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教育督导东风 扬“以信致育”之帆
2022-03-09孙鹏翔
孙鹏翔
宁阳县鹤山镇中心小学建于1987年,西依鹤山,北临汶河。学校占地面积3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现有15个教学班、568名学生、48名教职员工。学校有体育活动室、心理咨询室、资源教室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设施设备全部按照省级一类标准配置。学校现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泰安市教学示范校、泰安市校园文化“AAA”单位、泰安市平安和谐校园、泰安市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宁阳县电教示范校、花园式单位、教学先进学校、文明校园、教学标准化学校和艺术教育示范校、县教学质量优胜学校、宁阳县档案管理规范单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鹤山镇中心小学借教育督导东风,以“信”文化为立校之本,扬“以信致育”之帆,通过培养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信用等方面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崇信、倡信、立信、践信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自立、学会自律、学会做事,为实现梦想扬帆奋进,探索出了一条重内涵、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文化定位——精耕以“信”文化为特质的精神领地
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用“信”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学校大门右侧的大型文石上刻着“我能行”三个字,东西两边分别是反映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李白受铁杵磨针启发而发奋学习、毛遂自荐会楚王、王安石立杆为信促变法和梅、兰、竹、菊四君子形象的墙绘。校园内四座综合楼、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崇信楼”“倡信楼”“立信楼”“践信楼”。楼道内墙壁上张贴伟人画像、名人名言,教室里班级文化墙上设有“小作家”“小画家”“小书法家”专栏,花坛、绿化带里,有学生自做的“温馨提醒语”牌。学校在每个角落遍撒“信”文化的种子,让学生随时都能倾听先贤教诲,随处都可与伟人对话,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感受“信”文化的力量,激励学生追求梦想,立志成才。
目标引领——确立走向美好人生旅途的出发点
每年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清明节等重大节日,学校都通过组织学生收看专题报道、举行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及军队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以此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和政治认同感,把党和国家意志的精髓融入自己血液,铭刻于灵魂深处。学校结合课外阅读管理制度,利用图书馆、学生阅览室等资源,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理想信念等方面的人物传记、英雄故事等书籍,引导学生崇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学校还结合手机管理制度,利用录播教室等多媒体设备,通过观看《大国崛起》《复兴之路》《超级工程》等纪录片,以及举办摄影展、图片展等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在防止学生沉溺游戏的同时,让学生感悟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从小立志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执于理想,纯粹于当下。”只有擎起信仰的大旗,才有担当的自觉。除此之外,学校还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自我提升目标。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制定会唱国歌、会画国旗和国徽、会唱少年先锋队队歌等要求;高年级学生制定记住党和国家各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自己搜集图片、文字等要求,在班内举办一次改革开放成就展等要求。学校本着突出个性的原则,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按照目标去做,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信仰。
信仰催生信念。在信仰的感召下,教師引导学生首先确立自己的核心信念,如把“相信自己能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作为核心信念,然后以此为主干,去添枝加叶,建立各自的信念系统:如学习态度目标——能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做学习的主人;自律意识目标——明确规则是自由的前提,学会自我约束;公益服务目标——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合作能力等。目标要求尽量涵盖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信念提振信心。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并始终坚定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为使学生的信念转化为学习和生活信心,并落实到行动上,学校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制定各自的自我教育目标。如制定各学科的学习目标、纪律目标、个人素养提高目标等,每个目标要有可量化的具体指标。学期结束,班主任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然后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共同认定、签字,再由班主任做出书面鉴定,记入个人成长档案。
课程支撑——构建“以信致育”课程体系
