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2022-03-09扈兴平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扈兴平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获得更好的品质。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中,加强引导,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以生活为载体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各种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学生思想的阵地,应当顺应新课改,加强课程的生活化运用,找出一套符合该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课程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方法,希望有可取之处。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普遍存在观念落后的问题。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成绩,过分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只会对知识进行生硬的记忆,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很难将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思维会受到束缚,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对于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课堂教学脱离生活教学

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教育中形成良好的品质。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存在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略了生活化教学的现象。这将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教师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可见,教学理论与实际社会生活的偏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不统一,都会导致课堂教学脱离生活教学。

(三)缺乏相关制度

在小學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消极影响,一部分教师重视程度不高、实践性不强,往往也就不会对该方面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有些学校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这也使很多教学活动缺乏充足的时间,导致学生错过了综合素质发展的良好机会,不利于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几点策略

(一)走进生活,丰富课程设计

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设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快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设定一些生活化的课题,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进行课程讲授。

例如,可以适当结合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展开。以节约用水为例,教师通过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指出他们在节约用水方面的不足,分析当前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以此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观念。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共鸣

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较为丰富,因此结合生活创设一个好的课堂情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讲解有关交通安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组交通事故的图片,讲述一位不幸在车祸中身体残疾的十三岁女孩的故事,让学生心里发生触动。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觉冲击而受到感染,不知不觉间就融入到了课堂当中,从而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三)结合实际,加强师生互动

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堂互动。

例如,教师在讲授课题“家乡的变化”时,可以对学生先进行课堂提问:“你小时候的家乡是什么样?”“现在如何?”“和过去比有什么变化?”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非常积极,争先恐后地进行发言,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增进了师生关系。

(四)完善制度,开发教学活动

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能有一个快速的发展,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通过制度约束的方式促进该研究,不仅可以充分引起学校以及任课教师的重视,积极地对相关的优秀成果进行学习,还能不断督促其他教学活动的展开,加强课堂内容的实践性,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从而达到一系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除了必要的口传心授以外,教师还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实现“生活化”教学。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热情,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就会变得更高,也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善于连接学生课堂内、外的生活,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利津县盐窝镇北岭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