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搅动了世界能源市场
2022-03-09王能全
文/王能全
●2021,能源世界变化快。 供图/视觉中国
新年伊始,因液化石油气涨价,能源出口国哈萨克斯坦陷入社会动荡。2021年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在分析人士意料之外的国度产生了后果。
回望并系统梳理2021年国际能源市场,与气候问题和能源转型热潮并存的是以天然气、煤炭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为标志的全球性能源危机,其间欧佩克+日益成熟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而美国的影响力下降,美元币值与能源价格基本同步上涨,危害继续加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国际能源市场最大的影响因素。
热潮
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在2021年迅速升温,在我国更多地表述为“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之一,从国际政治、企业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无一不受其影响。可以说,2021年除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外,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碳达峰”“碳中和”)应该是社会大众听得最多和最耳熟的名词。
两大会议是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热潮最具代表性的国际事件
在过去的2021年,与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相关的双边、多边国际性会议数不胜数,其中两个会议最具代表性,从中可以看出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在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
2021年4月22-23日,在上任不到100天之时,如竞选时所承诺的那样,美国总统拜登主持召开了由40位世界领导人参加的气候峰会。此次会议公布的由十个部分组成的拜登政府能源气候政策,较为完整地阐述了新一届美国政府能源气候内政和外交的具体内容。无论如何评价这次会议,不可否认的是,拜登政府的能源气候政策将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美国和国际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021年11月1-13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从会前的国际舆论、很多国家间的外交活动到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下约有4万人出席会议及会议的喧闹程度,无一不说明这次会议的象征意义及其重要性。本次会议通过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并签署了一系列行动倡议,包括能源转型、停止毁林、减少甲烷排放、发展清洁交通等等。有新闻报道称,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阿洛克·夏尔马在向与会者通报《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最新进展时情绪激动,几乎落泪,称“人们在格拉斯哥创造了历史”。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为会议结束时发布的视频声明中称《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诸多能源企业受到的冲击是气候问题和能源转型在实体经济领域的最直接表现
翻看多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前10大企业中半数左右是油气类企业,从中可以看出能源类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但在2021年5月以壳牌为代表的诸多能源企业所遭受的事件,说明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已从新闻和舆论延伸到了世界经济的实体层面。
2021年5月26日,荷兰海牙地区法院判决要求荷兰皇家壳牌必须在2030年之前将碳排放量控制在2019年水平的45%。作为全球首例,至少在欧洲开创了一个先例——法院的裁决设定了绝对碳排放量而非碳强度目标,要求企业负有保护人们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法律责任。法院判决后,一方面,壳牌首席执行官范伯登发表声明,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公司将对判决提出上诉;另一方面,2021年11月15日,壳牌宣布将把总部和税籍从荷兰迁往英国,伦敦作为公司全球唯一总部,公司更名为“壳牌”,放弃已使用100多年的“荷兰皇家”称号。在2021年12月10日举行的股东特别会议上,99.77%的投资者投票赞成将壳牌总部迁往别处。
也是在同一天的2021年5月26日,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股东大会上,仅持有0.02%股份的对冲基金“引擎一号”成功拿下了三个董事会的席位,拥有公司董事会的四分之一。“引擎一号”是2020年新成立的对冲基金,2020年11月和12月仅花费约3500万美元持有了埃克森美孚公司0.02%的股份。2020年12月7日,“引擎一号”向埃克森美孚董事会发出改组董事会的第一封公开信,指责现任公司独立董事中缺乏真正懂能源和能源转型的人。媒体评论认为,这是一场“气候政变”,标志着“石油巨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前所未有并具有历史意义。
除了被动受到的冲击之外,也有国际能源巨头主动行动,应对气候问题和能源转型。2021年5月28日,法国道达尔公司宣布经股东大会批准,公司名称由“道达尔(Total)”更名为“道达尔能源(Total Energies)”,并启用全新的公司品牌标识。公司新的品牌标识是代表“能量之旅”的符号,象征着道达尔能源开启一段新的能量旅程,打开更可靠和更清洁的新能源。与此相一致的是,道达尔能源新的公司品牌标识由7种颜色组成,表示石油、天然气、电力、氢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不同的能量。7种颜色以渐变的形式填充,说明道达尔从石油为起点迈向新能源。
