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理念下的乡村再生设计研究
2022-03-10董职著朱小军
董职著 朱小军
关键词:可持续;乡村;再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2)02-0066-03
1相关概念解析
1.1可持续设计理念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不仅包括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也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在设计学科中进行的可持续设计是基于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等综合因素,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的设计活动,以设计为出发点找寻满足未来生活需求的方法。
1.2乡村再生设计
“乡村再生”指在乡村现有场地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乡村的再造。根据国家现有的政策、条例,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在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激活点的基础上进行乡村的规划塑造,使之在体现自身传统特色的同时更能适应现代生活。乡村再生不应该是停留在浅层的“粉饰工作”,应结合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的生态需求,进行乡村活力的再造。使居民能有一个更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强对村庄的归属感、乡土情。
乡村的可持续再生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手段,其设计路径既要满足当下居民的需求,又要考量将来的健康发展。生态、经济、社会作为乡村可持续再生的重要支柱,在乡村的可持续再生设计中,要保护其自然环境,适当开发,减少污染源。尊重在地产业、鼓励多种产业模式共同发展。支持当地的文化项目,保留原有乡村的建筑风貌,传承乡风民俗。此外,结合乡村实际情况进行乡村可持续设计策略的实施,能让乡村自身适应并匹配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在实现“乡村自我造血”的同时,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如图1所示。
2可持续理念下乡村再生面临的困境
2.1环境与村庄发展需求不匹配
随着乡村建设政策及惠农政策的推进,农村整体建设也得到了提升发展,乡村居民对于更高质量居住环境的追求及居住现状提升的意愿更强。现如今,部分乡村已经开始建设,但在一些地区人居环境脏乱差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乡村惠民建设也存在一定问题:(1)一些乡村建设了健身广场公园等,但未针对居民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导致选址远离居民活动地点,对居民的吸引力不够,导致使用次数较少;(2)一些村庄内的排污系统及垃圾处理点,因后期的管理运营不成系统及由于改造简单化同质化问题严重,以致于实用性低。同时由于部分村庄为响应乡建政策,建设一些不切合村庄发展的旅游项目,而村庄自身基础设施有待完善,道路系统有待优化,导致收益效果欠佳,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2传统乡土文化的缺失
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政策的推广,大量乡村参与到乡村改造中来,但是建设不仅没得到预期效果,还暴露出建设的形式化问题。在建设之初未进行综合考量,未能从村庄本体出发,没有对村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对于村庄历经多时期所流传积累的特色文化、乡风民俗没有进行充分挖掘,设计未进行长远考虑,盲目套用现有建设模式乃至城市建设模式,造成建设中乡土元素的缺失,缺乏居民与村庄的联系及认同感,最终产生千村一面的现象。传统乡土文化是多少代乡村居民生活流传沉淀下来的,是乡村的精神财富,因不恰当的乡村建设模式,使乡村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乃至消失。
2.3经济产业结构单一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一些村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在经济产业考量方面鲜少涉及,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缺少经济产业的支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农村发展有可持续经济的支撑,乡村振兴才能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乡村建设既要改善环境,又要根据村庄实际把村庄特色发掘出来,做村庄特色产业,为村庄持续发展赋能。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除了传统种植业外主要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缺乏龙头及特色支柱性产业培育,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不明显,产业持续支撑不够,生命力不强。
3可持续理念下的乡村再生设计策略
3.1村庄环境整合优化
