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联合ABCD-3I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2022-03-08啜红斐
啜红斐
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TIA)是由于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短暂且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虽然大部分病人不会出现永久性的脑损害,但TIA病人近期出现脑梗死的风险极高[1]。据统计,约有15%~30%的脑梗死病人发病前存在TIA发作,且TIA发作后7 d内的脑梗死风险为4%~10%,90 d内的风险为10%~20%,可见TIA与脑梗死关系密切[2-3]。目前临床上已将TIA作为脑梗死的早期预警信号,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有效、准确、快速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ABCD评分系统是临床常用的TIA危险分层工具,主要有ABCD-2、ABCD-3、ABCD-3I等,均可有效评估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风险,其中ABCD-3I评分的评估价值最高[4]。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8,ANGPTL8)是一种可调节糖脂代谢的指标,且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5]。动脉粥样硬化是TIA以及脑梗死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且与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6]。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ANGPTL8联合ABCD-3I评分预测老年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科学地筛查老年TIA后脑梗死的高风险人群提供新的思路,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老年TIA病人246例,所有病人均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7]。纳入标准:(1)年龄>60岁,临床资料以及随访资料完整;(2)均为初次TIA;(3)病人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既往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史者;(2)合并癫痫、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动脉炎等疾病的病人;(3)合并恶性肿瘤、免疫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者;(4)合并心房颤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脑梗死高风险疾病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收集所有病人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脑梗死史,吸烟史、BMI等资料。所有病人于入院24 h内统计ABCD-3I评分,该评分系统主要根据年龄、血压、临床症状、症状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双重TIA、影像学表现这7个方面进行评分,分数范围为0~13分,得分0~3分为低危,4~7分为中危,8~13分为高危[8]。抽取所有病人入院后的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10 min,提取上层血清置于低温环境保存待测。采用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买的人ANGPTL8酶联免疫试剂盒(货号:E-EL-H2206c)检测血清ANGPTL8的水平,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 分组方法:所有入组病人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随访方式主要为门诊复查以及电话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随访时间结束或发生脑梗死,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相关标准[9]。将发生脑梗死的病人纳入到脑梗死组(32例),将未发生脑梗死的病人纳入到TIA组(214例)。另根据所有TIA病人的血清ANGPTL8水平的中位数进行分组,血清ANGPTL8水平高于或等于中位数的纳入到高表达组(124例),低于中位数的纳入到低表达组(122例)。
2 结果
2.1 TIA组与脑梗死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ANGPTL8水平、ABCD-3I评分比较 脑梗死组和TIA组性别、高脂血症、家族脑梗死史、吸烟史的比例及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ABCD-3I评分,血清ANGPTL8水平均高于T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ANGPTL8、ABCD-3I评分比较(n,%)
2.2 血清ANGPTL8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 高表达组共有22例发生脑梗死,脑梗死发生率为17.74%,低表达组共有10例发生脑梗死,脑梗死发生率为8.2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1,P=0.026)。
2.3 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BCD-3I评分、血清ANGPTL8水平较高及高血压、糖尿病均是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2.4 TIA病人血清ANGPTL8水平与ABCD-3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IA病人血清ANGPTL8水平与ABCD-3I评分呈正相关(r=0.456,P<0.001)。
2.5 血清ANGPTL8联合ABCD-3I评分预测老年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分析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PTL8、ABCD-3I评分均可用于预测老年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AUC分别为0.757(95%CI:0.666~0.847)、0.765(95%CI:0.684~0.84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96.45 ng/L和6分。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升预测价值,AUC为0.863(95%CI:0.786~0.939)。
3 讨论
TIA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短暂且可逆,其疾病本身对病人生命健康的威胁较低,但该疾病会显著增加近期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本研究结果发现,246例老年TIA病人3个月内有32例发生脑梗死,发生率约为13%,因此TIA病人已成为脑梗死二级预防的重点对象。ABCD-3I评分是临床评估TIA病人近期脑梗死风险的常用评分量表,主要从年龄、血压、临床症状、症状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双重TIA、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综合考量,其中高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已被多个相关研究证实为TIA病人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0-11]。另一方面,与ABCD-3评分相比,ABCD-3I增加了颈动脉狭窄程度和DWI高信号这两个评分项,其评估脑梗死的价值更佳[12]。然而ABCD-3I评分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关研究显示,ABCD-3I评分联合其他生物标志物后可使得评估TIA病人近期脑梗死风险的价值进一步提升[13],可见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可作为ABCD-3I评分的有效补充。
ANGPTL8是在糖尿病小鼠肝脏中发现的一种分泌性蛋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机体糖脂代谢调节这方面,近期的研究发现,ANGPTL8的表达与冠心病、脑梗死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14]。TIA病人发生脑梗死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的血栓导致的脑部血供障碍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15]。ANGPTL8可下调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水平,该酶是水解TG的关键酶,其水平下调可导致TG水平明显升高,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16];微小RNA-143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因子,ANGPTL8在3′未翻译区域存在与微小RNA-143结合的位点,ANGPTL8可通过调节微小RNA-143的表达影响机体的脂代谢,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17]。另有基础实验发现,ANGPTL8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巨噬细胞中高表达,且其还可有效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18]。申晓平等[14]的研究发现,脑梗死病人血清ANGPTL8高表达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的血清ANGPTL8水平高于TIA组,高表达组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且血清ANGPTL8水平高表达是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这也提示ANGPTL8可能参与了老年TIA病人脑梗死的发生。结合以上研究,笔者认为老年TIA病人血清ANGPTL8高表达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进而导致血栓形成,这可能是ANGPTL8参与老年TIA病人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机制。本研究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ANGPTL8、ABCD-3I评分均可用于预测老年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AUC分别为0.757、0.765,且二者联合应用AUC可提升至0.863,提示血清ANGPTL8可作为ABCD-3I评分预测老年TIA病人近期脑梗死风险的有效补充,二者联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综上,血清ANGPTL8和ABCD-3I评分均是老年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可较好地预测老年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血清ANGPTL8有望作为老年TIA 病人再发脑梗死风险评估的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