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以“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为例
2022-03-10张永强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常州225000
张永强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25000)
1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1.1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需要
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社会大局稳定。然而,也要看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艰巨[1]。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2020年9月,教育部等9个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2]。其中重点任务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要求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
1.2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需要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工科专业中土建专业类人才直接服务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强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取向[3]。然而,工科课程往往偏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常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对专业知识的讲授上,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专业课程中缺乏思政教育内容。虽然课程思政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在思想认识上,部分专职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够,“全员、全课程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4]。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也已是“00后”群体,他们虽然朝气蓬勃,但是职业思想不够稳定,对未来职业发展缺乏思考与兴趣,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等。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5],提高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2.1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三年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区别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本课程结合装配式“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生产过程为主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采用“基于生产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施工课堂”双位一体的教学策略。运用BIM识图系统,并借助装配式虚拟建造实训平台走出无法实践操作的困境,BIM质量管控系统虚实结合,增强现场体验,完成质量检查。
2.1.1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学习上自信心略显不足,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较大,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动手实操,但是对国家时事、岗位素养、行业法律法规知识、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不够,缺乏规范操作、安全施工的工程意识。
2.1.2 课程目标
在学情分析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施工员岗位要求,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课程专业目标:
a.能进行图纸识读,完成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b.熟记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及要点;
c.熟记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一般规定;
d.能依据规范执行施工方案,完成预制构件的运输、码放、安装及连接[6]。
②思政育人目标:
a.强化安全第一、绿色建造的工程意识;
b.培养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c.培养劳动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要实现课程育人目标,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道德价值和思想政治因素,不断挖掘知识点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法治精神、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将“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依据不同任务,融入相对应的思政元素,在实训环节,与劳动教育有机链接、有效互动。各思政目标重点突出且相互交融,最终架构起本课程的思政体系[7],举例其中六个授课要点,见表1所示。
思政体系六个授课要点 表1
教学考核评价情况 表2
要改变原有的授课方式,积极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库等,把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到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个环节。课前,专业教师安排在线课程学习,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专业课程网站或开放式课程平台提前在线学习,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课中,借助仿真操作平台虚拟施工,半沉浸式的教学走出实训难的困境。在仿真平台辅助下,现场实训融入劳动教育,虚实结合,完成质量检查。并采用讨论式教学,测试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总结反馈意见。课后,依托产业学院,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专业知识。
2.3 教学考核评价
调整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过去只考查学生的专业学习掌握情况太过单一,要从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多维方向延伸,注重学生的个人与小组合作完成度,并对作品呈现的内容进行效果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9]。
3 加强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专业课教师需主动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并积极参与校内或校外的课程思政知识提升方面的研修和培训。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对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组建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培养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0]来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找准育人角度,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文化传承和育人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总之,专业课程突出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实现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和隐性教育的课程目标,实现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与思想价值教育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