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视域下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农业研究
——兼论早期畜牧业的起源

2022-03-09张瑞强

农业考古 2022年1期
关键词:开沟狩猎畜牧

张瑞强

一、前言

史前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比较繁荣,随着“文明起源”、“考古中国”等项目的推进,该地在史前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石器时代以来,农业在文明演进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对于这一地区农业经济的研究越发重要。关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学界有一定的研究,关于此地畜牧业起源问题,学界也有一定的探讨。前人对于该地农业虽有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章大都是部分内容涉及农业经济形态,或者以生业模式视角探究,缺乏长时段整体研究当地农业经济变化和发展情况,另外,对畜牧业起源时间也存在分歧。所以,拙作希望通过环境变化和混合农业经济的视角来整体审视该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变化和发展情况,笔者指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处环境敏感带,史前农业不像中原地区那样发达,它是一种非典型的旱地混合农业经济,这种混合农业经济为以后畜牧业的产生打下了基础,随着环境的逐渐变冷,当地畜牧经济成分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畜牧业。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处草原地带与黄河流域农业地带的交错区,史前时期,随着环境的变暖,这一地区适合农业生产,所以,距今约7000年左右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早期居民分两路进入该地区,从而带来了黄河流域的旱地农业,形成了海生不浪-老虎山文化系统。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距今约5000—4000年,本时段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阿善文化和龙山时期的老虎山文化、永兴店文化,其中,阿善文化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南麓一带和南流黄河沿岸地区,年代距今约5000—4500年;老虎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岱海地区,其年代距今约4500—4300年左右,永兴店文 化 主要 分 布于南 流黄河 地区,其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左右;龙山晚期,当地存在有朱开沟第一阶段遗存,该遗址一直延续到 商代前期。拙作主 要以这 三支考古学文化的典型遗址所发掘的考古材料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龙山文化晚期至商代前期的朱开沟遗址的考古材料,来进一步探讨畜牧业起源问题。

二、内蒙古中南部阿善文化农业经济分析

阿善文化是以80年代初在内蒙古包头市发掘的阿善遗址中的第三期遗存来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它主要分布于南流黄河沿岸和大青山南麓一带, 典型遗址以寨子塔遗址和阿善遗址为代表,年代距今约5000—4500年左右。

(一)寨子塔遗址第一阶段遗存之经济形态

寨子塔遗址第一阶段遗存属于阿善文化,以该遗址第一阶段遗物为例, 其出土的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亦有一定的打制石器,其中石器器型主要以石斧、石刀、石铲、石凿、石磨棒、石杵、石纺轮、石璧、石环、石球、石饼等为主。石斧一般用作砍伐树木与开荒之用, 石铲主要用来掘土和平整土地,而石刀主要是收割农作物的工具,石磨棒、石杵、石饼主要用于研磨农作物,石纺轮更是典型的纺织工具, 这些石制农业工具表明阿善文化寨子塔遗址农业经济较为繁荣, 农业在其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寨子塔遗址东、西、南三面断续建造有石筑围墙,遗址北部建造有两道并列的石墙, 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石城址。石城址是定居的农耕部族的产物,石城的出现, 体现出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当地部族修筑城址,护卫聚落,折射出社会日益复杂化。

另外,遗址还出土很多磨制骨角器,如骨锥、骨针、骨匕、骨铲、骨鳔、骨簪等;骨锥均是用骨片劈裂磨制而成,骨匕分为两型,骨铲以食草类动物下颚骨磨制而成,宽端呈扁平铲状,两侧磨成薄刃,另有一些鹿狍角器和卜器,后者以牛或者食草类肩胛骨制作而成。骨锥 可作穿 刺之用,骨针可用以缝制衣物或者兽皮,骨匕可作切割动物肉皮之用,骨铲也可以用于农业,而骨镖则可用于狩猎或者捕鱼, 骨簪则是装饰用品。由遗址出土的这些骨制品,可看出狩猎、渔猎等在当地人群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狩猎或者捕鱼能为人们带来肉食资源, 在畜牧业尚未兴起之前,这是获取肉食资源的重要途径。同时,由骨器的数量也可以得出当时狩猎活动较多,周边可供猎取的动物资源也较多, 当地部族在种植农业,获得粮食的同时,也大量猎取动物,这一方面增加肉质食物, 另一方面也获取制造骨器的原料,从而形成农业+狩猎(渔猎)的经济模式。

