在带教期满前达到独立安全上岗。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针对埃方员工英语水平不高,培训过程中语言沟通障碍的问题,深圳地铁另辟蹊径,通过与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和职业教育学院的2家孔子学院合作,利用埃塞毕业生的中文及当地语言的优势,在加强培训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具有中文翻译能力的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才。
2.越南轻轨培训项目——“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
越南轻轨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建设项目。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项目的使用标准不同,加上学员的英语水平不高,学习中文的越南翻译对轨道交通专业词汇不够了解导致翻译失真,越南培训项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深圳地铁作为越南项目运营管理体系搭建的咨询方,积极学习国际化项目标准。同时,与中铁六局及河内运营公司沟通,参照当地人员的理解习惯,明确体系文本编制范围,结合各方建议和河内运营公司的特点完成内外接口方案编制。面对语言沟通障碍,深圳地铁加强员工的越南语学习,同时通过加强学员反馈来验证越南翻译的准确度,并辅以现场实物、视频以及案例,配合英语教学,多方面、多维度的对越南学员开展培训工作。
3.以色列地铁培训项目—发达国家市场的“首探索”
以色列地铁项目是深圳地铁自2014年首度进军海外市场以来,顺利落地的第三个实体项目,是深圳地铁第一次参与发达国家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也是中国轨道交通企业首次运营采用欧洲标准的发达国家项目。
作为项目的服务单位,深圳地铁派遣出专业技术团队赴以色列提供运维技术支持,并采取了先培养“种子”学员的方式,对以色列地铁运维项目骨干人员进行培训,通过骨干人员将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技术输出海外。
4.埃及城际铁路培训项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再出发”
埃及城际铁路项目是深圳地铁在非洲市场的第二个项目,也是深圳地铁作为中资企业落地设备、运营标准等方面的“投—建—营”一体化项目,是深圳地铁的管理理念、运维技术走出国门的扩展与延伸,是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
在总结以往的培训经验后,深圳地铁根据埃及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培训计划。针对埃及学员赴中培训,深圳地铁成立培训工作实施组,负责制定和落实培训计划、协调解决培训有关问题,控制培训进度和质量。培训工作组下设三个执行小组:教务小组负责教务组织,翻译小组负责翻译支持,综合保障小组负责综合后勤保障,三组协作,以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果
(一)实践成果
1.海外项目人才培训成果
(1)埃塞项目:培训当地员工1135人;129名埃方司机取得《轻轨列车驾驶证》;逐步实现培训体系的建设和移交;
(2)以色列项目:完成以色列5名轻轨运维骨干赴深为期8天的培训;协助以色列完成轻轨交通运营体系的建立;
(3)越南项目:编制评审166册体系文件;提供培训1160场次,培训课时5244小时,培训学员26934人次;
(4)埃及项目:开展18名埃及学员赴深为期5个月的培训;编制10套培训教材、培训大纲、考试题库;赴埃及提供技术支持,计划为当地1200名埃及学员开展培训。
2.影响与意义
埃塞俄比亚斯亚贝巴轻轨项目的顺利开通运营,不但填补了埃塞俄比亚及非洲大陆的轨道交通空白,同时实现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培训输出零的突破。培训项目的成功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海外输出发展树立了标杆,同时带来了广泛、良好的国际社会效应。在后续的越南、以色列、埃及项目中,这种轨道交通管理培训输出模式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补充。
深圳地铁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输出,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而且为我国扩大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3月,UITP全球公共交通经理人培训班在深圳地铁顺利举行,吸引了来自英国、瑞典、丹麦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公共交通业内同行。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为深圳地铁积极开展“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理论成果
海外项目的培训工作是海外咨询项目或委托项目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海外项目线路开通或试运行前的集中时间,对培训工作有集中大量的需求。所以海外项目的培训工作具有专业能力要求高、专业要求全面、时间集中、需求量大、语言能力要求高等特点。根据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1.城轨交通国际化人才培养要点
(1)接轨国际理念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中方员工在国内时,以深圳地铁内训课程为依托,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具体业务提升英语水平。力求让专业的人说英语,让说英语的人懂专业。同时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增加国际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外事纪律安全,与国际接轨。
