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特殊教育中的艺术教育萌芽*
2022-03-10朱天
朱 天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
艺术的功能非常广泛,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其作用绝不止步于技能的训练和技法的掌握,还可以帮助缓解特殊儿童的心理发育迟滞或者由于身体障碍所导致的发展落后,促进他们认知、情绪功能的发展。针对特殊儿童的全面培养也逐步地从掌握一门手艺到学习相应的技能,再到人格的健全和潜能的开发上。特殊儿童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会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发展状态。艺术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其非语言性、自发性等多种特质,对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能够起到较好的调整和促进的作用。除了传统的手工类、音乐类技能之外,建国之后特殊教育中的艺术教育还加入了美术类课程,对于促进特殊儿童去观察社会、促进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推动心理成长起到较好的作用。
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不仅与普通教育一样要教育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更要超越普通教育,针对特殊学生的缺陷进行有目的性的专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第十九条就是明确面向特殊儿童的条款,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这一条款毋庸置疑体现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同样的受教育权利,也表现了特殊教育的必要性及公平性。
一、制度的完善推动了近代特殊教育的发展
随着《残疾人教育条例》和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文件制度的发布和实施,特殊教育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不仅仅关注其基本的学习技能,还强调其专业技能的发展,在帮助特殊儿童完善人格、融入社会等方面愈加重视。究其根本,伴随着正常人的成长和发展,特殊人群也一直不容忽视地存在着。尽管在教育史中,特殊教育一直处于一个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往往遭到弱化和忽视。从早期隔离化的特殊教育,发展到现在更加强调也更加多元的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走过了很长的发展道路。1994年,颁布于西班牙萨拉曼卡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的《萨拉曼卡宣言》就重申并强调了儿童们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我国的特殊教育思想萌芽古已有之。在《周礼•春官•大师》中有这样的记载:“大师是瞽人之中乐官之长,故瞽矇属焉而受其政教也。”。瞽人即盲人,也就是说,所谓大师的作为盲人的长官,对盲人具有教导的责任。其中瞽人眼盲,因此跟随大师去学习礼乐相关知识技能,参与各类的祭祀和典礼活动。孔子也有著名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流传至今。因此可以看出特殊教育的萌芽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不仅提倡不同人群的平等受教育权利,还根据不同的特殊人群特点进行不同的对应教育。但实事求是地说,尽管特殊教育的相关理念早已出现,但早期的特殊教育并未形成一个平等、公正的教育氛围,往往受限于家庭环境与社会需求,产生较大的受教育差距。《礼记•王制》中提到“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直白的说明了政府对于哑巴、聋人、肢体残缺者以及侏儒主要采取的是为国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进行自养的方式,但并没有强调类似的特殊人群需要接受教育的要求,更不用提什么特殊人群的心理需求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出现了政府免除残疾人劳役、并且开设各类养济院来帮助特殊人群维持生活的举措,但仍不能称其为所谓的特殊教育体系。大部分受教育的特殊人群,与其说他们受到的是教育,不如说是学到了一门手艺用以糊口,如操琴弄音,占卜算命、说书杂耍等等。
二、教会学校带动了艺术教育在本土特殊教育中的发展
直到中国近代,鸦片战争爆发,国难当头之际,国门洞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和变革,特殊教育夹在其中也不例外。西方传教士通过中国兴办教会学校进行文化渗透,为了广开生源,便将招生目标锁定在传统私塾式教学的弱势群体如妇女以及贫家子弟上,与此同时,还关注到我国的残疾人受教育现状,此时外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便顺势逐步再我国着手兴办特殊学校。教会特殊学校便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慢慢地发展起来。不仅如此,近代中国有识之士也积极学习西方理念,魏源就在《海国图志》中介绍美国情况时提及特殊人群如“聋、盲、哑者,原属无用,今国内立仁会设馆训习。如聋哑者亦以手调音而教之;盲着既有凸字书,使他以手揣摩而读。”可见此时美国的特殊教育不仅已有专门的机构,还探索出了专门的方法,针对聋哑人“以手调音而教之”,针对盲人“用凸字书以手揣摩而读”。类似的教学方法很快随着教会人士传来中国,为中国的特殊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中的贫困儿童带来了受教育的机会,也为中国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的中国第一所近代特殊教育机构是北京的“瞽叟通文馆”,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由英国传教士威廉•穆瑞(William Murray)开办。中国的第一所聋哑学校——“启喑学馆”初建于山东登州(今蓬莱)(1887年)。创办人是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梅里士夫妇。除了这两所特殊教育机构之外,教会还在华南、华中等地陆续开办了其他的特殊教育机构,如汉口训盲书院、广州明心瞽目院、福建古田明心盲院等等。类似特殊教育机构的开办,一方面改变了民众对于特殊儿童“养而不教”的传统,逐步树立让特殊儿童们自力更生、融入社会、健全品格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我国的开明士绅、爱国人士积极的推动本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思考如何借由正规完善的教育模式来将特殊儿童培养成为能够独立生活的个体,而不是社会的负担。也由此出发,从单纯的令特殊儿童掌握一门手艺用以糊口的传统开始向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发生变化。