总之,由寨子塔遗址出土的石制生产工具和建造的石城址等方面,可以得出阿善文化寨子塔遗址所代表的是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方式的定居部族,另外,由遗址出土的骨角器物可知狩猎、渔猎也是当地人群获取肉食资源的重要途径,这显示出其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即以农业为主,渔猎、狩猎业也占据重要地位。

(二)阿善遗址第三期遗存之经济类型

以阿善遗址第三期早晚两段遗存为代表的阿善文化人群,也是以农业为主要生计的定居农耕部族。例如,阿善遗址三期早段发现了大量生产工具,其中大型石器占比29%,具体包括石刀、石斧、石铲、石锛、石凿、石磨棒、磨盘等;细石器占比23%,主要包括刮削器、钻刻器、石簇等;另外,陶制品占比20%,主要有刀、铲、纺轮等;骨角器约占28%,器型主要包括骨锥、骨刀、骨铲、骨矛、鱼钩、骨匕等。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工具占比最大,斧、铲、锛、刀等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生产工具,磨盘、磨棒是粮食加工工具,所以,当地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其次,是骨角器工具,以锥、刀、铲、凿、矛、匕首等为主,其中,骨铲是农业工具,骨刀、骨匕可作为狩猎宰割工具,由此可见狩猎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再次,是细石器工具,以石簇、刮削器为主,石簇主要是狩猎工具,刮削器主要为了剥取兽皮、兽肉等,这些工具反映出狩猎比较盛行;最后,是陶制生产工具,这反映的也是农业经济活动。 综合骨器生产工具和细石器狩猎工具,两者所占比例已经达到51%,去除骨铲等农业工具比例, 农业生产工具和狩猎工具几乎持平,考虑到骨器中还有鱼钩等渔猎工具,所以,这一时段本地部族生计方式以农业为主,其次是狩猎业,最后是渔猎业,与寨子塔遗址相比,阿善遗址三期早段农业比重下降,而狩猎业比重明显上升。

阿善遗址三期晚段遗存也发现了大量生产工具,其中大型石器占比38%,器型主要有石刀、石斧、石锛、石凿、石铲、磨盘、磨棒、大型磨石、石纺轮等;细石器占比19%,主要包括刮削器、尖状器、刀刃、簇等,簇的数量较多;陶制品占比21%,有陶刀、陶铲、陶纺轮、陶网坠儿等;骨角器占比22%,主要包括锥、铲、凿、刀、矛等。刀、斧、锛、铲是典型的农业工具,大量的研磨器、磨盘、磨棒、纺轮等工具也表明农业在当地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统计可知大型石器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陶制生产工具,接着是骨角器生产工具,最后是细石器生产工具,大型石器+陶制品工具所占比重达59%,由于这两类工具器型主要以刀、铲等农业用具为主,加之这一时期,遗址出现了石筑城墙,所以,阿善三期晚段,该遗址人群是以农业为主的定居部族。另外,细石器中尖状器、石簇和骨角器中骨刀、骨矛都是狩猎的重要工具,根据骨角器+细石器占比达41%,可以看出狩猎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次要地位,又根据陶网坠儿等遗物可以判断出当地存在一定的渔猎经济。

由表1可以看出阿善三期由早到晚, 大型石器生产工具比重在大幅增加, 由29%升至38%,陶制工具所占比例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细石器工具由23%下降至19%, 骨角器工具由28%下降至22%,所以,综合来看,早期该遗址农业生产工具和狩猎生产工具几乎持平,晚期农业生产工具比重大增,狩猎生产工具下降,这反映出阿善遗址三期时,该部族经济中农业比重逐步增加,狩猎比重在下降。总之,结合前文的论述,可知阿善三期该遗址经济总体以农业为主,狩猎占有重要地位,渔猎作为补充。