危机
2021年年初以来,欧洲电价和天然气价不断上涨并于8月涨出新高,“欧洲出现能源危机”成为媒体头条。9月下旬,我国东北拉闸限电,10月初印度发电用煤供应紧张,11月初美国汽油和天然气价格涨出了历史新高,能源危机蔓延到世界主要经济体。
从区域看,能源危机从欧洲发端蔓延全球
2021年2月,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电价出现年度最低位,此后一路上涨,不断创出新高,出现了“欧洲人夏天用不起空调”的现象。2021年8月和9月,在电价持续创新高的同时,欧洲天然气价格翻倍上涨。继“夏天用不起空调”之后,欧洲又出现了“冬天用不起暖气”的担忧。
2021年9月23日至25日,我国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下达“电网事故拉闸限电”的指令,“东北限电”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2021年9月26日,广东省能源局和广东电网联合发布倡议书,要求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践行
绿色节能办公,空调制冷温度设置不低于26℃,办公场所3层楼及以下停止使用电梯;广东省内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开一停六”,错峰用电。
作为煤炭消费大国,2021年9月底,印度135家火电厂的煤炭库存平均只够用四天,低于8月初的13天。10月,由于煤炭短缺导致的电力危机,印度北部各州每天停电时长多达14个小时。媒体称印度的电力行业正面临“一场完美的风暴”。
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美国,自2021年以来能源价格就不断上涨。2021年1月4日,美国普通汽油平均零售价2.16美元/加仑,是2021年的最低水平;11月8日上涨到3.294美元/加仑,为2021年的最高水平。2021年1月4日,美国亨利中心天然气现货价格2.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6月1日为3.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7月22日为4.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10月5日为6.3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带来了通货膨胀的高企,成为美国拜登政府的一大心病,拜登的支持率不断创下新低。
除了上述代表性地区和国家外,2021年的能源危机也影响到了拉丁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2021年5月1日开始,巴西就大幅度上调天然气价格,10月初巴西的汽油价格长期保持在高位。而作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使得尼日利亚百姓又重新大量使用木柴和木炭。
从商品看,能源危机中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原油
2021年的欧洲能源危机首先以电价飙升表现出来,但其背后的因素是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
1月的严寒结束后,2月至4月,欧洲天然气价格处于全年最低水平,作为欧洲天然气价格标杆的荷兰TTF价格低于20欧元/兆瓦时。4月中旬突破20欧元/兆瓦时之后,TTF价格就持续上涨:6月底涨破30欧元/兆瓦时,7月底涨破40欧元/兆瓦时,8月底涨破50欧元/兆瓦时。从统计数据看,2021年欧洲天然气价格的大涨是从9月1日开始的,当日TTF价格为50.232欧元/兆瓦时。其后,在短短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10月5日突破100欧元/兆瓦时,达到了116.020欧元/兆瓦时。2021年12月21日,TTF价格出现了2021年的最高价,为187.785欧元/兆瓦时。
亚洲尤其是东北亚是世界液化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地区,世界前五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或地区都位于这一区域。日本—韩国液化天然气价格指数(JKM)是亚太地区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标杆,也是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的重要参考。日韩指数2021年均价为每百万英热单位18美元。1月4日,日韩指数的开盘价为每百万英热单位14.93美元,12月31日的收盘价为每百万英热单位30.50美元。2021年日韩指数上涨了每百万英热单位15.57美元,上涨2.04倍;以12月21日的最高价计算,日韩指数上涨了每百万英热单位34.42美元,上涨3.3倍。以2月25日的每百万英热单位5.81美元的最低价计算,高低价差达到了43.54美元。
作为重要的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煤炭期货交易价格代表的是亚太地区煤炭贸易的价格标杆,也是世界煤炭市场重要的价格参考。2021年,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煤炭期货价格均价为每吨136.68美元,最高价为每吨269.50美元,最低价为每吨79.30美元,高低价差达到了每吨190.20美元。1月4日,澳煤的开盘价为每吨82.50美元,以2021年10月5日的最高价269.50美元计算,上涨3.27倍;以12月31日的收盘价169.90美元计算,上涨2.06倍。
改程序有以下主要功能:(1)完成烟囱外筒结构的人机交互建模及风荷载的计算。自动生成命令流形式的STAAD Pro模型文件,导入STAAD Pro进行协同计算。(2)完成基于STAAD Pro建模所需的命令流文件。可以完成整体模型建模、单独外筒模型建模、内筒接力建模等。
相比于天然气和煤炭,作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2021年的表现显得非常温和。1月4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以每桶51.50美元开盘,12月31日以每桶77.78美元收盘。2021年每桶上涨了26.28美元,上涨1.51倍。布伦特原油的最高价出现在2021年10月25日,为每桶86.70美元,比1月4日的开盘价上涨了每桶35.2美元,上涨1.68倍;最低价出现在1月4日,为每桶50.56美元,高低价差为每桶36.14美元。2021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每桶70.95美元。
