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11个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2022-03-08黄萍霞吉学成董爱瑞张晶晶
黄萍霞,吉学成,董爱瑞,张晶晶
(1.射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射阳 224300;2.射阳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 射阳 224300)
小麦是射阳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射阳县夏粮稳产增产的决定性作物之一。2020年秋播,射阳县小麦种植面积达到8.3万h m,占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的45.3%。射阳县小麦品种以扬麦系列和镇麦系列为主,但整个射阳地区小麦种植品种超过40个,品种多、乱且杂。为引进和筛选适应射阳区域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综合生产力和综合效益,2020年秋播射阳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选择了11个小麦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综合比较了参试品种的生育进程、茎蘖动态、抗病(逆)表现、产量及产量结构,旨在筛选出适应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江苏省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射阳推广示范基地(120°22′33″E、33°50′46″N)进行。该地土壤为黏心夹沙土,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含量(质量分数,下同)17.2 g/k g,全氮含量1.16 g/k g,有效磷含量17.9 m g/k g,速效钾含量105 m g/k g,盐分1 g/k g,p H值7.9。
1.2 供试材料
参试小麦品种共11个,分别为瑞华麦596、农麦156、扬麦23、扬麦25、扬麦29、镇麦13、镇麦15、镇麦18、盐麦1号、金丰麦1号、淮麦44。
1.3 试验设计
大区设置,品种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0.13 h m。
1.4 栽培管理
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深翻、旋耕灭茬,翻埋肥料,2020年11月12—13日采用机条播方式播种小麦,行距16 cm,播种量225 k g/h m,播后开沟。肥料运筹:基肥施用复合肥(N、PO、KO质量比为17∶20∶5)525 k g/h m、尿素150 k g/h m,越冬期施尿素75 k g/h m,返青肥施尿素93.75 k g/h m,拔节孕穗肥施尿素150 k g/h m。因小麦抽穗扬花期间低温高湿,小麦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加,2021年赤霉病防治3次。
1.5 调查内容
每个品种选择3个调查点,于出苗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始穗期、扬花期定点调查叶龄进程、茎蘖动态(3叶期开始定期定点跟踪调查叶龄、株高、茎蘖动态)等,成熟期调查株高、穗粒数,调查产量结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和实际收割产量。
小麦苗期冻害诊断指标(DB32/T 2437—2013《小麦苗期冻害诊断与防御技术规程》):0级,植株生长正常无冻害;Ⅰ级,群体茎蘖50%以下叶片受冻,心叶、分蘖、节根仍正常生长;Ⅱ级,群体茎蘖50%以上叶片受冻,心叶、分蘖、节根仍正常生长;Ⅲ级,群体茎蘖10%以下幼穗受冻,幼穗呈不透明状或萎缩,心叶、分蘖、节根发生延缓;Ⅳ级,群体茎蘖30%左右幼穗受冻,受冻茎蘖基部高节位分蘖开始生长,心叶、分蘖、节根发生缓慢;Ⅴ级,群体茎蘖50%以上幼穗受冻,受冻茎蘖基部高节位分蘖开始生长,心叶、分蘖、节根不能正常生长。
小麦拔节期冻害诊断指标(DB32/T 2432—2013《小麦拔节期冻害诊断与补救技术规程》):Ⅰ级,叶片受冻,器官生长正常;Ⅱ级,群体茎蘖10%茎鞘受冻或幼穗冻死,影响产量3%~5%;Ⅲ级,群体茎蘖10%~30%茎鞘受冻或幼穗冻死,减产10%左右;Ⅳ级,群体茎蘖50%~70%茎鞘受冻或幼穗冻死,受冻茎蘖基部高节位分蘖开始生长,节根不能正常生长,减产30%左右;Ⅴ级,群体茎蘖70%至幼穗全部冻死,减产50%以上。
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1级,病情指数≤10%;2级,10%<病情指数≤20%;3级,20%<病情指数≤30%;4级,30%<病情指数≤40%;5级,病情指数>40%。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
