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逃跑的武器装备
2022-03-09陈君
陈君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有时候一味进攻未必是最佳选择。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恰当的时候根据局势选择撤退,保存力量,以便东山再起,战略反攻,这才是明智之举。而在这种时候,作为指挥官,你得知道哪些武器特别擅长在战场上逃跑。
说起在战场上逃跑的本事,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那些负责侦察敌情的车辆,因为它们在战场上的唯一使命就是侦察,如果有人指望这些家伙冲锋陷阵,那可真是玩笑开大了。所以,侦察车辆的重要性能指标,就是能在探知到敌军情况之后全身而退。而要做到这一点,超强的“開倒车”能力是必需的。
对几乎没有装甲护体的侦察车来说,“快速倒车”还不够,它们需要“高速倒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推出过一种名叫“戴姆勒”的侦察车,就是“高速倒车”的典型代表。“戴姆勒”在战斗舱后部设置了另一套驾驶操作系统,支持完整的转向和换挡功能,可以不用掉头,直接以最高速倒车。
二战后,这种设计思路被很多国家借鉴。冷战时期,联邦德国的“山猫”装甲侦察车不但将无线电操作员的座位设置在车体后部,让无线电操作员在必要的时候直接变身倒车驾驶员,而且它的两对后轮竟然可以自由转向!为了逃命,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履带式装甲车在开倒车方面,不比轮式车辆差。“山猫”侦察车的“同伴”——联邦德国的“黄鼠狼”步兵战车就是个中好手。这款装甲车正着开、倒着开的速度一样快,都是60千米/小时,要知道,它可是体重达29吨的正宗装甲车。
与陆地上的车辆相比,在茫茫大海上逃命,对速度的要求更高。而最擅长在海上逃命的船,首要特征就是不能太大。
鱼雷艇是吨位最小的水面舰艇之一,可别看鱼雷艇超级袖珍,在导弹出现之前,它可是唯一能用一次攻击就对大型军舰造成致命损伤的“超级刺客”。
既然是“刺客”,当然得学会攻击完成后全身而退的本事。鱼雷艇真正的“保命大法”来自它的武器配置方式——除了鱼雷发射管,鱼雷艇的其他武器都是面向后方的。在近距离发射完鱼雷之后,鱼雷艇会立即掉转船头逃跑,而在逃离过程中,势必会被敌方舰艇“密切关照”,这时,所有朝向后方的武器就派上用场了。
装甲车辆的倒车速度与前进速度相同,是逃跑的最高境界吗?并不是,来自二战时期英国陆军的“弓箭手”自行反坦克炮完美诠释了“逃跑的最高境界”——这家伙的前进速度为22千米/小时,倒车速度则达32千米/小时,堪称真正的“逃跑大师”。
不过,人家这么干,也是有苦衷的。当时,英军在北非战场遭遇一大群用轻型坦克改装的德军反坦克歼击
车,被揍得够呛,于是如法炮制,用自家“瓦伦丁”轻型坦克的底盘扛起7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当时,77毫米口径的火炮自重就达3吨,这么重的炮没办法以正常姿态安装在自重10吨的“瓦伦丁”底盘上,设计师被逼无奈,只能反过来安装大炮,让火炮的重心尽量靠近车体中部,以维持平衡。因此,“弓箭手”其实是倒着开的“瓦伦丁”,难怪会出现这么诡异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视察米高扬飞机设计局,面对当时最新款“米格-25”战机,赫鲁晓夫惊讶地问:“这架飞机使用了这么多钢材,机身肯定非常沉重,那它要如何躲避导弹呢?”设计师打开驾驶舱说:“您完全不必担心,瞧,我们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油门。”
1971年,埃及购买的一架“米格-25”飞到以色列领空,以色列派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F-4”战机升空拦截,但在高空、高速状态下,都无法锁定“米格-25”。最后,“F-4”好不容易在低空锁定对方,发射了“响尾蛇”导弹。谁知,“米格-25”突然加力,一个加速就把追上来的导弹甩得影都找不到。
以色列地面雷达追踪显示,这架“米格-25”当时的速度高达3.2倍声速。这就难怪了,“响尾蛇”导弹的速度才达2.2倍声速,你让它怎么追?
这就是当年飞机设计师自信满满,认为只需要一脚油门战机必能安然逃命的原因。而“米格-25”使用的大量钢材,其实是不锈钢,只有不锈钢才耐得住3倍声速时产生的高温。
看得出,海陆空三军的武器为了保命,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其实,说到底,这些“保命”的功夫,最终目的都是在战场上获得胜利。
黑色玫瑰摘自《小学科学》
21005017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