表1 阿善遗址三期早晚两段遗存生产工具统计表

综合寨子塔遗址和阿善遗址考古资料,可以看出阿善文化所代表的当地人群是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并修建石城址的定居农耕部族,与此同时,狩猎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仅次于农业的经济活动,渔猎虽然存在,但所占比例较小。总之,该地区阿善文化所代表部族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混合经济,这种混合经济模式是当地生业的核心特征,它以农业为基础,狩猎业作为肉食的主要来源,渔猎业仅为补充;这一经济模式可称为粗犷型旱地农业类型,它与黄河流域以农业为核心的经济模式有一定差别,虽然它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但是,狩猎业始终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混合经济模式是当地地处中原农业区和草原渔猎区过渡地带的产物。根据环境资料可知距今约8000—6000年鄂尔多斯东南部及其邻近地区为温暖湿润期,5000—4500年左右为冷干环境。所以,在距今约7000—6000年左右,这一地区环境湿润多雨,适宜农业的发展,故而黄河流域仰韶人群北上带来了较为发达的旱作农业,随着5000—4500年左右环境的趋冷,这一地区虽然仍能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已不如之前,故而,为了维持生存,狩猎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部分,形成了农业+狩猎业的混合经济。这种混合经济是当地史前先民主动适应环境变迁的结果,也是农业、渔猎交错地带必然的选择,与中原地区典型旱作农业相比,当地经济更加依赖狩猎等非农业生计活动,该地先民通过农业种植和狩猎、渔猎等活动来获取必要的粮食资源和肉食资源,从而应对环境变冷带来的挑战。简言之,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三、龙山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农业经济变迁

(一)老虎山文化所反映的生业模式

老虎山文化是以1982年发掘的老虎山遗址来命名的一支龙山时期考古学文化,它主要分布于岱海地区。老虎山遗址出土工具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较大型生产工具, 如石锛3件、石刀19件、石斧11件、石铲1件、磨盘4件、磨棒1件、石杵2件、石网坠儿1件等,共计42件;第二类是细石器工具,包括石矛8件、石簇14件、刮削器5件,共计27件;第三类是骨角器,包括骨锥7件、骨匕首1件、骨凿1件等,共计9件。第一类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其中网坠儿属于渔猎工具,第二类石矛、石簇是狩猎工具,第三类骨角器也属于狩猎工具。据此统计,老虎山遗址共出土功能较为明确的生产工具78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41件,占比52.5%,农业工具组合以刀、斧、锛、铲为主,农业加工工具以磨盘、磨棒为主;狩猎相关工具36件,占比46.2%,组合以锥、簇、矛为主;渔猎工具主要有1件网坠儿,占比1.3%;由此可以看出, 老虎山遗址农业生产工具占比第一,其次是狩猎工具,最后是渔猎工具。老虎山遗址修建有石城墙,所以,结合生产工具、定居性石城址以及出土陶器等方面综合判断,该遗址所属人群是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方式的定居部族。同时, 其生业模式仍然有明显的混合经济特征,农业生产工具和狩猎生产工具比重相差不是很大,这反映出狩猎业在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另外,渔猎业所占比重很小,可见当地人群主要以狩猎来获取肉食资源。

龙山时期,石斧用于开荒垦殖,石刀用以收割,石铲用于松土、翻耕,进而重复利用土地资源。而老虎山遗址农业工具中石铲很少,以石刀、石斧为主,缺乏破土工具石铲,所以,其农业经济可能比较粗犷,即一块土地一旦肥力不足,便马上废弃,然后再开垦新的田地,而不是用石铲破土翻耕、重复利用土地。与此相反,阿善遗址、寨子塔遗址石铲、石锛较多,所以,后者相比前者而言,可能更加注重对一块土地的重复利用,或者说更加精细垦殖。总之,老虎山遗址出土农具缺乏石铲这一现象,表明该地人群农业生产比较粗犷,从狩猎工具比重接近农业生产工具这一情况来看,狩猎业在当地人群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永兴店文化所表现的生业模式

