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00公里40年走过

2022-03-09杨盼盼

中国石油石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巡线天然气村民

文/杨盼盼

虽是一名普通的管道巡护工,范永臣却在平凡的工作中干成了许多不平凡的事。

●严寒无法打乱范永臣巡护管道的节奏。 摄影/孙 超

你眼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是雪地里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喧闹,还是温暖的房间里,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恬淡时光?对于管道巡护工范永臣来说,冬天意味着凛冽寒风中的踏冰而行,风雪交加中的奋力抢修……

范永臣是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储运二大队萨北输气班的管道巡护工。7年来,他的巡线长度近12000公里,相当于从我国国土的最北端到最南端走了一个来回。

1980年参加工作的范师傅,至今已在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工作40余年了。今年10月,他就要退休了。但30年的党龄督促着他,在任何时候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细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干成了一件件不平凡的事。

暴雪中的坚守

2021年11月初,大庆市区遭遇了1957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积雪深度打破了大庆气象史纪录。由于降雪时间长、雪量大、范围广,对员工出行和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准时到达巡线岗位,年近六旬的范师傅比往日更早走出家门。“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雪!”虽然在前一天做足了面对极端天气的思想准备,但看着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他还是忍不住发出了感叹。巡检的路早已被积雪掩藏,但这难不住经验丰富的范师傅。因为埋地管道的走向,早已刻在了他的心里。

范师傅所巡的管道位于大庆市北部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复杂,沿途经过工厂、学校、居民区以及交通枢纽等高后果区域,是大队生产管道完整性管理监督的重点和关键。“管道穿越铁路、公路、水渠的地方,是冬季的巡护重点。这种天气更要多看一看、多闻一闻、多测一测才行。”

大风裹挟着雪花,并没有让范师傅加快步伐。在每一处穿越点、每一个标志桩、每一座阀组,他都驻足许久,从茫茫白雪中探寻蛛丝马迹。回想起那场大雪中的巡线,范师傅说:“就仿佛在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需要一股子勇气和拼劲!”

雪花飘飘,千里冰封,寒风凛冽刺骨寒。范师傅踏着冰雪,沿线翻越了10余处陡坡、水渠和芦苇荡。遇到枯树杂草,他就用工兵铲砍出一条路。遇到未冻实的冰面,他就用石头搭出一道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迈着时而深时而浅、时而急时而缓的步伐,护送着绿色清洁能源抵达千家万户。

细之又细的“老医师”

2021年11月22日立冬才过,数九寒冬里,范师傅像往常一样,认真履行巡护工的职责。除了守护好埋在地下的管线外,他还需要对地上阀组内的各项设施、运行参数一一进行检查、核对。

这一天,当巡至北Ⅱ-1集气阀组时,“火眼金睛”的范师傅一眼就发现甲醇泵在那闹情绪呢。“这大冷的天,如果甲醇不能及时加注到管线里就会发生冻堵,得给下游装置带去不小的麻烦。”

范师傅赶紧从随身携带的“急救箱”里翻出工具,化身为阀组里设备的“主治医师”,为甲醇泵“望闻问切”。望,细心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闻,敏锐捕捉设备运转声音有无异响;问,询问上一班次员工设备运行情况;切,使用专用工具对设备进行检查、测试。

经过一番“把脉”,他终于找到了病症——原因是泵入口球阀的阀芯发生了变形,阀门关闭不严,导致甲醇泵不上量。范师傅配合班组员工及时更换了阀芯,经调试运行正常。“老范,你的‘医术’可是与年龄成正比递增啊!”班组员工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干啥都要干好,靠得还是仔细认真。你们先回班里吧,我再转一转……”天气虽寒冷,但范师傅厚重的工服下早已大汗淋漓。他不顾腰酸背痛,又对阀组内的管道和设施进行了一遍检查。正是靠着他高超的“医术”和细致入微的判断,班组里许多设备的疑难杂症都被治好了。

看着地上的天然气管道设施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耀眼,范师傅长舒了一口气。口罩遮住了他上扬的嘴角,却遮不住眉目间喜悦的神情。拂去管道上的积雪,被寒风吹红了的脸庞紧贴着管道,听着管道内天然气“滋滋滋”奔流向前的声音,他仿佛看见了灶上的火苗上下跳动,锅里的饭菜热气腾腾……

苦口婆心护管道

对范师傅来说,责任不只是在恶劣环境中行走三四个小时的坚持,不只是在千头万绪工作中落实到细枝末节的态度,更包含了扛起冬季保供硬任务的担当。

冬季是用气高峰期,岁末年初更是事故多发易发期。范师傅便加量、加码巡检工作,不放过任何一处盲区、死角,向管道周边的施工队伍进行危害告知,向商户、村民讲解破坏管道的危险性和安全用气知识。