考究特殊儿童的人才培养体系,要从学校性质的培养机构溯源挖掘,自然也就脱不开教会学校的影子。早期中国传统的特殊儿童培养,天生就与艺术产生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培养盲童进行乐器技能的掌握,还是训练哑儿从事编织、木工等手艺,又或者身体残缺者练习杂耍等诸般技能,都离不开艺术的范畴,然此时对于特殊儿童的技能培养却绝少美术如书法、绘画等,可能也因为此两者与怡情养性、抒发情感的联系更加密切。自然而然的,也对儿童本身的艺术素养和领悟、共情能力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但局限于社会培养体系的不完善,并没有系统的对特殊儿童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以及教育,多以掌握手艺的方式去进行训练。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局势动荡之余,新思想、新举措随着洞开的国门一并涌入,传教士们在开办教会学堂的同时,也关注到了特殊儿童这一群体,尽管此时对特殊儿童的定义主要局限在身体残缺这一范畴,但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对特殊儿童这一概念界定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也逐步地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并且展开研究。由传教士创办的特殊教育机构中,仍然以培养孩子们的专业及技能为主要的侧重点,也着力于培养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自立自强、自己养活自己的儿童为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强调特殊儿童道德品行方面的健全与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讲,有针对性的特殊儿童培养体系核心基本形成。正如1916年第三期《中华基督教会年鉴》中所阐明的:“教会办工艺之宗旨:教会学生率系贫寒子弟,不能自给,仰赖教会之免费优待。苟兴工艺,则此等学生,可借工作之余利,资养其身,更无须教会之免费,岂不两得。”其中“藉工作之余利,资养其身”就代表了这一阶段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会所设工艺科目:南京有木工、铜工、洗衣、织布、造毯、编席、制褥、刺绣,以及花园工作、家庭役使等科。他处亦有树艺科,如结配树枝、拣择种子、防止旱乾等法。又有罐头食物,铁器制造,用日本中国等机织布疋,取羊毛驼毛等原料造京式毛毯,以及打字、排字、印书、制糖、造烛并肥皂、靴鞋、道路等工。”以上教会所属特殊教育机构的开设课程均立足于培养特殊儿童的手工技艺,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其中大部分都与艺术相关。但此时的各类课程的设立,其出发点主要集中在对于特殊儿童缺陷的弥补上,如各类手工业技能的训练,可以促进其触觉的发展,从而带动脑力的进步。
三、艺术教育在近代特殊学校教学体系中的表现
根据《中国第一次教育年鉴》所载,中国近代的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分为盲人学校和聋哑学校两类,其中除了少部分由外国传教士创办之外,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均由国人主持管理,并于1930年四月成立了中华盲哑教育社,旨在研究盲哑教育,促进其发展。观察图1中列举的盲人教育机构课程统计表,能够发现在这十一所盲人教育机构中开设课程各有不同,德智体美劳均有涉及,但整体来看的话,基本每所学校都开设的课程还是集中在思想启蒙类(三民主义)、阅读理解类(国文)、艺术类(音乐、手工)以及算数与体育这几个方面。在图2中列举的全国聋哑教育机构课程统计表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九所参与统计的聋哑教育机构中开设课程也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但由于学生情况不同,艺术类课程主要开设为美术和手工。综合特殊儿童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培养,艺术在其中起到了与基础教育进行配合、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图1 各省市盲人教育机构课程统计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
图2 全国聋哑教育机构实施课程一览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
艺术教育对于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成长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技能的掌握程度上,还往往会表现在心智的发展上。艺术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表达,与儿童天然的存在一种紧密的联系,每一位儿童通过认识世界在心中积累各种表象,随后自然而然的通过涂鸦将之输出。对于儿童来说,绘画,或者说涂鸦以及手工是他们在人生早期认知周围环境的一种表达方式。艺术的学习具有众所周知的优点,即人格的完善、心灵的浸润以及情绪的释放。对于艺术教育的追本溯源,尽管《周礼》中已有类似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艺术教育仅仅在于学习一门手艺而并不关注特殊人群的心理需求,毕竟对于当时的大环境来说,特殊人群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也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向前进步。直到近代以来,开始逐渐系统化地对特殊人群进行知识上的培养,在图1的《各省市盲人教育机构课程统计表》和图2的《全国聋哑教育机构实施课程一览表》中我们均能看出,除了针对特殊儿童的技能性培养之外,还增加了许多提升思想、开化心智的课程,如国文、算数、地理、历史等等,尽可能地推动特殊儿童的培养方向与正常儿童平行发展。此时国家、政府和社会对于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不仅仅着力于帮助他们锻炼相应的手工技能,促使其积极地融入社会,还强调个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更好地去完成一个人的自我实现。
结语
我国的特殊教育古已有之,但一直没有形成有体系的课堂教学,也并未与常规教育形成双轨并行的局面,对于特殊儿童乃至特殊人群的培养一直局限于学习一门技艺以傍身糊口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近代的特殊教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时局动荡,外国传教士来到我国开设的针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培养的专门机构;另一方面同样受到整体大环境的影响,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重视特殊教育并积极投入资源进行发展和推进,从《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其中特殊教育被分类在社会教育概况中有专门章节进行讲述,并针对当时的生源、毕业生流向、课程等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而此时针对特殊儿童开展的艺术教育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处在从传统的技艺传授向系统化的艺术教育转型的位置。
注释:
①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②魏源.《海国图志》卷五十九《外大西洋》.岳麓书社,1998年点校本,1936页.
③郭卫东.《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49页.
④郭卫东.《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59页.
⑤李楚材编著.《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293页.
⑥李楚材编著.《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293页.
⑦参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5月初版,丙编,6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