●供图/视觉中国
“欧”美
由23个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组成的欧佩克+,2017年1月1日正式成立以来一直是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玩家,每一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都是媒体关注的重点。2021年更是如此。
回望2021年的国际石油市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多年少见的现象,就是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代表的欧佩克+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大增,而拜登执政以来的美国政府影响力在下降。国际石油市场的超级三角,在向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两极倾斜。
曲折中日见成熟但略显固执的欧佩克+
2021年,欧佩克+举行了10次名义部长级会议,是欧佩克+成立五年以来部长级会议举行最多的一年。
从重要性来看,2021年1月5日举行的第13届、3月4日举行的第14届和10月4日举行的第21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前两次会议上,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对2021年的世界石油需求存在分歧。为了保持欧佩克+的团结,在同意俄罗斯等国增产的同时沙特阿拉伯自愿额外每天减产100万桶,从而使得2021年3月4日当天国际石油价格突破每桶65美元。在后一次的会议上,面对美国、印度等国的一再呼吁,欧佩克+坚持不额外增加石油产量。2021年10月4日,国际石油价格突破了每桶80美元,并很快创下了2021年的最高价。
从频度来看,2021年4月应该是欧佩克+举行部长级会议最为频繁的一个月,月内连续举行了两次部长级会议。进入2021年,国际石油价格就不断上涨,3月4日欧佩克+第14届部长级会议结束后就涨破了每桶65美元。为了使世界经济尽快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很多国家呼吁欧佩克+增加石油产量。4月1日,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致电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萨勒曼,重申国际合作,以确保消费者获得负担得起的和可靠的能源。正是在多方压力下,4月1日举行的欧佩克+第15届部长级会议决定2021年5月、6月和7月逐步增加石油产量,沙特阿拉伯也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完全撤回自愿减产的100万桶/天。4月27日,欧佩克+召开第16届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第15届部长级会议的决议。
从困难程度来看,2021年7月举行的第18届和19届部长级会议是欧佩克+成立以来最艰难的两次会议。从当时的舆论看,可以说是关系到欧佩克+能否存在下去。2021年年初以来,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关于减产和产量计算基数的分歧到7月初进一步激化并公开化。原定于7月1日举行的第18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推迟到7月5日,7月5日又宣布直接取消,原因是阿联酋不同意欧佩克+将限产协议延长至2022年12月,同时要求自己的减产基数从320万桶/日增加至380万桶/日。2021年7月18日,欧佩克+第19届部长级会议举行,相关国家做出妥协,就减产计划进行了调整,同意8月开始每月增产40万桶/天直到取消日均580万桶的减产。此后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均强调按这一次会议的决议执行减产计划。
美国拜登政府左右国际石油市场能力下降
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和消费国,美国高度关注国际石油市场和石油价格的变化,特朗普当政时的美国最具代表性。市场人士戏称,2018年国际石油市场的最大原油交易员是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他通过推特发文打压油价;油价上涨或欧佩克+举行会议时,就会经常出现要求欧佩克+增加产量,降低油价的推文。而2020年3月新冠大流行国际石油市场严重过剩时,也是特朗普协调俄罗斯总统普京、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和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促成了2020年4月12日举行的欧佩克+第10届部长级会议,达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产协议,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因此,观察和分析国际能源市场的人士都深知,国际石油市场无所不在的是美国的影子。
不过,2021年1月20日拜登上台执政以来,面对国际石油价格、国内汽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和不断下跌的支持率,拜登虽然不断放狠话并派高级官员多次出访沙特阿拉伯,甚至本人多次出面呼吁,但美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几乎没有产生效果。这显示出了美国对于欧佩克+的束手无策,突显了美国政府对于沙特阿拉伯等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影响力大为下降。
2021年11月23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美国总统拜登宣布联合日本、韩国、印度和英国等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作为降低国际油价和解决全球石油供应不足的最后手段。但是,因为相关国家缺少统一的行动,这次行动没有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产生多大实质性的影响,让市场看到的最多的是虎头蛇尾和流于形式。