加强区域生态建设,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修复村庄空间肌理,使乡村焕新颜。根据村庄现有状况,以整体保护、局部更新、适时再生出发,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设计手法的结合,进而实现村庄环境的整合优化。
对于村庄的整体保护,首要是对村庄整体肌理的延续,即乡村长时期生活所形成的街巷尺度、交际空间,以及无形的乡村所特有的“熟人社会”气息、乡村传统习俗、村庄社会结构等。在对村庄公共功能区域进行规划时,一方面可以根据村庄居民的生活习惯,注重乡村居民对村庄的亲切感与归属性;另一方面,注意活动空间选址的恰当性,考虑乡村居民的参与性,注重空间对人际交往尺度的把控,完善村庄的基础服务设施。对于具有村庄特色的空间进行局部更新,在保留原有特征及主体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新功能的植入,充分挖掘村庄的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生活需求将空间重新布局,赋予其二次生命;村庄的整体景观打造,应尽可能选用在地乡土植被,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增强乡村居民的认同感。在保留村庄原始路网的前提下完善村庄道路交通系统,针对一二级不同道路进行铺装材料的区分。同时,针对当下乡村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在维持村庄整体风貌的情况下,进行现代技术及管理手法的置入,生态环境作为乡村发展的潜力和优势,要科学选择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模式,加强垃圾处理的基础建设,探索农村专业保洁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一体化设计建、管、运的管理体系。
3.2在地文化挖掘重塑
冯骥才先生曾说:“乡村建设要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特色和气质,一定要保护好,乡村建设要让村民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另外知识界必須要启发和帮助当地的原住民热爱自己的文化,让他们看见自己文化的价值,才会成为自己乡村文化的主动保护者”。乡村是一个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美学等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这些功能不是城市化可以取代的。不同与城市的高楼林立,乡村自有的田垄菜地、蛙鸣鸟啼等呈现出多元的文化价值。充分调动乡村自有资源的活性,能让乡村文化延续。
推进乡村历史文化传承与有机更新,可以加大投入和管理,对乡村散落的历史建筑、遗迹等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修缮,对村庄历史典故、乡风民俗、手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和传承。基于乡村原有的风貌和村庄记忆,引导村庄有机更新。
增强村庄民居地域特色以及标识性,可以进行民居建筑立面统一规划。通过对地方传统建筑形式、色彩的采集,对传统建筑形式与色彩进行提取,重组建筑元素,得出典型建筑色彩模式与现代工艺元素相结合的具有当地特色建筑设计策略。村落标识系统更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村庄特色的标识系统,向大家传递村庄无声的文化名片。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一方面,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属性的空间亦或是其他载体进行呈现;另一方面,物质文化亦需要非物质文化的注入,促进物质文化的发展创新,二者不可分割。
3.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由农业1.0逐渐向农业3.0升级过渡。近年来,农业的发展趋势由传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进行产业发展路径升级,应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寻找特色突破口,进行规模生产,同时进行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在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同时可以扩展产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为村庄居民创收。当下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更迭变化,在传统的农产品售卖的基础上,发展线上售卖模式,拓宽销售渠道,逐步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寻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合点,从村庄特色餐饮、可开发旅游资源、特色手工艺等出发,进行产业发展模式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向特色化迈进。
4可持续理念下的小野窑再生设计实践
小野窑村地形平坦,视线开阔,有较强的可塑性。以微介入.自更新的方式进行总体规划,通过对村庄的全盘调研,整理出村庄的发展脉络、建筑及环境特点,结合对当地作物植被的考察,结合地域民俗文化元素,将文化内容注入现有地块,在村庄原有场地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整治。充分考虑村内居民的需求,调动村民的参与意识,让设计真正做到为村民服务。充分激活村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形成一个住民与外来者和谐共融的新农村,提升村民的总体生活质量,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用村庄未来的文化体验营造出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如图2所示,为村民创建一个更为便捷、更富活力、更加宜居的居住环境,提升村民总体的生活质量,使小野窑村能够焕发新生。