由表1可知,2020年秋播各参试品种出苗时间比较一致,均达到10 d左右。分析播种期天气情况可知,2020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近1个月持续晴好天气,至试验品种播种时,田间墒情较差,小麦出苗受到影响,至11月17日小麦仍未出苗。之后一场透雨,旱情缓解,但气温开始下降,小麦虽然陆续出苗,并基本争取到了全苗,但小麦整个出苗期拉长至10 d左右。至抽穗时,各参试品种差异明显,小麦始穗期为2021年4月17—22日,始穗至扬花时间基本上都达到10 d以上,抽穗扬花时间拉长与4月中旬至5月中旬的持续低温有极大关系。开始灌浆时间与常年接近,但因为低温,前期灌浆速度较慢,5月29—31日,又出现32℃的高温天气,伴有雷阵雨,雨后高温,田间湿度大,高温逼熟,部分后期温度敏感的小麦千粒质量受到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产量损失。从全生育期来看,各参试品种全生育期范围在202~207 d,其中淮麦44属于半冬性品种,生育期慢于其他品种,最终全生育期207 d。
表1 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生育进程比较
2.2 茎蘖动态
由表2可知,各参试品种的基本苗变幅在262.5万~418.8万株/h m,最少的品种为淮麦44,最多的为镇麦13;高峰苗变幅在750.0万~1 237.5万株/h m,最少的品种为扬麦29,最多的为扬麦25;成穗率最高的为淮麦44,最低的为金丰麦1号;有效穗数变幅为486.3万~527.6万个/h m,最少的品种为扬麦23,最多的为扬麦25和瑞华麦596;11个品种中分蘖能力最强的为淮麦44,单株带蘖数2.95个;成穗率最高的为淮麦44,最低的为金丰麦1号。
表2 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茎蘖动态比较
2.3 抗病(逆)表现
由表3可知,冻害方面,2020年12月29日雨雪低温和2021年1月6日出现-10℃极端低温,参试品种大多数出现冻害,其中扬麦23冻害表现较重,田间苗情考察,部分苗死亡,盐麦1号无冻害,其余品种均表现为轻微冻害,影响不大。3月下旬0℃低温,盐麦1号、镇麦18、扬麦23出现轻微冻害。白粉病方面,白粉病发生较迟,扬麦29抗性较好,基本未见病株,其余品种不同程度发生,其中金丰麦1号较重。赤霉病、锈病基本未见病,参试品种均未发生倒伏。株高方面,各参试品种生长量较好,平均株高93.3 cm。后期熟相方面,盐麦1号、镇麦18较好,扬麦25前期熟相较好,后期高温逼熟,熟相变差。
表3 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抗病(逆)表现
2.4 产量结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有效穗数变幅为486.30万~527.55万个/h m,最少的品种为扬麦23,最多的为扬麦25和瑞华麦596;其中扬麦23因越冬期极端低温发生部分死苗。穗粒数方面,各参试品种均超过了30粒/穗,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扬麦23、盐麦1号、扬麦25均超过了40粒/穗,淮麦44最少,仅34.40粒/穗。千粒质量方面,开始灌浆时间与常年基本同期,但灌浆前期温度较低,灌浆速度较慢,后期出现雨后高温,田间湿度大,部分后期温度敏感的小麦高温逼熟,千粒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千粒质量较往年增加0.5~3.0 g,最高的是镇麦15,为47.74 g;最低的是扬麦25,为41.89 g。产量方面,所有品种均高于全县平均产量6 390 k g/h m,其中盐麦1号最高,达到7 871.55 k g/h m;镇麦18、镇麦15、扬麦25产量均超过7 500 k g/h m;扬麦23产量最低,仅为7 083.15 k g/h m。
表4 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产量结构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品种筛选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权衡决定,重点筛选产量高、性状优、抗性好的小麦品种。本年度试验中,综合生育进程、茎蘖动态、产量品质、熟期熟相、病虫害抗性等多种因素,各参试品种表现各有千秋,其中盐麦1号、镇麦18综合表现最为理想,扬麦25、镇麦15也有一定的推广优势,但这仅是本年度试验表现,需要进行年际间的连续试验示范。
射阳县境内小麦生产与气候情况密切相关,关键生长环节如遇不同程度的逆境,对小麦的产量与品质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农户的种植收益。2021年小麦筛选试验遭遇了前期干旱、极端低温,中期低温冷害、低温寡照,后期高温逼熟等逆境影响,不同品种在射阳区域抵御逆境的表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