首先,学校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在充分挖掘、利用国家教材本身所蕴含的诸如有关信仰、理想、意志、诚信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确立的目标,将“信”文化相关内容融入教材,并把这些内容纳入考查、评价范围。其次,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以“信”文化为主题的教材《九皋风》,内容包括情注九皋、鹤山名胜、历史遗存、地方特产、民间风俗、故事传说、英模人物、儿歌谚语等九章80节。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被评为泰安市优秀校本教材二等奖。此外,着眼于具体实践,学校还组织教师编写了包括“知链接”“开眼界”“积累台”“勤思考”“我评价”等板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文化》校本课程。
2014年,鹤山被评为省级地质公园。学校通过对鹤山地质地貌的调研,组织教师编写了《鹤山地理文化探究》校本课程,组织高年级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文化脉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树立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学校结合学生作业管理制度,通过严控作业量、分层作业,以及课后服务作业辅导等措施,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做到放学不带作业,只带校本、地方及自选的课外书回家。为了让学生读到适合自己的作品,学校结合“信”文化有关内容,从《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老子》《庄子》《中庸》《大学》中精心挑选有关家国、仁爱、慈孝、友情等与“信”有关的章节,从先秦至明清时代的诗词中精选了200余首诗歌,组织教师编写了地方课程《阅读与欣赏》,适合低、中、高年级使用,分上、中、下三册。让学生找到与经典的共鸣,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家与作品,拥有自己喜欢的经典书目。
颜回具备了令人仰视的完美人格,他有大舜的志向,有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有济世救民的仁爱之心,也具备“有诸内形诸外”的修养,堪称千秋楷模,其诚实守信的品行尤其被人们所推崇。宁阳县政协组织本地有关专家以及本校教师,通过对颜林、颜庙,以及当地群众进行调查访问,查阅历史资料,编撰完成了反映颜子生平、思想、文化活动、历史贡献等的《复圣文化》一书。以该书为依托,参考部分内容,学校组织编写了《复圣颜回》,作为地方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为巩固阅读效果,学校除每周、每月按时检查督促以外,每学期、每学年还专门举办征文、演讲等比赛,并进行表彰,以营造浓厚的氛围。
课堂塑形——铺就精彩人生的稳固基石
学校利用课内、课外两个阵地,在师生的灵魂之中播下“信”的种子,促使师生树立崇高信仰,坚定人生信念以及生活和学习信心,守真至诚,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
例如,利用语文课让学生学会阅读分析、表情达意,结合文学社团、小记者活动,训练学生观察事物、感受生活、提炼生活的能力;利用数学课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渗透数学思想,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管理家庭收支,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公德意识、安全意识、感恩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利用校本、地方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能力以及世界观、价值观;通过欣赏家乡独特的优美景色,了解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感受家乡人民英勇斗争、奋发有为的动人事迹,增强学生自豪感和使命感,让立志努力学习,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学校把鹤山地质公园作为校外课堂,组织学生对鹤山、皋山山体进行考察,确立探究课题,通过拍照、记录、取样、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利用小组合作,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对样品、图片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最后在班内进行成果展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独立操作能力。
活动延伸——搭建自我完善提升的实践平台
结合学生体质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以“我能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包括行为规范我能行、阳光体育我能行、讲究卫生我能行、个性发展我能行、文明礼仪我能行、安全防护我能行、学法守法我能行、传统美德我能行八个方面。学校通过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将以上内容具体化、精细化,做到一周一活动、一月一主题、一年一循环,通过比、学、评、督巩固教育效果。每项活动结束后选出若干名年级之星,10名校园之星。每学期末各班选出5名学习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文明之星,学校从中选出100名明星学生。每学年结束选出10名“九皋学子”并予以表彰奖励。在鹤山镇中心小学,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成功,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成为明星:你学有所长,就是倡信之星;懂礼貌,你就是践信之星;有上进心,你就是立信之星;全面发展,你就是崇信之星。
学校每年都组织师生参加鹤山镇举办的登山节、龙舟赛等活动,让师生登鹤山、皋山,游览大汶河、琵琶湖,到颜林颜庙参观游览。教师还带领美术社团到田野、社区写生,带领舞蹈社团到老年活动中心慰问演出,环保天使小分队到大汶河进行河沙、鸟类、鱼类资源调查,到香河进行环境污染调查、到黄山公园捡拾垃圾,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努力成长为有担当的大写的人。
“自能生羽翼,何必仰云梯。”如今,在鶴山镇中心小学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师生落落大方、充满自信,言谈举止流露出一种“信育”化人的风范。学校种下的“信育”种子,已开出艳丽的生命之花。近几年,全校40余名学生被评为市县优秀学生,在县举行的篮球比赛中,学校女子篮球队连续两年荣获全县第二名,在县运动会中,多名学生在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冠亚军,在县艺术节活动中,学校多个节目获得县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