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津洋院士:咬定“氢”山不放松
2022-03-08马宇丹
■ 马宇丹
时代殷殷嘱托院士砥砺前行
2021 年11 月18 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 年增选院士名单。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郑津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以身垂范、因材施教,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他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矢志推动学科和行业纵深发展。
一位有担当的学者
在2021 年11 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郑津洋领衔的“氢气规模化提纯与高压储存装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从2002 年开始,团队紧盯高压氢脆防控、氢气高效储存和规模化提纯三大世界难题,开展科研攻关,通过该项目将我国大容量高压氢气储存装备技术和大型高压氢气提纯装备技术推至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该成果已运用于我国氢能高压储运全领域,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具有储氢高压容器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储氢压力从35MPa 跃升至国际先进的98MPa。批量生产的系列设备在加氢站建设、自主品牌氢燃料电池汽车、日本丰田公司在华首座加氢站建设等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2019 年,郑津洋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氢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担任美国能源部氢能项目年度会评专家,成为联合国和美国、加拿大规范标准编制专家。
30 年间,除了储氢高压容器领域,郑津洋还在深冷压力容器、柔性高压复合管方面持续钻研,而每一项研究,从理论、技术、标准、检测到产品研发和应用都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
“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一门心思地做几项研究,但是每项研究,我都力求做深做实做细,务必‘落地’,以真正推动产业的迭代升级和整个行业的健康成长。”对于“落地”,郑津洋对自己有三个严格的标准:研发高端产品、制定行业标准、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数十载间,以“四个面向”为科研出发点,郑津洋将服务国家需要作为聚焦方向,不断向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主持研制的三大类系列产品,均实现产业化批量生产,关键技术指标创国际新高,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等领域,持续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位有风范的老师
从教29 年来,郑津洋培养了42 名博士、85名硕士。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他主张实现“三赢”:学生要赢、老师要赢、学科要赢。而这三者中,学生的发展又是放在首位的。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涯,郑津洋总结了两点“研究智慧”:一个是“坚持问题导向”,一个是“磨砺坚毅品格”。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他也总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们。
郑津洋向同学们强调,个人能力有大小、问题选择有难易,但是每个人都要盯准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看他是否解决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否让研究切切实实“落地”了。
在明确的培养目标下,郑津洋会着重做好三个工作:在分解团队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寻找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给予学生独立研究的空间,并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关键帮助;严把出口关,让每个学生切实有所成长,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落到实处”,郑津洋还特别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优势、创造价值,从而通过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来进一步提升科研兴趣。
每年新生见面,郑津洋都会“叮嘱”三句话:“阳光心态、强健体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全面发展,形成特色。”他尤其重视沟通,除了日常的团队例会、小组会议等线下交流外,他也早已习惯了和大家进行频繁的线上沟通,乘火车、搭飞机的间隙给学生们打个电话是常规操作,24 小时内回复消息是师生默契。他还鼓励大家锻炼身体,“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几十年的持续钻研,并非易事。大多数情况下,“幸运”的完整表达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郑津洋勉励学生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自我。在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积累,一定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而郑津洋一直在做的,就是在学生们最需要帮助的年纪,给予具体实际的关怀和支持,为他们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提供一臂之力。
一位有情怀的浙大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浙大人,郑津洋说:“我对浙大,有着‘不一般’的情感。”
1983 年9 月,郑津洋踏进求是园,在化学工程系完成了本科到博士的学业。十年后的1992 年8 月,他留校任教,成为了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的一名青年教师,开启了与浙大的另一段缘分。
当时,面对其他选择,他义无反顾选择留在浙大。谈及原因,郑津洋说:“一方面,能够进到这样一个有历史、有沉淀、有爱的学校和专业,我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另一方面,在我求学阶段最无助的时候,是浙大的老师同学们帮我渡过难关,那我也想为浙大做点事情!”
郑津洋认为,化机专业的优秀传统始终滋养着他的成长。我国化工机械学科的开拓者王仁东老先生,治学中就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从实践中提出研究问题,再回到实际。以问题为导向,科研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深深影响了郑津洋。他的导师朱国辉先生,总是引导学生思考当前领域的短板及未来发展的途径。这种做学术的思路和方法,在郑津洋的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方向比勤奋更重要,做科研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作为团队带头人,郑津洋总是跟成员们探讨一个问题:未来5 年、10 年、20 年,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在不断深化现有研究、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的过程中,他们的路也越走越宽、越走越坚实。
“我非常感恩浙大,感恩学科,感恩这个时代,能够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做学术研究。作为一名教授,最大的价值也就是为这个学科、为这个行业作出贡献。老师辈已经做得这么优秀了,我想,作为后辈,唯有更加努力工作,继续推动这个学科、行业向前走,才能不负所托。”郑津洋每每想到老师们,一份深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总是油然而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新的头衔意味着什么?对于郑津洋来说,更多的是一份使命感。这位对浙大、对学科满怀深情的新晋院士,引用了苏义脑院士送给他的九字箴言来表述自己心里那个“具有挑战性的梦想”——“搭舞台、唱大戏、写剧本”。“希望在国家级研究平台建设、重大科研项目承担、学科整体发展谋划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位始终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晋院士,言语中充满着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