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伦理精神的“求真求善”之维*
2022-03-10陈峻贤陈光明
陈峻贤 陈光明
(1.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2.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认为:“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创造一切,理解一切。”作为中国文明之一的中国传统建筑是与当时社会生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承载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诠释着传统的情感和人文关怀,呈现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模式,与当时的文化背景、伦理道德密切相关,“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其核心价值是“适用、经济、美观”,即求真和求善。
一、求“真”之维
老子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是建筑的构成和有无关系的伦理,可见,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性特征是显而易见且又无处不在的。从人类的基本生存生产需求出发,建筑所演化出的实用性、舒适性、适应性、生态性是古人始终追求之“真”。
(一)实用性与舒适性
追求实用性与舒适性是传统建筑精神之源,这从建筑的产生可见一斑。如同食色一样,寻求庇护和安全是人类生命、生存、生理上的基本需要。建筑的产生就是古人为了适应环境,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建造的,即建筑设计的初心——为了居有定所,即为了居住。而这个居住就是建筑的实用性,正如“建筑的本质是提供适合人们居住与活动的屋舍”。中国最古老的两大居住方式穴居和巢居最初都是为了生存而筑造的。孟子云:“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按照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振复所言,中华原始人从自然洞穴到原始房屋这一文化转换过程,大约经历了将近50万年的时间,而居住自然洞穴的历史,大约要延续到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末期甚至是一万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社会寻找选择居所到建造居所经历了50万年的时间。50万年的初心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由此可见,建筑首先是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才不断朝向文化与艺术的方向发展的。
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中,不论是成就最为突出的宫殿与园林建筑,还是其他的如坛庙、寺观、佛塔以及民居等建筑,都凸显了建筑的实用性与舒适性的特征。
(二)适应性与生态性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人们在日常的活动当中,对自然,对天道伦理的思考。体现在建筑当中,则表现为人造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是一种适应性与融合性的关系。
传统建筑中的适用性在陵园文化中有较好的体现。唐代有“因山起陵”的帝陵文化,这种文化既反映的了建筑的适应性的一面,也是从根本上对自然的思索与顺应。“因山起陵”的帝陵之制,首起于太宗之长孙皇后。《旧唐书•太宗本纪》有云:“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设无累。”长孙皇后临终前立遗嘱表节俭求薄葬,“诸因山而葬,无需起坟”(《旧唐书》),但观念上却是以整座山峰为陵,反而凭山体、山势的博巨、崇高,象征帝王的伟大。体现了精神上的富有。
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性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天人合一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映现。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天人合一性。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古代是皇权社会,中国古代建筑也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中国传统建筑中,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祭祀建筑,祭祀建筑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建筑,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以及社稷、先农诸坛、宗庙、陵墓等等,这些都是“创造与天河从属于天的下一个等级的若干神灵对话的场所”。这些祭祀建筑往往以建筑群的方式出现。古代建筑群力求追求天人合一,如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与殿底台街居为圆形,而围墙则用以方形,以示“天圆地方”,人处于天地之间祭祭祀天。
从具体的建筑中象天法地追求天人合一,如北京天坛祈年殿,圆形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寓意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
古代都城、宫殿、陵寝的布局和设计与命名,都如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如隋唐的紫禁城就是与天上的在紫薇垣相呼应。
中国人最初的建筑观是基于文化观念和时空意识。他们认为“建筑”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宇宙”。他们看来,宇宙即建筑,建筑即宇宙。《管子•宙合》云:“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纳天地以为一裹。”《管子》始称“宇宙”为“宇合”。认为宇宙就是纳“天地”万物于“一裹”的“橐”(盛物之袋)。
宇宙的特性,一是大,二是久。认为时间即宇即宙。所以宇宙即时空。宇宙的本义指建筑。“宇,屋檐也;宙,栋梁也。”许慎《说文》:‘宇’,屋边也。”,也就是“宇”即屋檐。“宙”从“宀”,“宀”在甲骨文中为屋顶之象形,与建筑有关。
自古人们所称谓的天时地利人和本身就蕴含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自古兴土木建造房屋宫殿等大事,都把就把天时、地利、人和放在第一位,正如《管子•乘马》所云:“凡立国度,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则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因天材,就地利”成了后世筑城遵循较多的原则。
建筑是科技,是同政治、宗教、伦理、艺术等融合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既为政治服务,又要为社会生产服务,而大一统的政治以及重视农耕、桑蚕和水利建设的古代社会,儒、释、道为题材的宗教、伦理和艺术成为影响古代建筑的主要方面,也决定了古代建筑的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美。
第二,生态性是传统建筑始终如一的追求。
