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技影响下的新乡土建筑设计解读
2022-03-07王文生厦门融侨置业有限公司设计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文/王文生 厦门融侨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硕 士
引言
在全球科学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经济、文化、技术都在流转交互间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在此环境中,建筑师既要面对全球化、国际化影响,更要注重对乡土建筑营造的关注与思考。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为乡土建筑的设计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建筑设计的需求也逐步提升。“低技”是建筑设计师在场所环境、材料选择、技术应用与经济条件等现实条件下,通过因地制宜采取的设计策略,试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的智慧方式。低技影响下的新乡土建筑不仅是传统与现代交织而得的动态文化结晶,表达了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的建筑本体,更是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巧妙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成果。在这样的情境下,本文通过解读“低技”及其在当代新乡土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明晰低技策略在新乡土建筑营造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为新乡土建筑设计的实践提供助益。
1 “再绎”与“在地”:新乡土建筑设计的低技倾向
1.1 新乡土——传统的再次演绎
“新乡土建筑”(Neo-Vernacular Architecture)是在当代建筑师的主导下,通过对传统乡土元素的再次演绎而成的设计作品[1]。新乡土建筑沿袭并发展了乡土建筑的地域性与传统性特点,是脱胎于乡土建筑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新建筑,是对乡土建筑的现代阐释[2]。维基·理查森①认为新乡土建筑作为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体,更多的是对传统乡土建筑的形式、材料和建构技术作出了重新的解释,而不仅限于一种修正[3]。乡土建筑到新乡土建筑,现代主义所关注的场所精神得到进一步延续,同时更加注重时代技术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从国际视野上看,新乡土建筑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19 世纪晚期工艺美术运动引领了新乡土建筑发展的萌芽,现代主义建筑的地域性转译促发在新的思潮中寻找乡土特征的风潮,而在全球化进程中,新乡土建筑的发展开始走向新复兴。在国内,随着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多维影响,新乡土建筑的研究自20 世纪20 年代起至80 年代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态势,新乡土建筑作品百花竞放,创作风格成熟多样。
新乡土建筑不仅与建筑本体的设计语汇相关,还涉及与地域和传统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并试图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建立一种平衡[4]。新乡土建筑空间对于传统的隐喻和演绎绝非流于符号的堆砌与重复,而是基于现代语境的需求下对文脉的延续与再现,通过与当代社会、自然环境、在地生活之间建立互动,在呈现本土韵味的同时赋予空间文化价值与生命力。
1.2 低之技——朴素的在地建造
在建筑学领域,低技不仅作为一种营造策略,同时也作为一种材料选择与技术形态而存在[5]。相对于高技、新技而言,“低技”策略更具可实施性和社会性,一方面“低技”的建造策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低成本高效率目标,在应对现实条件的制约中为设计提供有效途径,增强了设计落地的可实施性;另一方面低技往往与地域范围内的物质特征有所关联,低技呈现的传统智慧与匠人匠意,是民间智慧的普适取向,其所蕴含的社会性与可持续性在强调节能绿色的时代中更为可贵。
