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推动乡村振兴上的思考—以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实践教学为例
2022-03-08唐媛副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文/图:唐媛 副教授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航拍视角下的黔东南村寨 摄影:汪磊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具备空间设计专业知识和环境设计应用能力,兼具艺术创新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相对于其他院校,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注重学生地域性、民族性、国际性意识的形成和相关知识的传授;注重民族建筑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艺术实践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需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带着问题回归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具有动力,也更加明确方向。
以往的艺术实践教学在组织学生调研实习的过程中,偏向于对城市层面的关注,特别是对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环境设计方面的学习与借鉴,然而我院学生大部分来自贵州本土少数民族聚集地,培养的学生回到家乡后很难较快地融入到乡村建设中,对专业的特色与乡村的建设找不到着手点,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所需的创新创意设计人才存在一定的距离。
贵州黔东南州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州内50户以上、木质结构连片房屋的民族村寨有3922个,共有276个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共2555个),入选数量居全国市州第一,占全国总量的10.8%,占贵州省426个的65%,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好、最具特色的地区。对于民族院校的学生,这种独特的风土人情、民居特色、人文环境对民族资源的挖掘与认识、传承与创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基于对此命题的深度思考,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及本专业特色,将“艺术实践”课程开展在贵州黔东南州金堡镇秀地村,师生们在此进行一场以文化艺术振兴乡村的公共艺术行动,共同以艺术赋能乡村建设。艺术实践围绕“我们能做什么到乡村需要什么,到我们能为乡村留下什么”这样的课程目标开展。
调研访谈 摄影:汪磊
调研测量 摄影:汪磊
学生们创作的墙绘1
一、“艺术实践”课程在黔东南地区的教学探索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农村垃圾、污水等治理难度仍在加大,民族村寨拆旧建新、房屋扩建现象较多,一些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习俗仍在变异或流失。由于民族村寨大多比较偏僻、贫困人口劳动技能不足等原因,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年轻劳动力大多集中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小孩较多,劳动力不足,旅游资源待开发。家庭收入偏低,物资生活条件较差。
师生走出书斋,走向田野,围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愿景,发扬“躬耕”精神,用双眼发现村庄韵味、用双脚丈量村庄宽度、用双手描绘村庄蓝图,知行合一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扮靓“一村一景”、厚植“一村一韵”、践行“一村一品”、让“村村有美景,处处皆画卷”从“写意图”渐变为“工笔画”。
学生们创作的墙绘2
1.环境氛围提升
走进黔东南州金堡镇报京乡中心小学、松柏小学校园,根据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结合儿童教学审美需求,创作十余幅独具当地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将两个校园1000余平方米校园文化墙装扮一新。在秀地村,通过对当地民宿民风的调研,了解到该地区的历史,学生因地制宜创作出几幅近30平方米,表现秀地米历史发展、丰收喜悦的文化墙画,既用绘画的形式再现了秀地米丰收的场景,又还原了明清时期秀地大米在店上(后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交易,走出大山,南下剑江,东出舞水的盛况。
2.村寨规划设计
服务基地建设,谱写乡建文章,在金堡镇秀地村传统苗寨香沪沟,师生们有的放起了无人机进行全景拍摄,有的入户进行调研访谈,有的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记录,有的对传统建筑进行测量和绘图,有的则根据前方传来的数据在驻地建模……对金堡镇秀地村的公共环境设施作出了调研分析,将从环境小品、街道外立面改造、室内环境改造、公共艺术等方面做出深入改造。本次教学改革目的之一是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考察相结合,在充分考察调研后,围绕新时代农文旅新农村发展需求,按“四在农家”理念规划,对寨子进行整体设计,打造秀地发展样板,为毕业设计做前期的调研准备。
3.美育教育
学生们走出大学校园,迈上小学讲台。学生们来到两个乡镇,还有一支10余人的小分队,他们走进山村小学课堂义务支教,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儿童美术教学,在课堂上,“新”老师们用身边鲜活事例和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给他们讲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以及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了介绍,这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内容。他们将自己所学专业,给小朋友们上起了美术课,丰富的美术教学方法和专业指导每每让小朋友们意犹未尽,下课后还围着老师们问个不停。
乡村小学美育实践教学 摄影:汪磊
乡村小学美育支教 摄影:汪磊
4.支部共建引导
课程走进乡村,不单是专业课程的教育,结合党建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院设计教工党支部和秀地村党支部是共建支部,为秀地村乡村振兴发展贡献智力支持和为环境设计系建设艺术实践基地是双方共建内容,这一次艺术实践课程的开展,在村庄环境美化建设、未来美丽乡村建设、山村小学美育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是两个支部前期近一年不断交流取得的共建成果。七一当天,两个支部还开展了篮球比赛,更加增进了两个支部的友谊。两个支部均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础上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利用本土材料进行公共艺术创作
5.深入调研
集中教学实践深入乡村,没有宾馆、酒店、饭店等完整优越的生活条件,但却给同学们提供了特殊的住宿场所,学生们分组吃住在不同的村民家,一是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谈,得到第一手调研资料,通过收集整理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二是师生吃住在不同村民家,将给村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
艺术实践设计介入乡村、设计美化乡村、设计赋能乡村行动,从乡村景观、乡村建筑、乡村民居、乡村美育等多个视角构筑了乡村虚拟空间中的“环境美化”“地域精神”及“生命活力”。
二、环境设计艺术实践教学创新与改革
1.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
新《国标》要求实践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低于60%的占比,也就是说在专业课程中要有大半的时间作为实践环节来巩固理论知识。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中有很多课程可以将乡村振兴有机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如建筑初步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庭院景观设计、广场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使学生了解乡村的建筑与空间、人文与环境,掌握设计方法、挖掘地域文化、民族风情,通过分组调研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实地进行考察,通过主题命题式作业,让学生完成针对室内、景观、设施、公共艺术的设计作业,激发学生对“乡愁”的思考,培养有“泥土味”的毕业生。在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中,有引导性地选择乡村环境改造为设计主题,特别针对贵州本土学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为今后建设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
2.建立“师带徒”的教学模式
导师制和工作室模式是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应充分发挥每位导师的专业特长,建立相应的工作室,结合导师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实践环节,深入开展调研,通过导师的指导让设计项目能落地实施,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总结、评价、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意项目的申报,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乡村振兴,从而使学生对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高兴趣,为今后服务乡村打牢基础。
3.鼓励学生多参加学科竞赛
乡村战略提出以来,全国各地举办了乡村振兴大赛,组织鼓励学生参加此类学科竞赛,将作业、实际项目转化,将设计成果参加学科竞赛,无疑是对教学成果的最好认证。学生可以在竞赛中得到更多专业院校的横向对比,了解到相同视野相同学科背景下的专业能力差距,取长补短,如果能在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学生对该专业方向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有热情的投入。若不能胜出,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短板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是对教学最好实践与检验。
三、结语
乡村振兴赋予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更大的责任,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实际地区相呼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在贵州这片多民族居住的土壤上,作为民族院校,我们的思考更应该侧重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民族特色与自然环境,立足于乡村本土,避免以城市人的“乡愁”为原型,单纯地为了旅游而盲目开发,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应培养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地方培养能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业链、保护传统村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