(2)运维技能培训
地铁运维技能培训主要指与地铁运营相关的各工种专业技能知识,是海外项目培训的核心内容,所培训内容侧重于项目咨询过程中对客户沟通、交流、指导、培训时使用。按照乘务、站务、票务、车辆、维修等专业,建立各专家培训人才库。同时形成各专业线上交流小组,共同提升专业能力。经过几年的海外项目培训及总结,深圳地铁现已形成以国际化地铁列车乘务专业的打造模型(图2),形成深圳地铁一张独特的名片。以乘务专业为例,深圳地铁已形成了一套国际化乘务专家打造模型。
(3)校企合作
加强与轨道交通专业高职院校联合,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的优势结合起来。例如和国内优秀的轨道交通院校进行合作,依托专业院校完善的人才培训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专注员工技艺和职业提升,向外输出优秀的职业技术和职业文化。深圳地铁依托深圳地铁教育培训中心,学习轨道交通技术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方式,建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海外项目根据本土的人才需求,与当地院校合作,如埃塞轻轨同埃塞国家教育部高教司、职业教育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为海外项目提供相应的国际化人才的同时,也给优秀实习生提供到轻轨基地学习的机会。
2.海外项目培训组织模式
针对不同海外项目的特点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向及能力,在执行海外项目培训工作中,深圳地铁开创了多种培训工作的组织模式:
(1)合作共享模式
海外项目咨询是深圳地铁的品牌输出,同时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落地,单打独斗已不适应现代、国际项目的实施。海外项目培训工作的组织需要整合深圳地铁集团内、外部资源全力协作。集团内部,针对各分子公司的战略定位,利用深铁国际海外项目运营经验、深圳地铁教育培训中心的培训专业经验、以及深铁运营世界先进的现场运营经验,强强联合,做好培训项目的保障工作。国内外,与国内专业的轨道交通院校,与海外当地的相关教育学院及孔子学院等合作,理论、实践、语言文化共同提升。
(2)国内种子培训+海外全员覆盖培训模式
将海外项目当地公司中优秀的运营员工派往深圳地铁进行全面、专业的培训,将些这人员作为海外项目运营公司的种子人员。一方面将中国文化、深圳地铁的运营理念带入海外国家,同时这些种子人员也是海外项目运营公司中全员培训的中坚力量及沟通桥梁。
(3)专业培训设计模式
培训工作,组织策划先行,按照各海外项目的需求、环境不同,需提前做好培训落地的专业设计工作。培训工作的专业设计(图3),从海外项目的培训需求调研到课程设计,再到海外项目培训制度的建立,最后到海外项目资格证书取得四大方面进行海外项目培训工作的前期策划工作。
图3 深圳地铁海外项目培训设计
三、问题与建议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海外输出项目,双方管理及技术人才的培养是项目运营服务软输出的一项重要指标。除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安全、优质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外,还需重点培养双方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一套专业、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任重道远。
(一)统一培养标准
海外项目面向的是不同国家,各国的政策法规、技术水平、员工素质等因素因国而异、参差不齐。希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及行业内各公司给予支持,共同探索如何在国际差异化环境下,形成行业统一的国际人才培养职业标准、培训标准及认证标准。
(二)提高技术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引入。专业技术的更新换代、运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也促使国际化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需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及国际市场需求。
(三)行业内部人才联动
因工期原因,海外项目对人员的需求不均衡,项目空窗期很容易造成国际人才培养的师资及人才流失,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建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牵头,行业内各公司支持配合,建立行业内部人才共享机制,为人才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锻炼机会,最终实现人才良性流动,为海外项目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支持的同时,推动行业各公司间的横向交流与协作。
(四)行业内部资源共享
相对而言,国际化人才在一专多能方面要求更高,海外项目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对项目人员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将增加培训的周期和难度。城市轨道交通的各个岗位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各专业的资源共享,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群。建议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下,构建专业资源库,并增加内部学习交流培训,提升国际化人才的综合能力,从而缩短培养周期,减小培养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