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荃:学霸也“怕”当妈妈
2022-03-10袁正琴翟立华
袁正琴 翟立华
女科学家、80后美女教授、博导……袁荃身上贴着众多闪亮的标签,而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二胎宝妈。
袁荃出生在“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安徽省安庆市。从小到大,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个学霸。读中学时,袁荃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喜欢化学课程。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袁荃不假思索地选择化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18岁时,袁荃考入武汉大学,从此与化学相伴一路翱翔:22岁获得武汉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北京大学;27岁获得北大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袁荃和两个可爱的儿子
她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实验,不断重复着探索、失败、坚持的过程。在北大读博期间,袁荃按照前人的合成经验,做新型有序介孔材料控制合成。她尝试近一年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构。一次实验中,烘箱的湿度控制器突然坏了,按照常规操作,这个实验只能放弃。袁荃却坚持做了结构表征实验,没想到这种反应条件下却得到了非常有序的介孔结构。袁荃认为,战胜失败的勇气和毅力是科研人员必备的特质。
2011年年底,因为家庭的原因,袁荃回到了母校武汉大学化学院任教。“青春无权享受,青春无权闲适,青春只有证明,青春只有奋斗。”袁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回国第二年,她就获得国家优青项目资助;2015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17年,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青年项目。这些年,袁荃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其实,袁荃的丈夫廖蕾也是一位学霸。2017年,夫妻俩双双进入湖南大学工作,袁荃担任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廖蕾担任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2019年,夫妻俩各自的研究项目共同入选国家杰青项目,被网友们誉为“实力派夫妇”。
学习、工作、婚姻……袁荃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却唯独在做妈妈这件事上栽了跟头。
经常有青年学者和高校女教师向袁荃求助怎么平衡育儿和工作的关系,袁荃总是真诚地回答说:“作为一名女性科学研究人员,我很难做到平衡。做学问只能靠争分夺秒,忙起来我甚至忘记自己还是一个人,忘记吃饭、喝水和睡觉。大多时候,为了工作,我只能委屈孩子们。”
2012年3月,大儿子安迪出生。因为工作忙碌,袁荃和丈夫商量后,由爷爷奶奶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当时,我认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我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因为经常出差,刚开始,从没有离开过妈妈的安迪想念妈妈,每次分别,他眼中的不舍都让袁荃心碎。渐渐地,安迪习惯爷爷奶奶陪在身边,不再黏着妈妈,可母子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看见儿子不再需要自己,这次轮到袁荃失落了。她这才意识到,无论自己是教授还是科学家,在儿子这里就是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妈妈是不能缺席的。
2016年3月,安迪4岁时,弟弟托尼出生了。这次袁荃吸取教训,雇了一位家政阿姨,把小儿子留在身边亲自照顾。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袁荃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课堂和会议室,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常常加班。平时陪伴两个孩子时间最多的其实是阿姨。
每次安迪要妈妈陪他去游乐园,袁荃都满口答应,但总是因为工作原因爽约。她以为,小孩子过段时间就忘了。直到有一次,安迪气鼓鼓地说“妈妈说话不算数”时,袁荃才意识到,只要父母答应的事,孩子就会记得,而且一直等着。从那以后,她开始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孩子,不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必须做到。
一次,两岁的托尼感冒,平时生龙活虎的小家伙一下子病恹恹的。忙于工作的袁荃以为孩子只是普通感冒,让阿姨带着他在社区诊所买了感冒药。没想到,托尼病得越来越厉害,她赶紧请假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直接开了住院单,托尼的病情已经从感冒拖成肺炎,这下袁荃蒙了。
住院期间,托尼谁都不要,只黏著妈妈。袁荃只得把电脑带到医院,儿子打点滴时,她就坐在旁边工作。托尼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也不舍得睡觉,小声恳求:“妈妈,我睡着了,你别走啊!”那一瞬间,袁荃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是亏欠儿子多少陪伴,才会让他如此没有安全感!她认真地承诺:“妈妈不走,陪着托尼。等托尼出院了,我们一起去吃顿好吃的。”袁荃说到做到,托尼住院一周时间,她一直陪伴左右。这也是袁荃陪伴小儿子时间最长的一次。
袁荃在学校是博士生导师,有着绝对的权威。但面对两个孩子淘气时,她一样招架不住。有时,两个孩子会为了小事争执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一次,他们又吵起来,袁荃把他俩挨个批评一顿,让他们互相道歉。托尼乖乖地向哥哥道歉:“哥哥,我错了!”但性格倔强的安迪却说:“本来就是你错了!”说好互相道歉,结果哥哥却不按套路出牌,托尼委屈地看向妈妈,一脸不服气。
袁荃生气地对安迪说:“你怎么言而无信?说好互相道歉,你给弟弟道歉!”安迪脖子一梗:“我没错,凭什么道歉?”袁荃严厉地说:“安迪,你如果这样,就给我出去!”安迪没有说话,起身回卧室了。
袁荃万万没想到,小家伙竟然收拾好自己的衣物,拖着小行李箱向门外走去。门“哐当”一声关上,托尼“哇”的一声哭了:“妈妈,是我错了,你快把哥哥找回来。”
袁荃一下慌了:自己这是在干吗?怎么能对小孩说气话?她拉开门就往外跑,却发现安迪拉着行李箱坐在地上,满脸泪水。她一把抱住儿子:“安迪,对不起,妈妈不该凶你,咱们回家!”托尼看哥哥回来了,跑到他面前道歉:“哥哥,是我不对,你别走!”