1997年,刘家琨先生首次提出“低技策略”[6]一词,认为低技是在面对现实条件中,技术与经济上扬长避短,在艺术、经济与技术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低技通过对传统技术和材料在当代条件下的选择继承、吸收改造与灵活重组,反映出建造者朴素的生态思想和巧妙的构造方法,是建筑立足于本土文化和自然气候等地域因素进行在地建造的真实体现。低技之于新乡土建筑的营建活动,以平民式的话语和在地式的民间智慧,融合传统营建技术原型,升华为适应新时代功能需求的空间。质朴而丰富、自然而多元,低技在朴素的建造中以具有地域性的本土立场与理性的空间语言诠释一个设计的无限可能性。
1.3 低技影响下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低技”作为一种设计策略,塑造了新乡土建筑设计过程中态度与立场,保证建筑的艺术品质,体现建筑的文化意境,也促进建造过程中用心设计与建造工艺的自然表达。建筑师们通过加工改造本土自然材料,运用传统建构技艺,在特定时期与地域环境下营造了诸多富有人文情怀的新乡土建筑。新乡土建筑作品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反映出建筑师对当代社会层面的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出“低技”影响下的设计原则。这是新乡土建筑面对当下与现实所采取的态度和立场,与物质层面的地域性有直接紧密的关联。总体而言,作为“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多层次技术建构”,新乡土建筑的经济性、地域性、参与性与生态性是“低技”的影响下的协调结合。
(1)经济性:在新乡土建筑中,低技的经济性在材料的选用中尤为显著,在设计中考虑当地情况,通常采用简单易得、经济适应的地方材料。通过使用一些在地材料,以有效的技术手段施工,从而减少工时、降低成本,用低廉的费用所达到的修建水平使得建筑作品具有低价高效的效果。
(2)地域性:地域性是新乡土建筑中传统演绎、平民感塑造的重要部分,代表着通过民间传统、民间智慧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操作,达到或者超过使用高技术或普通工艺完成预期目标。地域性的设计不仅表现在工艺的可操作性上,同时体现在地方材料的运用上,基于此,可分为“旧”技艺结合“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结合传统技艺形成改良技艺。这两种情况无疑都来源于传统的演绎,是地域特色的新生与匠心的营造。从使用工具来看,使用“低技术”的匠师利用简单操作工具,能够更好呈现其地域性特色,从而使得新乡土建筑具有纯粹的工艺匠心。
(3)参与性:在新乡土建筑实践中采用“低技策略”,不仅需要当地能工巧匠一起群策群力,更是需要建筑师切身投入到现场的营建活动中去。参与性一方面源自对项目现场的把控深度,需要建筑师调整处理现场具体事宜,以避免不确定因素影响整体项目品质;另一方面以深入的参与性,化解建筑师的“水土不服”,在建造活动中与当地民众的共同讨论中推进,将有利于建筑设计的建造过程从“自上而下”转化为“自下而上”,使得建筑作品能全面融入到当地的文化语境中,真正与地域场所、使用者产生共鸣。
(4)生态性:低技策略中材料的原生特性与传统技艺使得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建筑维护的成本得以一定程度的减少,形成绿色的生态循环。生态性一方面为建筑师坚持可持续的建筑观的态度和立场创造条件,反映了建筑人的职业伦理态度;同时也为项目实践的可操作性提供多重可能,使设计建造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筑本体完成气候适应性的调节或通过减少、摒弃主动式技术的利用,从而降低建筑造价及能耗[7]。
低技策略影响下新乡土建筑设计原则,聚焦从基本的经济基础转至地域性的表达与应用的议题以及对民众参与和设计主体性的引导,同时还涉及建筑的可持续性目标。这种拓展延伸并有机结合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原则,体现了“低技”对新乡土建筑设计的方式及其市场体制的反思,促进其在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并渐成体系。
2 “匠技”与“匠意”:新乡土建筑设计的低技策略
低技有着地域自然、经济适用等特点,可谓是流传千年的工匠的智慧结晶,是宝贵的中华历史遗产[8]。就新乡土建筑营造而言,它是贯穿古今、延续传统的高效手段。由此出发,当低技介入新乡土建筑的营造,可力图达到一种“高境”的状态[9]。本文试图从日常材料、在地技艺、空间意境三个主要方面,阐释以低技理念为设计策略介入新乡土建筑营造所产生的优质效应,剖析低技策略之“匠技”与意识形态、建造逻辑、氛围营造之“匠意”的高度和谐统一。