永兴店文化是以准格尔旗永兴店遗址作为典型遗址来命名的龙山时期考古学文化。 永兴店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同时也有一定的骨器和陶制工具, 石器以石斧、石刀、石耜、石杵、穿孔石器为主,陶制工具以陶纺轮、陶刀、陶抹子为主,骨角器以骨凿、骨锥、骨针为主。由此可看出永兴店遗址出土工具以农业生产用具为主,其中,石耜的出现,表明此时农业翻耕进一步发展,陶纺轮用以纺织,陶抹子用以制造陶器,这表明纺织和制陶业在当时比较繁荣,骨角器以凿、锥、针为主,这表明当地也存在一定的狩猎业,但其缺乏石矛、石簇等典型的狩猎工具,此时,农业在当地人群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另外,根据下塔石城发掘的简报材料,可知下塔石城属于永兴店文化晚期阶段遗存,其石城修建了城门、马面、护城壕等较为完善的防御设施,这间接表明了永兴店文化所属人群是定居的农耕部族,较为完善的石城背后反映出的是繁荣的农业经济,此时畜牧经济尚未产生,唯有稳定、可靠的农业经济才能支撑起这样的石城规模和组织架构。

寨子塔遗址第二阶段遗存属于永兴店文化,其出土的工具主要有石器、骨器和陶器,其中石器主要有石刀、石斧、石铲、石凿、石磨棒、石纺轮等,陶质工具有陶纺轮、陶饼状器,骨器主要有骨锥、骨簪。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用具占据主导地位,而骨器较少,狩猎用具如石矛、石簇未见,所以,该遗址本阶段所代表的人群以农业为主,狩猎(获取骨器、肉食资源)占比很小。

综合永兴店遗址和寨子塔遗址第二阶段永兴店文化遗存,可以看出永兴店文化经济以农业为主,该文化所属人群是定居的农耕部族,狩猎业在其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与阿善诸遗址、老虎山遗址等狩猎经济成分占比很大的情况不同,表现出永兴店文化农业较为发达,这也与较大规模的石城址相吻合。

总之,根据前文可知,龙山时期当地整体仍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混合经济,这延续了前期混合经济的传统;与阿善文化时期相比,该阶段老虎山文化农业经济较为粗犷,其生产工具缺乏用于翻土的石铲,狩猎业比重较大,而永兴店文化农业则较为发达,其以农业为主,狩猎业所占比重较小,且石城较为规整,这反映出永兴店文化农业经济的兴盛。

四、混合经济模式下早期畜牧业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到了龙山晚期以后,畜牧经济逐渐从混合经济中产生,朱开沟遗址则较为全面的反映出这一历史过程。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可知朱开沟遗址中共发现516件生产工具,主要分为石器、骨角器、铜器、陶器,其中用于农业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刀、石镰、石铲、角锄、 骨铲等, 共202件, 约占生产工具总数的39.3%;用于狩猎的工具及兵器有石矛、石簇、刮削器、石刃、骨匕首、骨簇、铜戈、铜刀、铜簇等共64件,约占生产工具总数的12.1%;用于制陶、制铜的工具有43件,占比8.4%;用于纺织缝纫工具有石纺轮、陶纺轮、骨锥、骨针、铜锥、铜针等157件,占比30.6%;另外,还有陶饼、陶有孔器等50件,占比9.7%。由此可看出朱开沟遗址农业生产工具占比最大,其次是狩猎工具,制陶、纺织等工具都可归于农业生产领域中,据此可看出农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另外,石镰、骨铲、角锄都是新的农业用具,这也表明了当时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兴盛, 青铜工具虽然已经出现,但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由表2可知朱开沟遗址各时段都存在家畜业,这是较为明显的混合经济。朱开沟遗址第一阶段(龙山晚期),家猪所占比重最大,达44.4%,因为家猪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加之丰富的农业生产工具,可知此阶段以农业为主,同时,牛羊比重达50%,家猪加上狗的比重也达到50%,所以,此时,牛羊比重已经基本接近家畜(猪狗)比重,这表明该阶段除了农业经济以外,饲养牛羊也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从生产工具中缺乏狩猎工具也可以得到侧面验证。此时,朱开沟人群获取肉食资源不再像以前那样主要通过狩猎获取,而是通过饲养猪、牛、羊等动物来获取,这种以农业为主,外加比较发达的饲养业的混合经济无疑是重大的进步,该经济模式比之前农业+狩猎模式更加稳定,因为,饲养猪牛羊比狩猎能更加稳定、可靠地获取肉食资源。

