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构成》实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怀化学院风景园林学院为例

2022-03-07李陈贞余凌云朱静

智库时代 2022年3期
关键词:园林实训思政

李陈贞 余凌云 朱静

(怀化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从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至今,各高校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持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书写“奋进之笔”的重要举措,掀起了课程思政改革的高潮[1]。

一、《设计构成》课程的特点

《设计构成》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基本的审美观、色彩关系、空间设计技巧等内容的教授,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造型创造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悟性与表达,激发其创作欲望和主动创新的意识。怀化学院园林专业本门课程的开课时间放在大一第二学期,含理论课20学时、实训课40学时,作为本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设计类课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启示性的多重作用。从专业知识框架构建的角度来看,《设计构成》是引导学生进入园林设计思维的启蒙,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必备基础的专业必修课程;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来看,本门课程是园林专业“立德树人”目标的起点,能从专业的审美修养、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综合艺术素养、设计师的职业素养等多方面对学生后续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设计类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是核心,学习理论基础的目的是为了结合专业的特点予以应用,没有大量的实践练习,一切理论都只是纸上谈兵。为了有效利用课时并突出园林专业特色,帮助学生既打好造型基础,又了解与本课程专业知识的关联,掌握园林设计构成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形式及其效果,更好地完成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的转换,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设计构成》教学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合理的实训内容以及形式,课后通过大量的练习与案例分享,让略显晦涩的知识和原理以较为基础的方式被学生接受[2]。

二、《设计构成》实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措施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基于高等院校全面推进与落实“课程思政”的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各大高校与学者都积极地在专业课程中践行课程思政的思路,针对《设计构成》课程的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可以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角度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一)深入挖掘与整合课程内容中隐含的思政资源

“三大构成”知识的基础性强,准入门槛不高,但是对后期的设计效果却起着至关重要、贯穿始终的效果,要学会融会贯通、应用自如,除了需要对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掌握,更重要的在于对理论基础的应用,通过对优秀项目的仔细揣摩和大量的实训练习,找到理论基础的契合点,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有所取舍、有所扩充,思政元素的融入,对专业课程赋予重要的引领作用,使课程有了“灵魂”和“方向”,达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有机统一。构成法则、色彩心理等知识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色彩心理学为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对知识点的理论分析,以烈士陵园的色彩分析为典型案例,通过对深绿色常青植物背景所渲染的庄严肃穆的氛围以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之情,将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融,通过隐性教育的形式将思政内容传递给学生,既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与内化思想高度的提升,悄无声息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结合学生特点合理设计课堂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角,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也必然要围绕这个关键核心展开。《设计构成》的授课对象为大一下学期的学生,相比初入校,他们对大学的熟悉感增强很多,但同时他们受到的影响和诱惑也会变多,特别是信息时代,能够影响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抖音、微信和快手等新媒体成为了全新的社交方式,大学生有了更多获取不同类型知识的渠道和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己生活的平台[3]。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及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事物的选择和判断常常比较武断且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跟风思想,较容易受到负面思想干扰,需要专业课老师给予正确的启发。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有意识地把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课程的知识点,并在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兴趣爱好基础上,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应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微信群、QQ群的优势,通过制作微课、资源推送等形式拓展思政教育的培养方式,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融入思政教育,并注重知识传播的有效性,做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齐发力,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中不仅仅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态度和价值观的成长,引导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准确辨别,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三)结合课程特点优化设计课堂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门课的关键。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拟定德育目标,通过梳理课程知识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结合大一学生专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但学习积极性较高、思维活跃的特点,避开教条授课的方式,以优秀案例、小视频等学生最能接受、最愿意接受的形式予以传授。如色彩心理应用章节,不同的颜色表现出不同色相,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分析颜色的心理感知特性是用对颜色、表达情境的前提。教学过程可以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知识,以中国皇家园林图片为例,分析皇家园林中的典型色调中国红、琉璃黄的色彩分布特征及其表达内涵,让学生理解并感悟颜色心理的特征,后续的实践课程以此为基础,设置用3种颜色表达“我爱中国传统园林”的主题,要求学生结合已学习过的《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知识,结合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不同园林类型或以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等不同地方园林的风格,提取典型色彩表达景观意境。这样的思维扩展训练和知识深化学习不仅在课程体系上很好地衔接了先导课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水平和应用能力,还可以通过此种形式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专业自豪感与自信心。