2.1 日常材料——低技策略与乡土意识形态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低技理念,可充分利用乡土地域的生态资源优势。选择当地常见易取的日常材料,自古以来便是乡土建筑的优先选项。此类材料建造的住宅往往契合当地的乡土地域环境,这也是目前依然有效、可持续的策略,同时基于乡土地域性意识形态的设计策略,在新乡土建筑的营造中依然值得遵循。
在浙江省安吉县剑山村,有几幢生土建筑实践,它们被当地人称为“生态屋”,其实践者是被称为“赤脚建筑师”的任卫中。建筑师使用当地随处可得的生土、黄沙、卵石、杉木、竹子等日常材料进行建造,为当地的新乡土建筑营建摸索出一种成本低廉、资源节约、安全高效、品质可靠的民居建造模式,是基于当地乡土环境的恰当选择与自主意识形态表达。
日常材料的低技运用,往往秉持相同的原则——不对材料做过多的处理,使其呈现自身的特点,获得朴素的、原本的材料美学形象,同时兼具良好的经济性。福建南平的武夷山竹筏育制场结合其建筑工业厂房的性质,主体采用素混凝土与混凝土砌体的组合,屋面采用水泥瓦,结合使用当地的竹、木作为门窗、扶手、遮阳的材料,既满足了通风采光的要求,为竹筏的育制提供适宜尺度的工作空间,又为制筏村民提供良好的休憩环境,使当地日常材料的经济性与美学品质高效融合(图1)。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博物馆,选择当地特有河卵石作为其建筑外墙材料,极大程度节约运输费用和造价,同时呈现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其河卵石墙面与铺地向室内渗透,形成室内外浑然一体的效果,同时又减少室内的二次装修设计(图2)。刘家鲲关注材料与建筑的内在联系,注重材料的本着性,拒绝表征性做法[10]。在其早期的小型新乡土文化空间探索实践中,力图使“人文意蕴”与“低技理念”有机结合,充分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对空间的把控充分发挥低级策略的最大效用。在四川成都郫都区新民场镇云桥村的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建筑实践中(图3),低技策略下的建筑形式充分表达了现实条件下的营造条件,其空间的升华、建构的处理、适宜的营造,使建筑充满了质朴、安静的气质。低级策略使其在建造技术和经济条件中寻求到了平衡点。
图1 福建南平的武夷山竹筏育制场实景图(图片来源:迹·建筑事务所(TAO)提供,苏圣亮摄影作品)
图2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博物馆(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孙海霆摄影作品)
图3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毕克俭摄影作品)
日常材料的选择是低技意识形态根植于新乡土建筑营造时的基本追求,体现了建筑师、工匠与业主等不同个体对可持续生产、生活方式与乡土环境高效融合的醒悟。
2.2 在地技艺——低技策略与乡土营造逻辑
在新乡土建筑的营造中以当地的工艺为主,在传统简洁高效的技术上发展新的生态技术,用简单而适宜的在地技艺营建民居,亦是低技介入,回应当地乡土生态环境的正确营造逻辑。高技术或外来技术不一定适应本土,而在使用工序简单、极具地域特征的在地技艺,立足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现状,追求符合实际、传承本土建筑历史文脉的建筑美学,不仅可以降低新乡土建筑营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更可以通过在地技艺本身所蕴含的建构细节表现,追求建筑自然朴拙、和谐深邃的高远意境。
在新乡土建筑的营造中,采用本土建构逻辑简化复杂结构形式或连接构造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如在重庆虎溪土陶厂改建项目的设计中,建筑师通过当地最常见的处理手法处理屋面桁架结构,以抓钉上下固定、横向木梁配合螺栓与夹板作为连接(图4),达到简介建构、施工经济便捷的效果。
图4 重庆虎溪土陶厂改建项目(图片来源:悦集建筑提供,田畦摄影作品)
基于在地技艺的新乡土建筑以追求不超出当地经济条件和施工水平的营建活动为主,基于追求朴拙自然的营造逻辑,探索蕴含乡土气息与传统韵味的建筑表现,从而激发使用者的情感共鸣,以此营造建筑本体的深层意境,同时表达当地营建活动特有的建筑美学。如天津大学张颀教授在四川卧龙耿达一贯制学校设计中,在外墙效果上汲取了阪屋工艺(图5),此工艺由当地羌汉文化结合而成,由手工垒砌而成的当地片石,在中部及转角等部位铺设木条、木板等“布筋”,以手工方式粗加工当地的“过江石”进行砌筑,既体现了当地传统的建筑韵味,又满足了抗震的要求。在地技艺的运用使建筑外墙免除追求砌筑精准的刻意,浑然天成,符合了当地特有的地质条件与自然气候,充分尊重了在地的历史、人文与传统的生活方式,以“低技”的方式传承着唯美的建筑意境与高邃的追求。
