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起承转合”
2022-03-07徐晓岚
【摘 要】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劳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所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起”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承”于学生的自然天性,“转”于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合”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学校的劳动教育要找准基点,创设场域,设计课程,突出评价,切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劳动教育;价值观;劳动场域;劳动课程;劳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87-0048-03
【作者簡介】徐晓岚,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江苏无锡,214000)副校长,一级教师,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无锡市德育先进工作者。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体力劳动,这是保证集体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基础的极重要的条件。”早在五六十年前,苏霍姆林斯基就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成长的重要性。历经半个多世纪,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五育”之一,劳动教育在学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是:教室里传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读书声,学生靠着无尽的想象感受劳动的艰辛;实践课上,学生在教室里辨识微缩仿真的劳动工具,围着盆栽植物模拟劳动过程……这真的是学生需要的劳动教育吗?劳动教育真的只能在教室里实施吗?劳动教育的意义何以体现?学生的成长需求又何以被“看见”?
笔者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一定不是纸上谈兵,不是走马观花,它应当“起”于需要,“承”于天性,“转”于问题,“合”于评价,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
一、“起”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找准劳动教育的基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内容要更好地贴近当代学生成长实际,更优地发挥综合育人价值,就必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找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点。
一是基于生活的需要。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劳动。不管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还是为了发展的需要,劳动始终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一代又一代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物质条件丰富充沛,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社会服务快捷便利,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但这不应该成为当代学生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归因,恰恰应该成为他们接续奋斗的动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起点,更应着眼未来生活的需要,找到与社会发展相适配的内容,比如生存需要的家务劳动、手脑并用的体力劳动、智能创新的脑力劳动等。
二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实践基础不同,劳动教育的起点也应该不同。比如,城市学生从小就奔波在各种兴趣班的路上,缺少家务劳动的机会,更缺少田间地头风吹日晒的劳动体验,学校应该从培养家务劳动习惯开始,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与自然交流、与土地亲近、与农民对话;农村学生从小就熟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务劳动更是驾轻就熟,但是他们缺少对智能劳作、创新创造的认识,学校应该带着他们多走近先进科技、走近脑力劳动者。所以,新时代的学校劳动教育,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有看到学生成长缺失的“这一点”,才能精准地找到学生成长需要的“每一点”。
二、“承”于学生的自然天性,营造劳动教育的场域
劳动教育,不应该仅仅在课本的字里行间,更应该在真正的劳动实践中。学校营造激发学生自由心性的真实劳动场域,是劳动教育真正发生的前提。
一是打造一个互为补充的场域。“自然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劳动教育,需要打造一个能让儿童保持儿童样子、让教育发挥教育效应的“自然博物馆”,而且这个“自然博物馆”应与儿童生活经验互为补充。例如:城市的孩子从未体验过围着操场割草称重的乐趣,也少有与泥土亲密接触的机会,他们的“自然博物馆”就应该让土地成为教室,让四季成为展品,让劳动工具成为学习工具。他们在泥地里拔草除虫,在四季流转中学会敬畏自然和生命。农村的学生也需要“自然博物馆”,不同的是,这个“博物馆”要多一些科学智能的味道,这里应该有劳动工具更新迭代走向智能的演变过程,有植物种子在实验室培育生长的过程,有科学家进行创新创造的故事。不一样的生活经验,不一样的“自然博物馆”,才是最适合的劳动教育场域。
二是巧设几个润物无声的空间。劳动教育需要劳动体验,更要突出教育引导。黑板报、墙报、少先队队角、学习园地、植物角等空间都发挥着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这些空间不仅能成为学生劳动项目的交流区、劳动成果的展示区,还可以成为劳动榜样的学习区、劳动精神的共鸣区。一幅画、一首诗、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段感言,都能成为劳动教育的儿童表达。笔者学校的“小蜜蜂中队”,就有这样的劳动教育空间。学生在“百花园”展示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蜂巢角”介绍“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劳模的感人故事,在“蜂蜜区”分享劳动体验的收获与感悟,在“蜂王墙”展示“劳动小能手”的风采。几个角落,数个空间,耳濡目染,育人无声。
三、“转”于学生发展中的问题,设计劳动教育课程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指向学生生命成长的系列课程,还是为了满足学生一时的好奇心而流于形式的劳动教育?答案一定是前者,指向学生精神的富足和生命的成长。
一是与精神追求相契合。新时代的劳动课程,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喜欢的、有趣的内容与形式,更要有精神的引领,要紧扣劳动教育内涵,从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过程、劳动品格等多方面,分年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架构课程内容。低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劳动观念;中年级注重激发劳动兴趣,引领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技能,学习种植烹饪等劳动项目,培养“按程序操作”的劳动习惯。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可以引导他们参加职业体验,将“别人的事情帮助做”“珍惜劳动成果”“讲究劳动效率”等观念根植于心,引导学生从“个体我”走向“社会我”。
二是与多学科相融。劳动教育其实是一个综合育人的过程,它的长度应该是成长的全程。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和其他学科有机融合。例如,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描述劳动场景、歌颂劳动精神的课文,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从“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诗句中感受青年男女的勤勞,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美景中想象劳动场面的火热,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无奈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劳动教育还可以与数学、科学等学科相融合,重点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相融合,突出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四、“合”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形成劳动教育评价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突出育人导向,构建评价标准,完善操作程序,改进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收获看得见的成长。
一是家校社协同与学生的年段兼顾。劳动教育并非学校一方的责任,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劳动教育也并非一时之举,应该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应兼顾学校、家庭、社会,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突出劳动教育在各个层面的一贯性。同时,还应按照学生的生理特点,突出劳动教育在各个年段的连续性。学校可以根据劳动教育目标,分别确定低、中、高年段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层面的评价重点,建立以内容、态度、结果等为要素,以点赞、打分、点评等为形式,教师、家长、伙伴、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让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多元立体。
二是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学校要完善过程性评价,采用“晒榜打卡”“点赞积分”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放大学生劳动学习的参与感与获得感,让每一点进步可看见、被记录。同时,还要运用好结果性评价,与各项荣誉评比相结合,真正补齐“五育”中“劳”的短板,让学生每一个成长可丈量、被肯定。比如,笔者学校创设了“寻矿炼宝卡”评价表,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劳动习惯设计成“宝藏”,学生每养成一个劳动习惯就能获得一枚“钻石”,记录一次成长。学期末,学校根据学生获得的钻石数量,评选“劳动好习惯奖章”。
总之,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因需要而“起”,与天性相“承”,由问题而“转”,在评价中求“合”。
【参考文献】
[1]李俊峰,王晓岚.劳动教育基本属性的三重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4):3-7.
[2]蒋桂芳,李丽.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审视[J].教育文化论坛,2022,14(4):40-47.
[3]姚国艳.热爱劳动: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起点[J].江苏教育,2022(2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