(四)注重与时事新闻的结合

以时事热点为切入展开课程思政教育,不但能帮助学生关注时政、了解时政,还可以引导其正确的看待时政问题,在思想和精神上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同时也能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提炼于生活、表现生活。自“新冠病毒”闯入我们的生活,打乱了所有的生活节奏后,逆向前行的白衣天使、日夜坚守的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个个、一批批,艰难的日子里涌现出来的时代英雄,足以让身历其中的每个人为之感动、为之自豪,以“礼赞抗疫英雄”为主题的色彩构成综合训练,不但可以培育学生通过色彩设计表达对英雄的致敬,还可以通过作品解析环节师生对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解读与对话,在某种程度上亦是对学生思想的一种洗礼(如图1)。

图1 新冠生活

2021年5月22日,对全世界人民而言都是一个悲痛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因病救治无效离世。怀着对袁老的敬仰之情,在课程实训中以“做一粒好种子”的主题,引导学生在了解袁老生平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作品表达对袁老的追思。结合时事很好的给学生完成了一次将专业知识和时政结合的专业思政课,强化了学生对国之仁士的深刻缅怀。

(五)传统文化的导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与设计作品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理解,提升其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同时由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熟悉性,也有助于达到教学目的。如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图案构成训练,首先需要学生探讨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社会影响及其文化内涵等,再通过提取最能代表每一节日特点的元素,加以提炼、美化、图案化表达,通过上述创造的过程,在图样凝炼与绘制中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图2)。现代学生不仅要关注眼前,也要有世界的眼光,以“影响世界的建筑”为主题的综合构成训练,要求学生在了解3-5个国家代表性建筑及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建筑线形组合为一副平面作品,并在此基础上选定某一建筑分析其结构,完成点、线、面的平面构成作品和立体构成作品(图3)。

图2 端午

图3 鸟巢

(六)地域文化的导入

怀化地处湘西南,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图4),是设计创作不可多得的灵感来源,也是践行课程思政的绝佳地区。课程综合训练要求学生以武陵山片区的红色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通道转兵、芷江受降等典型事件或粟裕、向警予等革命代表人物的深入了解,提炼其中的典型元素,通过平面构成法则的运用与色彩表达来表现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缅怀与纪念,通过此类训练既提升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并且通过设计的作品表达对烈士和历史事件的缅怀,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

(七)校园文化的导入

校园是学生最熟悉的场所。形式美法则一章,要求学生通过对校园景观中所运用的形式美法则进行分析,不仅帮助学生以设计师的身份重新审视身边熟悉的校园景观,了解到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同时将教学内容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和主人翁精神的树立。

(八)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教师能够选择的教学素材越来越多,能够应用的教学技术也越来越多,更好地帮助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的方式[3]。

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程度的开发与使用不仅解决了疫情期间教学的需要,也使教学走向了数字化。反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使师生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互动,有利于创造更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上传到网络平台的微课、慕课、教学资源包等相关资料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特别是对于需要大量给学生分享的基础资料、实际案例等实训课程的资源,网络教学平台方便教师及时分享与更新相关的链接与资源,方便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学习、反复学习,为专业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在专业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与课程目标科学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是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指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方向,更能将专业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专业课程思政不需要刻意地宣传理念,更不需要说教,而需要以学生最能接受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之中。

就《设计构成》实训教学而言,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时事新闻与实训内容的结合都是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需要在全面做到“以生为本”的基础上,从贴近学生专业、提供鲜活案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等方面入手,选择合理的实训内容和形式,将其承载的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实训环节、融入学生的思维中。

猜你喜欢

园林实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清代园林初探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