古人讲天人合一,同时,人与自然亲和如一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性之一。好的建筑,不仅反映了时代精神,同时,也要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与风土人文等做出相应的回应。中国自古就将建筑看作是自然环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远古时代的居住建筑形态可知一二。人是自然的一分子,《易•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说人生活在洞穴之中,《韩非子•五蠹》又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由此,可以我们可以得知,上古人们的居所一者是洞穴,另一者是巢,一个是地下,一个是半空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地下穴居慢慢变成半穴居、地面上建屋而居。同样,巢居者也慢慢变成半巢居、地面上建屋而居。不论是挖土而居还是人工插木于土来筑屋(橧巢),用工和取材都是与自然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从上述我国上古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可见,建筑是人与自然亲和一致的产物。这也体现了近现代建筑的思潮——“新地域主义”。古今中外,很多建筑学家都阐述了建筑起源。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Vitruvius)曾经探索了建筑或房屋的起源,他说:“……他们可以凝望美丽的星空。他们的双手和手指可以自如地去做想做的事。他们在第一议事时,提出了建造窝棚的想法。有人用宽大的绿叶来藏身,有人在山的斜坡处凿洞,有人仿照燕子垒窝的方法,用泥和树枝搭起了类似的小棚子。”
从维特鲁威(Vitruvius)提到了凿洞和建造窝棚等方法,与我国上古《易•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以及《韩非子•五蠹》所言的巢氏教人们筑巢而居不同的是完全吻合的,不同的是维特鲁威(Vitruvius)强调了人类与别的生物不同之处——具有独特的智慧,可以思考,可以利用和制造工具;同时也让人不难理解为房屋的起源与人类追求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更与人类对浩渺的星空的敬畏、对未来生活的遐想和憧憬联系在一起。这表达了人类利用、挑战和亲近大自然的夙愿。
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重与周围的人文环境融为一体。设计师们在进行监护设计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的,对林木植被、山川风貌乃至地理气候等都要认真地调查研究,尽量使建筑布局、形式等诸要素与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故有“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管子•乘马》)的说法。
第三,简单俭朴是中国传统建筑生态性的又一表现。
以唐代建筑为例阐述,唐太宗的俭朴是出了名的。唐朝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俭朴的十八件事。唐贞观元年,太宗想造一座宫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但最终中还是放弃了。而且还一再强调:“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二年,有公卿上奏请求修建一座暖阁,太宗怕浪费人力物力,要学汉文帝怜惜百姓家产,“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贞观四年,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在“今于蓝田采木,并已备具”的情况下,主动把营建宫殿并加楼层的项目停止了。如此在建筑营造上的一再节俭是常有的事。
二、崇“善”之维
首先,传统建筑中的“善”是对“上善若水”的思索。
“水善利万物而不与之争,故几于道”,建筑中对善的追求,亦是对水流动规律的观察和思索,建筑像水一样流动,如随着山体,地势而建造。传统建筑中的“依山顺水”的建造思路,是古人在选址中的依据,以及生活活动的顺其自然的归宿。在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这也是古人文化和潜意识中对“上善若水”的一种思索。也通过这一思想,经过文化和历史的推演,影响了后来各种各样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建筑与人本的关系。如“天人合一”的建筑伦理,“就地取材”的建造趋向,以及“顺其自然”的人居理念等等。
其次,传统建筑中的“礼制”思想是“善”的表现。
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形制是由中国传统礼制和礼制形成的等级制度形成的。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这种形制从宏观上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布施了“善”的种子。
判断事物价值,先有“好”与“坏”,然后才有“善”与“恶”。“善”无处不表现在古代建筑之中。“ 彰善瘅恶”(《尚书•毕命》)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使命。“善”是我们要探讨的古代建筑精神内涵。“善”与“恶”是相对应的,所以,在传统伦理学的范畴中,“美”的概念是先于“善”的。正如布罗茨基在《文学的功绩在于确立人的个性》一文中说,美学是伦理学之母;“好”与“坏”的概念——首先是美学的概念,它们先于“善”与“恶”的范畴。“礼”是源于部族祭祀活动的中国古代特有的的行为规范,《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史记.礼志》沿用荀子之说,总结道:“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另外,祭祀的内容主要为敬神和敬祖,本质上是调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与社会秩序,各种各样的“礼制”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渗透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各种人伦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个庞大的伦理社会体系中,建筑充分发挥了“养德、比安其轻重”调节伦理社会功能的独特作用。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体现了以“礼”为主要内容的审美特征——象以明礼、数以制礼、文以宣礼,中国传统礼制是中国传统建筑制作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是在“礼”的约束下设计和建造的。“善”无处不表现在古代建筑之中。这种“善”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中国传统“礼制”思想是“善”的外在表现,充分地反映在传统建筑中,也就是说,传统建筑中的“礼制”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善”。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体现了以“礼”为主要内容的审美特征——象以明礼、数以制礼、文以宣礼,中国传统礼制是中国传统建筑制作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是在“礼”的约束下设计和建造的。政治伦理内容是中国传统建筑审美功能的基本要求。建筑某种特定的形式表现了某种特定的精神内涵以起着某种教化的作用。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极权主义审美视觉性,在审美上呈现出象征性、神秘性和崇高性的特征。即建筑艺术不仅是社会形态的视觉隐喻,而且起着一定的教化作用。”
同时,屋顶的形式也是礼的体现。自汉代以来,形式逐渐等级化,如皇帝的殿宇可用庑殿顶,其他贵族、官员最高也只能用歇山顶,一般人只能用悬山顶,这些规定一致沿用至清代,两千多年来,这些屋顶用材、装饰无论如何变化,但其核心的内容不变,符合礼制要求。
结语
建筑的初心是基于庇护的角度,使人居有定所,同时,建筑的文化与伦理内涵开始萌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与伦理内涵也愈加丰富,它是隐性的,但又是无处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