表2 朱开沟遗址各段家畜骨骼统计表

朱开沟遗址第二阶段(夏代初期),该阶段混合经济模式更加明显,牛羊比重增大,羊的比例上升明显,达47.4%,牛羊占比65.9%,家猪占比33.3%,前者几乎是家猪比例的2倍,所以,该阶段虽然仍以农业为主,但是畜牧牛羊已经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牛羊是畜牧的主要饲养动物,该阶段牛羊比重高达65.9%,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变化, 它表明了畜牧经济成分已超过了家猪, 饲养牛羊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变化标志着畜牧经济在逐步形成,这为今后畜牧经济从混合经济中分离出去,以及畜牧业的最终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朱开沟遗址第三阶段(夏代早期),家猪比重又有回升,占比46.3%,牛羊比重达46.4%,牛羊成分仍然高于家猪比重,所以,该阶段生业模式虽然以农业为主,但是畜牧经济成分在饲养业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第二阶段形成的牛羊畜牧比重较大的特征在本阶段得到保持。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家猪比重增大,这应是农业经济的惯性所致,即使家猪饲养有所反弹,但是,饲养牛羊比重持续上升的总趋势没有改变。

朱开沟遗址第四阶段(夏代晚期)当地仍然是混合经济。家猪比重跌至21.1%。牛羊比重达68.4%,此时,牛羊等畜牧成分已经稳固占据饲养业的主要地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当地人群已经逐渐适应饲养牛羊来获取较为稳定的肉、奶、皮毛等资源,畜牧经济逐渐形成,农业经济逐渐萎缩,畜牧经济从混合经济中分离出去已经成为趋势。

朱开沟遗址第五阶段(商代前期)出土动物骨骼较少,家猪出土2个,牛羊各1个,家猪与牛羊各占50%,这可能和遗址遭受破坏有关。结合上述各个阶段牛羊等畜牧发展势头,可推测此阶段畜牧经济比重应该更大。另外,根据遗址发掘资料可知,反映传统农业经济的陶器显著减少或消失,而代表畜牧经济的砂质带钮罐、蛇纹鬲不仅数量多,而且成为随葬品组合的主要成分,同时,墓葬出土较多的铜牌饰、銎、戈、青铜短剑、刀等,这都属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此外,有学者指出“通过对遗址羊骨进行统计,发现羊的种属均属绵羊,因此当时畜牧经济是以放羊为主的。”据此可看出当时出现了放养绵羊的畜牧经济,而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比较典型的北方地区畜牧经济遗物, 蛇纹鬲等也是畜牧经济遗物,加之该阶段动物骨骼比重也较大;另外,遗址较之前也稀疏和零散, 这恰好说明了畜牧经济的出现,因为,农业经济属于定居经济,遗址较大且集中,而畜牧经济则较小且分散;总之,综合各方面因素,可以看出朱开沟遗址第五阶段(商代前期)畜牧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它脱胎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早已出现的混合经济之中。畜牧经济的出现是当地人群主动适应环境变冷的结果,这是先民充分利用草原资源的创举,从此,畜牧业成为当地人群的重要生业模式。

