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40岁还是“网红”,鲁迅到底有什么魅力

2022-03-09Jade

意林·少年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川岛狂人余华

Jade

随着各种鲁迅语录及“这话我说过”为配文的表情包风靡社交网络,一个更生动更有趣的鲁迅形象逐渐取代了印象中严肃的他。鲁迅,这个今年140岁的文坛“网红”,到底有什么魅力让年轻人如此喜爱?

鲁迅除了笔杆子够硬,还是一个隐藏极深的“美术大神”。在那个没有PS(修图软件),没有手绘板的年代,鲁迅几乎包揽了自己的作品以及各大杂志的封面装帧、字体排版等设计,堪称民国时期的知名设计大师。知名的北大校徽便出自他手,连民国第一枚国徽的三位设计者中也有鲁迅。

鲁迅不但能文,还能武。他是第一批练习柔道的中国人之一。晚年的鲁迅在给萧军、萧红写信时说自己是南方人,却不会划船,但能骑马,每天要骑一两小时。

要论语言幽默、观点犀利,如今的吐槽博主都要称鲁迅一声“老师”。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班上有个女同学爱哭鼻子,鲁迅就给人家取名叫“四条”,理由是“眼泪两条、鼻涕两条”。后来在北大讲课时,他调侃教授川岛的发型,给人家取绰号叫“一撮毛”,每次见面都管川岛叫“一撮毛哥哥”。

鲁迅的言语,有趣幽默只是表面,对于世事的敏锐洞悉才是他魅力的根源。面对熊孩子,他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面对恃强凌弱者,他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许多人对鲁迅的印象,仿佛都是“横眉冷对”。事实上,鲁迅非常“臭美”,时常捯饬自己,甚至会因为有了一件新毛衣而特地穿上去照相。民国时期照相大多数人都还只是正襟危坐,鲁迅却已经叉腰摆上了“pose”。

鲁迅酷爱甜食,在日记中提到补牙的经历:“午后赴王府井牙医处治牙疾,约定补齿四枚,但是在过稻香村的时候,还买了饼干一元。”

鲁迅还喜欢熬夜,被朋友戏称为“猫头鹰”,喜欢看电影,每每必买头等电影票。

鲁迅的文章深刻的含义和隐晦的比喻常让学生们头痛不已,作家余华也曾说他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鲁迅的作品,直到长大后重看《狂人日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文中写“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作为“狂人”的心理描写,只用一句话,就写出了狂人的“邪门儿”,这或许是一些作家连篇累牍都写不出的。余华此时才真切领悟到鲁迅文章的厉害之处。

言少摘自《课堂内外》

3831500589297

猜你喜欢

川岛狂人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夜过十八盘
周豫才著 “狂人”的那一晚
李书福 从“狂人”到“网红”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
游戏狂人
川岛芳子在津伤重毙命
刺杀少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