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

2022-03-08程弋然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期
关键词:夯法岩土土层

程弋然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成都 6500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各类市政工程剧增,这也带动了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当前市政施工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1]。在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是指通过多种形式的施工对地基进行加固和优化,人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抗渗透性、抗压性、抗拉伸性等,并改善土壤与地下水文状况,从根本上杜绝地基沉降、失稳、地表龟裂等问题,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2 岩土工程地基建设的主要问题

2.1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总体水平不高,其原因在于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大量的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高强度的工程技术培训[2];部分岩土工程施工系统与设备革新不成熟,无法满足时代的建设需要,导致在岩土工程中的使用效益不高,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仍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缺乏完善的地基施工技术的行业标准体系,亟须进一步提升地基处理施工的标准化水平。

2.2 自然因素的影响

岩土条件和施工材料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实际工程中往往缺乏行之有效的地基保护措施,导致各种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对地基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在混凝土地基基础浇筑前后,要尽量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浇筑质量,否则一旦暴雨、暴雪来临,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或者在浇筑完成后,遇到高温天气,要进行适当的遮盖、浇水,进行降温处理,否则混凝土凝固会产生空腔,轻则形成裂缝,重则基底垮塌。由此可见,自然因素对岩土工程地基建设影响很大[3]。

2.3 软土地基问题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见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易产生路面变形或沉降,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3 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因其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岩土本身在表面就会产生非常大的裂缝,使得岩土层的承重能力也逐渐下降,在实际的施工中出现各种坍塌、下陷等问题。为了解决岩土松动不紧密的问题,就需要开展一些加固施工,采用固定材料如混凝土,让岩土层能够承受较大的质量,结合施工现场的岩土层状况、当地岩土组分进行施工。

岩土工程地基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在其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则会在工程交付或投入使用后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岩土工程施工初期,就应制定好每个施工环节的定量标准,对砂土骨料、混凝土材料以及配比进行适当把控。在此过程中,各施工区域有着不同的适用条件,应先进行适当的地质勘探,明确地基稳定性和强度。除了稳定性和强度以外,工程对地基防水、防渗透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地基处于地表以下,常常会埋藏在湿润的岩土层内,如在沿海地带的土层主要为水分充足的砂砾层,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地基,会在地下水的长期侵蚀下导致土壤内部产生空隙,造成承载能力下降;地下水的侵蚀还会引起地基结构内部出现问题,导致地基下沉,降低结构性能。

4 处理地基的常用方法

4.1 强夯法

强夯法是采用外力加固地基的方法。用起吊设备吊起重型夯锤,从较高的位置放下,使其自由落体,如同巨型锤子般砸向岩土层,产生强烈的冲击力来压实地基。夯锤砸向岩土的瞬间,会在地基内产生剪切和压缩能量,在夯坑周围产生强大的应力波场,从而加固基底的岩土结构。强夯法是目前国内较为流行且行之有效的地基加固技术,能显著提高地基的机械强度和承载力。强夯法主要用来处理混合土、黄土、沙土等地质条件,也能应对粉砂、粉质黏土受地下水渗透导致的土壤液化。而当含水量过高时,便不再适合强夯法了,其流动性会导致施工位置难以控制,十分难以夯实[4]。

在桥梁工程施工时,如果是软土地基,且土质疏松、颗粒间距较大时,也可采用强夯法处理,压实标准参考表1。强夯的过程能压缩软土,使其更致密,挤出土壤中间的空气,减小颗粒间隙。在多次反复强夯处理后,能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性能,保证桥梁施工的安全。

表1 岩土地基压实标准

4.2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支护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即将水泥粉、骨料、砂石按照一定配比进行混合,再根据其坍落度进行加水量计算,完成配比。通过人工或机械在地基内打孔,然后再浇筑配好的物料,逐层倒入孔内并强力夯实,形成较为坚固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其原理类似埋桩支护技术,即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替换木桩、钢筋柱。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桩时也可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来进行加固,在水泥物料凝固后能有效地巩固地基,提升地基的强度。CFG 桩的直径一般在0.4 m 左右,长度在6~15 m,其工艺简单,便于管理,并且工程废料也可回收利用,可节约一定的水泥、骨料,节省施工成本。

4.3 换填技术

换填技术适用于岩土水分含量超标,软土地基难以夯实、加固的情况,即用符合标准、结构稳定的土质来替换软土地基中的土壤。该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表层部分的软土处理,采用砂土、砾石等渗透性强和硬度较高的结构稳定材料来填充挖走的软土层,极大地提高了岩土地基的整体稳定性、承载力,减小了地基沉降的可能性,并便于地基排水。

在用新土质来替代软土进行分层充填时,每填充一层就会进行一次压实处理,可以极大地夯实地基、延长地基使用寿命,有效解决局部沉降、岩土地基损坏的问题。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在填坑之前,必须将基坑清理干净,排水,清除树叶等污染物,并对基坑四周的土层进行加固处理。

2)按照标准作业,将填充材料均匀混合再压实。换填的每个垫层都要间隔一定的距离,不能太薄也不能过厚。

3)地基的填充要选用高强度、高压实性的物料,防止地基下沉,从而导致造成整个工程的沉陷[5]。

4)如果是市政路桥大型工程,则不推荐采用垫层换填技术。

5 泥沼、软土地基基底的处理

市政建设往往会涉及土壤含水较高地基的处理,其中以污水处理厂最为常见。污水处理厂的土质以淤泥为主,含水量较高。因此,一方面可以采用换填技术,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大型泵房的地基进行加固。具体来说,要先进行排水工作,将水坑、管道等填充平整,然后进行底基的浇筑加固。

在污水处理厂的地基处理中,常采用高压旋喷桩等技术。首先,进行钻孔,孔径应大于喷嘴直径约40 mm,以保证注浆时可以正常返浆;水泥浆液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次搅拌不少于3 min;喷头和喷射工艺要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含水量较高的污水处理厂地基施工应选用湿喷法定喷工艺;在喷射混凝土时应注意喷出速率,以提高混凝土的黏合性;注浆过程中要做好基坑的清洁工作,用高压风机清洗杂物;混凝土喷射完工后,应进行注水养护,加固地基表面,并在7 d内做好养护、检查工作。

浇筑过程一般分为地基底层浇筑和地基表层浇筑2 部分。浇筑基底意味着为建筑物打下第一层结构。为保证地基浇筑结构的质量,必须在浇筑前先进行清洁工作,并铺上一层沙石水泥浆,以增加地基混凝土的附着力;沙石泥浆涂抹均匀后、凝固后,便可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在表层浇筑时,要遵守“随浇随平”的原则,将每一层混凝土均匀分布在前一层之上。并且,要检查浇筑层的厚度,确保混凝土层的均匀性和平整性。待以上工作完成后,立即浇筑下一层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6 结语

总之,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全新要求和标准,客观地分析施工现场土壤质量,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集合多种技术方法来处理问题,在提高施工现场岩土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建设高效、高质量地建设地基,以满足工程项目的各项要求。

猜你喜欢

夯法岩土土层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研究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有关强夯法用于深厚层湿陷性黄土坝基处理分析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