五、环境趋冷推动当地经济形态蜕变

根据上文可知, 新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5000-4000年),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经济形态为混合经济,即以旱地农业为基础,以狩猎为辅助;到了龙山晚期以后,当地经济形态虽然仍是混合经济,但是,经济结构变为以农业为基础、饲养猪牛羊为辅助,后者取代了狩猎,成为人们获取肉食资源的主要途径,当然,此时狩猎、渔猎经济依旧存在,但所占比重不大;到了朱开沟遗址第二、第三阶段,即夏代初、早期阶段,当地混合经济中农业比重整体下降,畜牧比重整体上升;到了朱开沟遗址第四、第五阶段,即夏代晚期至商代前期,畜牧成分不断增加,直至畜牧业从当地混合经济中初步产生。通过梳理相关材料,可以看出环境在当地人群生业模式的选择及经济形态变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环境变冷加速当地混合经济的形成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处农牧交错地带, 这里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 环境的冷热变化对史前时期当地的生业选择起着重大作用。 根据学者研究可知 “岱海湖区沉积层中有受冰缘作用形成的冻融褶曲, 这是寒冷的标志……距今约5000年曾发生降温。通过微量元素的分析,可以得出距今约5000—4000年为冷干环境。”也有学者根据对长城沿线附近河北怀来太师庄泥炭和孢粉的分析,指出“距今约4800—4200年,总的趋势是气候转向冷干,出现冷干气候事件,且4800—4600年持续降温,4600—4200年形成稳定的最低温阶段。”另外,有学者通过对岱海地区孢粉的研究,指出“岱海地区在园子沟遗址所代表的年代,即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4000年)前后,气候有一个由温湿向干凉的变化过程;距今4300年左右,岱海地区气温几乎降到0度左右。”

据此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环境整体是干冷的,越到后期,气温下降幅度越大,气候越趋干冷,当然,不排除短时期内气候的回升与变暖情况的存在;总之,这一时期森林面积缩小,林地、草原面积扩大,这就为狩猎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样大的气候环境背景下,地处敏感地带的阿善文化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狩猎业为辅,即一种混合经济模式,这与该地区早期海生不浪文化较为发达的农业经济相比,前者农业经济衰退,狩猎业比重上升,所以, 当地混合经济的形成是以农业衰退为前提的, 气候变冷是混合经济形成的重要外部原因。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冷,龙山时期的老虎山遗址农业更加粗犷, 阿善文化农业生产工具以石斧、石刀、石铲为主,而老虎山遗址农业工具缺乏翻耕的石铲,以石斧、石刀为主,且狩猎工具比重接近农业生产工具,所以,可以看出老虎山遗址农业经济更加衰落,狩猎业则较为兴盛。到了永兴店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比重上升,狩猎工具少见,而且,此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石城,所以,永兴店文化农业经济又趋于繁荣,这可能与环境短暂变暖有关。

总之,通过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区相关自然环境材料的梳理, 可知这一阶段环境整体趋冷,森林植被减少,草原面积扩大;正是在这样干冷的环境背景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出现了以粗犷农业为基础、以狩猎为辅助的混合经济。这一生业模式既是人地互动的结果,也是史前先民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环境在当地混合经济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环境趋冷推动畜牧业的产生

到了朱开沟遗址时期,通过对遗址各层位孢粉的研究, 可知朱开沟文化第一阶段以灌木、草木为主,另有乔木,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为森林草原景观;第二、第三阶段乔木减少,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 年降水量在450mm—600mm之间,气候比前段干冷,属于灌木草原景观;到了第五阶段,树木以耐寒的松、杉为主,草本以松蒿为主,这时已经接近典型的草原景观。另外,有学者通过对老虎山遗址全新世剖面的研究,指出 “4300—3600年,3100—2500年均为冷干期。”也有学者通过对有关遗址植物孢粉的研究,指出 “朱开沟第四段时总体上气候偏干。”还有学者通过对岱海地区孢粉的分析,指出“距今约4450—3900年, 该地森林面积大幅度缩小,气候冷干。”有学者通过对呼伦湖区孢粉和植被的研究,认为“距今约4400—3350年,年均气温由0度左右逐渐降至-0.5度左右。”据此可知当时内蒙古地区气候整体趋冷。

