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为原型的校园空间
——浙中阿德科特学校设计
2022-03-07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文/胡 楠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引言
教育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知识的提供还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进程?教育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具有单向性的人与人关系?学校作为教育的空间场所,是统一的还是多样的?建筑设计如何介入这一行为和空间的互动之中?建筑师们试图在这思辨之中,选择一个独特立场,从场地、功能、空间、使用者或者自然的本身,挑选一个独特的介入对象,作为设计的源起。因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空间形式,也为教育创造了新的空间和场所,譬如古人的树下传教到今日各种校园综合体等。
当代校园规划已不局限于创建有形的校园,而是更加注重营造自身独特的环境氛围,将所处的基地环境空间特征融合于学生们的教学、生活、运动与交往空间中,使得学生们能达到理性与感性交相辉映。在此背景下,新时代的校园规划越来越注重学校空间与场地的关系,教室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发生在校园的每一处,教育也无处不在。学校就如同一本展开的书,每个人都在其中阅读学习,在教育他人或者被他人所教育,被空间所教育或者试图改变空间本身。
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浙中阿德科特学校建筑,一个点状供地的特殊项目,校园的规划如何摆脱传统布局的窠臼,或者说在局促的场地条件下,无法像普通校园平铺开来,进而试图与自然山体融合于一起?
每个建筑、每处校园空间的独特基因蕴含于其所处的场所之中。一个坐落于喧嚣城市之中的学校空间与坐落于空旷田野中的学校空间比较,优秀的设计将会把这种区别进行放大,并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空间形态。一个独一无二的场所与建筑应该是相得益彰甚至完全契合,不仅仅是功能需求的合理分配及布置。这似乎是对现代建筑机器理论的否定,功能似乎无法全然决定建筑的形式,也是对后现代设计思想的那种符号即代表内涵的反思与继承。这是对于诺伯舒兹提出的场所精神学说的认同。
本案的学校,一个坐落于群山之间的校园,对独特环境的感知该如何体现于校园空间之中。这需要建筑师从项目的客观现实出发,并结合建筑师的主观意向,进行有效融合,产出一个合理的设计。
1 客观现实
1.1 复杂的场地
郑家坞镇健康养生项目被列为2017 年浙江省第三批“坡地村镇”试点项目,该项目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吴大路村西侧山坳,官岩山风景区东南侧,距浦江县城区15 公里,距离义乌市中心约15 公里,距离义乌高铁站和机场约8 公里,距离杭金衢高速路约2 公里。作为浦江县城首个规划以康养+旅游为发展方向的健康养生项目,同时也是金华地区首个大型“中医理疗康复+食养+居住”三位一体集合的康养项目。学校用地为整个大项目用地中的一块。这是一处典型江南丘陵地带用地。对于整个项目用地,作为郑家坞养生项目的二期工程,早期的规划与后期的建筑方案设计并不同步。学校作为春风长住集团所规划的住宅配套的一部分。原规划整个项目的设计单位,为这个学校选定了一个与传统校园用地差别巨大的场地,甚至是不适合用作学校用地的山脊区域。由于项目用地为点状供地(就是将项目用地区分为永久性建设用地和生态保留用地,其中永久性建设用地建多少供多少,剩余部分可只征不转,按租赁、划拨、托管等方式供项目业主使用),红线范围基本等同于建筑控制线,而非传统意义的用地红线。而目前学校的用地范围,则是在之前规划方案基础上圈定。甲方推翻了原方案。本项目的实施性方案只能在这不规则且约束性极强的用地红线上进行设计。建筑外轮廓基本被限定。
场地高差极其复杂。由于基地坐落于一个小山坡上,整体朝向为东北至西南向,南北从坡顶到坡底,高差约为30 米,东西向高差也有20 米到十多米不等(图1)。西侧道路高差从西南侧蜿蜒而下,高度逐渐下降,与东侧道路衔接于东北端。整体高差复杂多变,山体多为岩石,场地平整和开挖的难度较高。与周边道路的衔接的高差处理也是个难点。该用地限高24 米,对于建筑高度的认定,在设计过程中也与当地规划局有过多次沟通和调整。山地建筑地下室部分面积的确认也与当地规划要求密切相关。目前场地已经根据设计高差进行平整。土方开挖量看似巨大,却也是无可奈何的措施。在尊重原始地貌和满足功能要求之间,只能做出相应的取舍。
图1 校园方案总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多变的功能需求
原规划概念方案中,校园的功能主要包括18班小学、18 班中学、12 班高中、报告厅、食堂、游泳馆、风雨操场等。甲方的功能需求在实施性方案设计进行中有较大的变动。由于原宿舍用地区域不能作为宿舍使用,甲方要求取消风雨操场及游泳馆的功能,并将这两项功能移出建筑本体范围,另外安置于运动操场下部空间。并要求在学校内部加入学生宿舍的功能,并且要求学生宿舍楼内部要满足小学、初中、高中年级分流要求,男女分流等复杂的流线要求。
同时宿舍功能的植入,将一个单纯的日间校园空间,复杂化为一个衣食住行学都涵盖其中的综合学生社区,也给本项目带来极大的挑战。宿舍楼有相应的日照要求,与南侧教学楼的距离控制需要满足一般宿舍日照达标。教学区与生活区如何分隔才能达到使用合理且互不干扰呢?
