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权责是“双减”关键
2022-03-10郭鹏
郭鹏
汪娟
在“双减”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寒假,海口市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进一步巩固当地“双减”工作成效。
寒假期间,海口联合执法队伍共出动检查124人次,检查校外培训机构61家,发现未公示收费标准、未落实防疫措施机构7家,违规开展学科培训1家,无证照机构5家,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分别予以关停及责令整改处置……
海口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娟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取得这样的成效,与各部门间的协同监管、联合执法密不可分。
1月25日,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 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关于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的专门文件。汪娟分析认为,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之间的监管责任和权责关系,是“双减”持续发力的关键。
为了让海口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汪娟说,党建领航教育、增加优质学位、实行智慧招生、优化师资结构、推进素質教育、创新职教模式等是2022年海口市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其中,夯实“双减”工作,尤为重要。
曾在多所中小学任教、任职校长的汪娟告诉记者,实施“双减”政策前,海口市的校外培训机构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存在监管上的空白地带,因此产生了大量投诉。
她举例:“机构举办者擅自设立分教学点,且分教学点使用新开设账号收费;开设游泳、书法、帆船帆板等非学科类培训,没有明确向哪个部门申请许可,造成监管不到位。”
除此之外,“市、区尚未建立强有力的统筹领导和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工作力量薄弱,各区教育部门没有专人负责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均是一人多岗,身兼多职。”汪娟表示,跨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不足,尤其对“黑培”的执法十分低效,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执法难、执法少、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
如今,回看“双减”政策实施之前,汪娟总结,海口市校外培训综合治理工作,主要存在力度不够和部门联动不够两方面问题。
汪娟说,发现问题后,海口市很快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以市教育局牵头的市“双减”办,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各区、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双减”工作,确保责任层层压实、落实到人。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为了强化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力度,2021年8月底,海口市印发的“双减”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监管和执法力量。
强化监管方面,参照国家、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的做法,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在优化执法层面,要求整合优化综合执法职能,将校外培训机构执法权限纳入执法目录清单,明确校外培训执法由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承担。
海口“双减”方案提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外培训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的组织协调。
汪娟告诉记者,2021年9月12日下午,海口市、区两级联动,教育、市场监管、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组成4个联合执法组,分别对海口市57家无证无照、证照不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突击检查,共查处28家,取缔9家。
“此次联合执法,正式拉开了海口市多部门联动,全方位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序幕,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执法流程不断优化。探索建立了‘执法+媒体’模式,营造校外监管从严的氛围,形成警示震慑。”汪娟说。
据了解,海口市原有校外培训机构578所,其中学科类培训机构327所,转型135所,关停注销159所,压减率达89.91%,责令整改有照无证机构255所,关停取缔无证无照机构128所,机构资金监管账户开设率100%。
值得一提的是,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海口市积极探索,靶向发力,逐步形成了“网格摸排—动态管理—联合执法—快速处置—宣传震慑”的闭环监管模式,有效提升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成效。
对于这套有力的“双减”组合拳,汪娟认为,海口市已经建立起常态执法和监管机制。
除了部门间的通力合作,海口还主动公布举报电话及邮箱,广泛邀请媒体参与执法,积极对接12345热线,倡导机构业内自我监督,多渠道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同时,发证聘任公办学校在职教职工,组建校外培训志愿监督员队伍,利用晚上散步时间,监督居住地周边的校外培训活动情况,发现线索及时向教育部门反馈。
“在充分运用社会监督,强化媒体监督基础上,强化街道村居综合治理职能,将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问题查处工作纳入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坚决遏制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
谈到接下来的工作,汪娟表示,会根据查处整治情况,定期更新黑白名单,将违规培训机构纳入黑名单予以曝光,形成警示震慑。
“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家长防范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形成‘双减’良好新气象。”
30805019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