图5 四川卧龙耿达一贯制学校(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提供)
在地技艺的使用是生长于当地传统的新乡土建筑的应有追求,体现了设计者对于资源的节约、对传统的尊重,是符合生态理念的可持续的营造逻辑。
2.3 空间意境——低技策略与乡土空间氛围
建筑师在低技策略之下,从场所意义层面,依靠人工与自然之间的模糊边界,通过色彩与质感、比例与形体、尺度与层次、韵律与节奏等因素,使新乡土建筑的空间参与到场所精神与气质的建构中,营造出恰当的空间意境,这正是低技策略下新乡土建筑自然呈现的结果。
新乡土建筑空间的意境表达,不仅在于其对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中能够代表地域文化精神特质的内容之表达,更在于建筑中氛围的渲染与精神秩序的建构,从而传递出蕴含传统地域空间精神的韵味。如何通过建筑空间氛围的营造而激发使用者内在乡土认同感和自我意识的体悟,诸多投身于新乡土建设的建筑师已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答案。如李晓东试图在建筑设计中营造出传统哲学的唯美意境:坐落在云南的淼庐,通过“纳虚”的低技策略,将玉龙雪山下的山光水色纳入整体环境的空间范畴,建筑内有水院,外有水池环抱,3 块水面将建筑承托而起,呼应四面的山峦风光,营造出从内而外、和谐一体的全角度视野和全景色氛围,通过围合空间纳入虚体,化物为景,使淼庐在看与被看的辩证统一中完成了场所意韵的演绎和空间意境的升华(图6)。又如徐甜甜在松阳的一系列实践中以“光”作为营造空间氛围的手段来诠释不同的传统意境:红糖工坊腾腾而起的热气,渲染出生产过程的浓厚氛围,在建筑内部,天光、灯光穿梭与蒸腾的水汽之间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生产劳作的空间意境与仪式感(图7);契约博物馆则通过在厚重而敦实的体块中嵌入自然光,从而营造出极具趣味性的空间意境,蜿蜒的水系、嘀嗒的水帘、柔美的光线交织交融,共同营造出静谧扑朔、委婉迷离的氛围。
图6 围空纳虚景的淼庐(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1])
图7 红糖工坊的空间氛围的营造(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2])
纵观近年,诸多建筑师投身于新乡土建设,努力探索适合于中国当代环境下的本土建筑作品。除李晓东、徐甜甜外,刘家琨、朱竞翔、张雷等建筑师,均活跃于乡土之间开展着各自的探索性建筑实践。他们设计了不少采用低技设计策略的作品,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低技策略是乡土空间氛围营造的有效方式,充分反映建筑师对低技之于新乡土建筑空间意境的深层思考。
结语
全球化的背景还在持续加强,城镇化的速度也没有停下脚步,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框架下,建筑师们更需要发掘本民族、本区域的乡土建筑文化内涵,找到适应新生活的营建策略,使当地的材料与技术条件在正确的设计策略引导下可以充分发挥效用。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通过采用当地自然材料、简化营造方式、运用本土工艺的新乡土建筑作品设计策略及营建体系逐渐被推崇和确立。“低技”是一种基于社会问题,经过深层次思考而形成的设计态度,通过技术与经济、人文的充分协调,是乡土建筑地域性、传统营造历史性的传承。“低技”策略并不是简陋,反而升华了营造活动本身对于人的关注与呵护,低技影响下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简约自然、朴拙用心,是建筑师真正充分挖掘了本土地域文化、汲取传统内涵,让建筑作品的建构细节充分表达精神价值的美好实践。
注释:
①维基·理查森(Richardson Vicky),获得伦敦Westminster 大学的建筑学学位,曾被国际建筑出版社评为“1999 年度建筑学特约撰稿人”,是《RIBA》杂志的主编和《In Defence of the Dome》(1998)一书的合著者,是《Bauwelt》《Wold Architecture》和《LM》杂志的长期撰稿人。其著作《新乡土建筑》针对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体的新乡村建筑进行介绍,为建筑中的乡土性提供了一份历史性分析,并在书中描述其“充满质疑的建筑”观的一种对于理念进展的质疑和一份对于“原生”建筑形式真实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