4.1治环境
对于小野窑不成系统的村庄环境,首先要进行乡村结构调整、环境整治,在保护村庄整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使村内环境与新型城镇化要求相匹配,将村庄功能空间明确化、完善化。根据实地调研,小野窑村用于居民集会的场所很少,原有的集会社交空间环境简陋,基础设施缺失,村内的基础活动场地有待进一步规划整治。改造要贴合村庄的自身特点,注重空间肌理的保护,又要对所改造空间的空间特性加以延续。改造以村落知青广场、村口水塘景观、村内街道等为着手点,完善村庄道路交通系统,依据村庄南北主轴线下的村内主路进行适当拓宽、硬化处理。村内次级道路铺设了砖石小路,方便村内通行且具有乡土特色,作为村庄居民日常沟通交谈的场所之一,注重道路宽度尺度的把控,减少了道路过宽对人们造成的疏离感,延续了传统乡村街巷的亲切宜人尺度。此外,充分挖掘了村庄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修旧如旧的手法将村口处历史建筑加以修缮利用,基于原有建筑群的物理特征及村庄基础服务需求,将空间功能重新划分。然后设置小型乡村博物馆、村民活动中心、接待、商店等功能空间,在保留村庄居民原始记忆的同时完善村庄基础服务体系,使老建筑焕发新的生机。根据村庄现有情况进行乡野景观塑造,水景作为景观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村庄整体环境的营造起着关键性作用,将村内的两处水塘进行整治,规划可供村民休闲娱乐的亲水平台,村庄入口左侧水塘根据场地的现状,结合场地内原生植物设置景观亭及木栈道,做休闲观景平台,打造富有地方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通过对村庄空间肌理的修复优化,焕发乡村活力。
首先,针于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的生态问题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技术改造,优化村庄生态环境。其次,通过完善村庄排水系统,修建完善村落排水沟,形成秩序导流,力求实现再利用。再次,进行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实现垃圾的高效回收利用。最后,完善村庄治理管理制度,通过对村庄居民日常垃圾污水等处理的有效约束,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满足乡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改善居民的居住质量。
4.2塑文化
小野窑虽村庄整体规划较为规整,但住宅缺乏地域特色及标识性,且皆为自建,建筑立面材质也不统一,缺乏统一规划。乡村再生离不开对乡土元素的提取和创新,在进行乡村再生改造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因其较强的在地性与辨识度,对地域性表达有很好的效果。选用适当的乡土建筑元素,可以提升村庄的整体性,同时采用当地建造技艺,能体现出村庄的地域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小野窑在人民公社时期以前作为该区域的农科队,主要负责周边种子的种植供给,基于村庄历史,以乡村历史农耕用具为出发点进行乡村景观设计,选取标识性较强的农具进行再设计,用作村落村口、集聚场所等人群往来场所的装饰性雕塑。一方面引发了当代乃至上代的共鸣,另一方面对下代也起到科普作用,传播了农耕文化。村落标识作为人们进入村庄的第一信息获取源,在形成记忆点的同时要结合乡村的本身特色,与乡村整体相统一,努力营造乡韵氛围,展现村庄特色。
4.3创收入
小野窑居民现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及村民务工,村庄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单一,村民人均收入不高。在村庄原有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开辟了一条文化体验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此进行经济创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可种植品种较多,结合村庄入口分布的大块田地,向观光农业用地、租赁式菜地、体验式菜园模式发展,传统农业向休闲化方向转变。一方面前往的人群增加了村庄的知名度,传播了村庄的乡土文化;另一方面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一条收入渠道,起到“提收入、增名气”的效果。依托村庄现有条件向乡村农园、农家乐、体验式民宿方向发展,打造乡土特色活动,给人们带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吃野窑美食,住野窑民宿,赏野窑风景,游野窑民俗,聊野窑乡情。结合地方乡情,向适宜的发展模式转变,实现乡村产业结构的創新升级,逐步实现乡村农业现代化,进而增加居民的人均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新时期,要提高对乡村再生发展的重视度。面对突出的乡村空心化现象及乡村生态环境问题,乡村的发展需要进行创新转型。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要积极探索可持续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与环境再生的适应性发展途径。使得乡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乡村的振兴。
397050033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