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温度的心理课堂
2022-03-07杨斌勇
杨斌勇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心理课堂是否有温度是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考量。
有温度的心理课堂应该是服务全体学生的课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又称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互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服务全体学生的功能,心理健康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需求,设计的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活动要确保全体学生参与。
有温度的心理课堂应该是尊重个性差异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荣格看来,学生性格不同;在加德纳眼中,学生智能多元;在霍兰德心中,学生兴趣各异。性格不同、智能多元、兴趣各异的学生,构成了心理课堂的主体。因此,我们的心理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心理健康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分组时关注学生的不同性格,在设问时遵从学生的不同兴趣,在布置任务时符合学生的多元智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中的主角,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光彩。
有温度的心理课堂应该是营造安全氛围的课堂。相较于其他学科课堂,心理课堂更看重学生由内而外的呈现。在心理课堂中,教师会通过游戏、小组讨论、情境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感受。而经历和情绪往往带有较多的个人色彩,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师建立保护隐私的课堂规则,形成温暖安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分享、乐于分享。
有温度的心理课堂应该是助力学生成长的课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心理课堂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情景、逐层递进的活动、明确具体的任务、广泛深入的互动、触动心灵的体验、不着痕迹的引导来实现这些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不追求热闹,不越俎代庖,秉持育人初心,助力学生成长。
总之,有温度的心理课堂是每个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追求,是每个学生的成长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