由以上材料可看出朱开沟遗址第一阶段气温条件尚好,但较前期仍趋冷,所以,该时段,一方面农业经济依旧发展,另一方面畜牧成分也很高,形成以农业为主,以饲养家猪、畜牧牛羊为辅的生业模式。朱开沟遗址第二、第三阶段气候比前段干冷,以灌木草原景观为主,所以,在环境变冷的背景下, 这两个阶段农业比重整体下降,畜牧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牛羊饲养规模扩大,混合经济模式下畜牧成分日渐增长。第四、第五阶段气候更冷, 此时已经基本接近典型的草原景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社会经济发生质变,即由原来的以农业为基础、 以畜牧为辅助的混合经济,转变为以放牧牛羊为主的畜牧经济,此时,墓葬中盛行随葬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以代表畜牧经济的蛇纹鬲、 带钮罐为主,遗址整体较小,而且较为分散,凡此种种现象都表明畜牧经济已经在该地区初步形成。

总之,通过对环境材料的梳理,可知当地环境整体趋冷,再结合朱开沟遗址第一至第五阶段遗迹、遗物的变化,可以看出环境变冷深刻影响着朱开沟遗址所属人群的生业经济,正是环境的变化, 推动着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最后,当地人群在环境冷干、该地由森林景观变为草原景观的自然背景下,主动放弃不再适宜种植的农业经济,改成畜牧经济。简言之,环境变迁影响着当地人群对经济模式的选择。

六、结语

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环境趋冷,以阿善遗址第三期遗存、寨子塔遗址第一阶段遗存为代表的阿善文化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狩猎为辅助的混合经济;龙山时期的老虎山文化生业模式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的混合经济,但是,其生产工具缺乏石铲,农业比较粗犷,且狩猎业比重较大;永兴店文化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狩猎比重较小,这可能和气温转暖有关;总之, 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它以农业为基础,以狩猎为辅助,这种经济有别于中原地区典型的旱地农业,它是一种粗犷型旱地农业经济。龙山晚期以后,该地气候整体变得更加冷干,在早期混合经济的基础上,一方面,当地农业依旧保持发展,另一方面,该地畜牧经济成分不断提高,最终在朱开沟遗址第五阶段即商代前期畜牧业初步形成。环境因素在当地生业模式变迁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由于环境趋冷,促使当地人群逐渐放弃农业,直至畜牧业成为该地的主导经济。畜牧经济的兴起为后来游牧经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附记:笔者在写作本文过程中受益于导师张星德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①详见:魏坚《试论阿善文化》指出阿善文化以锄耕农业为主,狩猎、渔猎经济占有相当比重(详见《内蒙古文史研究通览·文物考古卷》,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65页);魏坚、冯宝《试论老虎山文化》认为老虎山文化以农业为主,兼营采集和狩猎(详见《边疆考古研究》2019年第2辑,第153页);常璐《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初探——以生产工具为视角》 一文认为仰韶晚期以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兼营渔猎、采集;龙山时期变为农业、狩猎并重(详见《农业考古》2019年第6期,第28页);赵越云、樊志民《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认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为非典型农业类型(详见《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第130页)。

②详见:田广金《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一文指出随着环境的变冷, 朱开沟文化经历了由农业逐渐向半农半牧型经济的发展过程 (详见 《考古学报》1997年第2期,第141页);乌恩《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一文认为早期游牧文化初期阶段,本地居民以定居为主,从事一定的农业,畜牧狩猎业占有重要地位(详见《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第443页);魏坚、任冠《中国北方畜牧业起源新探》认为随着环境条件日益恶劣,原先以畜牧、狩猎为生计的人群活动范围扩大,并有部分从事农业的人群转为畜牧、狩猎等经济活动,畜牧业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经济模式(详见《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版,第146页);曹建恩《游牧业的起源——以内蒙古中南部为中心》认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大量农业工具表明农业依然是主要经济类型, 而出现相当数量的用绵羊下颚骨殉牲的现象, 只能说明畜牧业在其经济成分中占有相当比重。(详见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 《庆祝张忠培先生八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99页)。魏坚、冯宝《中国北方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发展进程的思考》认为距今3200年的西岔文化,畜牧经济已经形成(详见《西域研究》2020年第4期,第90页)。

猜你喜欢

开沟狩猎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果园履带式偏置开沟施肥机研制与试验
悬挂式旋转开沟机的设计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秋施基肥单、双边开沟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秀逗原始人④狩猎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