安迪看着弟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也很愧疚:“托尼,是哥哥不好,原谅哥哥!”兄弟俩手拉着手,互相给对方擦眼泪。
后来,两个孩子再闹矛盾,袁荃不再干涉,而是让兄弟俩自己商量解决。每次兄弟俩发生冲突之后,总能找到自己的和解方式。“我经常提醒自己,你是妈妈,不是法官。”袁荃笑着说。
袁荃努力地学习育儿知识,尽快让自己适应从科学家到二胎宝妈身份的随时切换,探索适合自己的陪伴方式。一方面,她提高工作效率,把乘坐飞机、高铁的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另一方面,她探索出陪伴孩子的多种模式,比如“教室讲课模式”“学术报告模式”“实验室模式”“出差模式”等。
为了陪伴孩子,袁荃尝试带兄弟俩去开组会。会议室里,学生们经常看到两个可爱的娃娃和他们并排坐着,安安静静。妈妈在台上跟学生们开会,孩子们坐在台下聆听,母子三人以独有的方式相伴。小哥俩虽然听不懂妈妈在讲什么,但看到那么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在认真听妈妈说话,他们觉得很自豪,把妈妈当成超人一样崇拜。
也许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安迪的专注力和自主性都很好,入学后能够自觉完成作业,然后沉浸在书籍中探寻他喜欢的内容。托尼则和妈妈一样对实验着迷。偶有闲暇,袁荃会陪托尼做一些简单安全的小实验。比如,他们一起做“火山喷发”实验,做牛顿流体实验,做自制洗手液实验。托尼最喜欢的是科普类的书籍和动画片,总是喜欢模仿书籍的内容给家里人讲解新冠病毒是怎么入侵人体的,一颗探索科学的种子就这样种在心田。
每次获奖拿到奖金,袁荃也一定会和孩子们分享:“这是妈妈凭本事拿到的,走,带你们吃一顿!”安迪和托尼就无比崇拜地表扬她:“妈妈,你真厉害!我们也厉害,有个科学家老妈!”三个人笑作一团。袁荃会开车载着两个小家伙满大街寻找美食。她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很多东西只有努力才能获得,比如美食,比如尊重。
现在,安迪和托尼已经习惯妈妈的忙碌与健忘。兄弟俩会早早地在日历中标注自己的生日,提前几天提醒袁荃:“妈妈,我们的生日快到了。”袁荃忙得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兄弟俩也会记得,还给妈妈精心制作生日礼物。
2021年10月,袁荃接到托尼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要求她必须参加晚上的中秋节“帐篷日”亲子活动。袁荃为难地说:“可以让阿姨代替我去吗?我实在没时间,明天要出差去北京!”老师说:“托尼妈妈,您再忙也得照顾孩子的情绪。这次所有家长都不能缺席,希望您別让孩子失望!”
挨了老师一顿“训”,袁荃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事业固然重要,儿子的成长更重要,她没有权利剥夺属于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环节。她把白天出发的日程改签成了夜间的卧铺,晚上陪伴孩子参加了幼儿园的亲子活动。
平时,袁荃很少参加孩子们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帐篷日”那天晚上,托尼眼里的自豪满得都要溢出来了。他拉着妈妈的手“招摇过市”,让所有小朋友都看到托尼妈妈也来了。
那天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表演才艺。托尼的小脸被火光映得红扑扑的,一脸满足。那团美丽的篝火和托尼欢快跳跃的身影,深深地印在袁荃的记忆中。陪孩子成长,和孩子一同经历小美好让她温暖和感动。多年来,她一直争分夺秒地工作,很少有这么轻松惬意的时刻。袁荃很感谢老师的坚持,让她收获了这份纯粹的美好。
摘自《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
319950190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