2 主观意向
融于群山之中的校园,构建活力的峡谷。
在群山之间,见惯山的绵延起伏,一处平原会让人感到欣喜。在我们习惯了上下的攀爬之时,却渴望水平的延展,正如高峡出平湖给人带来的震撼。在一个上下如此频繁的空间里,创造一个多数学生可以停留活动的水平向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本体生于山间,作为一个校园复合体在上部相对私密的教室与下部开放的大型公共空间之间一分为二,仿佛一座微缩的学生型城市。与自然共生的校园,能够将自然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且在自然的环境中能够激发他们独特的创造性。童年的美好,在于有足够大且自然的空间,容纳孩子们的天性。当他们长大成人之时,这种美好的情感将伴随他们一生,并促使他们能够为地球的生态及世界美好的未来贡献他们的力量。
3 有效融合
与自然相融的设计出发点,让本案从设计的初期就明确了尊重场所原始地貌特点。化繁为简,构建最大水平的人流停滞界面;解决繁复的高差问题;将人流最为汇聚的地方,设置于两处最大共享水平面。
在一个高差如此复杂的山地地形上,对于学校建筑而言,如何解决复杂多变的高差是首要任务。学校建筑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种是具有公共性的校园空间,这其中包括食堂、报告厅、图书阅览室等,进入这些空间需要一个公共性很强的水平界面,来联系复杂多变的竖向交通;另外一种是单元式的校园空间,这主要包括教室及办公配套用房等。这些空间水平阵列,竖向重复。本案决定用化繁为简的手段,在限高24 米的要求下,构建一个对于高差接近30 米场地来说,最为合理的首层正负零界面。这个界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教室空间不能放置于地下,小学教室也不能放置于4 层以上。校园用地非常紧凑,容积率需做到2.4,整个方案只能朝着校园综合体的方向发展。这让人联想到北京四中的布局模式,将公共空间置于教室中间的内院底下。在初排了教室模块之后,因为用地的局限与紧张,发现果然应该采取这种布局。于是将食堂和报告厅分别布置于庭院之下,图书馆置于教学楼的下方负一层,公共教学基地设置于负二层,因此确定了上面主体教室四层及地下两层公共空间的功能布局(图2)。宿舍楼部分,经过人数和床位要求的测算,发现必须做足六层,考虑到日照遮挡的关系,宿舍区设置于地块北侧,与教学区以生活庭院相间隔。
图2 校园中的峡谷空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由于东侧道路不规则曲线状,在较为接近首层标高113 处的路段为转弯曲度较大路段,且与地块距离较近,没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不适合作为人行入口,因而将人行入口定在三层标高120 处,通过大坡道将人流引入共享平台区域(图3)。通过首层共享平台对学生进行分流,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均有相对独立的共享院落。对于K12 模式的国际学校来说,如何使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能够相对分隔,而又能便捷地共享校园的公共空间,这是一个难点。本案通过外部庭院空间与建筑的围合和区分,能够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校园的整体功能布局高效却又能满足其内在的独特性。自然环绕学校,内部各分区通过自然庭院进行分隔,整个建筑群与自然是包容及被包容的关系。学校之外是天作之自然,庭院之内是人作之自然(图4)。
图3 鸟瞰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剖面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 材料与气质
在确定方案之后的施工图设计中,由于项目投资等限制,项目采用外墙特用无机灰泥材料来替代难以控制的混凝土现浇做法。由于学校的功能定位为K12 式的国际学校,且坐落于色彩丰富的自然山体之中,学校建筑并没有和常规学校一样,通过标识度极高的色彩来体现孩子们的天真与活泼,而是反其道行之,建筑整体呈现一种材料本身的灰白气质。建筑此时化为一张白纸,极具包容性,消隐于多彩的环境之中,又为校园内部空间提供足够的展示余地。
结语
在本次设计中,校园建筑试图融入周边独特的自然环境中,以空间写拟山间峡谷,以行人写拟流水,户外阶梯、连廊、架空平台,宛如从山间长出,都给学生提供了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可能性。这也是本案构建区别于其他学校教学空间之处,学生推开教室门窗,便是“自然”,这样的空间形态会鼓励学生进入户外这“第二课堂”,增强学生自我认知,成为他们沉浸式教学的一部分。
浙中阿德科特学校建筑的设计实践是对于当下多元化校园设计模式的一个新的探索。不同于常规校园与周边人口密集市区的环境关系,探讨教育与自然的关联如何体现在建筑空间之中,并且能够通过校园空间,强化这一地域独特性,创造一个结合国际教育理念,却又扎根于本土环境中的山间校园。我们希望能够为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师生们提供一个充满绿色、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校园,在自然之中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性,也让孩子们的多元化成长成为可能。