不久前,范师傅就遇到了一村民擅自破坏管道标志桩,想要占用土地做私用。范师傅发现后急忙制止:“您毁损管道标志桩的行为危害了管道安全,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可村民不管不顾,不听劝阻。范师傅将现场情况告诉了班里,自己放弃了休息时间,连续两天同村民反复交涉。

在交谈中,范师傅了解到这位村民是孤寡老人,破坏管道标志桩是想在入冬前挖个菜窖,储存自己种的瓜果蔬菜,并不清楚标志桩的作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最终让这位村民意识到了自己不适当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要不是这位同志反复劝导我,我还真没意识到自己触犯了法律。”最后,村民同范师傅重新埋设好了标志桩。范师傅帮助这位村民挑选了合适的新位置,合力挖了菜窖。

一片痴心献岗位

“孩子,今天我得晚点回家。线上有一处第三方施工,我得盯着,怕他们碰到管线,你去帮着妈妈采办年货……”

每逢节假日,在阖家团圆的时候,范师傅总是默默坚守在岗位上,即使大年三十也不例外。一边是挂念的家人,一边是岗位的责任,这种矛盾的心情想必每一位天然气人感同身受。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范永臣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在基层发挥自己的作用。

曾有人问过范师傅,回顾这一生的工作时光有什么遗憾的事情。他沉默许久,才愧疚地说:“我爱人身体一直不好,还要照顾一家老小,十分辛劳。2020年年初,她做了肾摘除手术,本来答应好接她出院,可赶上班里管线抢修,兄弟们都奋战在一线,就没能去接她,一直觉得对不起她。”

回想起那一天早晨,范师傅巡检至中三路附近时,闻到了微弱的天然气气味,雪面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气孔。凭着丰富的巡检经验,他判断此处的管道可能发生了泄漏。

从现场警戒、挖掘作业坑、查找漏点、放空泄压、微正压补焊、外防腐层修复……管道抢修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他都参与其中。

副班长看着忙碌的范师傅,实在忍不住提醒:“老范,这都快黑天了,今天嫂子出院,快点回去吧!”还在作业坑里的范师傅仰起头,一拍脑门说:“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范师傅总是冲锋在前。突如其来的连日暴雪,给员工的出行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范师傅同班里的党员干部连续几天没有回家,就为了能尽快把路给清出来。

由于温度突降,屋顶悬挂起了一排排晶莹剔透的冰锥。“如果这些冰锥砸到路过的人,后果不堪设想。”钳工出身的范师傅,决定自制冰锥敲落器。

扳手、钢锯、锉刀、虎钳,这些工具仿佛是他这双巧手的延伸。加工、打磨、改进、组装,道道工序他信手拈来。不一会儿,一个可以够到两三层楼高冰锥的工具制作成功了,他及时清理了安全隐患。

爱一行终一生

更迭的时代,不变的作风。范师傅常说:“几十年过去了,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任务变了,但我们大庆油田的优良传统没有变、岗位责任没有变、严实作风没有变。我们更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一棒接着一棒干下去!”

范师傅的儿子范立文是“油三代”,也是一位奋斗在生产一线的天然气人。在他的记忆里,从儿时起父亲就经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在家。处理工作时严肃认真,父亲的那句“干啥都要干好”的口头禅深深地刻在他心中。

在生活中少言寡语、不善表达的范师傅将父爱付之于行动:床边的一杯热牛奶,生病时一个温暖的拥抱, 手工制作的精美生日礼物……“当我自己有了孩子时,更体会到作为父亲的那份责任和教育子女的良苦用心。他正是用行动以身作则,成为了我的依靠和榜样,让我迅速成长。”

大队更换了新一代GPS巡线设备,功能上更完善,但操作上更复杂。班组详尽地对操作进行了培训,还结成了互学小组。但对智能手机用不太习惯的范师傅还是有些犯难,一心怕耽误工作。

范立文看出了父亲情绪的低落,耐心地向他了解情况,并利用下班时间一遍遍地教父亲使用设备。范师傅笑着说:“真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就算要退休了,我还是要一刻不停地学习下去。”

范立文看着岁月在父亲脸上留下的道道痕迹,满眼心疼。他希望为工作操劳一辈子的父亲在退休后能够安享晚年,由他接过这一棒,将上一辈留下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用一步一个脚印的严实作风为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继续奉献。

范永臣在他管道巡护的万里征程上,尽心竭力、忠诚笃实,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地铆在管堤之上,彰显着巡护工的情怀和担当,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守护着地下“生命线”。同范永臣一样,一代又一代的天然气人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正用自己的执着守护着千万家庭的冬日温暖。

猜你喜欢

巡线天然气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春光美巡线忙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出没风波里,踏浪去巡线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石油和天然气
无人机在电力巡线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