●2021,传统油气产业复苏年。 供图/视觉中国
价格
石油等能源产品以美元计价,从而使得国际能源问题研究和市场分析人士特别关注美元币值的变化对能源价格的影响,进而演绎出很多从美国货币、经济政策方面对国际能源价格问题的解释。
从统计数据看,2021年美元币值的变化与这一年里不断上涨的天然气、煤炭乃至原油价格基本保持一致。因此,2021年美元币值变化的统计数字无法给某些美元与能源价值上涨之间关系的说法以合乎逻辑的支撑。
2021年1月4日,美元指数以89.870点开盘,12月31日收于95.593点,升值5.723个点,涨幅6.37%。2021年,美元指数最低为89.165点,是1月6日创下的;最高为96.940,是11月24日创下的。高低点差为7.775点,全年平均数为92.499点。
2021年的美元持续升值。从时间线细分,全年美元币值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年初至3月30日前后,美元指数从89.870涨到93.321;二是4月1日至8月10日之间,处于贬值和盘整的阶段;三是8月10日之后再次升值,并从10月开始升值加速,11月进入全年的高点阶段。
以全年进行对比,可以看出2021年美元币值的走势基本上与天然气、煤炭和原油价格的变化过程相一致。而且,从10月初开始美元升值加速阶段与高涨的天然气、煤炭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突破80美元/桶的水平更加趋于一致。因此,我们认为2021年能源价格普遍且持续上涨更多是市场供需的紧张关系决定的,与美元币值的变化完全没有相关性。
有观点认为,滥发美元是2021年能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无论从逻辑还是统计数字上,我们都没有看到合理的解释和令人信服的证据。
疫情
如同2020年一样,新冠肺炎疫情仍是2021年全人类最关注的名词。这一年,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无一不与此相关。
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1月1日6时30分,也就是说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88228816例,累计死亡病例5451594例,与2020年12月31日的数字相比分别增加了2.46倍和2倍。因此,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2020年成为人类社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无法忘怀的一年,那么2021年新冠肺炎病毒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劫难还在进一步加重。
无论从天然气、煤炭还是从原油看,2021年都是能源市场从2020年疫情重创中逐渐恢复的一年。这一年里,疫情对能源市场的影响无所不在,在决定着2021年全球能源危机主要特征的同时,还直接决定了国际石油市场的形势和价格走势。
从商品的维度看,2021年的能源危机表现出来的是全球性天然气和煤炭价格涨幅大于原油,主要原因是疫情对世界各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所致。随着疫情的好转,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开始恢复,电力需求是首位的,带来了天然气和煤炭发电需求的增长。同时,由于天气的严寒使得冬天取暖用的天然气消费大增。这些因素叠加,带来了天然气和煤炭价格呈现较大的涨幅。不过,由于时紧时松的疫情,世界很多国家的航空旅行尤其是跨国间的航空旅行仍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其结果是世界石油需求仍然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规模,从而限制了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幅度。
新冠肺炎病毒在2021年两次大的变种直接影响了这一年里的国际石油形势,非常直观地说明了疫情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决定性影响。
一是从2021年4月开始,因为德尔塔毒株的蔓延,印度发生了一波非常严重的疫情。出于对疫情进一步恶化的担忧,在2021年4月举行的第15届和第16届两次部长级会议上,沙特阿拉伯和欧佩克+拒绝了国际社会进一步增加石油产量的呼吁。二是2021年11月下旬,南非出现了奥密克戎新变种毒株,欧洲、以色列、日本和美国部分地区,迅速中止了南非等非洲地区数个国家的航空旅行,禁止来自这些国家的人员入境。世界大有重回2020年3月大封锁状态的可能。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021年11月26日,布伦特原油的最低价下跌了10.08美元/桶,跌幅12.26%,创出2021年最大单日跌幅,也是2020年以来的第四大跌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不确定,2021年12月2日,欧佩克+第23届部长级会议虽然如期举行并维持了原定的2022年1月增产计划,却宣布这是一次没有结束的会议,将根据疫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产量,从而使得这一届部长级会议成为了2021年欧佩克+最有特色的部长级会议。
●能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圈。 供图/视觉中国
国际能源市场是一个由众多生产国和消费国组成的商品品种繁多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市场。本文从5个方面概括2021年的世界能源形势可能会以偏概全。不过,无论从哪些角度去分析2021年的世界能源形势,我们都认为,2021年的国际能源市场最值得铭记的事件应该是由欧洲发端并由天然气和煤炭唱主角的能源危机,它冷酷地提醒着人们应直面世界能源消费和生产的现状,能源转型要理性并务实。这一年国际能源市场最值得铭记的组织,应该是作为资源供应者或组织并且日益成熟的诸多的欧佩克+们,国际社会应高度关注它们对石油、天然气、煤炭供应的控制能力及政策。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终将消失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常态的恢复,我们将会看到全球能源如何治理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